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7. 声音的产生教案
展开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测或理解。
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
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引发思考并积极地去研究发现物体发声的秘密。
四、教学准备:
教师:鼓、米粒、橡筋、音叉、水槽、锣、
学生分8组坐选定小组长、准备直尺和可以制作简单的可发声的小乐器的材料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提出研究的问题
我们聆听过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种声音,我们一起来听听,其实声音无处不在,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雷声。。。,人类制造的的声音,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
这节课咱们一起来研究“声音的产生”
(二)、初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利用已有经验,引导学生使物体发声
师:同学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我们的书、文具盒、桌椅还有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实验用品。你能让他们发出声音吗?
老师先提出要求:发出的声音不要太响,但发出声音的方法要多样,看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最能干。开始!
(学生分组实验)
2、猜想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成功的让这些东西发出了声音。
大胆猜测,你们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请生答,将生答的写在黑板上。(预计:敲击、碰撞、摩擦、摇晃等)
师: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那声音产生的秘密我们真的找到了吗?还要做进一步的实验,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三)、“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
现在来看看,这几样物品,我们不动它,会发出声音吗?
教师出示物品:鼓、锣;钢尺;橡皮筋;(做不发出声音的动作)这样做,能发出声音吗?
提出问题: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使它们发出声音?
1、实验一: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使它们发出声音?
师:提出实验的要求:
实验一要求:
(1)、实验前先讨论怎样做,做完一个再做下一个,每个实验要重复多做两次。
(2)、听到锣声停止实验,把材料整理好。
同学们真能干,想到了这么多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可是为什么你们的方法能使物体发出声音,而老师刚才的方法不能使物体发出声音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第二个实验。
2、实验二:物体发声时会怎样?
实验要求: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钢尺、橡皮筋、鼓的发声过程。
(2)、及时完成记录单。
思考:物体不发声时是怎样的?
物体发声时又是怎样的?
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汇报交流。
物体发声时,怎样动?(上下动、来回动、不断重复地往返运动,在科学上叫振动。)
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振动,振动会产生声音。
3、回顾对比实验
得出结论:振动会产生声音。
(四)、证明发声体都是振动的吗?
钢尺发声时振动,皮筋发出声音时在振动,鼓发出声音在振动吗?
师:老师是看到了鼓面在动,但是其他同学看得到吗?能想个办法让全班的同学都看到鼓面在动吗?(生提出可以用手摸,可以在上面放上米粒、绿豆实验)
三种观察方法
(1)、我们不但可以用观察的方法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还可以使用身体感受发声物体的振动;
(3)、还可以借助其他的物体观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汇报:米粒会跳舞,证明鼓面在振动,振动会产生声音。
(出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不同意见吗?请同学齐读,同时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咙。体会发声时的振动。
我们人也能发出各种声音,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人体也有一个能够振动的器官,请大家用手摸自己的喉部,试着发出声音,有什么感觉。(振动)
师:这个振动的器官叫——声带。
我们还能听见各种声音,我们人体有一个十分灵敏的、能够感觉物体振动的器官—耳朵的鼓膜。
(五)、观察音叉的振动、感受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1)师做音叉的振动实验,请学生观察现象。
将音叉放在学生耳边,问:听到什么了?(有声音)
有声音,就会有振动吗?
你有什么方法证明音叉是振动的?
方法一:敲击音叉后,用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方法二:将它放进水杯里,请学生观察
问:水面有什么变化?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振动产生的水波纹。
方法三:把系着线的乒乓球或者纸,放在敲响后的音叉旁边,观察现象。
音叉发出声音时,在振动。
音叉发出声音时,声音较长,有点吵,你能让响着的音叉,快速停止发声吗?
(六)、巩固运用新知
1、趣味游戏
请同学准备好音叉,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老师说开始,你马上让手中的音叉发出声音,我说停,你就要迅速的让声音消失。
问:每位同学都及时发出声音,谁的声音消失的快呢?
问获胜的同学:你为什么要用手按住锣面呢?(尽快使物体停止振动)
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生答(对答得好的奖励小星星)
师:刚才的游戏进一步证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一停止,声音就消失。
2、手摸喉咙,感受振动。
说话,感受声带振动。
3、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青蛙、溪水叮咚、蝉鸣、音乐家…..
(七)、小结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现在你们明白了吗?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小学科学第二单元 声音的秘密11.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第二单元 声音的秘密11.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上册10. 各种各样的声音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上册10. 各种各样的声音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9. 怎样听到声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9. 怎样听到声音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