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一八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授课课件ppt
展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唐)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
比干:挖心 商纣王:暴君屈原:投江 楚怀王:昏君魏征:死谏 唐太宗:明君
学习目标: 一。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二。学习本文的整齐美、参差美、哲理美。 三。背诵课文。
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
讽: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
本文涉及的两个人物你了解多少?
邹忌,齐国的谋臣,有辩才,善鼓琴.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 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大王身居王位,掌握着整个国家的命运,不管国家大事,这跟我摆着琴不弹有什么两样呢?我摆着琴不弹,大王很不高兴。大王面前摆着齐国这架大琴,即位九年了却不去弹它,一切国事都让下臣去做,连敌国屡屡进犯,打算瓜分齐国的军国大事大王也不放在心上,恐怕齐国的大臣百姓们也不会高兴吧?"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工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一部( )体史书,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 )编定,分十二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纵横捭阖(bǎihé)的策略和言论。
纵横:“合纵连横”的简称,原指战国时代一些诸侯国在外交上根据当时的利害关系结成不同的集团,南北六国联合抗秦叫合纵,六国服从秦国叫连横;捭阖:开合,原指战国时代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现在形容在政治上、外交上运用方法进行分化或争取。也形容文章大开大合,不受拘束。
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还修订整理了《战国策》《楚辞》等。他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其中一篇优秀的散文。
课 文 朗 诵
昳 窥 间进 期年 谤讥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1、停顿。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
2、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3、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也要重读;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要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
4、语气、语调。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1、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修/八尺有余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3、王之蔽/甚矣! 王之/蔽甚矣!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朗读节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第一段: 诵读指导:此段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三问三答,非常精彩,他们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语气也各不相同: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三个问句,一问其妻,二问其妾,三问其客。要读出邹忌窥镜后的自得又不自信。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要读出融融的爱恋之情;“徐公何能及君也!”妾之答,要读出怯怯的拘谨之意;“徐公不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要读出阿谀奉承之情。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句则是邹忌通过“孰视”“窥镜”终于发现自己远远不如徐公而引起的深思,他的自言自语道出了三人赞美自己的原因。要读得深沉、恳切,并注意其节奏感。
第二段: 诵读指导:本段是邹忌用现身说法、亲身体验讽劝齐王。读来娓娓动听,如与人细语话家常。 “于是入朝见威王”句要用中速缓慢的读出。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句重音放在“诚”字上面。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一一对应,两两相比,三比之中,道理自然而出,节奏感很强,读时要注意,并且要读出恳切、真诚之意。 “今齐/地/方千里”中的“地”当作“土地”讲,“方”是“纵横”之意,因此在“今齐”与“地”之后都要略作停顿。
1、读准句子2、理解文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 服衣冠,窥镜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固定句式。“与…相比,谁更…” 。 孰:副词,谁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丽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判断句。标志:……者也。
省略句。(邹忌)与(客)坐谈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比徐公美丽),因而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公比,哪一个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明日,徐公来,孰视 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省略句。(邹忌)自以为不如(徐公)以为:认为
以…为美。(认为…美)意动用法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 蔽甚矣!”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译文: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 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于市朝谤讥”介词结构后置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chá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 昳丽。 朝服衣冠, 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身高有八尺多,并且容貌
端详着镜子(里自己的形象)
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能
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
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又
“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呀?”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
(邹忌)与(他)相坐而谈
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问他:“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客人说:“徐公比不上您美.”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想要有求于我.”
