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教师版)
展开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
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一
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高一生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事实不支持这一说法的是 ( )
A.人体的发育以细胞的增殖、分化为基础
B.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能够进行运动和捕食
C.离体的线粒体在一定条件下产生ATP
D.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增殖
考向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题组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思路分析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答案 C
解析 细胞的增殖、分化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A不符合题意;变形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能够进行运动和捕食等生命活动,B不符合题意;线粒体是一种细胞器,其进行的代谢活动不能体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符合题意;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即使病毒无细胞结构,也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D不符合题意。
点评 考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的原因,要求学生理解并能通过具体实例来加以说明。
2.(★)在日常生活中“控糖”能够很好的预防肥胖、高血压、龋齿等疾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控糖”就是尽量不吃糖,从而降低摄糖量
B.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对人体健康无益
C.人体摄入的淀粉必须分解为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利用
D.糖类在人体细胞内首先转化为脂肪,使人肥胖
考向 糖类的种类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题组 糖类的种类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答案 C
解析 “控糖”就是尽量少摄入糖,而不是不摄入糖,A错误;纤维素在人体内虽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上发挥着重要作用,B错误;淀粉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摄入后必须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C正确;血液中的葡萄糖除供应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可以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如果葡萄糖还有富余,则可以转变成脂肪,D错误。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糖类的内容,可结合其概念、来源和作用方面来分析。
3.(★)下列关于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多糖、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构成细胞的基本框架
B.糖类和脂质提供了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
C.水和无机盐与其他物质共同构建细胞,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
D.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是固定不变的
考向 化合物的种类及功能
题组 化合物的种类及功能
答案 D
解析 以碳链为骨架的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A正确;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来维持,糖类和脂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重要的能源,B正确;水和无机盐与其他物质一起,共同承担着构建细胞、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等重要功能,C正确;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但又保持着相对稳定,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D错误。
点评 细胞中的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等,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记忆和梳理相关化合物的种类和功能,据此答题。
4.(★)新生开学后,正在烈日下军训的某同学突然晕倒,校医给他做静脉注射处理。你认为最合理的注射液应该是 ( )
A.生理盐水
B.适量的温开水
C.葡萄糖生理盐水
D.适量钙离子溶液
考向 水、无机盐和糖类的功能
题组 水、无机盐和糖类的功能
思路分析 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及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等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 C
解析 晕倒是因为血糖含量低,脑组织供能不足,因此需要补充葡萄糖来提供能量;烈日下,温度过高使机体大量排汗,丢失水和盐分,而生理盐水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因此要补充生理盐水,C符合题意。
点评 本题考查糖类和无机盐的功能,需要学生识记糖类和无机盐的功能,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分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下列对细胞基本结构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B.细胞器都漂浮在液态的细胞质基质中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D.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差异很大
考向 细胞膜、细胞器及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题组 细胞膜、细胞器及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 A
解析 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蛋白质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A正确;细胞质基质呈溶胶状而非液态,B错误;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而不是细胞代谢的中心,C错误;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不同生物膜行使的功能有差异,D错误。
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不同的细胞器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6.(★★)将某植物花瓣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若干,均分 为a、b、c、d、e、f六组,将其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瓣细条的长度,计算浸泡前、后细条长度之比,结果如图所示。假设蔗糖溶液与花瓣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保持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B.浸泡后f组细胞的吸水能力小于b组细胞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消耗ATP的量大于b组
