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美术8.青铜工艺之美教案
展开青铜工艺之美
——小学冀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八课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本节课依托《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课程的人文(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性质,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青铜工艺之美》一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材分析
《青铜工艺之美》是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八课,结合教材与新课程标准,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出发,特此设计为“欣赏*评述”领域课程。教材选取了祖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中的精品,旨在引导学生关注青铜工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青铜时代是考古学范畴的名称,指以青铜作为铸造工具、武器和生活用具重要原料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高。从课程层次去思考、分析,需要教师用综合的学科知识、结构化的思考,把多学科元素融进课程,让学生与生活精度链接,建设“超学科”、“跨学科”的课堂结构。因此我引导学生首先进行常规性“先学”,找到学习新起点,将自己先学的观点及问题作为课堂学习的资源;接着进行引导性“深学”,深入分析教材重点与难点;然后进行研究性“创学”,实践创作与自主学习;最后进行拓展性“精学”,通过大数据时代的资源平台,分享、交流、传承青铜文化。课堂上教师以点带面,层层展开,引导学生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深入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通过认识、了解、喜爱、保护这个链条,升华到渴望表达自己对民族工艺美术的情感和思想,懂得如何欣赏美、表达美、保护美,达到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目的。
(三)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一定辨析能力的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资料收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的学习。他们喜欢民族工艺美术,但知之甚少,更缺乏深入了解,为此,本课通过媒体链接及青铜文物续画的辅助,补充大量信息,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探索、创作、评价等一系列活动,从而认识各种青铜工艺之美。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用心感悟、积累。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多元学科不同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使学习达到最优化。
(四)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极具开放性、选择性,课堂主线由“乐研会思”、“深研善思”、“创研妙思”、“拓研活思”四个版块儿展开,逐层递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来感悟青铜工艺“文明进步、文化发展”、“工艺精湛、凝聚智慧”“ 科技与艺术、实用与生活”、“ 造型美观、器形独特”、“纹饰丰富、生动美好”的独特之美。充分、积极的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欣赏*评述活动。创设了轻松、交互、动态、开放的教学环境,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深入解读“青铜工艺”这种独特的美术形式传递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思想,记录着、承载着人类文化的发展。
(五)教学策略
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启发式、交互式教学原则”,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观察法、研究法、发现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和学习欲望。学生通过识图、视频、评析、自主研学、交流讨论、发表言论、创意实践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美术思想、涵养艺术修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课堂系统部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认识青铜工艺作品的器形、色彩、纹饰构成、布局形式及表现方法,领悟美术表现空间的开放性。
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渠道查找资料,进行自主性研学的能力,探讨、比较各种青铜工艺的不同特质,获得和发现新的认知,培养研究性学习的乐趣。②认真观察、仔细体会并能用口头或书面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工艺、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形成文化传承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赏析青铜艺器的艺术文化,用准确的美术语言对纹饰进行分析,了解纹饰的布局,感受青铜器特有的艺术美感。
(三)教学难点:
准确、灵活的运用青铜器艺术特点创意表达及实践。
(四)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自制CAI课件、教师示范作品、学生学习资料袋等。
学生准备:勾线笔、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一、乐研会思
1、课前“研学单”展示,先学知识的回顾。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研学单”的超前性、独立性、异步性的特点,设计“研学单”内容,提前发放给学生。学生拿着“研学单”做相关的前置性学习、了解,完成:实践观察、调查分析、整理并尝试、形成对青铜工艺的初步认知,锻炼学生对于资料的收集能力和综合分析处理能力。通过感受、了解民间老艺术家的艺术思路、感受民族传统工艺装饰方法的运用及活泼淳朴的艺术风格,审美认知升华到艺术领域,从而激发出自己强烈的创作热情。)
2、教师课件出示“鱼骨分析”图,由青铜器的产生时间进行知识的引领。
(设计意图:教师用鱼骨图(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呈现学生们的研学信息,提炼出学生们在课上想研究的方向,并提出关于这节课深入研学的内容。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二、深研善思
1、教师出示青铜纹饰的研究版块(观察、分析新知)
版块一:找一找青铜器的纹饰种类及塑形方法?
版块二:说一说纹样经常装饰在青铜器的什么部位?
版块三:想一想青铜器纹饰的布局形式?
