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附答案
展开1.人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当作尺,用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如下列图,一拳宽度约为1 (填写单位)。然后用它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约0.3 (填写单位)。
2.在把戏游泳比赛中,运发动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_______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那么小华距山崖大约________ 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
3.图为高空跳伞运发动在极速下降过程中的一个画面,在图示的情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是 的,以其中一个运发动为参照物,其他运发动是 的.〔填“静止〞或“运动〞〕
4.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 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5.小明盛热汤时,戴的眼镜马上变得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了,这是因为水先 成水蒸气,又遇冷 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6.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 ,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 m ;现将一块和平面镜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lm 处,如下列图,这时她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7.如下列图,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cm,图丙中机械停表的示数是 s。
二、单项选择题
8.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工程之一。冰壶被运发动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假设冰壶以1.6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m,那么冰壶以3.2m/s的速度被掷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 〕
A. 8m B. 16m C. 24m D. 32m
9.“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这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 〕
A. 传播 B. 音调 C. 响度 D. 音色
10.如图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 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C. 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 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11.同学们都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指她们两个人说话时声音的〔 〕
A. 音调相近 B. 频率相近 C. 音色相近 D. 响度相近
12.以下是对常见温度值的估计,合理的是〔 〕
A. 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 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 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 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6℃
13.超声波清洁器在清洗眼镜时,先向水槽加水使眼镜完全浸没水中,通电清洁器开始工作。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嗞嗞〞的声音。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人听到的“嗞嗞〞声是超声波 B. 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 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D. 超声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三、双选题
14.以下列图中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5.如下列图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 B. C. D.
四、作图题
16.如下列图,S为发光点,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 中所成像 的位置,并画出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
17.如下列图,小明同学正在做小孔成像的实验.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
18.如下列图,光源 发出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到墙上,在墙上显示出一个光点.完成如下作图:
⑴画出光源 在平面镜中的像 ;
⑵画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并标出墙上光点的位置.
五、实验题
19.为了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给你提供了如下列图的装置。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
〔2〕实验依据的原理________。
〔3〕假设途中停表的每格为1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4〕小车沿着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是________。
20.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点。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________ (填“自上而下〞或“百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 ________ 图是水沸腾气泡的变化情况;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在实验中记录了如下表的数据;
〔3〕从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明显错误的选项是第 ________ min时的数据;
〔4〕从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此地水的沸点为 ________ ℃;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中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6〕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 ;
〔7〕实验中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a图线所示。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仅将烧杯内水量增大,那么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选项是 〔____〕 (填字母序号) ;
A.a图线
B.b图线
C.c图线
D.d图线
〔8〕实验完毕,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 ________ 。
2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实验中,选择 ________ (填“大块〞或“粉末状〞)的固体效果比较理想;
〔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 ________ ;
〔3〕由图丙可知,该物质是 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
〔4〕在图丙中,从t1到t2过程中来看可知,此类物质熔化时温度 ________ (填“保持不变〞或“不断上升〞),不断 _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如果有80℃时的此种物质,可能处于 ______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22.利用如下列图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和进行实验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要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能成像,而且 ______ 〔只填字母代号〕。
A.透过玻璃板可以看见后面的蜡烛
B.玻璃板比平面镜成像更清晰
C.蜡烛经玻璃板可成实像
D.玻璃板只透光不反射光
〔2〕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需要选用两根外形 __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 。
〔3〕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放有蜡烛 ________ 〔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下列图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 ________ 〔选填“A1〞、“A2〞或“A3〞〕。
六、计算题
23.星期一早晨8:00小王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他从家骑自行车用时5min到达书店,在书店等同学用时2min,然后两人一起骑自行车到达学校。
〔1〕学校第一节上课时间为8:20,要想不迟到,他们从书店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最小为多少?