(邹忌)于是上朝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
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妻子偏爱我,
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
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
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王后嫔妃和亲信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满朝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范围内的人,
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
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齐威王说:“好.”于是发布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
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上书劝诫寡人的,得中等奖励;
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寡人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
命令刚刚下达时,大臣们都来进谏,
宫廷里像集市一样(人来人往)几个月以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有时候间或有人进言;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要进言,
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燕国、赵国、韩国和魏国听到
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读zhā,在早晨,名→状
好,可以。表示同意或应允
1.尺:古:约合现在的23.1厘米 今:约33.3厘米。2.窥:古:照 今:偷偷地看3.寝:古:躺而不睡 今:睡觉4.地方:古:土地方圆 今:地点、处所5.谤讥:古:指责,劝谏,中性词 今:诽谤,讥讽,贬义词
三、词类活用 A、名作状:[朝]服衣冠 [暮]寝而思之 [面]刺:当面指责 B、名作动: 朝服衣冠:穿戴 C、形容词意动用法:美我者:以……为美 D、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四、句式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谁,哪个 孰与:相当于“与……孰” “……与 ……相比,谁更……”
2.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3.宾语前置: (否定句)忌不自信4.状语后置:战胜于朝廷。 5.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6.省略句: 与坐谈
1.孰:通“熟”,仔细
①朝服衣冠 ②吾妻之美我者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④闻寡人之耳者 ⑤今齐地方千里 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⑦邹忌讽齐王纳谏 ⑧能谤讥于市朝
朝:在早晨,名词作状语。
美:以……为美,意动用法。
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左右:国君旁边的近臣。
讽:讽谏 委婉规劝。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义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3.忌不自信。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6.王之蔽甚矣。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
下面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B. 邹忌修八尺有余C.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与“忌不自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君美甚 B. 微斯人,吾谁与归C. 甚矣,汝之不惠 D. 时人莫之许也
从六个“三”看《邹忌讽齐王纳谏》构思的艺术特色“三问”“三答”见性情 “三思”“三比”见智慧 “三赏”“三变”见胸怀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三”
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
问客: “吾与徐公孰美?”
问题:“三问” 在表述上有无差异?
邹忌问其妻,自称“我”,用较随便的口语化的自称;问其妾,用较庄重的书面语化的自称,端着点架子;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还是端着架子,但句式通俗多了!
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问题:三人的回答在语气上有何不同?
妻——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为这样一位外表英俊而且才能卓越的丈夫而骄傲,恩爱之情溢于言表。 妾——在家中的地位较低,只是附和妻的话,对邹忌不如妻那样发自内心的赞美。 客——只是一句讨好主人的话,语气比其妻妾的回答平淡多了。
这三问三答,虽然未写一个字的人物心理、神态,但每一处回答,每一个人的表情乃至内心世界,都使读者描摹出来,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问题:“三比” 体现了怎样的说话艺术?
1、从比美入手,首先向齐威王说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然后一连串地说出他的妻、妾、客分别“私”“畏”“欲有求于”他而都说他“美于徐公”的事,设喻说理,巧妙设谏,令人耳目一新,激发对方的兴趣.
2、适时切入主题,以家事比国事,以小见大,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主张.
面刺寡人之过 上赏
上书谏寡人 中赏
谤讥于市朝 下赏
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
“三叠排比”的奇特结构,使文章具有一线贯穿、晓畅淋漓的特点,叙事如江水东下,十分畅达,并且前后呼应,上下关照。这样的结构,不仅使文章从全文来看有一种整齐美,而且使其内在韵律有一种进行曲般的节奏美。
①关心国事,具有远见卓识 ②实事求是 ③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
开明,有作为的君主,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课文通过邹忌借用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蔽,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①、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 ②、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 或少犯错误。 ③、作为领导,要有闻过则喜,从谏如流的胸襟和气度。 ④、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积极地提出意 见及合理化建议,因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⑤、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接受采纳。
学了本文以后,你有些什么体会?
宫妇左右→私王
阅读《召公谏厉王弭mǐ 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选自《国语》)
译文:周厉王暴虐,国都的人都指责他。召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发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人,派他监视指责自己的人。卫巫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就杀掉他们。因此国都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相遇只是彼此使个眼色。 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攻击了,现在他们再不敢瞎说。”召公说:“这是堵他们的口。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
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象河水一样。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引导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给他们言论自由,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厉王不听。于是国都的人再不敢讲话。三年以后(爆发起义),将厉王放逐到彘zhì地去了。
这篇短文所出的名言是: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治理洪水的人使洪水畅通,管理人民的人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篇短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 的相同点有:
内容都是劝国王纳谏,谋臣都关心国事,娴于辞令;都运用类比说理的方法。……
《战国策》 《国语》战国 西周后期
邹忌 召公齐威王(开明) 周厉王(暴虐)
讽谏 直谏类比 比喻
王曰善乃下令……王不听战胜于朝廷 流王于彘
对这两篇短文的一则评论
对待人民群众的批评意见,古往今来,不外乎两种态度:一种是视为洪水猛兽,予以堵塞。典型的如周厉王,为消弥民众怨言,采取了杀头术,“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结果导致了大规模的民众揭竿而起,“三年乃流王于彘”;另一种是视之为民意、民心,予以疏导。如战国时的齐威王,不但奖励当面提意见者,就是“谤议于市朝”者也发奖金,赢得了举国万众一心,使齐国繁荣富强。两相比较,后者无疑是明智的、可取的,不失为兴国兴邦之举。(节选自于永军《顺口溜里听什么 》,文字有修改,闽北日报)
*体现了本文语言精练的特点。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他的矜持和尊贵。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品质?
