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课文课件ppt
展开1.会写“纳、嵌”等 15 个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 16 个词语。
2. 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3.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1)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范锡林 江苏无锡人。1980 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睁开吧,长长睫毛的眼睛》获《少年文艺》好作品奖,中篇小说《秘道》获上海市首届巨人优秀作品奖。
纳凉 嵌入 凛然 疙瘩 冰棍 领悟 裁剪 筹码 雕塑 磕头 跺脚 沮丧 蹲着 趴下
【威风凛凛】 形容气概威严,令人敬佩。 威风: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 造句:我的叔叔身材魁梧,穿上军装后更显得威风凛凛了。【呆头呆脑】 形容迟钝的样子。造句:做买卖要头脑灵活,呆头呆脑的可不行。【挖空心思】 形容费尽心计(多含贬义)。【叱咤风云】 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别出心裁】 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造句:这套衣服的设计别出心裁,她爱不释手。【弄巧成拙】 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虎视眈眈】 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大步流星】 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忘乎所以】 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课文中形容老师玩竹节人时的入迷程度。【心满意足】 非常满足。造句:这次考试的题目太难了,只要能及格我就心满意足了。
破旧—— 得意扬扬—— 疲倦—— 怒气冲冲——沮丧—— 津津有味——
疲倦—— 别出心裁—— 神气—— 津津有味——俨然—— 心满意足——沮丧—— 轻手轻脚——
◇ 她大学刚毕业,就找到了一份(心满意足 称心如意)的工作。
威风凛凛 呆头呆脑 挖空心思 叱咤风云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得意扬扬 弄巧成拙黑虎掏心 泰山压顶 双龙抢珠 虎视眈眈大步流星 怒气冲冲 赫赫伟绩 鏖战犹酣一无所获 津津有味 念念有词 全神贯注忘乎所以 两手空空 心满意足 轻手轻脚
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等会有所不同。如果给你一下任务,你会怎样阅读《竹节人》这篇文章?
◇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仔细读课文,根据给出的三个任务,想一想该怎样读这篇课文呢?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解决。
阅读目的一——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步骤:1. 把毛笔杆锯下寸把长的一截(A),做脑袋和身躯。 在上面钻一对小眼(B1、B2),用来装手臂。
2. 把剩下的毛笔杆锯成八截短的(C1、C2、C3、C4、C5、C6、C7、C8),用来做四肢。
3. 鞋线的一端穿过 C1、C2,再穿过 A、B1、C3、C4,系住。 鞋线的另一端穿过 C5、C6,再穿过 A、B2、C7、C8,系住。
◇第 11 ~ 15 自然段详细写竹节人的高级玩法。
◇第 6 ~ 15 自然段写竹节人的玩法,要仔细读。
◇第 9 自然段写竹节人的基本玩法,要注意勾画关键词。
基本玩法: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将鞋线一松一紧地拉,把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让它们搏斗。
高级玩法:(1)在竹节人手上系上武器,给它们起一个名号,刻在竹节人的背上或胸口;(2)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阅读目的二——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阅读指导:要仔细品读第3~19 自然段。画出感受最深的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边作批注,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读完课文想一想,传统玩具带给人们的乐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做玩具的过程◇玩玩具的过程
做玩具的过程: 自己动手,从小心翼翼地把毛笔杆锯成段,到穿线,到配备各种兵器,起响亮的名号,整个过程充满期待,充满智慧和创作的成就感。
玩玩具的过程: 课桌的裂缝在孩子们的眼里俨然成了“黄河长江”,想象力多么丰富呀!物质的匮乏却成就了孩子们超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阅读目的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阅读指导:第 20~29 自然段写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仔细阅读,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抓住关键词讲述故事。
起因:“我”和同桌上课时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老师没收了 竹节人。
经过:下课后“我们”发现老师在办公桌 上玩竹节人入了迷。
结果:“我们”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本文通过对制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同时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物质能带来心灵快乐与满足的感情。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真正会读书的人,都是带着目的去阅读的。真正的阅读也应该是带着目的去进行的。阅读目的不同,选用的阅读方法也就不同。如果我们的阅读目的是写竹节人的玩具制作指南,那么我们就应该采取这样的阅读方法:
快速浏览,锁定目标范围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细读,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并圈画、批注
根据任务,重构知识架构
竹节人的部件:脑袋身躯(一对小眼)+四肢+线做竹节人的工艺:锯→钻→锯→穿部件编码:脑袋身躯(A);一对小眼(B1、B2);四肢(C1、C2、C3、C4、C5、C6、C7、C8)规格:脑袋身躯——寸把长;四肢——更短
(参见“课文解读”的“制作指南”)
为完成三个不同的任务,你是怎样读这篇文章的?和同学交流。
(答案参见“课文解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学认字,窦尔敦,学写字,重难点字书写指导,做竹节人,玩竹节人,没收竹节人,互动课堂,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竹节人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竹节人教学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①凛念,④前满,拟人拟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导入,作者简介,学习目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解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