D.实验后a组细胞液的浓度比b组的高
考向 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
题组 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
思路分析 实验前长度与实验后长度的比值为1时,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比值小于1时,表明细胞吸水,且比值越小,细胞吸水越多;比值大于1时,表明细胞失水,且比值越大,细胞失水越多。题图显示:a、b、c三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都小于1,表明细胞吸水导致细条变长;d、e和f三组的实验前长度与实验后长度的比值均大于1,此时细胞渗透失水,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
答案 A
解析 综上分析,在浓度为0.4mol·L-1的c组细胞渗透吸水,在浓度为0.5mol·L-1的d组细胞渗透失水,所以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A正确;f组细胞失水,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而b组细胞吸水,导致细胞液浓度降低,浸泡后f组细胞的吸水能力大于b组细胞,B错误;水分子是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的,不消耗ATP,C错误;由于a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小于b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说明a组吸水较多,b组吸水较少,所以实验后a组细胞液的浓度比b组的低,D错误。
易错警示 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有两处,一是没有理解纵坐标的含义,正确理解实验前长度与实验后长度的比值后,a、b组细胞液的浓度,b、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的大小就显而易见了;二是没有掌握水进出细胞的方式。另外,A项中涉及了测定细胞液浓度的方法: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将同等条件下的材料放入蔗糖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细胞液的浓度就介于使植物细胞刚刚发生质壁分离和使细胞稍微膨胀时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
7.(★)将某哺乳动物的两种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Q溶液中,测定不同情况下吸收Q的速率,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胞吞作用,由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
细胞类型
未通入空气组的
吸收速率
通入空气组的
吸收速率
胚胎干细胞
3mmol/min
5mmol/min
成熟红细胞
3mmol/min
3mmol/min
A.两种细胞吸收Q均取决于浓度差
B.两种细胞吸收Q均不消耗能量
C.胚胎干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Q
D.成熟红细胞吸收Q不需要载体
考向 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异同
题组 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异同
思路分析 根据题表分析可知,通入空气后,胚胎干细胞吸收Q的速率发生明显改变,说明胚胎干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从而导致吸收Q的速率提高,则胚胎干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Q;而成熟红细胞吸收Q的速率未发生明显变化,因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成熟红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也可为物质运输供能,故吸收Q的方式不能确定。
答案 C
解析 胚胎干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吸收速率取决于能量和载体数量,并非取决于浓度差,A错误;胚胎干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正确;成熟红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可能需要载体协助,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分析表格,理清脉络,弄清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相关知识。
8.(★)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对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注:本题不考虑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单位的具体表示形式,单位的表示方法相同。
A.若A代表O2吸收量,E点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是12
B.若A代表O2吸收量,可以判断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A代表CO2释放量,C点时植物根部释放的CO2一定来自线粒体
D.若A代表CO2释放量,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E点向右下移动
考向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
题组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
思路分析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会进行呼吸作用,图示曲线可以表示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曲线。回顾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认真分析各个选项,即可正确作答。
答案 D
解析 若A代表O2吸收量,那么曲线则表示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E点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是8,D点表示光的补偿点,可以判断光合作用从D点之前已经开始,A、B错误;若A代表CO2释放量,C点时植物根部释放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若A代表CO2释放量,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光饱和点(E点)增大,E点向右下移动,D正确。
点评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曲线分析和理解。
9.(★)用金鱼藻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
B.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金鱼藻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
C.可用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来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D.可用不同颜色的LED灯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考向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题组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思路分析 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总量小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总量,因为有一部分的氧气用于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用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进行实验,可以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颜色的光代表的是光的波长即光质,不能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该用多套相同的装置,其他条件相同,只是距离光源的位置不同。
