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教师版)
展开【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4
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高一生物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选择题请按照题号填涂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非选择题请按照要求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规定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1~10题,每小题1分,11~30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细胞器中具有单层膜结构的是 ( )
A.中心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考向 细胞器的结构
题组 细胞器的结构
答案 C
解析 中心体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D错误;线粒体具有双层膜,B错误;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C正确。
易错警示 细胞器的分类
①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
②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
③不具备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2.(★)以下关于念珠蓝细菌与黑藻在结构上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前者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两者都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两者都有细胞壁且组成成分相同
D.两者都有核糖体且功能相同
考向 真、原核细胞的比较
题组 真、原核细胞的比较
答案 C
解析 念珠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黑藻为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相比,原核生物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正确;念珠蓝细菌与黑藻都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同,前者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后者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C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且核糖体都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D正确。
知识总结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器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水分子进入细胞,主要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行的
B.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C.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也不需要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
D.载体蛋白在转运物质时自身构象不会发生改变
考向 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题组 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思路分析 根据各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解答。
答案 B
解析 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A错误;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B正确;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C错误;载体蛋白在转运物质时会与被转运物质结合,其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D错误。
知识链接 小分子物质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方式
运输方向
是否需
要载体
是否消
耗能量
示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到
低浓度
否
否
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
协助扩散
高浓度到
低浓度
是
否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
低浓度到
高浓度
是
是
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
4.(★)下列关于酶的作用特点及本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酶必须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酶能够为反应物提供活化能
D.酶催化化学反应更高效
考向 酶的本质及特点
题组 酶的本质及特点
思路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及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答案 D
解析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因此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适宜条件下,酶在细胞内或细胞外都可以发挥作用,B错误;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但是不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C错误;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所以酶具有高效性,D正确。
易错警示 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会发生破坏而变性失活,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5.(★)下面关于光合作用及光合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
B.所有植物细胞都含有4种色素,呈蓝绿色的是叶绿素a
C.植物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了绿光
D.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有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考向 光合色素的种类及光合作用过程
题组 光合色素的种类及光合作用过程
思路分析 叶绿体色素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对绿光吸收最少;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可以产生ATP。
答案 D
解析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和氧气,并不消耗氧气,A错误;植物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也没有四种光合色素,B错误;植物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对绿光的吸收最差,将绿光反射了回来,C错误;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光反应相关的酶,叶绿体基质中分布着与暗反应相关的酶,D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合色素的种类及光合作用过程和发生的场所,要求学生识记光合色素的种类及功能,通过对光反应和暗反应进行列表比较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
6.(★)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能合成ATP
B.许多吸能反应,如主动运输,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C.1分子ATP包含两个特殊的化学键,五碳糖是脱氧核糖
D.ATP可以水解为更稳定的化合物ADP和游离的磷酸
考向 ATP的结构、转化和利用
题组 ATP的结构、转化和利用
思路分析 ATP的名称是腺苷三磷酸,其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由核糖和腺嘌呤组成,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和合成ATP所需的能量不同;ATP水解和ATP合成的场所不同。
答案 C
解析 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A正确;ATP的水解往往与吸能反应相关联,如细胞分裂、主动运输等,B正确;ATP分子中的五碳糖是核糖,C错误;ATP水解产生ADP和Pi,ADP比ATP更为稳定,一般不能继续水解,D正确。
7.(★★)把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破碎后离心处理,将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放入甲试管,将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放入乙试管。未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放入丙试管。然后向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无氧条件下,能产生CO2的试管是 ( )
A.甲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丙
考向 细胞呼吸种类的分析
题组 细胞呼吸种类的分析