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意对即可。
3、“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
*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
4、揣摩“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5、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人物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邹忌对徐公“孰视之”,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窥镜而自视”是为了作比较,显示出邹忌虽不自信但也不轻信;“暮寝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两个要点:一是齐王纳谏,一是朝政的弊端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后一点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之类,也给满分。
妻: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用自己的事情设喻,讽谏齐王,用了类比推理方法,说说邹忌讽谏怎样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的?
以小见大以为人处世之小,见治国安邦之大
(1)邹忌有三问:问其妻:“我孰与成北徐公美?”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
(2)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邹忌解蔽,当晚有三思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邹忌入朝见威王,有三比:
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5)齐王纳谏,下令有三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赏能上书谏寡人者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于寡人之耳者 下赏
(6)纳谏之后,齐国有三变: 初 门庭若市 数月 间进 期年 无可进
也许是无意为之的巧合,作者把整个故事组成了“三叠排比”的奇特结构,叙事如江水东下,十分畅达,并且前后呼应,上下关照,使文章具有一线贯穿、晓畅淋漓的特点。这样的结构,不仅使文章从全文来看有一种整齐美,
而且使其内在韵律有一种进行曲般的节奏美。这样写,看来有些过于理想化,但仔细斟酌,却又完全合乎事理,合乎发展规律。
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设喻----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方式一:设置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方式二:借用乙事物比方甲事物来说明一个二者共同蕴涵的道理
1、语言形象,对话动作栩栩如生
问妻:“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背景: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美。朝服衣冠,窥镜。
语气充满自信,沾沾自喜的。
问妾:“吾孰与徐公美?”
语气严肃,疑虑,急切。
背景: 城北徐公,齐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问客:“吾与徐公孰美?”
背景:旦日,客从外来,与座谈,问之客
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
妻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由衷的爱 “情人眼里出西施”
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2、语言朴实,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 如:邹忌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设喻,来劝告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写得很生动,但作者没有运用什么华丽的词藻,却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作者的叙事很简洁,如写威王采用了邹忌的意见,仅仅用了一个字“善”,接下去,就写其行动及效果,全用朴实的记叙来表达。
邹忌:对赞美不飘飘然、善于思考、坚持实事求事的精神善于进谏,讲究技巧。
探究1:结合课文第二段,着重体会设喻说理的好处。
这一段内容可分两层。第一层,先以切身经历设喻,第二层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较。从而晓喻齐王要纳谏。邹忌以自己与人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于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邹忌:是一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的谋士。 齐威王:是一位从谏如流的有魄力的开明君主。
宫妇左右→私王
A、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B、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指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C、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采纳, 提高建议效果。D、作为领导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邹忌的讽谏为什么能成功
多谋忠臣 贤明君主 头脑冷静 有智慧 目光敏锐 有气度 有自知之明 说 听 有魄力善于观察分析事理 从谏如流 邹 忌 齐威王
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 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建议:开张圣听(“咨诹善道”或“察纳雅言”)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注意语言委婉。(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能围绕委婉的说话方式谈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示例1: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示例2: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
进谏需要讲艺术,纳谏需要有气度!
1、出自本文的一个 成语是:__________ 请写出它的反义成语:___________
2、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 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 _________邹忌进谏的方式与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开张圣听(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邹忌:以家事喻国事,婉言进谏;口头进谏,以理服人;诸葛亮:直接提出建议,直言进谏;书面进谏,以情感人。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以……为美(认为……美)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用含蓄、委婉的语言劝告。
因受蒙蔽而不明。(受蒙蔽)
臣对君、下级对上级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或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
使……听到 (使动用法)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不译。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中职语文版(中职)一八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版(中职)一八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背景图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品简介,文体知识,字音字形,疏通文意,赶得上,光艳美丽,照镜子,谁哪一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七 新疆的歌 王蒙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七 新疆的歌 王蒙课前预习课件ppt,共13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第五单元 唐诗宋词选读一七 宋词五首鹊桥仙 秦观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第五单元 唐诗宋词选读一七 宋词五首鹊桥仙 秦观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特色,大家来说说,上阕相会鹊桥,课堂小结,下阕鹊桥会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