答案 C
解析 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净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即光合作用氧气产生量和呼吸作用氧气消耗量的差值,A错误;金鱼藻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会被NaHCO3溶液吸收,B错误;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为二氧化碳浓度,因此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实验,C正确;用不同颜色的LED灯来可探究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而不能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相关探究实验的设计等知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明确实验变量的设计和一定要考虑呼吸作用的存在。
10.(★)阳台菜园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一种时尚,可为居民提供新鲜蔬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阳台内的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利用自然光
B.为提高产量,在晚上可适当提高阳台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
C.增施农家肥可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夜间暗反应的进行
D.蔬菜中的叶绿素对光的吸收效率与光的波长呈正相关
考向 光合色素的种类与作用、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题组 光合色素的种类与作用、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 A
解析 阳台内种植的蔬菜主要利用自然光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为了提高蔬菜光合作用的有机物积累量,可以适当的保持阳台的昼夜温差,白天适当的提高温度,晚上适当的降低温度,B错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晚上光合作用几乎不能进行,故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也不会促进夜间暗反应的进行,C错误;蔬菜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其吸收速率与光的波长无关,D错误。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光合色素的种类与作用、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1.(★)如图为绿色植物某细胞内发生的两个生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进行②过程的细胞也能进行①过程
B.①过程产生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合成ATP
C.①、②过程中的还原性辅酶是同种物质
D.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
考向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关系
题组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关系
思路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①表示还原剂氢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所以①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②表示水分解成还原剂氢和氧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所以②过程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答案 A
解析 只要是活细胞就要进行细胞呼吸,含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也能进行细胞呼吸,但能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不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少部分转化成ATP,B错误;细胞呼吸产生的是还原性辅酶Ⅰ(NADH),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是还原性辅酶Ⅱ(NADPH),C错误;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D错误。
易错警示 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叫还原性辅酶Ⅱ,是由NADP+与H+结合形成的,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NADH([H]),叫还原性辅酶Ⅰ,是由氧化型辅酶Ⅰ(NAD+)转化而来的。
12.(★)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两种酶的活性与pH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pH过高或过低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甚至失活
B.调整pH由9到2的过程中,B曲线代表的酶活性逐渐恢复
C.pH为10时,增大反应物浓度,C曲线代表的酶催化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变
D.B曲线和C曲线代表的酶可能催化同一类化学反应
考向 酶的作用、本质及特性
题组 酶的作用、本质及特性
思路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人体消化道内的两种酶的活性与pH之间的关系,随pH的升高,两种酶的活性都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最终失活,B曲线代表的酶最适pH在2.0左右,应该是胃蛋白酶,C曲线代表的酶最适pH在9.0左右,应该是小肠中的消化酶。
答案 B
解析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A正确;由图可知,B曲线代表的酶在pH为9时,已失去活性,当调整pH由9到2的过程中,酶活性不能恢复,B错误;pH为10时,当C曲线代表的酶的数量一定,即使增大反应物浓度,C曲线代表的酶催化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变,C正确;不同种蛋白酶都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D正确。
特别提醒 在分析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一定要明确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且这种失活是不可逆的,而低温只能降低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失活,当低温恢复适温时,酶的活性还可以恢复正常;人体内只有胃蛋白酶处于酸性环境。
13.(★)人体的骨髓中存在少量的间充质干细胞(MSC, 多能干细胞的一种),如图表示MSC形成不同组织细胞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MSC细胞与a过程产生的子细胞的核内遗传物质相同
B.经b过程后细胞器种类和数量出现改变
C.MSC细胞全能性高于体细胞,但低于受精卵
D.b过程细胞形态、功能发生变化,是因为核内遗传物质有所改变