思路分析 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为兼性厌氧微生物。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甲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乙试管中是线粒体和葡萄糖,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丙试管中含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在无氧条件下,能产生CO2的试管是甲和丙。
知识链接 无氧呼吸全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
8.(★)如图是溶酶体发生过程及其“消化”功能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
B.e是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e的膜来自细胞膜
C.图中过程体现了溶酶体消化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作用
D.f表示膜融合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考向 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
题组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思路分析 据图分析,a是高尔基体,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是包裹线粒体的小泡,f是溶酶体与包裹线粒体的小泡融合的过程,g是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线粒体水解的过程。
答案 B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图中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A正确;e是包裹d线粒体的小泡,其膜来自内质网,B错误;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正确;b和e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D正确。
点评 根据图中所给信息,理解溶酶体如何实现其功能的过程,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理解分析能力。
9.(★)叶绿体不同于线粒体的特点有 ( )
A.能分解水产生氧气和H+
B.具有双层选择透过性膜
C.利用水进行化学反应
D.能合成ATP
考向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
题组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 A
解析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可以将水分解成氧气和H+,而线粒体不能,A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B正确;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光反应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都有水的参与,C正确;叶绿体和线粒体都能合成ATP,D正确。
知识链接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共同特点有:都含有双层膜结构、都含有少量的DNA分子、都与能量转换有关、都有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点: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
10.(★)洋葱根尖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B.在分裂间期,细胞进行染色体复制,复制后染色体数为32条
C.观察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可以看到一个细胞分裂的全过程
D.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1∶2∶2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考向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题组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思路分析 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分别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答案 D
解析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A错误;细胞分裂间期进行的染色体复制,实质指的是DNA的复制,复制的结果是核DNA数加倍,染色体数不变,B错误;在制片过程中,细胞在解离时被杀死,因此不可能看到一个细胞分裂的全过程,C错误;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核DNA∶染色单体数=1∶2∶2,D正确。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冬小麦在冬季结合水比例升高,不容易结冰
B.几丁质是广泛存在于甲壳动物和昆虫外骨骼中的多糖
C.人体内固醇除了含有C、H、O外,还含有P甚至N
D.人体内Na+含量低会引发肌肉酸痛和肌无力
考向 无机物和糖类的相关知识
题组 无机物和糖类的相关知识
思路分析 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且两种形式可以相互转化;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是许多化合物和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等。
答案 C
解析 冬小麦在冬季结合水比例升高,抗逆性增强,不容易结冰,A正确;几丁质属于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动物和昆虫外骨骼中,B正确;人体内的固醇的组成元素只有C、H、O,C错误;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D正确。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相关化合物的种类和功能,特别是要理解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不同条件下的转化。
12.(★★)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分类示意图,已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胞吞、胞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消耗能量,则f可表示主动运输
B.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需要转运蛋白,则g可表示自由扩散
C.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需要转运蛋白,则c可表示主动运输
D.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消耗能量,则c、d可表示被动运输
考向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题组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思路分析 小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自由扩散、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 如果a和b的分类标准为是否消耗能量,则c、d分别表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顺序可调换),属于被动运输;g、h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顺序可调换),f表示主动运输;如果a和b的分类标准为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则c、d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顺序可调换),g、h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顺序可调换),f表示自由扩散,B错误,C正确。
答案 B
点评 准确识记各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划分依据及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3.(★)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需氧细菌进行实验,设计巧妙,以下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把临时装片放在空气充足的小室,黑暗条件下用细光束照射水绵
B.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分布,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C.该实验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
D.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证明了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考向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相关实验
题组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相关实验
答案 A
解析 该实验要用需氧细菌检测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因此要把临时装片放在无空气的小室中,以排除氧气的干扰,A错误;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分布,便于观察实验结果,B正确;该实验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C正确;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发现需氧细菌大多数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证明了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D正确。
