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展开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
1.(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放入铁钉 B. 倾倒稀酸
C. 滴加溶液 D. 熄灭酒精灯
2.(3分)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水在120℃下反应,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种反应物均为氧化物
B.金原子对水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
C.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D.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重新组合
3.(3分)往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b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Ag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Cu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和Cu2+
D.bc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Ag+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0分)
4.(3分)我市同山樱桃外表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黄如凝脂,深受人们的喜爱。樱桃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还含有钙、铁、磷、钾等多种 (选填“单质”或“元素”)。
5.(3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有 (填写字母),反应刚开始,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此现象是 变化引起的(选填“物理”或“化学”)。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的操作顺序是 (按次序选填所需操作的序号)。
①盖上玻璃片
②正放在实验台上
③取出集气瓶
④倒放在实验台上
6.(2分)为了探究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小明在配制20℃时硝酸钾溶液过程中,他向硝酸钾中分批加水,充分搅拌,流程如图:
(1)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2)图中可能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描点有 。
7.(2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淡黄色或白色晶体,有咸味,易溶于水,有毒性。它能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离子转化为Fe3+离子,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
(1)根据生活经验,推断NaNO2中对人体具有毒性的离子是 (用符号表示)。
(2)利用亚硝酸钠溶液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在B试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8.(4分)由于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对此同学们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①已知碳酸氢钠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
③常温下,氢氧化钠易溶于乙醇,碳酸钠难溶于乙醇。
【方案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1)C瓶中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配制: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乙醇中,充分搅拌,使其成为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量取一定体积的乙醇需要用到
的测量仪器是 。判断C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 。
(2)进行实验:按图所示装置加入药品后进行实验。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实验结论】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
【反思交流】
(4)小刚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还应补充的实验是 。
9.(3分)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尿素溶液能除去工业废气Cl2,化学方程式为:CO(NH2)2+H2O+3Cl2═N2+CO2+6X,则X的化学式是 。
(2)尿素中C、O、N、H元素质量比= 。
(3)某农田计划施用尿素100kg,但由于货源短缺,现改用硝酸铵(化学式NH4NO3),为保证含氮量相当,所需硝酸铵的质量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10.(3分)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钠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的一种或两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分做了如下实验:
Ⅰ.现取样品16g于烧杯中并加84g水搅拌,全部溶解。再向烧杯中逐渐滴加26.1%硝酸钡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Ⅱ.在B点开始,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E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3)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原白色粉末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试计算出它的质量。
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
1.(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放入铁钉 B. 倾倒稀酸
C. 滴加溶液 D. 熄灭酒精灯
【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液体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解答】解:A、向试管中装铁钉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铁钉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2.(3分)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水在120℃下反应,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种反应物均为氧化物
B.金原子对水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
C.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D.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重新组合
【分析】根据反应微观模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结合各选项问题分析解答。
【解答】解: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O+H2OCO2+H2;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水,均为氧化物,故正确;
B.从图可以看出该反应中金原子对CO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故不正确;
C.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故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重新组合,故正确。
故选:B。
3.(3分)往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b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Ag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Cu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和Cu2+
D.bc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Ag+
【分析】往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a﹣b是锌和硝酸银反应,b﹣c是锌和硝酸铜反应。
【解答】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往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银,当硝酸银反应完全后再与硝酸铜生成了硝酸锌和铜。反应的质量比:
Zn+Cu(NO3)2=Zn(NO3)2+Cu,
65 64
a﹣b是锌和硝酸银反应
Zn+Fe(NO3)2=Zn(NO3)2+Fe,
65 56
b﹣c是锌和硝酸铜反应。
A、ab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Ag,故A说法正确;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Cu,故B说法正确;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和Cu2+,故C说法正确;
D、bc段(不含两端点)硝酸银已完全反应,对应溶液中不含有Ag+,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0分)
4.(3分)我市同山樱桃外表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黄如凝脂,深受人们的喜爱。樱桃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还含有钙、铁、磷、钾等多种 元素 (选填“单质”或“元素”)。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锌、碘”等不是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樱桃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还含有钙、铁、磷、钾等,这里的“钙、铁、磷、钾”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磷、钾”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答案为:元素。
5.(3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有 AD (填写字母),反应刚开始,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此现象是 物理 变化引起的(选填“物理”或“化学”)。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的操作顺序是 ①③② (按次序选填所需操作的序号)。
①盖上玻璃片
②正放在实验台上
③取出集气瓶
④倒放在实验台上
