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复习练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观察下列图片,图一至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
A.中国传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
B.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历了从粗放到精耕细作的演变
C.中国传统农业政策是重农抑商
D.铁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高度发展
2.《易·系辞》记载:“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对该材料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
A.说明了先民种植农作物的成功实践
B.耒耜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生产工具
C.反映了“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
D.生产工具尚处于石器、木器时期
3.据考古发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多为礼器和兵器,北方出土的青铜农具比江淮出土的青铜农具要少。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应该是( )
A.商周的青铜冶铸业水平不高
B.商朝的统治者对农业生产不重视
C.北方统治者重礼制和军事
D.江淮地区富含铜、锡、铅矿
4.《管子·海王》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大锄),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这说明( )
A.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B.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器
D.铁器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
5.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
B.铁犁与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C.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D.战国时期随葬品以铁器为主
6.在主题为“中国古代生产工具沿革”的研究性学习中,某小组搜集到下面四幅图片,其中属于手工业生产工具的是( )
7.“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
8.位于石家庄滹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这说明当时滹沱河流域( )
A.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
B.种植经济刚刚起步
C.“男耕女织”经济成型
D.已经注重精耕细作
9.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4部汉代蜀锦织机模型,结构复杂精巧,一些部件上还残存着丝线和染料。织机四周散落着不同身姿和书写有不同铭文的十多件彩绘木俑。这是第一次出土的完整的西汉织机模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机模型。下列相关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
A.证明了当时成都纺织技术领先全国
B.不存在墓主是私营手工业者的可能
C.陶俑或许代表了不同工种或者工序
D.将我国丝织业出现的时间大大提前
10.考古发现在安阳殷墟宫殿遗址区内属于王室贵族的一个窖藏圆穴里,四百多把有使用痕迹的石镰刀比较集中地堆放着。这说明商朝农业发达主要是依靠( )
A.奴隶制集体耕作
B.当时唯一的生产工具石器
C.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D.耕作技术不断改进
11.史载,东汉时“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这反映了东汉时期( )
A.庄园经济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B.庄园经济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点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基本破产
D.中央政府对地方豪强已完全失控
12.《管子·小匡》载:“今夫工群萃而州处……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旦夕从事于此,以此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工之子常为工。”由此可见( )
A.家庭手工业中小农不辍劳作,仍食不果腹
B.私营手工业作坊规模宏大,工匠分工细密
C.官营手工业强制劳动,工匠职业世袭
D.官营手工业对随意传子技术的工匠进行严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
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铁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用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注:状如钉耙,用于刨土)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太湖地区农业史》
(1)材料一中三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为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其影响如何?(10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有哪些?(10分)
14.(26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取得巨大成就。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整理
据材料概括西周至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趋势,简要分析其影响。时
间
生产工具
经营方式
农业技术
西
周
耒、耜等,绝大部分用木石、兽骨和蚌壳制成
公社农民聚族而居,集体劳动,“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
在耕作、灌溉、施肥、选种、除虫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技术知识
战
国
耒、耜、犁、锄、铫等铁制农具,牛耕推广
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瓦解,小农经济盛行
深耕技术普遍推行,施肥、选种等技术进一步发展,修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分别为东汉水排和唐代筒车,墨子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