〔2〕如果他们刚到达学校就上课了,请问,小王同学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解析局部
一、填空题
1.【答案】 dm;m
【解析】【解答】人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当作尺,用来估测物体的长度,一拳宽度约为10cm,即1dm;
然后用它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课本的长度约有3个拳宽,故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约是3dm,即0.3m。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结合数据填写单位。
2.【答案】 水〔或液体〕;510
【解析】【解答】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运发动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因为声音传播到山崖的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所以
由 得小华距山崖的距离为
【分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利用回声,结合声速可以测量距离。
3.【答案】 运动;静止
【解析】【解答】跳伞运发动在极速下降过程中,假设以地面为参照物,跳伞运发动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以其中一个运发动为参照物,其他运发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说明其他运发动是静止的.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时是静止的,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
4.【答案】 凝固;熔化
【解析】【解答】新鲜豆腐含有水,冷冻时豆腐中的这些水凝固成小冰晶,同时体积变大。
解冻后,冻豆腐中原来形成的小冰晶熔化成水,就留下了很多小孔。
【分析】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
5.【答案】 汽化;液化
【解析】【解答】热汤中的水由液态汽化成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片又液化成的小水珠.
【分析】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
6.【答案】 3;仍能
【解析】【解答】平面镜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所以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3m;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将一块和平面镜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后的物体对成像没有影响。
7.【答案】 4.8;4.80;156
【解析】【解答】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甲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是6.8cm-2.0cm=4.8cm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乙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是6.80cm-2.00cm=4.80cm
图丙在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2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6s,即秒表的读数为2min36s=156s
【分析】根据物体对应刻度尺的位置测量长度,结合分度值的不同测量的精确程度不同;根据秒表的分钟指针和秒钟指针的位置测量时间。
二、单项选择题
8.【答案】 D
【解析】【解答】假设冰壶以1.6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m,假设平均速度为v,滑行时间为t,根据速度公式有
当冰壶以3.2m/s的速度被掷出时,为原来抛出速度的两倍;因为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所以平均速度和滑行时间均变为原来的两倍,那么有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速度和时间计算路程,利用速度和时间关系,计算路程。
9.【答案】 C
【解析】【解答】高声喧哗指的是声音大,即指声音的响度大,“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这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大小指响度不同。
10.【答案】 D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都有3个波峰和2个波谷〕,因此声音的音调相同;
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程度不相同〔即振幅不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振动时偏离程度大,甲的振幅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即音量大。只有D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1.【答案】 C
【解析】【解答】ABCD.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是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音色相近,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同发声体的特色不同,指音色不同。
12.【答案】 D
【解析】【解答】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25℃,A不符合题意;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B不符合题意;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40℃左右,不可能为70℃,C不符合题意;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6℃,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温度,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合理数据。
13.【答案】 B
【解析】【解答】A.人听到的“嗞嗞〞声不是超声波,超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A不符合题意;B.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B符合题意;C.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高,C不符合题意;D.超声波传播需要介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清洗牙齿等.
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三、双选题
14.【答案】 A,C
【解析】【解答】A.甲图屋檐上的冰凌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A符合题意;
B.乙图铁丝网上的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B不符合题意;
C.丙图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C符合题意;
D.丁图夏季草叶上的露珠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
15.【答案】 B,C
【解析】【解答】解:如果是s﹣t图象,那么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因速度不变,s与t成正比,所以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如图C.
如果是v﹣t图象,那么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因速度不变,所以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射线,如图B.
应选BC.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s﹣t图象和v﹣t图象.一定要分清楚其本质的不同.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何通过图象来表示.图象能很直接的反响物体的运动规律,对于图象题,首先看清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再顺着图象看随横坐标轴变化,纵坐标轴如何变化,找到物体的运动规律.