【分析】(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结合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的操作顺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收集装置是D.反应刚开始,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此现象是水分变为水蒸气引起的,属于物理变化。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的操作顺序是水下盖上玻璃片、取出集气瓶、正放在实验台上(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正放)。
故答案为:
(1)AD;物理;
(2)①③②。
6.(2分)为了探究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小明在配制20℃时硝酸钾溶液过程中,他向硝酸钾中分批加水,充分搅拌,流程如图:
(1)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 。
(2)图中可能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描点有 bd 。
【分析】(1)根据仪器的用途来分析;
(2)根据溶液的状态与加入稀释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解:(1)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故填: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
(2)由图象可知,第一只烧杯和第二只烧杯的底部均有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所以二者均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第三只烧杯中没有晶体存在,可能恰好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前二者相等,也可能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第四只烧杯中又加入了25g水,溶质的质量分数比第三只烧杯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又减小了;故填:bd。
7.(2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淡黄色或白色晶体,有咸味,易溶于水,有毒性。它能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离子转化为Fe3+离子,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
(1)根据生活经验,推断NaNO2中对人体具有毒性的离子是 NO2﹣ (用符号表示)。
(2)利用亚硝酸钠溶液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在B试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
【分析】(1)根据亚硝酸钠的构成来分析;
(2)根据亚硝酸钠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亚硝酸钠是由钠离子与亚硝酸根离子构成的,人体所需的氯化钠中含有钠离子,钠离子没有毒性,那么就是亚硝酸根离子有毒;故填:NO2﹣;
(2)试管A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又因亚硝酸钠能+2价亚铁离子转化为+3价铁离子,故试管B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浅绿色溶液变为黄色;故填: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8.(4分)由于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对此同学们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①已知碳酸氢钠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
③常温下,氢氧化钠易溶于乙醇,碳酸钠难溶于乙醇。
【方案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1)C瓶中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配制: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乙醇中,充分搅拌,使其成为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量取一定体积的乙醇需要用到
的测量仪器是 量筒 。判断C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 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固体不在溶解,说明已达到饱和 。
(2)进行实验:按图所示装置加入药品后进行实验。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有白色固体析出 。
【实验结论】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
【反思交流】
(4)小刚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还应补充的实验是 C中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换为等体积的乙醇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
【分析】(1)考查实验常见仪器用途;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设计实验回答此题;
(2)根据碳酸钠在乙醇溶液中溶解度回答此题;
(4)根据对比实验的要求,排出乙醇的影响,设计实验验证乙醇是否发生相同现象。
【解答】解:(1)测量液体体积常用的仪器为量筒;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溶剂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氢氧化钠的乙醇饱和溶液中氢氧化钠为溶质,溶剂为乙醇,因此取此时的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观察是否可以再溶解,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故答案为: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固体不在溶解,说明已达到饱和。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在乙醇溶解度不大,所以形成白色沉淀,可以看到固体析出;
故答案为:有白色固体析出。
(4)根据C中含有的物质有乙醇和氢氧化钠,判断需要排除乙醇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比实验,将C中氢氧化钠饱和乙醇溶液变为等体积的乙醇溶液,观察能否有沉淀生成,以排除乙醇的影响;
故答案为:C中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换为等体积的乙醇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9.(3分)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尿素溶液能除去工业废气Cl2,化学方程式为:CO(NH2)2+H2O+3Cl2═N2+CO2+6X,则X的化学式是 HCl 。
(2)尿素中C、O、N、H元素质量比= 3:4:7:1 。
(3)某农田计划施用尿素100kg,但由于货源短缺,现改用硝酸铵(化学式NH4NO3),为保证含氮量相当,所需硝酸铵的质量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则可推测X的化学式;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3)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解答】解:(1)由题意“CO(NH2)2+H2O+3Cl2=N2+CO2+6X”,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则:反应前有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2个、氢原子6个、氯原子6个;反应后除6X外有碳原子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2个,因此6X中有氢原子6个、氯原子6个,故X的化学式是HCl.故填:HCl。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尿素中C、O、N、H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2):(1×4)=3:4:7:1; 故填:3:4:7:1;
(3)设需要硝酸铵的质量为x,则:
100kg×=x×
x≈133.3kg
答:为保证含氮量相当,需要133.3kg硝酸铵。
10.(3分)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钠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的一种或两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分做了如下实验:
Ⅰ.现取样品16g于烧杯中并加84g水搅拌,全部溶解。再向烧杯中逐渐滴加26.1%硝酸钡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Ⅱ.在B点开始,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O3+2HNO3═Ba(NO3)2+H2O+CO2↑ 。
(2)E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硝酸钡、硝酸钠、硝酸 。
(3)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原白色粉末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试计算出它的质量。
【分析】硝酸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稀硝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1)CD段固体质量减小,是因为稀硝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NO3═Ba(NO3)2+H2O+CO2↑。
故填:BaCO3+2HNO3═Ba(NO3)2+H2O+CO2↑。
(2)BC段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稀硝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因此E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过量的和反应生成的硝酸钡、硝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硝酸钠、过量的硝酸。
故填:硝酸钡、硝酸钠、硝酸。
(3)BC段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稀硝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说明白色粉末中含有氢氧化钠;
设碳酸钠质量为x,硫酸钠质量为y,
BaCl2+Na2CO3═BaCO3↓+2NaCl,
106 197
x 24.36g﹣4.66g
=,
x=10.6g,
BaCl2+Na2SO4═BaSO4↓+2NaCl,
142 233
y 4.66g
=,
x=2.84g,
氢氧化钠质量:16g﹣10.6g﹣2.84g=2.56g,
答: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质量是2.56g。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浙江省绍兴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浙江省绍兴市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模拟测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