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七章 磁与电综合与测试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七章 磁与电综合与测试精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七章磁与电练习(1)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1.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在B点静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甲、乙磁极均为N极;②小磁针的下端是S极;③A点磁场比B点强;④磁极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理模型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④2.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铜导线周围具有磁场,是因为铜导线被磁化了B.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应该增加螺线管的匝数,减小电流C.在地磁场作用下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北方D.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磁场由无数条磁感线组成3.我国航母舰载机起飞采用了自行研制的电磁导射器,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舰载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的导体有强电流通过时,就可以受到强大的推力,图中与弹射车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A. 手摇发电机 B. 电风扇C. 电热水壶 D. 电磁起重机4.如图所示,要使电磁铁下端吸引的大头针数目增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向右移动滑片P B.减小电源电压 C.减少线圈匝数 D.向左移动滑片P5.沈阳市某中学举办青少年科学小发明大赛,要求设计一个“高温报警器”,报警器中有热敏电阻、保护电阻、电铃以及电磁继电器,其中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要求:当温度过高时,电铃发声报警。图中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图是( )A. B.C. D.6.小丽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了一个自动恒温加热鱼缸,如图所示,A为一段软导线,B为一个小型电热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使用的是煤油温度计B.该装置能使鱼缸中的水温大致保持在18℃C.电磁铁上端的磁极是N极D.当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时,小型电热器B一直工作7.关于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条形磁体中间部位的磁性最强 B.用来描述磁场的磁感线真实存在C.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D.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物体有力的作用8.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在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磁针的上端是极 B.甲、乙磁极均为极C.、两点的磁场强弱相同 D.磁极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9.当悬挂的A、B、C三个钢棒互相靠近时,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 )A.A、B棒有磁性,C棒没有磁性B.A棒没有磁性,B,C棒有磁性C.A棒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B、C棒有磁性D.A、C棒有磁性,B棒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10.小潭同学观察到学校楼道里的消防应急灯,平时灯是熄的,一旦停电,两盏标有“36V”灯泡就会正常发光。下图所示是小潭设计的四个电路,其中满足条件的电路是( )A. B.C. D.11.如图甲是“奋斗”小组制作的“磁浮地球仪”。在地球仪中装入条形磁铁,底座中的电磁铁就可将其稳定地“漂浮”在空中,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B.电源的左端为正极C.地球仪是通过异名磁极互相排斥实现“漂浮”的D.滑片P向左移动可增加地球仪“漂浮”的高度 二、填空题12.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的B端为______极(选填:“N”或“S”)。13.如图,螺线管的上方放置一个小磁针,螺线管左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铁块。闭合开关前,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的___________极;闭合开关后,铁块静止不动,小磁针在磁场的作用下会发生转动,小磁针静止时左端为___________(填“S”或“N”)极。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丹麦物理学家___________是电流磁效应的发现者。小吉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着的泡沫小球,若泡沫小球被排斥,则泡沫小球带___________电荷。15.小明去超市,走到电梯前发现电梯运动较慢,当他站在电梯上时电梯运动又快了起来。小明查找了控制电梯运动快慢的电路如图所示(R是一个压敏电阻),当人站在电梯上,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______,电磁铁的磁性变强,衔铁与触点 ______(选填“1”或“2”)接触,电动机的转速变___________。16.《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如图甲所示,“柢”即握柄,是磁体的S极,静止时指向地理的 ______(选填“南”或“北”)方;通电螺线管相当于一个磁体,图乙中,静止在通电螺线管周围的三个小磁针,其中右端是N极的是 ______(填序号)。1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水位自动报警装置,当水位上升到与金属片A接触时,控制电路接通,此时,工作电路中的 ______(选填“灯亮”或“铃响”),通电螺线管上方为______(选填“N”或“S”)极。18.如图甲所示是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的分布情况,图乙是一匝平放在纸面上的线圈,请判断这一匝线圈内部的磁感线的方向是______。假如把这匝线圈拉直,如图丙所示,请猜想丙图直导线周围的磁感线应该是______;当两根电流方向相同的导线平行放置时,两根导线之间是相互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的。19.如图所示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水位没有达到金属块A处时,灯___________亮;水位到达金属块A处时,由于一般的水是导体,灯___________亮。20.小陈同学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时,把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导线通电(如图所示),则通电螺线管的A端是______极,该装置通电后能指示南北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有______。
参考答案1.B【详解】①由图可知,磁感线都是从甲乙出来的,所以甲乙都是N极,故①正确;②由图可知,小磁针附近的磁感线方向是向下的,小磁针N极的方向即为磁感线的方向,所以小磁针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故②错误;③A、B两点靠近磁极的距离不同,所以磁场强弱是不相同的,越靠近磁极,磁性越强,A点的磁场强,故③正确;④为了描述磁场的性质,引入了磁感线,磁感线是不存在的,故④错误;故B正确。故选B。2.C【详解】A.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铜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不是铜导线被磁化了,故A错误;B.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应该增加螺线管的匝数,增大电流,故B错误;C.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北方是因为地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故C正确;D.磁感线是为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故D错误。故选C。3.B【详解】电磁导射器是利用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作用工作的;