点睛 恩格尔曼用水绵做实验的巧妙之处:选材巧妙(水绵)、检测方法巧妙(利用需氧细菌检测)、设计对照(黑暗环境和照光、极细照光和完全曝光)。
14.(★)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1号与2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1号与2号对照,说明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考向 酶的特性相关实验
题组 酶的特性相关实验
思路分析 据图分析,在4支含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1号试管不做处理、2号试管用90℃水浴加热处理、3号试管滴加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4号试管滴加2滴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1号试管是对照组,2号、3号和4号试管为实验组,分别进行的操作是加热、无机催化剂、酶,这些处理就是自变量。
答案 C
解析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自变量,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反应条件,A项错误;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会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称为无关变量,由A项分析可知,过氧化氢的浓度、溶液体积、反应时间、酶的用量等是无关变量,而温度是反应条件之一,是自变量,B项错误;1号与2号对照可说明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分解,1号与4号对照,可得出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C项正确;加热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而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项错误。
方法技巧 控制变量: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叫无关变量。
15.(★)如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④过程的场所在线粒体基质,物质b表示CO2
B.物质c是指还原型辅酶Ⅰ(NADH)
C.①②过程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物质e表示乳酸
D.③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物质d表示O2
考向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
题组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
思路分析 据图分析:①过程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过程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④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a为丙酮酸,b为二氧化碳,c为[H],d为氧气,e为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
答案 C
解析 ④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产生的物质b是二氧化碳,A正确;物质c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即还原型辅酶Ⅰ(NADH),B正确;①过程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过程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两个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物质e表示酒精,C错误;③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参与该阶段的物质d为氧气,D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详细过程,识记细胞呼吸各个阶段的具体过程、场所及产物,能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以及各个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名称。
16.(★★)酿酒不同阶段需要控制通气量和排气量。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O2的消耗速率和CO2的产生速率如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为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氧浓度(%)
a
b
c
d
e
CO2产生速率
(mol·min-1)
1.2
1.0
1.3
1.6
3.0
O2消耗速率
(mol·min-1)
0
0.5
0.7
1.2
3.0
A.氧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
B.氧浓度为b时,较适宜苹果的储藏;氧浓度为e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C.氧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为0.7mol·min-1
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是有氧呼吸的1/4
考向 细胞呼吸方式的分析和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
题组 细胞呼吸方式的分析和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
思路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氧浓度为a时,不消耗氧气,则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b、c、d时,消耗的氧气少于产生的二氧化碳,说明此时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e时,消耗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相等,说明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 D
解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正确。氧浓度为b时,二氧化碳产生速率最慢,说明有机物的消耗最慢,则此时较适宜苹果的储藏;氧浓度为e时,消耗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相等,说明此时只能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氧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的CO2产生速率=O2消耗速率=0.7mol/min,C正确。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1.2mol/min,则消耗的葡萄糖量为0.2mol/min;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1.6-1.2=0.4mol/min,则消耗的葡萄糖量为0.2mol/min,故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2用于酒精发酵,D错误。
技巧点拨 细胞呼吸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等强化学生的理解,要注意:一般的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但少数植物营养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17.(★)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用碱性染料甲紫溶液给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
C.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亮
D.统计每一时期的细胞数/计数细胞的总数可估算各时期的长短
考向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分析
题组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思路分析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染色之前必须先漂洗以去掉解离液中的盐酸,防止盐酸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反应。
答案 C
解析 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A正确;染色质(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用碱性染料甲紫溶液给染色体着色,有利于观察,B正确;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C错误;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时长不同,通过统计每一时期的细胞数/计数细胞的总数可估算各时期的长短,D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重点识记制片的步骤及相关试剂的用途是解题的关键。
18.(★)将一株正常生长的盆栽植物突然转移到黑暗环境中,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 ( )
①C3增多,C5减少
②NADPH增多,(CH2O)增多
③ADP增多,ATP减少
④C3减少,C5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考向 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题组 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答案 C
解析 将一株正常生长的盆栽植物突然转移到黑暗环境中,由于没有光照,导致光反应停止,不能产生ATP和NADPH,所以细胞中的ATP减少、ADP增加、NADPH减少,②错误、③正确;ATP和NADPH减少,导致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生成五碳化合物受阻,而二氧化碳固定过程基本不变,所以细胞中三碳化合物增加,五碳化合物减少,①正确、④错误,C正确。
