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2节综合拔高练 试卷 2 次下载
-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达标检测 试卷 4 次下载
- 第1节第1课时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免费当堂检测题
展开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体液、内环境及其关系
1.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2.(2019河南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B.消化道内的消化液属于体液
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细胞内液含量多于细胞外液
题组二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
3.(2020湖南张家界高二期末联考)一般情况下,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糖被、有氧呼吸的酶、H+
B.过氧化氢酶、受体、血红蛋白、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乳酸
D.CO2、Na+、葡萄糖、氨基酸
4.(2019四川棠湖中学高二月考改编)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氨基酸、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
C.细胞外液的本质是一种盐溶液,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D.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题组三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组织水肿
5.(2020安徽皖江联盟高三期末改编)下列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和浓度大小呈正相关
B.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和酸碱度两个主要方面
C.正常人的血浆pH为7,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D.血浆渗透压主要来源于蛋白质
6.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①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 ②淋巴管阻塞 ③花粉等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④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下表是血浆、组织液和骨骼肌细胞内液某些成分的浓度及总渗透压的比较(浓度单位、渗透压单位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a+、Cl-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
B.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
C.HCO3-有利于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
D.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
题组四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8.(2020湖南三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二期中改编)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外界环境摄入的O2进入肝脏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呼吸系统→A→①→②→肝脏细胞
B.①中含有葡萄糖、激素、血浆蛋白等物质
C.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
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9.(2020山西大学附中高二期中)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由高等动物体内的液体组成的
B.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
C.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当高等动物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的渗透压会降低
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
1.(2020北京十一学校高二上期末,★★☆)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①④⑥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图中的③
B.若某人患肾炎,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⑥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图中③和⑦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⑥
2.(2020河北保定高二上期末,★★☆)如图为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共同组成人体的内环境
B.②③④中渗透压的维持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
C.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先进入③,再进入②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明显降低②的pH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量和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相等
B.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与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C.组织液中的尿素被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吸收进入血浆
D.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组织细胞
4.(2019河南郑州一中高一下期中,★★☆)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下列有关渗透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
B.大量喝清水后,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C.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
5.(2020陕西西安中学高二期末,★★★)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是被血液中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或造血功能增强使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6.(不定项)(★★☆)正常人体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环境包括①②③④
B.血浆中的氧气进入图示细胞的途径是③→①→②
C.③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D.通过排泄(泌尿)系统排出的液体废物中只含有尿素和尿酸
7.(★★☆)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③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①属于血浆,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
C.②与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D.②与③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8.(2019福建厦门一中月考,★★★)如图是人体某骨骼肌内毛细血管血液循环图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C处
B.动脉端渗出液体的量大于静脉端渗入液体的量
C.与血浆相比,B处液体的蛋白质含量要低得多
D.剧烈运动后C处的血浆pH升高
9.(2020河北张家口高三联考,★★☆)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是液体环境,液体环境和水分子有重要关系
B.内环境成分复杂,理化性质多变,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C.人体细胞离不开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内环境是一种媒介,参与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二、非选择题
10.(2019江苏盐城中学高二月考,★★☆)下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的局部示意图,图中①④⑥⑦代表液体成分,②③⑤代表结构,A、B箭头代表血流方向。
(1)⑤处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数字)。图中液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填数字)。
(2)若图为肌肉组织,则一次性进食较多的糖之后,A、B端葡萄糖浓度为A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二氧化碳浓度为A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
(3)一般情况下,④中渗透压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④与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4)人体血浆的pH稳定在 。
11.(★★☆)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C、D各代表体液中的哪一类?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
(2)对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A、B、C、D中的 。
(3)假如①为淀粉,则其形成的②从肠腔进入B的方式是 。经过B的运输,②可到达身体各部位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
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 。
(4)正常人体内的B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 。
12.(2019四省八校高三理综检测改编,★★☆)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图中 (填序号)组成。
(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名称)。下列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有 (写序号)。
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b.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
c.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3)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在日常生活中,造成该处液体增多的原因较多,如肾小球肾炎、 (列举一例即可)等。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C 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分别穿过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进入血浆和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返回血浆,血浆中的药液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组织,再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综上分析,C正确。
2.B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A正确;消化道与外界相通,其内的消化液不属于体液,B错误;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C正确;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1/3,即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D正确。
3.D 糖被位于细胞膜上,有氧呼吸的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不符合题意;过氧化氢酶和血红蛋白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受体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不符合题意;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不符合题意;CO2、Na+、葡萄糖、氨基酸均可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符合题意。