A、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电风扇转动,主要靠电动机的作用,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B符合题意。C、电热水壶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D、电磁起重机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D【详解】AD.因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都有关,当线圈的匝数一定时,向左移动滑片P时,可使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电磁铁下端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增多,故A错误,D正确;B.减小电源电压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那么电路中的电流会变小,则电磁铁的磁性会减弱,电磁铁下端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减小,故B错误;C.当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不变时,减小线圈的匝数,其磁性会减弱,则电磁铁下端吸引大头针的数目会减小,故C错误。故选D。5.A【详解】A.电铃与热敏电阻并联,再与保护电阻串联。开关接通后,当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小,使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将衔铁吸下,接通电铃接线柱,电令发声报警,故A符合题意;B.电铃与保护电阻并联,再热敏电阻与串联。开关接通后,当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小,使通过电铃的电流变大,电铃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与热敏电阻的温度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电铃与热敏电阻并联,再与保护电阻串联。开关接通后,电铃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热敏电阻始终没有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D.电铃与热敏电阻并联,再与保护电阻串联。开关接通后,当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小,使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将衔铁吸下,电铃接线柱被断开,电令停止发声报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D【详解】A.温度计与电路连接,煤油不导电,故不可能是煤油温度计,故A错误;B.由图可知,当温度计中液柱到26℃时,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吸引衔铁切断工作电路停止加热,故温度维持在26℃,故B错误;C.由图可知,电磁铁正面电流方向向左,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下端为N极,故C错误;D.当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时,控制电路断路,电磁铁不工作,工作电路一直处于通路状态,小型电热器B一直工作,故D正确。故选D。7.C【详解】A.条形磁体中间部位的磁性最弱,两极磁性最强,故A错误;B.磁感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画出来的假想的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故B错误;C.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刚好相反,且不重合,即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故C正确;D.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性物质或磁体有力的作用,而不是所以物体都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8.A【详解】AB.在磁体外部,磁场方向为从N极出发回到S极,则甲、乙磁极均为N极,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所指的方向为磁场方向,故小磁针的上端是S极,故A正确,B错误;C.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磁感线越疏的地方磁场越弱,由图知,A点、B点的磁场不同,故C错误;D.为了研究磁场方向而引入了磁感线,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故D错误。故选A。9.C【详解】如图所示,B、C棒相互排斥,B、C棒都有磁性,且磁性相同,A、B棒相互吸引,A棒可能是铁棒,无磁性,也可能有磁性,与B棒磁性不同;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0.A【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各图可知,当照明电路正常工作时,电磁铁具有磁性,吸引衔铁,使消防应急灯所在电路断开,而当停电后,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弹起,与触点接触,两灯泡连接,且为并联。因此,对照各图发现,只有图A符合这一要求。故选A。11.B【详解】A.悬浮地球仪的工作原理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由图乙可知,电磁铁的上端是S极,故A错误;B.由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上端流入,所以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故B正确;C.悬浮地球仪是通过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来实现悬浮的,故C错误;D.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小,电磁铁磁性减弱,地球仪的悬浮高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B。12.N【详解】如图所示,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向下,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B端为N。13.南极 S 变小 【详解】[1]闭合开关前,螺线管没有磁性,小磁针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其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方向。[2]闭合开关后,螺线管内有电流,螺线管产生磁性,根据安培定则,右手顺着电流方向握住螺线管,伸开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N极,故螺线管左端为N极,由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静止后左端是S极。[3]铁块静止,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吸引力是平衡力,大小始终相等。当滑片P向左滑动,变阻器电阻增大,电路电流减小,螺线管磁性减弱,对铁块的吸引力减弱,故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14.奥斯特 正 【详解】[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第一个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和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玻璃棒靠近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泡沫小球被排斥,说明泡沫小球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即泡沫小球带正电荷。15.变大 2 快 【详解】[1][2][3]压敏电阻与电磁铁线圈串联,当人站在电梯上时,压力增大,压敏电阻阻值减小,则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变强,衔铁被吸下,与触点2接触,右侧电路由电阻与电动机串联变为仅有电动机,则电动机两端电压变大,功率变大,转速变快。16.南 ② 【详解】[1]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磁体的S极指向地球的N极,因地球磁极的N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故司南的握柄静止时指向地理的南方。[2]由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右端是N极的小磁针的是②。17.铃响 S 【详解】[1]由图可知,当水位上升到与金属片A接触时,控制电路接通,此时,电磁铁吸引衔铁落下,工作电路中电铃被接通,电铃响。[2]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路线管的下端为N极,则上端为S极。18.垂直纸面向里 以导线为圆心的同心圆 吸引 【详解】[1]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单线圈纸内是N极,纸外是S极,通电的单线圈内部磁感线垂直纸面向里。[2]用右手握住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弯曲的四指指向磁感线的方向。直导线周围的磁感线应该是以导线为圆心的同心圆。[3]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电磁场,而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当两根电流方向相同的导线平行放置时,根据左手定则两根导线之间是相互吸引的。19.L1 L2 【详解】[1]水位没有达到金属块A处时,电磁铁没有磁性,衔铁被弹簧拉上去,和L1接通,L1亮。[2]水位达到金属块A处时,电磁铁具有磁性,衔铁被吸引下来,和L2接通,L2亮。20.S 磁场 【详解】[1]由图示知,电流由通电螺线管的A端流入,从B流出,据安培定则知,A端是S极。[2]通电后,该装置能指示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七章 磁与电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第七章 磁与电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七章 磁与电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