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
展开1.描述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如何判断物体是
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并且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
2.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3.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 。4.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称为运动。
•参照物:说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另外
的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假定为不动的)叫参照物。
•机械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
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参照物的选取以研究物体运动方便为准:研究地面
上物体的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车厢内物体的运动,以车厢为参照物;研究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以太阳为参照物 。
A.河岸C.河岸边的树
B.小华D.迎面驶来的竹筏
例1.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绕地球一周所用时间,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例2.小明和小华坐在同一竹筏上进行漂流,当竹筏顺流行驶时,小明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
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里比通过路
程长短或者通过相同路程里所用时间,物理学中采用的方法是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即速度。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速度的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
•速度的单位:米/秒(m/s);千米/时(km/h)•1m/s=3.6km/h
•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速度方向和大小都保持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速度方向不变,大小改变。
基础题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吗?
(1)物体运动路程越大,速度越大((2)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3)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与通过的路程和运
(4)任何一段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为定值
解析:答案(3)(4)正确。在数学中只考虑两个变
量间的数量上的变化依赖关系。而在物理上,对于物理量之间不仅要考虑它们之间的数量上的变化依赖关
系,还要考虑它们间的物理因果关系。同速度路程/
时间,表示速度的数值等于路程跟时间的比,这仅是数量上的关系。速度的大小从因果关系上来看是否由路程或时间来决定呢?不能。速度由什么决定呢?不能笼统地谈,需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该题而言,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快慢则是不变的,速度是一定的,而不能仅从数学关系上来理解。
一列火车以1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一个人以3m/s的速度从车厢一头走到另一头,车
厢长36m,则需要的时间为(
解答:以车厢为参照物,人相对于车厢的速度为3m/s,在车厢内行走36m所需的时间本题应选C。
1.速度——时间图像
横轴t表示时间,纵轴v表示速度。由于匀速
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所以它的图
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如图2—1中所示的MN。
横轴Ot表示时间,纵轴Os表示路程在匀速
直线运动中,路程跟时间成比,因此,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过原点O的倾斜直线,如图2—2所示的OA直线。
例 1.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
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2)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车的速度。
例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
通过匀速运动s-t图像,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还可求速度大小等 。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变速运动-平均速度•加速运动:运动越来越快,速度越来越大•减速运动:运动越来越慢,速度越来越小•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变速运动-平均速度•公式变形:
•求一段时间内的路程:s
•求通过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
例3.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的全过程中,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是60km/h,则在全路程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A.35km/hC.45km/h
B.40km/hD.50km/h
速度是v2,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v
注: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熟悉平均速度的公式,分清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的区别。
小结: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平均
s v 1tv2t
例4.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的全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
度为60km/h,则在全程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解答:全程共花时间2t,总路程
30km h60km h2
sv1tv2tv
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v
小结: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速度为v2,
•器材:刻度尺,秒表(或停表)
§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1--1.4m/s;§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光速c=3×108m/s
的实验,其实验目的是用
(2)在进行实验时,要使
(3)如果斜面长1m,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到底端的时间为3s,如果在中点装上金属片,小车从顶端撞击到金属片的时间为1.8s,根据实验填写下表:(小车长10cm)
实验 例:如图1-2所示。
此,物理学里说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多大时,
解析:这个实验要求学生会用钟表、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路程,并求出平均速度。在量取、放置、确定金
属片的位置时,应以小车的前端为标准,量取s1和s2。意,金属片应放在s2s1/2,即题中所说的中点位置放
置金属片,而不是整个斜面的一半处,这是学生实验中常犯的错误。正确的计时,是做好该实验的第二个关键。在两个人一组的情况下,可由看表者匀速数
43210123,当数到0时,另一人将斜面顶端的车放
开,看表者注意到数到几下时小车碰到金属片。
标准解(1)平均速度、刻度尺、钟表、平均速度、斜面、刻度尺、钟表(2)斜面、小、静止、同一位置
(3)s10.9ms20.45mt1t2
t13st21.8ss12s2
v10.3m/sv20.25m/sv1v2
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
310m740m70s
15m s 54km h
s解答:列车从车头进山洞到车尾出山洞,共行驶的路程为洞的长度加上车的长度,见图。即sl洞l车,所以
为____km/h。l车
综合练习1.一列火车长310m,要穿过一个长为740m的山洞,列车从进山洞到完全离开山洞共花70s,则列车速度
初中物理四 平均速度的测量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四 平均速度的测量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9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 运动与静止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 运动与静止授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课程讲解,总结与课后作业,课程导入,物质是运动的,细胞分子,新课讲授,世界是运动的,想一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习题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某一瞬间,km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