考向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题组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思路分析 由图分析可知,a过程细胞形态不变,数目增加,表示的是细胞增殖,b过程表示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表示的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的全能性大小不同,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答案 D
解析 MSC细胞通过a有丝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正确;细胞分化在细胞器水平上表现为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B正确;MSC细胞是由受精卵分化而来的,而MSC细胞又可以分化成其他一些体细胞,所以MSC细胞全能性高于体细胞,但低于受精卵,C正确;细胞分化不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只是基因发生了选择性表达,D错误。
知识总结 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特点:(1)持久性:细胞分化贯穿于生物体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期达到最大程度;(2)稳定性和不可逆性: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3)普遍性:生物界普遍存在,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4)遗传物质不变性:细胞分化是伴随着细胞分裂进行的,亲代与子代细胞的形态、结构或功能发生改变,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不变。
14.(★)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酒精用于解离,还被用于洗去浮色
B.实验用的醋酸洋红是一种酸性染料
C.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分裂间期
D.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晰的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
考向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题组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答案 C
解析 实验中用质量分数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95%的酒精混合液进行解离,A错误;实验用的醋酸洋红是一种碱性染料,B错误;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所以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分裂间期,C正确;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在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观察到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实验的选材,原理,步骤及现象的观察,特别是准确识记制片的操作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5.(★)根瘤菌(属于细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在对根毛区的根瘤进行切片后进行显微观察,根据哪些特征来区分根瘤菌与植物细胞 ( )
A.有无叶绿体
B.有无大液泡
C.有无细胞壁
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考向 真、原核细胞的区别
题组 真、原核细胞的区别
思路分析 根瘤菌是原核生物,豆科植物是真核生物。
答案 BD
解析 根瘤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无叶绿体,豆科植物的根毛区细胞也没有叶绿体,A不符合题意;根瘤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无液泡,豆科植物的根毛区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B符合题意;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根毛区细胞都有细胞壁,C不符合题意;根瘤菌是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豆科植物的根毛区细胞是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D符合题意。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真、原核细胞的比较,要求学生从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及分裂方式几个方面对二者的异同点进行比较。
16.(★)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胞间连丝可直接参与细胞间的物质运输
B.呼吸抑制剂会影响蔗糖由伴胞进入筛管
C.蔗糖水解产物顺浓度梯度进入薄壁细胞
D.不同的单糖转运蛋白转运不同的蔗糖水解产物
考向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特点及影响因素综合知识
题组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特点及影响因素综合知识
思路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伴胞细胞中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运进筛管细胞;而蔗糖要运进薄壁细胞需要将蔗糖水解成单糖才能运输,并且也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
答案 ACD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图中伴胞细胞中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运进筛管细胞,说明胞间连丝可直接参与细胞间的物质运输,A正确;蔗糖通过胞间连丝由伴胞顺浓度梯度运入筛管细胞,这个过程不消耗能量,因此呼吸抑制剂不会影响蔗糖由伴胞进入筛管,B错误;由图看出进入筛管的蔗糖,水解后形成两种不同的单糖,然后通过不同的单糖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薄壁细胞,C、D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运输的方式,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明确协助扩散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7.(★)植物体缺磷常表现为生长发育不正常。植物缺磷可影响下列哪些物质的合成或细胞结构的形成 ( )
A.蛋白质 B.脱氧核糖核酸
C.质膜 D.核糖体
考向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及细胞结构组成
题组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及细胞结构组成
答案 ABCD
解析 磷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细胞中很多化合物都含有磷,如核酸、磷脂、ATP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可能含有S、P等,A、B符合题意;质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因此缺磷会影响质膜和核糖体的形成,C、D符合题意。
知识总结 蛋白质:C、H、O、N,可能含S、P等;脂肪:C、H、O;核酸:C、H、O、N、P;ATP:C、H、O、N、P;磷脂:C、H、O、N、P;ATP:C、H、O、N、P。
18.(★)秀丽隐杆线虫是多细胞生物,每个个体在其发育成熟过程中,都有131个细胞会通过某种方式被去除,这对研究细胞的死亡过程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被去除的线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能是由细胞受损导致代谢中断引起的
