所属成套资源:【专项练习】苏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
- 【专项练习】苏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专题(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项练习】苏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题(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项练习】苏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项练习】苏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项练习】苏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运用专题(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专项练习】苏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项练习】苏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含答案),共4页。
①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秋草独寻人去后,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③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④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
⑤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⑦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⑧桂花香飘沁人心,月到中秋分外明。远在他乡的李明面对天空一轮圆月,吟诵着苏轼《水
调歌头》中的名句“ , ”,诉说着与远方亲人共赏
明月的期盼。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解答】①月是故乡明
②寒林空见日斜时
③雪拥蓝关马不前
④鸡声茅店月 商山早行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重点字:畔)
⑥泉香而酒洌(重点字:洌)
⑦忧谗畏讥(重点字:谗)
⑧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重点字:婵)
【点评】诗文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重点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与书写。
苏州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5)寂寂江山摇落处, !( 《长沙过贾谊宅》)
(6)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8)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标题、作者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1)直挂云帆济沧海
(2)沉舟侧畔千帆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重点字:酬)
(3)千里共婵娟 (重点字:婵)
(4)溪云初起日沉阁(重点字:阁)
(5)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重点字:卿)
(6)云横秦岭家何在
(7)蜡炬成灰泪始干(重点字:蜡炬)
(8)鸡声茅店月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苏州市姑苏区五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联考试题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①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③ ,怜君何事到天涯!(《长沙过贾谊宅》)
④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大雪三日, 。(张岱《》)
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范仲淹《岳阳楼记》)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解答】①沉舟侧畔千帆过(重点字:畔)
②何事长向别时圆
③寂寂江山摇落处 刘长卿
④鸡声茅店月(重点字:茅)
⑤湖中人鸟声俱 绝湖心亭看雪
⑥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重点字:璧)
【点评】诗文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重点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与书写。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篇名。
①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_________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③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____________》)
④见余大喜曰:“_________________!”( )《湖心亭看雪》)
⑤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⑦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及美好祝愿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忧谗畏讥 ②. 忽复乘舟梦日边 ③. 怀旧空吟闻笛赋 ④.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⑥. 张岱 ⑦. 佳木秀而繁阴 ⑧. 云横秦岭家何在 ⑨. 但愿人长久 ⑩. 千里共婵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谗、酬、岱、繁阴、婵娟”等字词容易写错。
昆山、太仓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校际联合质量调研试题
2.默写古诗文,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
(l) 闲来垂钓碧溪上, ▲ 。(李白《行路难》)
(2) ▲ ,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 》)
(4) 云横秦岭家何在?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 露从今夜白, ▲ 。(杜甫《月夜忆舍弟》)
(6) 沉舟侧畔千帆过, ▲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 ▲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8) 《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胸襟阔大, 心态不会被外在因素左右的句子是
▲ , ▲ 。
2. (10分)(1)忽复乘舟梦日边 (2)三年谪宦此栖迟 (3)鸡声茅店月 商山早行 (4) 雪拥蓝关马不前 (5)月是故乡明 (6)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7)野芳发而幽香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 (4分)(1) C (2分) (2)答案略(格式、修辞各1分)(2分)
苏州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A卷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①是鸟也,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②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③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_________》)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
⑥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答案】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玉盘珍羞直万钱 ③烽火连三月 春望 ④谁家新燕啄春泥 ⑤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 ⑥朔气传金柝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识记能力。解答时,注意“徙”“南冥”“烽火”“衾”等易错字。
苏州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B卷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1)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3)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4)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
(5)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鸡声茅店月 ,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_____________》)
【答案】(1)沉舟侧畔千帆过 (2)何事长向别时圆 (3)戍鼓断人行 (4)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 (5)云横秦岭家何在 (6)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
【解析】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畔、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项练习】苏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专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项练习】苏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本题考查词语的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项练习】苏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王夫之《唐诗评选》中说,赏析额联下半句中“闲”字的妙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