4.A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血浆的成分,A错误;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B正确;细胞外液的本质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C正确;毛细淋巴管壁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细胞内侧的环境是淋巴,外侧的环境是组织液,D正确。
5.A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因此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和浓度大小呈正相关,A正确;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主要方面,B错误;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C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错误。
6.D 组织水肿是组织液水分增多引起的,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血浆蛋白不足与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均会造成血浆渗透压下降,使得更多水分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①④符合题意;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②符合题意;花粉等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造成组织水肿,③符合题意。
7.D 根据题表可知,Na+、Cl-主要分布在血浆和组织液中,即细胞外液中,A正确;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B正确;HCO3-是缓冲物质,有利于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C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错误。
8.D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O2进入肝脏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呼吸系统→A(循环系统)→①血浆→②组织液→肝脏细胞,A正确;①为血浆,其中含有葡萄糖、胰岛素、血浆蛋白等物质,B正确;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①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更多的水分进入组织液,导致②组织液增多,C正确;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有③淋巴或①血浆,D错误。
9.D 内环境是由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外液组成的,A错误;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不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如单细胞生物没有内环境,B错误;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能够与外界环境的一些重要物质进行交换,但外界环境的物质必须要经过机体的吸收和转运,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参与才能到达细胞周围的内环境,进而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当高等动物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D正确。
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
1.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改变,从而导致③红细胞形态改变,A正确;某人患肾炎,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更多地流向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B正确;图中③红细胞和⑦组织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和组织液,C错误;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⑥组织液,D正确。
2.C 题图中①是细胞内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淋巴。人体的内环境主要是由②③④组成的,其渗透压的维持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B错误;胰岛B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故其分泌的胰岛素先进入③,再进入②,C正确;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故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不会明显降低②血浆的pH,D错误。
3.B 血浆成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组织液中大部分又透过毛细血管壁从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回流入血浆,小部分流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所以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量和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不相等,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远大于渗入淋巴的量,A错误,B正确;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尿素等)大部分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进入血浆,C错误;脚掌磨出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水泡消失的过程中,其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错误。
4.D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因此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A正确;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血浆渗透压相对升高,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B正确;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C正确;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D错误。
5.B AB段上升是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造成的,A错误;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能运输更多的氧气,B正确;AB段上升是由此段时间内人体的无氧呼吸加强造成的,而不是只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在BC段,乳酸与NaHCO3反应,D错误。
6.ACD 由题图可知,①为组织液,②为细胞内液,③为血浆,④为尿液。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A错误;血浆中的氧气进入图示细胞的途径是③血浆→①组织液→②细胞内液,B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C错误;通过排泄(泌尿)系统排出的液体废物中除了含有尿素和尿酸外,还含有无机盐等,D错误。
7.C 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所以③是细胞内液,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中的多,所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细胞内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A正确;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更多的水分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③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的成分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
8.D 氧气会被组织细胞不断吸收利用,因此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C处,A正确;动脉端渗出液体的量大于静脉端渗入液体的量,B正确;与血浆相比,B处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要低得多,C正确;剧烈运动后有乳酸进入内环境,因此C处的血浆pH降低,D错误。
9.B 水分子是良好的溶剂,其形成内环境的液体环境,A正确;内环境不是代谢的重要场所,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细胞会消耗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也会将分泌物和代谢物释放到内环境中,故其离不开内环境,细胞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正确;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0.答案 (1)④⑥ ⑦ (2)大于 小于 (3)蛋白质和无机盐 ④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7.35~7.45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①表示淋巴,②表示毛细淋巴管,③表示红细胞,④表示血浆,⑤表示毛细血管,⑥表示组织液,⑦表示细胞内液。(1)⑤表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侧为血浆,外侧为组织液,故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④血浆和⑥组织液。图中液体中含量最多的是⑦细胞内液。(2)若题图为肌肉组织,则一次性进食较多的糖之后,血液中葡萄糖增多,经组织液进入肌肉组织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氧化分解,释放二氧化碳,所以葡萄糖浓度为A大于B,二氧化碳浓度为A小于B。(3)一般情况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4)人体血浆pH通常在7.35~7.45,其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11.答案 (1)B D C (2)A (3)主动运输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H2CO3与NaHCO3
解析 (1)毛细血管内的B是血浆,组织细胞周围的D是组织液,细胞内的C是细胞内液。(2)肠腔内的A是消化液,消化液不属于体液,归于人体外界环境。(3)若①是淀粉,其在肠腔内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葡萄糖先在细胞质基质被分解为丙酮酸,然后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被氧化分解,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B血浆中对维持pH相对稳定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H2CO3与NaHCO3。
12.答案 (1)①③④ (2)淋巴和组织液 c (3)组织液 过敏反应(毛细淋巴管受阻、长期营养不良等)
解析 (1)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①淋巴、③组织液、④血浆三部分组成。(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唾液属于外界环境,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内环境中。(3)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组织液增多的原因较多,如过敏反应、毛细淋巴管受阻、长期营养不良等。
Na+
K+
Cl-
HCO3-
蛋白质
总渗透压
血浆
153.2
4.3
111.5
25.7
16.0
305.4
组织液
145.1
4.1
118.0
27.0
1.0
303.5
骨骼肌
细胞内液
12.0
12.0
4.0
12.0
47.0
304.0
成分/(mml·L-1)
①
②
③
Na+
142
147
10
K+
5.0
4.0
140
Ca2+
2.5
1.25
2.5
Mg2+
1.5
1.0
10.35
Cl-
103.3
114.0
25
有机酸
6.0
7.5
—
蛋白质
16.0
1.0
47
高中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习题,共6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后作业题,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