方法总结
外界环境条件骤变,细胞中C3、C5、NADPH、ATP含量的变化:
(1)突然停止光照:C3增加、C5减少、NADPH减少、ATP减少。
(2)光照不变停止二氧化碳的供应:C3减少、C5增加、NADPH增加、ATP增加。
(3)光照不变二氧化碳供应不变糖类运输受阻等情况:C3增加、C5减少、NADPH增加、ATP增加。
19.(★★)下图中曲线b表示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D.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考向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题组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思路分析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底物浓度和酶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而是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面积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pH和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影响酶促反应速率;酶的抑制剂和激活剂也可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答案 B
解析 由于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因此,升高温度后,酶促反应速率会下降,A错误;酶量减少,在反应物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反应速率下降,可用曲线a表示,B正确;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限制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C错误;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会降低,D错误。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信息“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再根据题图进行分析作答。
20.(★)如图表示适宜温度和适宜土壤环境下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ab段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B.影响cd段光合作用强度的限制因素一定是CO2浓度
C.若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右移
D.若白天光照强度大于b,则经过一昼夜干物质的量将增加
考向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题组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思路分析 据图分析,a点光照强度为0,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细胞呼吸;b点为光的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c点为光饱和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可能是其他因素;如二氧化碳浓度、无机盐等。
答案 C
解析 ab段处于横坐标以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A错误;影响cd段光合作用强度的限制因素不是光照强度,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B错误;若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叶绿素合成不足,光合作用强度减弱,但是缺Mg不影响呼吸作用,因此光补偿点b点将右移,C正确;若白天光照强度大于b,则白天的有机物积累量增加,但是夜晚会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经过一昼夜干物质的量不一定增加,D错误。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准确判断图中各个点的含义,明确以横坐标为界,以下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而以上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与横坐标交点二者相等,净光合作用强度为0。
21.(★)为验证鸡蛋清中含有蛋白质,下列实验设计和结果预测,错误的是 ( )
①需设置蛋白质标准液作为对照实验
②可对待测液先加入双缩脲试剂,然后加入胰蛋白酶,观察颜色变化来验证
③加热后凝固的蛋清,然后打碎制成匀浆,加入双缩脲试剂,无颜色反应
A.② B.③ C.①③ D.②③
考向 蛋白质的鉴定实验
题组 蛋白质的鉴定实验
思路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验证鸡蛋清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根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的原理进行鉴定。
答案 D
解析 ①实验应该遵循对照性原则,因此需设置蛋白质标准液作为对照实验,而加入鸡蛋清的一组作为实验组,①正确;②胰蛋白酶本质是蛋白质,也会和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可影响实验结果,②错误;加热蛋清,高温破坏了蛋清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是没有破坏肽键,因此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仍然会出现紫色反应,③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鉴定,需要学生准确识记蛋白质鉴定的显色原理,另外蛋白酶的本质也是蛋白质,将会是本题的陷阱。
22.(★★)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考向 酶特性及酶活性影响因素的实验
题组 酶特性及酶活性影响因素的实验
思路分析 由于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过氧化氢不宜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材料;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应该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物的生成;胃蛋白酶的适宜pH是1.5~2.0;酶相对于无机催化剂具有高效性。
答案 D
解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不能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因为碘液不与蔗糖反应,所以不可采用碘液检测,B错误;胃蛋白酶的适宜pH是1.5~2.0,所以利用胃蛋白酶、蛋清来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pH设置成5、7、11,酶可能失活,C错误;酶的高效性是相对无机催化剂而言的,D正确。
技巧方法 本题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酶的特性,对于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取材是否合适、实验选用的鉴定试剂是否合理、实验条件控制是否得当及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等,这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3.(★★)将洋葱某部位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M的水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部位细胞可能位于洋葱的根尖分生区
B.在0~1h期间,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
C.2h后的体积变化可能与M进入细胞内有关
D.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完全恢复后无水进出细胞
考向 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
题组 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
思路分析 分析曲线图:0~1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缩小,说明此时期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2~4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增大,说明此时期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同时也说明了物质M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吸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答案 C
解析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说明该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可能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A错误;0~1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缩小,说明细胞在不断失水,则其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升高,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2h后原生质体的体积增大,可能是因为物质M进入了细胞,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而发生了吸水,C正确;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完全恢复后,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动态平衡,而不是无水进入细胞,D错误。
