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6、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
展开《在星空中(一)》
【教材内容及分析】:
课程标准对学习本内容的要求:“知道四季代表的星座”。
在课标中的位置:地球与宇宙领域专题,有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三大主题。通过“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的主题学习,儿童从对生命现象的实体观察和表面认识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生命规律的认识。通过观察活动、探究活动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初步的科学过程技能、问题解决能力等。
在教材中的位置: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六课时《在星空中(一)》,本单元前面4课是通过推测、模拟实验、实际观测等方法研究地月系中月球的运行规律;第5课则把研究的空间范围扩大到了太阳系,通过建模的方法来认识太阳系的组成;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展开对星座的认识,又将研究的空间扩大到整个宇宙。涉及星座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一个“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认识夏季主要星座,第四部分开个观察交流会,第五部分制作活动星图。本课时主要是开展前两部分的教学。
【学情分析】
通过各种途径,学生对星座有一定的认识,有的同学还能说出一大串星座的名称来。但学生对于常遇到的恒星具体在什么星座等的知识比较贫乏。学生最熟悉的是生活中常提到的12个月的星座,但对星座的科学概念、星座的特征,还有对其他星座认识十分少,尤其是四季的代表星座方面,学生认知更是缺乏。
【教学目标】
1、知道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视觉图像也不同。
2、知道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主要标志,利用北斗七星可以找到北极星(小熊座)。
3、通过制作北斗七星的星座模型,利用图画做好记录,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4、提高对观察星座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学难点:通过制作北斗七星的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1、小组准备:实验报告单、建模材料(白纸、透明板、盆子、塑料球、小棒、电筒)。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参与 | 1、播放通过延时摄影技术拍摄到的从地球的角度看到的星空视频。 2、揭示课题:在星空中 | 1、观看星空视频。 2、对研究星空有兴趣。 | 通过播放用特殊技术手段拍摄到的星空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星空中繁多的星星,创设了学生探究的情景。 |
探究 | 1、出示北斗七星图,问:你能找到我们熟悉的星吗?(根据学生实际是否明示)
2、指导学生观察了解北斗七星的七个星星的排列特点。 3、在黑板上用磁吸摆出北斗七星的形状。
4、提出:在图片中北斗七星是一个平面的图形,但是在实际上是立体的太空中,七颗恒星的排列位置和距离又是怎么样的呢? 引导通过制作模型进行探究。
5、提出先从地球上观察,出示材料,并说明模拟的对象。 (小球——星,白纸——眼睛、电筒——强化效果,白纸上的投影)小球的视觉效果)
6、演示并介绍北斗七星模型的制作方法。 7、提出:如果要形成一高一矮的投影,可以怎么摆放小球来达到目的? 8、提出要求:根据小组讨论结果,制作你们认为的北斗七星模型。并记录在白纸上。 9、引导小组开展建模探究。 | 1、观察真实星图,判断北斗七星。
2、认识北斗七星的特点。 3、直观感知北斗七星的平面形象。
4、思考北斗七星在立体的太空中的排列位置。
认识到可以利用建模的方法进行探究。 5、认知不同材料模拟的对象。
6、学习模拟方法。
7、思考小球摆放的方法。
8、明确探究要求。
9、分小组建模探究。 | 从学生最熟悉的北斗七星开始,保障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在课件上的标示和黑板上的磁吸摆放,不断强化北斗七星的平面形状。为后面建模活动打下基础。
引导学生从平面到立体去思考。
清晰实验中的模拟对象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了解模拟实验的内涵。
激发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思考可能有多种摆放方法都能形成高矮不同的投影。 学生在探究实验中,能从立体中材料去到观察白纸上平面的图像,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我们眼中的北斗七星形象是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的初步科学概念。 |
解释 | 1、展示小组的模型及图像记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比较不同小组的小球摆放,发现了什么? 2、通过制作模型、画图和交流讨论,你从中发现什么?
3、小结:北斗七星是七颗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4、提出:跳出地球,我们看到的北斗七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5、课件出示要求:从3个不同角度去观察、记录、比较小球形成的图像。 6、引导学生进一步实验。
7、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和发现:不同的角度观察,北斗七星的视觉图像不同。 8、提出:真实情况的北斗七星的立体排列位置,并播放不同角度观察北斗七星的动画。 | 1、汇报并观察其他小组的模型。
2、交流讨论:七星有多种摆放形式都能形成平面的北斗七星图。
3、获得初步的科学概念。 4、从太空中不同角度去观察七星形成的图像。
5、分小组进一步探究。 6、小组交流发现。
7、了解真实情况。 | 展示不同小组的模型,通过比较和交流,学生很快就能比较出多种摆放七星的方法都能形成平面的北斗七星图。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到我们眼中看到的北斗七星只是视觉图像。
利用多个角度观察比较,在学生头脑中十分明确到:北斗七星形成的图像不同,从内容进一步完善了科学概念。
利用图片和动画进一步明确真实情况。 |
迁移 | 1、提出北斗七星在大熊座:北斗七星属于一个非常有名的星座——大熊星座,它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可以通过找到北斗七星来找到大熊星座。 2、提出:找到北斗七星后,除了能找到大熊星座,还是找到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星——北极星。 讲解怎么从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3、提出:北极星就在小熊座。(板书) 4、看来天空中的星座还不少,你还认识有哪些星座呢?知道这些星座的特点吗? 5、提出:其实我们看到星座是什么呢?(星座是恒星在填空中的视觉图像)(板书) 6、介绍星座:全天划分的88个区域,共88个星座。 | 1、知道北斗七星在大熊座。 明确北斗七星和大熊座的关系。
2、知道如何从北斗七星找北极星。
3、认识小熊座。
4、介绍认识的星座及其特点。
5、掌握星座的科学概念。
6、学习相关星座知识。 | 从北斗七星到大熊座、北极星、小熊座,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星座及其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介绍自己熟悉的星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能建构起完成准备的科学概念。 |
拓展 | 1、出示“star”软件,展示当地当天晚上8:00看到的星座及其亮星。 2、展示半年后的情况。 3、提出:为什么同样在一个地方,但是看到的星座确有不同呢?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不同季节的星座。 | 1、观察当天当地的星空图。 2、观察半年后当天的情况。 3、对新知识产生疑惑。 | 通过多媒体软件,让学生能清晰看到平时肉眼看不清的当地星座图,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下节课进行铺垫,延续学生的探究欲望。 |
2021学年6、在星空中(一)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6、在星空中(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7、在星空中(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7、在星空中(二)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6、在星空中(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6、在星空中(一)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建一个“星座”模型,认识星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