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第1课时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第1课时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重点句子翻译,重点理解性默写,文章理解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曹刿论战》第一课时一、重点词语解释。(加粗字体为考试高频字)1.齐师伐我 师: 2.又何间焉 间: 3.肉食者鄙 鄙: 4.何以战? 以: 5.小惠未遍 遍: 6.弗敢加也 加: 7.神弗福也 福: 8.小大之狱 狱: 9.虽不能察 察: 10.必以情 情: 11.战则请从 从: 12.公将驰之 驰: 13.既克 既: 14.一鼓作气 作: 15.再而衰 再: 16.三而竭 竭: 17.难测也 测: 18.望其旗靡 靡: 二、重点句子翻译。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三、重点理解性默写。1.《曹刿论战》中,写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 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2.《定风波》中写归途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概括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写下的感慨深沉的句子 二十余年如一梦 , 此身虽在堪惊 。4.《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的词句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四、文章理解选择题。1.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B.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C.本文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出来。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刿言论,而一概不提战争的经过,这样的剪裁,详略得当,叙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解析]D项中的“,而一概不提战争的经过”有误,战争的经过不是一概不提,而是略写。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B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充分地显示了曹刿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才能。C.鲁庄公身为鲁国的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庇佑,显示出他的“鄙”。D.全文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论战写得详细,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解析]B项中的“显示了曹刿远大的政治抱负”有误,课文长勺一战,只是显示了曹刿的政治远见。故选B项。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剪裁别具匠心,围绕“论战”,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的过程,突出曹刿的“远谋”。B.文章巧妙运用了对比,如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家卫国的热情。C.文章语言十分精炼,如写齐军,仅用“齐人三鼓”四字就表现出他们依仗数量上的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D.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等相照应,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解析]D项中的“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有误,鲁庄公政治上无能;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正确指挥,说明他跟一般的昏君还是有区别的。 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C.本文在剪裁上别居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D.在曹刿心目中,土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解析]D项中的“土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有误,根据课文内容分析在曹刿心目中,取信于民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故选D项。5.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选文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有关情况,其中略写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B.“忠之属也,可以现一战”这话告诉我们:在曹刿看来,忠诚尽责的人,才可以获得民心,获得民心,是取得战胜齐军的政治保证。C.从写法上说,选文第一段主要记述了庄公和曹刿的对话,叙述议论都有,曹刿的“战则请从”起了结束上段,开启下文的作用。D.选文第三段中,通过庄公问曹刿“不可”“可矣”的道理和曹刿的“盈竭之论”“大小之论”“真假之论”,揭示了曹刿的战略思想和军事见解。[解析] A项中的“其中略写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有误,根据课文内容战前和战后是详细,战争经过略写。故选A项。6.从全文看,对鲁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鲁庄公大敌当前,能礼贤下士,虚心纳谏。B.鲁庄公懂得民心向背的重要性,能够取信于民,获得国人的支持。C.鲁庄公在战场上能审时度势,把握好反攻和追击时机。D. 鲁庄公在作战中善于听取曹刿的意见,充分信任曹刿的军事才能。[解析] C项中的“鲁庄公在战场.上能审时度势,把握好反攻和追击时机有误,应是曹刿在战场上能审时度势,把握好反攻和追击时机。故选C项。7.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项是( C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一句中足见乡人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漠态度。B.两个“未可”两个“可以”展现了曹刿卓越的指挥才能,印证了“肉食者鄙”的观点。C.选文第三段采用了顺叙的记叙方法,曹刿从道理上论述了战争取胜的原因。D.本文侧重写论战,突出曹刿“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的主张。[解析] C项中的“第三段采用了顺叙的记叙方法”有误,第三段采用了补叙的记叙方法。8. 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解析]A项中的“显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有误,课文长勺一战,只是显示了曹刿的政治远见。故选A项。9.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鲁庄公在见曹刿之前对迎战齐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B.曹刿主动参战,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C.鲁国取胜的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D.鲁庄公听取了曹刿的建议,并与他一起指挥战斗。[解析]A项中的“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有误,课文内容知道鲁庄公在见曹刿之前对迎战齐国未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故选A项。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所以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B.面对齐军压境,庄公仓促迎战,乡人鄙夷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政治上取信于民”。C.文中塑造的鲁庄公仅是一个“肉食者鄙”的平庸的国君形象。D.文章突出了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深谋远。[解析] C项中的“平庸的国君形象”有误,鲁庄公能够听取曹刿的建议也是一个善于纳谏的明君。五、诗歌鉴赏。【2015年泸州中考】 秦淮夜泊(贺铸)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注:①朱箔:红色窗帘。②旆:旌旗。1.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独泊孤舟,表现了作者一股淡淡的乡愁。(答到思乡,乡愁、思念故张、思念亲人均可得分)2.“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极妙,请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答:“开”和“弄”。“开”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美感,能使人想象到佳人绰约的身影、优雅和体态。“弄”与出了吹箫女优美的姿势,让人感到箫声在风中的婉转悠扬。(指出“朱”“紫”并分析合理,减半给分。指出一处1分,说明好在哪里各2分) 【2014泸州中考】寻南溪常道士(唐)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颔联“依”“闭”两字用得极妙,请任选一字作简要赏析。(4分)(1)依:用拟入手法(2分),写出白云悠悠,也似有情,依傍着静静的沙洲,富有情趣(2分)(2)闭:蓬门关闭着,却说是碧草当门,写出了草的繁茂(2分)村托出友人寓所环境之宁题。清起(2分)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描绘了雨后幽静、清新首人的山野景色:小道布满青苔,自云环绕沙洲,春草绕院门,松色青翠,溪岸野花静静开放。(2分)表达诗人春日里访友的闲适、恬静心情。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优秀导学案,文件包含20《曹刿论战》教师版doc、20《曹刿论战》学生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3 背影第1课时学案设计,文件包含《背影》第1课时导学案doc、《背影》第1课时导学案学生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5* 周亚夫军细柳第1课时导学案,文件包含《周亚夫军细柳》导学案第1课时学生版doc、《周亚夫军细柳》导学案第1课时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