知识总结
(1)细胞的质壁分离:质壁分离是植物活细胞所具有的一种特性。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高时,细胞液的水分就会穿过原生质层向细胞外渗出,液泡的体积缩小,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而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较大,这样细胞膜与细胞壁就会逐渐分开,原生质体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隙里就充满了外界浓度较高的溶液。
(2)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的原因:质壁分离开始时细胞液浓度小于溶液浓度,细胞失水,细胞内液体浓度升高,渗透压升高,因此吸水能力增强。
24.(★)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1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
B.图2细胞中共有8个核DNA分子,0条染色单体
C.1构成纺缍体,动植物细胞形成纺缍体的方式不同
D.图2的下一时期将在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
考向 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图像分析
题组 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图像分析
思路分析 据图分析,图1细胞中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1为星射线;图2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 D
解析 据图分析,图1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姐妹染色单体,8个核DNA分子,A正确;图2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所以染色单体消失,此时含有8个核DNA分子,B正确;动植物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方式是不同的,高等植物细胞的纺锤体由纺缍丝形成,动物细胞的纺缍体由星射线形成,C正确;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会在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D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分析分裂图像,特别是要能够区分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25.(★)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称为端粒。正常细胞中端粒DNA随分裂次数增多逐渐缩短。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在其蛋白质组分的催化下合成端粒DNA序列。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端粒酶的组成与染色体的组成不同
B.能无限增值的细胞端粒酶活性低
C.端粒酶能将缩短的端粒恢复原长度
D.衰老的细胞端粒DNA序列相对较短
考向 细胞衰老
题组 细胞衰老
思路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每条染色体两个末端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称为端粒,组成正常细胞中的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催化端粒合成的酶为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在自身蛋白质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端粒的DNA序列。
答案 B
解析 端粒酶的组成与染色体的组成不同,前者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后者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能无限增殖的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高,能够不断修复缩短的端粒,B错误;端粒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在其蛋白质组分的催化下合成端粒DNA序列,因此其能将缩短的端粒恢复原长度,C正确;衰老的细胞端粒DNA序列相对较短,D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的相关知识,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分析作答,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分析能力。
26.(★)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及其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膜结构表示叶绿体内膜,B侧为叶绿体基质
B.图示过程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成ATP中稳定的化学能
C.甲表示色素分子,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图示光反应部分过程,水分解为氧和H+的同时还产生电子
考向 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题组 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思路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生物膜吸收了光能,发生了水分解成H+和O2的过程,因此该生物膜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图示甲为色素分子,可以吸收、传递、转化光能;乙为H+的载体,且能够催化ATP的合成,H+的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说明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光能来自A侧,H+运输到A侧参与暗反应,说明A侧为叶绿体基质。
答案 D
解析 根据分析可知,图示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A侧为叶绿体基质,A错误;图示过程为光反应,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B错误;甲表示色素分子,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错误;图示光反应部分过程,水分解为氧和H+的同时还产生电子,D正确。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识记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7.(★★)在密闭环境中不同条件下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分别用图甲、乙表示。下列关于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A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
B.图甲A点温度条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C.图乙B时刻植物开始光合作用
D.图乙C时刻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考向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综合考查
题组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综合考查
思路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实线代表呼吸速率,虚线代表净光合速率,而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图中A点的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则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两倍;图乙纵坐标的含义是温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曲线上B、C两点温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变,即既不吸收也不释放,说明这两点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答案 D
解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甲中的A点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两倍,A错误;图甲中虚线的最高点净光合速率最高,积累的有机物最快,最有利于植物生长,B错误;图乙B点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说明B点以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了,C错误;图乙C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则C点以前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而C点以后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因此图乙C时刻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正确。
方法技巧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曲线中,搞清楚”量”的关系。凡是曲线图,总是反映一定变量的关系,在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曲线题中,尽管牵涉到的量不多,但由于生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一般的数学函数,所牵涉到的“量”往往都有它的特殊含义,而且含义很容易混淆。如吸收量和利用量,释放量和产生量,有机物产生量、净生产量(或积累量)和消耗量等。如果这些量的区别和关系搞不清楚,解题就很容易出差错。
28.(★)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逆浓度的协助扩散