B.在死亡过程中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是在特定条件下主动死亡的过程
D.在死亡过程中不再合成新的蛋白质
考向 细胞的凋亡
题组 细胞的凋亡
思路分析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于细胞凋亡受严格的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它是一种程序性死亡。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下,由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是细胞的被动死亡。
答案 BC
解析 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每个秀丽隐杆线虫个体在其发育成熟过程中,都有131个细胞会通过某种方式被去除,说明其细胞死亡是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属于细胞凋亡,而非细胞坏死,A错误;细胞凋亡过程中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也会合成一些新的蛋白质,细胞凋亡是对机体有利的,是细胞在特定条件下主动死亡的过程,B、C正确,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的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不同,再结合题干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19.(★★)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和分裂期,受多种物质的调控,分裂间期又分为G1、S、G2期三个阶段。如图是某动物细胞的调节过程,图中CDK2-CyclinE能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G2期。如果细胞中的DNA受损,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DNA受损伤可能导致连续分裂的细胞大量停留在分裂间期
B.DNA受损伤可能是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被截短造成的
C.活化的P53蛋白有利于DNA复制的发生
D.某些蛋白质具有调控细胞增殖的功能
考向 细胞的增殖和衰老
题组 细胞的增殖和衰老
思路分析 由题干及图分析可知,已知CDK2-cyclinE能够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G2期,而图中显示p21蛋白与CDK2-cyclinE结合后,会使CDK2-cyclinE失活,进而阻止细胞从G1期进入G2期;p21蛋白是由p21基因表达产生的,受活化的p53蛋白会促进该过程的进行;p53蛋白在DNA正常时被降解,而当DNA损伤时,p53蛋白被活化。
答案 ABD
解析 根据以上思路分析,当DNA损伤时p53蛋白被活化,促进p21蛋白的形成,进而与CDK2-cyclinE结合使其失活,最终使连续分裂的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A正确;由端粒学说可知,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DNA序列就会逐渐缩短,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B正确;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的S期,而p53蛋白被活化后,细胞周期最终停留在G1期,所以活化的p53蛋白不利于DNA复制的发生,C错误;某些蛋白质具有调控细胞增殖的功能,如p53蛋白、p21蛋白,D正确。
点评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在学生对细胞分裂及细胞衰老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结合题干信息及过程调节图,进行综合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20.(★★)研究小组同学研究某湖泊中X深度水层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设计了如下操作:
①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号a、b、c,并将a用不透光的黑布包起来;
②将a、b、c三个瓶子均在湖中X深度取满水,并测定c瓶中水的溶解氧量;
③将a、b两瓶密封后再沉入X深度水体中,24小时后取出;
④测定a、b两瓶中水的溶解氧量,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对24小时内X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mol/瓶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mol/瓶
C.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mol/瓶
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mol/瓶
考向 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测定及关系
题组 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测定及关系
思路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c瓶相当于对照,其中的氧气含量为三个相同透明玻璃瓶的初始氧含量(w);a瓶包以黑布,再进行密封,瓶中的浮游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a瓶中的溶解氧就会减少,减少量为呼吸作用强度,因此呼吸作用耗氧量=初始瓶溶解氧(w)-a瓶溶解氧(v)=w-v;b瓶中的浮游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会使b瓶中的溶解氧量增加,增加量为净光合量,因此净光合量=b瓶溶解氧-初始瓶溶解氧=k-w,那么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净光合量+呼吸量=(k-w)+(w-v)=k-v。
答案 A
解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净光合量+呼吸量=(k-w)+(w-v)=k-v,A正确,B错误;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初始瓶溶解氧(w)-a瓶溶解氧(v)=w-v,C、D错误。
点评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和呼吸作用过程的联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4分)
21.(★)(10分)阅读下面有关蛋白质的材料:
材料一 人正常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呈球状,由它参与组成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如果血红蛋白某一处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就可能形成异常的血红蛋白。这样的血红蛋白可聚合成纤维状,性质也与正常血红蛋白有差异,由它参与组成的红细胞就会扭曲成镰刀状,运输氧的能力大为削弱。
材料二 取甲、乙两个试管,添加等量的蛋白酶溶液。对甲试管进行煮沸处理,在溶液中出现絮状沉淀。将甲试管冷却至室温后,再与乙试管中的溶液混合,振荡,絮状沉淀消失。
请分析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材料体现出蛋白质有 功能。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
(2)材料中的蛋白质因为 改变,导致蛋白质功能发生改变。
(3)蛋白酶能够识别肽链中一些特殊的氨基酸,并水解与此氨基酸相连的肽键,将蛋白质水解为可溶于水的多肽。请你推测材料二中正常情况下蛋白酶分子之间能够共存的机理,并解释絮状沉淀消失的原因:
。
考向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题组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 (10分)(1)运输、催化(2分,答出一项得1分) (2分)
(2)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2分)