四、作图题
16.【答案】 解:如下列图;
【解析】【解答】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S′P,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画上箭头,那么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以下列图所示:
【分析】根据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作物体关于屏幕间谍对称的是像的位置,像和反射光线经过的点在同一直线上。
17.【答案】 解:如下列图:
【解析】【解答】蜡烛AB经过小孔会成倒立的实像,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进行作图.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利用直线可以画出对应的像。
18.【答案】 解:如下列图:
【解析】【解答】(1)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作出光源Q在平面镜中的像: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先作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如以下列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入射光线,结合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
五、实验题
19.【答案】 〔1〕刻度尺;停表
〔2〕
〔3〕0.1;0.12
〔4〕越来越快
【解析】【解答】(1)需要刻度尺测量小车的滑动距离,用停表测量小车的滑动时间。
(2)实验的原理是速度公式 。
(3)由停表读数可得前半程的运动时间为3s,全程的运动时间为5s那么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4)因为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所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的。
【分析】〔1〕测量物体运动速度时,需要利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路程和时间;
〔2〕测量速度的原理是;
〔3〕利用总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平均速度;
〔4〕下面上下滑的物体做加速运动。
20.【答案】 〔1〕自下而上
〔2〕A
〔3〕9
〔4〕98
〔5〕
〔6〕提高水的初温或加大火焰
〔7〕C
〔8〕石棉网的余温仍高于水的沸点
【解析】【解答】(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顺序进行。
(2)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所以A图是沸腾时的现象。
(3)水从第8min开始就保持98℃不再改变,所以第9min的数据是错误的。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温度到98℃时不再发生改变,水的沸点是98℃。
(5)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列图:
(5)液体从加热到沸腾需要的时间的长短与很多因素有关:水量的多少、水温的上下、火力的大小、是用酒精灯的外焰还是内焰加热等等,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故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小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
(6)其它条件不变,增加水的质量,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会增加,但是水的沸点不变,图象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7)刚撤掉酒精灯时,铁圈、石棉网的温度还高于水的温度,所以可以继续吸热,不马上停止沸腾。
【分析】〔1〕探究液体沸腾规律时,组装器材从下到上;
〔2〕水沸腾时,水底的气泡上升变大;
〔3〕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4〕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是沸点,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5〕根据实验测量的温度,在坐标图像中描点作图;
〔6〕提高初温、加大火焰等,可以缩短加热到沸腾的时间;
〔7〕当液体的质量增大时,加热时间变长,沸点不变;
〔8〕加热过程中,石棉网的温度较高,可以短时间提供热量。
21.【答案】 〔1〕粉末状
〔2〕80
〔3〕晶体
〔4〕保持不变;吸收
〔5〕D
【解析】【解答】(1)实验中,选择粉末状的固体效果比较理想,可以使受热更均匀。
(2)乙图中温度计分度值为1℃,故此时的温度为80℃。
(3)由图丙可知,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是晶体。
(4)在图丙中,从t1到t2过程中该物质保持在80℃,故此类物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
(5)因晶体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直至熔化完成,如果有80℃时的此种物质,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者固液共存态,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1〕探究固体熔化规律时,固体块较小,受热均匀;
〔2〕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位置,测量温度;
〔3〕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熔点;
〔4〕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5〕晶体处于熔点时,可能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
22.【答案】 〔1〕A
〔2〕相同
〔3〕A
〔4〕A2
【解析】【解答】(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虚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A符合题意。
(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需要选用两根外形相同的蜡烛。
(3)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下列图倾斜,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A2。
【分析】〔1〕平面镜成像时,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方便看到后面的物体;
〔2〕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便于探究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3〕观察平面镜中的像时,人在玻璃板前面;
〔4〕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六、计算题
23.【答案】 〔1〕解:要想不迟到,从书店到学校的最少时间 t1=20min-5min-2min=13min=13×60s=780s
书店到学校的路程 s1=3600m
那么他们从书店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最小为 =
答:要想不迟到,他们从书店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最小为4.62m/s。
〔2〕解:从家到学校的路程s=1800m+3600m=5400m
运动时间t=20min=1200s
平均速度v= = =4.5m/s
答:小王同学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4.5m/s。
【解析】【分析】〔1〕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
〔2〕根据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计算平均速度的大小。时间/mim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3
98
98
98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附答案)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附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