B.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C.图中葡萄糖和Na+的跨膜运输都需要转运蛋白参与
D.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考向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比较
题组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思路分析 由图解可知:钠离子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为协助扩散;而钠离子运出细胞时,则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其载体蛋白同运输钠离子的载体蛋白,且消耗的能量来自钠离子的跨膜运输;而葡萄糖运出细胞时,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是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
答案 A
解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逆浓度的主动运输,A错误;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并需要消耗能量(ATP),为主动运输,B正确;图示葡萄糖和钠离子的跨膜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转运蛋白)的协助,C正确;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的过程不消耗能量,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其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D正确。
知识链接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运输方式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
载体
是否消耗
能量
示例
协助扩散
高浓度到
低浓度
是
否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
低浓度到
高浓度
是
是
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29.(★)某同学在锥形瓶中加入酵母菌与葡萄糖溶液,并绘制如图①~④曲线,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
A.①中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未进行呼吸作用
B.②曲线真实反映了瓶中酵母菌的数量变化
C.③葡萄糖被分解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
D.④溶液的pH变化仅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有关
考向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及过程
题组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及过程
思路分析 根据锥形瓶分析,橡皮塞将瓶口堵住了,隔绝了空气,说明锥形瓶中的酵母菌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然后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答案 C
解析 ①中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锥形瓶中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增殖,后进行无氧呼吸产酒精,因此酵母菌数量应该先增加后降低,B错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消耗葡萄糖,因此葡萄糖含量不断降低,C正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导致溶液的pH不断降低,D错误。
知识总结 有氧呼吸过程
无氧呼吸过程
30.(★)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同样离不开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于任何生物,细胞衰老都不等同于个体的衰老
B.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
C.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通过细胞坏死完成
D.动物早期胚胎细胞有全能性,已分化的植物细胞没有全能性
考向 细胞分化、衰老及凋亡
题组 细胞分化、衰老及凋亡
答案 B
解析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衰老等同于个体衰老,A错误;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B正确;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通过细胞凋亡完成,C错误;动物早期胚胎和已分化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D错误。
知识链接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
(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
31.(★)(8分)下图为自然界两类生物的亚显微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类生物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在图1、图2所示细胞结构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2)将3H标记的亮基酸注入图2细胞,则某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可检测到放射性标记物在细胞器上依次出现的顺序是 (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3)图2中与细胞分裂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结构11的功能是
。
考向 真、原核细胞的比较及细胞结构和功能
题组 真、原核细胞的比较及细胞结构和功能
思路分析 据图分析,图1为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其中1为拟核,2为细胞质,3为细胞膜,4为细胞壁,5为核糖体;图2为高等植物细胞,其中6为叶绿体,7为高尔基体,8为线粒体,9为内质网,10为核糖体,11为液泡,12为细胞壁,13为细胞核。
答案 (8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1分) 5、6、8、10
(2)10→9→7(1分)
(3)7、8、10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细胞保持坚挺
解析 (1)图1为原核细胞,图2为真核细胞,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两图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5核糖体、6叶绿体、8线粒体、10核糖体。
(2)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先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转运,最后通过细胞膜分泌出去,因此放射性标记物在细胞器上依次出现的顺序是10核糖体→9内质网→7高尔基体。
(3)图2中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7高尔基体(形成细胞板)、8线粒体(提供能量)和10核糖体(合成蛋白质);11是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细胞保持坚挺。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像,能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32.(★)(10分)下图a是紫色洋葱外表皮质壁分离示意图,图b是用一定浓度蔗糖溶液进行洋葱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过程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相当于半透膜的是 (用图中序号和文字表示),出现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是由于 。
(2)图b中质壁之间的空白处充满的是 ,此时细胞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填“失水”“吸水”或“无法判断”)。
(3)现提供若干生理状态相同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请设计实验测定该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相当于多少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写出你的实验思路,分析测算的原理。
考向 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
题组 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
思路分析 据图分析,图a中1为细胞壁,2为细胞膜,3为细胞质,4为液泡膜,其中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原生质层,即2、3、4组成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图b中细胞所处的状态,可能是质壁分离过程中或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平衡状态。
答案 (10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2细胞膜、4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3细胞质(1分)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1分)
(2)外界液体(一定浓度蔗糖溶液或清水) 无法判断
(3)思路: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定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2分)