(3)蛋白酶在形成特定空间结构后将蛋白酶识别的氨基酸位点隐藏(2分);当失活变性后,空间结构变得伸展疏松(1分),隐藏的特殊氨基酸暴露出来,能够被蛋白酶识别,并水解成为可溶性的多肽(1分)
解析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总体来说,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具有参与组成细胞结构、催化、运输、信息传递、免疫等重要功能,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和催化作用;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2)蛋白质具有特异性,即每一种蛋白质分子都有与它所承担功能相适应的独特结构,如果氨基酸序列改变或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就可能会影响其功能。
(3)由材料二和题干分析可知,蛋白酶在形成特定空间结构后就会将蛋白酶识别的氨基酸位点隐藏起来,当甲试管中的蛋白酶被煮沸处理后,空间结构变得伸展疏松,那么隐藏的特殊氨基酸就暴露出来,这样能够被乙试管中的蛋白酶识别,进而被水解成可溶性的多肽。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蛋白质的合成、结构和功能及物质鉴定等相关知识,能够分析两段材料中镰刀型贫血症的发病原因和沉淀消失的原因。
22.(★)(8分)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被誉为“白色血液”,主要成分有水、乳蛋白、乳脂等。其中乳蛋白和乳脂主要由乳腺细胞分泌产生。
(1)与植物的叶肉细胞相比较,乳腺细胞中的生物膜系统缺少 。
(2)用3H标记的亮氨酸饲喂牛,发现牛乳汁中的乳蛋白亦出现放射性。在乳腺细胞中乳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结构是 。
(3)乳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一种脂质类物质),合成乳脂的细胞器是 。乳脂合成后通过类似囊泡的乳脂球进行运输,通过电镜观察,发现乳脂球是由三层磷脂分子包裹乳脂构成的,请在下图“ ”中画出这三层中的各一个磷脂分子,从而表示出三层磷脂分子的排布特点。(用“”表示磷脂分子)。
考向 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题组 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思路分析 根据题干分析,牛奶的主要成分有水、乳蛋白、乳脂等,其中乳蛋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乳脂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在内质网上合成。
答案 (8分)
(1)叶绿体膜和液泡膜(2分)
(2)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2分,前三项1分,细胞膜1分,顺序不对则不得分)
(3)内质网(光面内质网)(2分) (2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解析 (1)在细胞中,由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而动物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和大液泡,所以与植物的叶肉细胞相比,乳腺细胞中的生物膜系统缺少叶绿体膜和液泡膜。
(2)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大致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中利用3H标记的氨氨酸为原料合成多肽链,合成的肽链和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折叠形成比较成熟的蛋白质,再由内质网膜鼓出囊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蛋白质的囊泡,运输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
(3)已知乳脂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是一种脂质,因此合成乳脂的细胞器是内质网;磷脂分子的一端是亲水性的头,两个脂肪酸一端为疏水性的尾,因此头部与头部、尾部与尾部可以接触,乳脂球是由三层磷脂分子包裹乳脂构成的,由于乳脂球的内部是乳脂,属于亲水性,就应该与磷脂分子的尾部接触,最外侧是液体成分,属于疏水性的,应该与磷脂分子的头部接触,所以乳脂球的三层磷脂分子的排布如图:。
技巧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判断牛奶中不同成分的合成场所、能够根据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判断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部位。
23.(★)(12分)流动镶嵌模型由辛格和尼科尔森于1972年提出,可以很好地阐释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下图是不同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用数字①②③④表示)的示意图。
(1)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在 。甘油、胆固醇等能很容易地通过细胞膜,主要与细胞膜中含有 有关。
(2)②③过程具备的共同点是 ;若④过程表示钙离子的跨膜运输,该载体蛋白同时还可催化 水解,释放的小分子基团可使载体蛋白磷酸化,引起后者的 和 发生变化。
(3)人工合成的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称为脂质体,所有带电荷的分子不论多小,都很难进入脂质体,即使脂质体外离子浓度很高,这是因为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是疏水的。现提供缬氨霉素(作用类似于K+转运蛋白)、多种无机盐离子,请简要写出验证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并能提高运输速率的实验思路:
。
考向 细胞膜的特点及物质跨膜运输
题组 细胞膜的特点及物质跨膜运输
答案 (12分)
(1)磷脂双分子层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2分) 脂质(磷脂)(1分)
(2)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需要转运蛋白(3分,每条1分,转运蛋白答成通道蛋白、载体蛋白均不得分) ATP(1分) 空间结构(1分) 活性(1分)
(3)将缬氨霉素插入脂质体,置于含有K+及其他无机盐离子混合的溶液中,比较操作前后脂质体对K+及其他离子的通过能力(3分)(其他答案体现自身前后对照也可)
解析 (1)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的,由于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运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所以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细胞膜的流动性对于细胞完成物质运输、生长、分裂、运动等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甘油、胆固醇等脂溶性物质能很容易地通过细胞膜。
(2)由图分析可知②③过程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都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表示的是协助扩散。转运蛋白可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载体蛋白只允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由图分析可知④过程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并且消耗能量,所以④过程表示钙离子的主动运输。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既可以催化ATP水解提供能量,又可以协助Ca2+进入膜内,同时ATP水解时释放的小分子基团可使载体蛋白磷酸化,引起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和活性发生变化。
(3)根据题意分析,脂质体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不含转运蛋白,不能运输离子,现提供的缬氨霉素作用类似于K+转运蛋白。现在要证明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并能提高运输速率,则应该将缬氨霉素插入脂质体,置于含有K+及其他无机盐离子混合的溶液中,比较操作前后脂质体对K+及其他离子的通过能力。