版块四:谈一谈艺术家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设计意图:教师情境创设,在视觉和听觉的渲染下,学生会由心而感发出“我要去了解这些青铜器”!引导学生产生积极思考,调动主动学习的心理情绪。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有计划的从以上四方面对青铜器纹样进行观察、分析、总结,深切感受青铜工艺的纹饰特点及其特有的艺术美感。突出了本课学习的重点。)
2、拓宽视野,深研解析,构建新识框架。
(1)青铜器纹饰种类:兽面纹、龙纹、凤鸟纹、动物纹、火纹、兽体变形纹、几何纹、铭文……
(2)青铜器纹饰的塑形方法:
①概括、夸张、装饰性强(抽象)
②记录生活(写实)
(3)青铜纹饰的装饰部位名称:盖、颈、腹、圈足、提梁等
(4)青铜纹饰的布局形式:构图饱满、因形塑型
青铜纹饰的排列方法:对称均衡、多变和谐、主次分明
(5)青铜纹饰的人文蕴意:青铜器纹饰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受到古代政治制度、宗教思想及社会习俗的深刻影响。所以青铜器纹饰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图案充满神秘;象征身份、权利;寓意祥瑞、驱邪、祈福。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师借助现代媒体辅助展示,学生感受古代工匠、艺术家的精湛工艺及创作思路;理解造型的独特性及纹饰排列组合的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深入研学、积极思考,加深了对人类文明、文化的理解,领略青铜纹饰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效的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们的思维空间迅速拓开,想象力和分析力及评价鉴赏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升华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形成文化传承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创研妙思
(一)、传承文化、延续精彩!
1、有这样的一些艺术工作者,他们抢修风沙侵蚀的文物,描摹着纹饰、整理着古籍,他们怀揣信念,拥有梦想、具有创新、奋进的匠人精神!
2、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邀你一起来:传承工匠精神!促进文化发展!展示青铜之美!
(设计意图:教师视频展示青铜器的历史地位、人文情结、精致修复。激发出对民族青铜艺术强烈的保护自觉性和使命感,强化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学生在音与画的引领下深刻理解人类文化发展、文明进步的人文特性。理解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
(二)教师板绘青铜笔挂。
(设计意图:教师板绘时使用与学生相同的美术材料快速娴熟的演示,使学生理解器形的确定与纹饰的表现与创作者的心理、愿望、信仰以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作品融实用与观赏并渗透家国情怀。教师板绘的笔挂造型、纹饰以及技法表现的醇熟,释怀学生创作前的畏难心理、解决表现的立意难度,大大增强了学生创作表现的学习动力。)
(三)创意实践:小组商议选择青铜器型册,学生独立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案“传承青铜文化、放飞梦想”!
方案一:我可以和艺术家共同修复完成一件青铜器。
方案二:我能根据青铜器形、纹饰特点,创意表达!
(温馨提示:器形结构严谨、纹饰布局均衡、寓意美好。)
(设计意图:学生在分层创作方案中,不同特质的学生对青铜器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把握,个体美术思维得到充分释放。多元、开放、自主、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创作热情高涨,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学习效率高而强!)
(四)教师邀请学生主持“我评、你鉴小会议”。
鉴赏:谁的青铜器作品最独特?
倾听:作品表达了什么美好的梦想?
评议:你喜欢它的理由?
谏纳:别人的建议!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学生自主主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审美观察,用专业词汇对其造型、纹饰布局排列、人文蕴意进行分析评价。创设多维互动、多向交流的教学氛围,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原则,使课堂充满绿色生命力。)
四、拓研活思
1、资源共享。
我:①可以——向周围的人介绍我的青铜作品——分享!
我:②愿意——把青铜作品展示在美术论坛——交流!
2、深入生活、传承文化。
“青铜工艺”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作为现代的中国人,更应该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把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精神传承、发扬!
(设计意图:学生深切感知利用美术元素实践的魅力,崇尚文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享受快乐学习。)
(后附:①本课 “研学单”②学习方案一)
《青铜工艺之美》课前“研学单” 姓名:
乐
研
会
思
| 什么是青铜器? |
中国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 |
青铜器的种类: | |
青铜器的材质与工艺: | |
青铜器的器形特征(文字或绘画记录): | |
青铜器的纹饰特征(文字或绘画记录): | |
选一件自己感兴趣的青铜器做深入了解,尝试用线条表现它的细节。 | |
自己感兴趣的青铜研学内容: | |
你是借助什么手段进行有效课前研学? | |
关于这节课,你在课堂上想进一步了解哪方面? |
“创研妙思”学习方案:传承青铜文化、放飞梦想!
方案一:我可以和艺术家共同修复完成一件青铜器。
冀美版8.椅子造型设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冀美版8.椅子造型设计教学设计,共1页。
2021学年8.对剪花样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8.对剪花样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冀美版三年级上册8.趣味台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冀美版三年级上册8.趣味台历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资源分析,教学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