测算的原理:找到并记录洋葱表皮细胞恰好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浓度,细胞液浓度与此组蔗糖浓度相等。(或记录洋葱表皮细胞刚好发生质壁分离与刚好未发生质壁分离时的蔗糖浓度,细胞液浓度介于这两个浓度之间)(2分)
解析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a中的2细胞膜、4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3细胞质组成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所以细胞失水后会发生质壁分离。
(2)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而原生质层是半透性的,因此图b中质壁之间的空白处充满的是外界液体(一定浓度蔗糖溶液或清水);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b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但是不能判断其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其可能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或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平衡状态。
(3)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该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相当于多少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因此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实验的设计思路为: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定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测算的原理是:找到并记录洋葱表皮细胞恰好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浓度,细胞液浓度与此组蔗糖浓度相等。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质壁分离的原因、过程等,准确判断图1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细胞结构,根据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特性差异分析图b空白处的溶液种类,明确图b可能处于三种不同的过程中。
33.(★)(12分)下图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向研钵中放入碳酸钙的目的是 。图中水在光下分解的场所是 ,此过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酶的参与,产生的[8] 可以与[5]NADP+结合生成[2] 。
(2)若突然升高环境中CO2浓度,则[6] 的含量短时间内将会 。在一定范围内升高CO2浓度,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加快,当CO2浓度升至一定值后,植物光合作用速度将不再加快,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度继续增加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
(3)在某光照强度下,若此植物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则整株植物的净光合速度 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考向 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的综合知识
题组 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的综合知识
思路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1表示氧气,2表示NADPH,3表示ATP,4表示ADP和Pi,5表示NADP+,6表示五碳化合物,7表示三碳化合物,8表示H+和电子。
答案 (12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防止色素被破坏 类囊体薄膜 需要 H+和电子(2分) NADPH
(2)C5(或五碳化合物) 降低 光照强度、温度、水分等(2分)(注:至少写出光照强度才得分,错答内部因素如色素或酶的数量等) (3)小于
解析 (1)提取色素的实验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水的光解属于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阶段需要酶的催化;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8表示H+和电子,5表示NADP+,2表示NADPH。
(2)图中6表示五碳化合物,若若突然升高环境中CO2浓度,二氧化碳固定加快,消耗的五碳化合物增加,而三碳化合物还原生成五碳化合物的速度基本不变,因此短时间内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降低。
(3)在某光照强度下,若此植物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即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0,而其他一些部位如根等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整株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小于0。
易错警示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弄清楚各个过程发生的物质变化,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物质的名称,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34.(★)(10分)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二倍体,2n=8)根尖的不同区域的细胞,图乙是某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携带的遗传信息 (填“相同”或“不同”),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在制作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视野中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 。
(2)图乙所处时期位于图丙中 段,图丙中出现DE段变化的原因是 。
(3)在坐标图中画出进行有丝分裂的植物细胞(体细胞染色体数2N)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曲线。
考向 细胞的有丝分裂及相关实验
题组 细胞的有丝分裂及相关实验
思路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表示根尖的结构,①表示成熟区,②表示伸长区,③表示分生区,④表示根冠。图乙细胞中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曲线图丙可以表示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其中AB段表示G1期;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EF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答案 (10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相同(1分)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分) 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低,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2)CD 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3)
解析 (1)图甲①②③④细胞是同一植物的体细胞,携带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四个区域细胞的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由于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低,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所以在制作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实验中,即使操作正确,视野中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丙的CD段;图丙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3)有丝分裂整个过程中,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染色体数目又减半,因此进行有丝分裂的植物细胞(体细胞染色体数2N)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见答案。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学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丙中各区段所代表的时期及图乙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35.(★★)(10分)在自然界中,洪水、灌溉不均匀等因素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不同植物品种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研究人员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低氧胁迫”对两个黄瓜品种(A、B)根系细胞呼吸的影响,测得第6天时根系细胞中丙酮酸和乙醇的含量,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
实验处理
正常通气,
品种A
正常通气,
品种B
低氧,
品种A
低氧,
品种B
丙酮酸
(umol·g-1)
0.18
0.19
0.21
0.34
乙醇
(umol·g-1)
2.45
2.49
6.00
4.00