知识总结 小分子物质运输方式及特点
名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不需
不需
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
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24.(★★)(13分)吊兰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是家庭房间内适宜栽培的绿植之一。如图1是吊兰叶肉细胞内发生的某生理反应示意图,图2是探究光照对吊兰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数据结果。
(1)在吊兰的叶肉细胞中,图1过程发生的具体场所为 。3-磷酸甘油酸被还原的过程除了消耗图中所示物质ATP外,还需要 ;突然降低光照强度,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将 。
(2)据图2分析,限制a点吊兰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该点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的去向是 。
(3)据图2三条曲线分析, 可提高净光合速率,请阐述一条理由 。
考向 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
题组 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
思路分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据图1分析可知,二氧化碳与1个核酮糖-1,5-二磷酸固定生成2个3-磷酸甘油酸,为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2个3-磷酸甘油酸在经过还原先后生成甘油醛-3-磷酸和核酮糖-1,5-二磷酸,为暗反应中C3化合物的还原;据图2分析可知,不遮光时植物会在中午出现“光合午休”现象,适度遮光可以有效降低“光合午休”现象,提高净光合速率。
答案 (13分)
(1)叶绿体基质(2分) NADPH(2分) 增加(1分)
(2)光照强度(2分) 被叶绿体利用和扩散到外界环境(2分)
(3)适度遮光(2分) 适度遮光通过降纸温度使呼吸作用降低程度更显著;适度遮光可以有效降低“光合午休”现象(2分,答出一条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1)据以上分析可知,图1整个过程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3-磷酸甘油酸在被还原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NADPH;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光反应生成的ATP和NADPH减少,3-磷酸甘油酸还原过程减弱,但短时间内3-磷酸甘油酸的生成不变,所以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将升高。(2)据图2分析可知,a点是早上6:30,此时限制吊兰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a点时的净光合速率小于0,即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所以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一部分进入叶绿体被光合作用利用,一部分扩散到外界环境。
(3)据图2三条曲线分析,不同遮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不同,适度遮光可以有效降低“光合午休”现象,并且还可以降低温度使呼吸作用降低程度更显著,所以适当遮光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再结合图1和图2进行综合分析,重在考查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5.(★)(11分)如图为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在该时期,来自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带有细胞壁前体物质的囊泡,向细胞中央集中,在赤道面上彼此融合,形成有膜包围的早期的细胞板。囊泡的膜则在初生细胞板的两侧形成新的质膜。两个细胞质膜之间有许多管道连通细胞质,并与信息交流有关。细胞板不断向外延伸最后到达细胞的外周而与原来的细胞壁和质膜连接起来,形成两个子细胞。
(1)图示时期是有丝分裂 ,与动物细胞分裂同时期相比最大的区别是
。
(2)经研究发现形成细胞壁的纤维素主要来源于细胞外,请推测囊泡在子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两个作用:
。
(3)两个质膜之间留有的许多管道,将发育形成的结构是 。
(4)经该时期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核内遗传信息 (相同、不同),原因是 。
考向 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
题组 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
答案 (11分)
(1)末期(1分) 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2分)
(2)囊泡携带的细胞壁前体物质与纤维素形成新细胞壁(2分)、囊泡膜参与形成新细胞膜(1分)
(3)胞间连丝(2分)
(4)相同(1分)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DNA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2分)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及图形分析,第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细胞中央出现很多囊泡,第二个细胞的中央出现了初生细胞板,且上下出现了质膜,第三个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将细胞分割成两个细胞,因此可判断此过程是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细胞板逐渐扩展成新的细胞壁。(2)据题意分析可知,囊泡带有细胞壁前体物质,向细胞中央集中,在赤道面上彼此融合,形成有膜包围的早期细胞板,进而形成细胞壁,纤维素主要来源于细胞外,由此推测囊泡在子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两个作用是:囊泡携带的细胞壁前体物质与纤维素形成新的细胞壁、囊泡膜参与形成新的细胞膜。(3)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来传递信息,因此两个质膜之间留有的许多管道,将来发育成胞间连丝。(4)有丝分裂过程中,亲代细胞将复制的染色体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持亲子代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因此有丝分裂末期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核内遗传信息相同。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弄清各个时期的特征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进而结合题干信息及图形进行综合分析作答。
8、【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教师版): 这是一份8、【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教师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题(教师版): 这是一份6、【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题(教师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教师版): 这是一份5、【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教师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