(1)黄瓜根系细胞中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场所是 ,此过程 (填“能”或“ 不能”)生成ATP。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实验结果表明,品种A耐低氧能力比B (填“强”或“弱”)。
(3)松土是许多农作物栽培中经常采取的一项措施。请写出农田松土对农作物或环境可能的影响。(至少写出三点)
考向 细胞呼吸及影响因素相关实验
题组 细胞呼吸及影响因素相关实验
思路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通气量(或通入氧气量)和黄瓜品种,因变量是丙酮酸和乙醇的含量。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两个品种在低氧胁迫下乙醇和丙酮酸的含量都增加了,其中品种A的丙酮酸增加较少而乙醇增加较多,说明其耐低氧的能力较强;品种B丙酮酸增加较多而乙醇增加较少,说明其耐低氧的能力较弱。
答案
(10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细胞质基质(1分) 不能(1分)
(2)通气量(或通入氧气量)和黄瓜品种 强
(3)(依据以下7个要点判分,写出其中3条得4分,符合题意的要点少于3条不得分)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利于农作物生长;除去杂草,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促进植物生长,多利用CO2,缓解温室效应;避免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造成伤害;松土利于土壤好氧微生物分解作用产生CO2,增加局部CO2浓度;松土不当,破坏植物根系,对农作物造成伤害;松土会导致水土流失。
解析 (1)黄瓜细胞中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该过程不能产生ATP。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通气量(或通入氧气量)和黄瓜品种;与品种B相比,品种A的丙酮酸增加较少而乙醇增加较多,说明品种A耐低氧能力比B强。
(3)农田松土可以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利于农作物生长;除去杂草,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促进植物生长,多利用CO2,缓解温室效应;避免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造成伤害;松土还利于土壤好氧微生物分解作用产生CO2,增加局部CO2浓度;但是松土不当,破坏植物根系,对农作物造成伤害;松土导致水土流失。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影响的环境因素、实验设计的原则等相关知识,据此围绕表中各组别的处理及对应的检测结果,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附加题(20分):本题共3小题。36、37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5分,每小题有1至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38题为非选择题10分。
36.(★★)(不定项选择)科学研究发现,植物细胞利用质子泵(转运原理类似Ca2+载体)把细胞内的H+泵出,导致细胞外H+浓度较高,形成细胞内外的H+浓度差。“H+—蔗糖载体”能够依靠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以上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可能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B.质子泵可看作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该植物细胞吸收蔗糖分子的速率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D.若降低外界溶液pH,则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减少
考向 细胞渗透作用及主动运输综合知识
题组 细胞渗透作用及主动运输综合知识
思路分析 分析题图,植物细胞利用质子泵把细胞内的H+泵出,且消耗了ATP,为主动运输,其中质子泵为载体;“H+—蔗糖载体”能够依靠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可见该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可以吸收外界溶液的蔗糖,方式为主动运输,导致细胞液的浓度升高,吸收水分,进而可能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答案 CD
解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可能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A正确;质子泵是运输H+的载体,也可以催化ATP的水解,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植物细胞吸收蔗糖分子依赖于细胞内外H+浓度差,而H+浓度差的维持需要消耗能量,故该植物细胞吸收蔗糖分子的速率受氧气浓度的影响,C错误;若降低外界溶液pH,细胞外液的H+会增加,则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应该增加,D错误。
37.(★)(不定项选择)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能合成与生命活动有关的酶
B.能运输O2,进行有氧呼吸
C.进行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缍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D.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成红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考向 细胞代谢、呼吸、增殖及全能性
题组 细胞代谢、呼吸、增殖及全能性
答案 ABCD
解析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糖体和细胞核,不能合成与生命活动有关的酶,A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能进行无丝分裂,C错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成红细胞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知识链接
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的原因:
(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省去了去除细胞壁的麻烦,而且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胞易吸水涨破。
(2)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
38.(★★)淀粉和蔗糖是重要的光合终产物。丙糖磷酸是光合作用合成的最初糖类,也是光合中间产物从叶绿体运输到细胞质的主要形式。白天,光合作用合成较多的3-磷酸甘油酸,可与ADPG焦磷酸化酶结合。晚上,光合作用停止,积累在叶绿体里的Pi浓度更高。有关物质相互转化过程如图所示(→表示促进或生成,┫表示抑制)。回答以下问题:
(1)为3-磷酸甘油酸转化成1,3-二磷甘油酸提供磷酸基团的是 分子。
(2)由图可知,ADPG焦磷酸化酶在淀汾和蔗糖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影响其活性的物质是 。
由 协助磷酸跨叶绿体膜的运输,推动丙糖磷酸在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之间的运输。
(3)据图分析,白天有利于光合终产物 的合成。由图中物质转化关系分析、新疆地区水果甜度高的原因是 。
考向 光合作用过程及应用
题组 光合作用过程及应用
思路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示分析,淀粉和蔗糖都是重要的光合终产物,图中显示淀粉产生于叶绿体,蔗糖产生于细胞质基质。图示应该属于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叶绿体内3-磷酸甘油酸经过一系列过程生成丙糖磷酸,一方面丙糖磷酸在叶绿体内继续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进而生成葡萄糖-1-磷酸,最终生成淀粉;另一方面丙糖磷酸出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蔗糖。
答案 (每空2分,共10分)
(1)ATP
(2)磷酸(或Pi)和3-磷酸甘油酸 磷酸转运体
(3)淀粉 晚上在叶绿体基质中积累的Pi浓度高,有利于蔗糖的生成和积累
解析 (1)据图分析,3-磷酸甘油酸转化成1,3-二磷甘油酸的过程发生了ATP水解,说明为该过程提供磷酸基团的是ATP。
(2)根据图中箭头关系可知,影响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的物质有Pi和3-磷酸甘油酸;图中显示叶绿体膜上有磷酸转运体,协助了磷酸跨叶绿体膜的运输。
(3)白天,光合作用合成较多的3-磷酸甘油酸,可与ADPG焦磷酸化酶结合,促进了淀粉的形成;晚上,光合作用停止,积累在叶绿体里的Pi浓度更高,有利于蔗糖的生成和积累,因此新疆地区水果甜度高。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详细过程,能够根据图示分析发生在叶绿体内和叶绿体外的具体化学反应,明确蔗糖和淀粉产生的场所是不同的,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8、【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教师版): 这是一份8、【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教师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教师版): 这是一份7、【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教师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共25小题,非选择题共5道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题(教师版): 这是一份6、【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题(教师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