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基础巩固(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基础巩固(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1页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基础巩固(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2页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基础巩固(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基础巩固(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明打开电冰箱门时,发现后壁结了一层厚厚的霜,形成霜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B熔化 C液化 D凝华2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容易起水雾。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A枝头挂满 “白霜” B呼出“白气”C湿衣服变干了 D雪人直接变小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馒头发霉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C冰淇淋融化 D酒精燃烧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早春,冰雪消融 B初夏,晨雾弥漫C深秋,树枝凝霜 D寒冬,湖水结冰5如图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⑤ C③和⑥ D都正确6新冠疫情防控已成为常态化,现在到人群聚集的地方仍需佩戴口罩.遇到天气变冷时,戴眼镜的人佩戴口罩,眼镜镜片容易变模糊,下列描述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 B在衣柜里长时间放置的樟脑丸变小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 D冬天在烧开水的壶嘴处冒“白气”7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学科素养。俊杰同学对物态变化中四种现象的下列阐述,其中错误的是(  )A在长时间佩戴口罩后,其内侧会逐渐出现小水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这句诗中的“霜”是凝华形成的C夏天吃冰棒时偶尔会有冰棒粘嘴唇的现象。“粘”是因为发生了凝固现象D舞台上喷洒干冰后雾气缥缈,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雾气”属于升华现象8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雾凇的形成B河水成冰C樟脑丸逐渐变小D露珠的形成9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B造雪机喷射出的水雾遇到冷空气凝固成“人工雪”C夏末夜晚湖边的薄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雾滴D炎热的夏天,水中比岸上凉爽,是由于水汽化放热温度降低10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A春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C秋天,早上地面上出现白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11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 B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C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D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12有关下列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像描述水沸腾时的温度 B图像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 D实验室中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1320201118日,通辽降下今冬第一场大雪,这是今年第一场大范围、最猛烈的暴雪了,大风掀起雪花浪潮,路上积雪迅速增高,有的地方很快就堆到半米多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在雪地里活动时,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气温低于0℃时若不采取其他措施,雪是不能熔化的C雪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D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14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冰棒后,发现以下四种现象:①冰棒上粘着“白粉”; ②剥去纸后冰棒会冒出“白雾”; ③冰棒放进茶杯后,一会儿杯的外壁就会“出汗”;④ 冰棒放进嘴里变成“糖水”。这四种现象形成过程中放热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铁水浇铸成铁锭 B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C衣柜里的樟脑丸不断变小 D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  二、填空题16在“探究冰熔化过程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图乙是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在第3min时,物质处于______状态。17同学们都可能有这种体验,当我们揭开煮汤的锅盖时,会看到一团白气冒出。从物理角度看,“白气”的形成是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冬天小明爸爸开车送他去上学时,观察到汽车玻璃上常会起“雾”,你认为雾是附着在玻璃的______(选填“外面”或“内面”)。18物质由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凝固。物质在凝固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热。19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罐装饮料请小明喝。不一会,小明发现饮料壁上有一些小水珠。1)饮料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___________2)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3)下面事例与(1)中属同种现象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B.落到地上的雪化成水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20有一刻度均匀但所标读数与实际温度不相符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用它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再用它测某液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为,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应为___________当液体的实际温度为___________时,用此温度计测出的读数恰好与液体的实际温度相等。21随着科技的发展,“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____,这个过程需要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有的____成小水滴,有的__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__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除了第二空,其余四空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三、简答题22图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白炽灯,请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白炽灯的灯丝用久了为何会变细、且内壁上为何变黑?23如图是家庭电路中常用的一种灯泡以及灯泡上的铭牌.观察灯泡及铭牌,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简答.问题:________ 解答:________24.肖敏家来客人了,当她从冰箱里拿出茶叶包装盒时,就有如图一幕,请解释:图中小朋友提出的问题:______25常言道;下雪不冷化雪冷,请你说出化雪冷的道理.26.小林向塑料袋内滴入几滴酒精,然后将塑料袋挤瘪、封闭,放入热水中,看到塑料袋膨胀起来了。于是他得到结论:这说明塑料袋中的液体酒精受热汽化。同学小丽则认为,这现象可能是由于塑料袋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请你帮小林进一步设计个实验证明:塑料袋膨胀起来是因为袋中的液体酒精受热汽化,而不是由于塑料袋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
    参考答案1D【详解】霜是由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而形成的固体,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B【详解】护目镜上的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A.枝头挂满 “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B.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符合题意;C.湿衣服变干了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雪人直接变小,是固态冰雪直接变为气态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C【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属于物理变化。【详解】A.馒头发霉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氧气和有机物,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冰淇淋融化只是从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物理变化,故C符合题意;D.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C【详解】A.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晨雾弥漫,雾是由空气中的小水滴液化形成,属于液化,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树枝凝霜,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冰晶,属于凝华,故C选项符合题意;D.湖水结冰,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5B【详解】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待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与容器的底和侧壁接触,故①③错误,②正确;在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⑤正确,④⑥错误。综上,ACD错误,B正确。故选B6D【详解】戴眼镜的人佩戴口罩,眼镜镜片容易变模糊,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故A错误;B.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故B错误;C.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D.在烧开水的壶嘴处冒“白气”也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D7D【详解】A.水蒸气遇冷液化会形成小水珠,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霜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而形成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冰棒粘嘴唇,由于冰棒温度较低,嘴唇上的水遇冷凝固导致的,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干冰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空气当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雾气”,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8A【详解】A.雾凇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符合题意;B.河水成冰是水结冰的过程,是凝固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樟脑丸逐渐变小,是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D【详解】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人工雪”是造雪机喷射出的水雾遇到冷空气,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炎热的夏天,水中比岸上凉爽,是由于水汽化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0B【详解】A.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由液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符合题意;C.地面上出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B【详解】A.冰雪消融,是冰雪熔化成水的过程,不是凝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B符合题意;C.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是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冰是固态的,是由湖水遇冷形成的,不是凝华现象,是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D【详解】A.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始终不变,故A错误;B.图象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C.加热前,氯酸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为零,故C错误;D.加热一段时间时,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当反应结束时,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故D正确。故选D13A【详解】A.“白气”是口中呼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符合题意;B.晶体熔化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雪的熔点是0℃,气温低于0℃时若不采取其他措施,雪是不能熔化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雪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4A【详解】①冰棒上粘着“白粉”,是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粒,此过程放出热量,故①符合题意;②剥去纸后冰棒就冒出“白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冰棒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故②符合题意;③把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茶杯外壁液化成的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故③符合题意;④把冰棒放在嘴里变成“糖水”,是冰棒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现象,此过程吸收热量,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15C【详解】A.铁水浇铸成铁锭,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故A不符合题意;B.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故B不符合题意;C.衣柜里的樟脑丸不断变小,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故C符合题意;D.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中的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5    固液共存    【详解】[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5℃[2]在第3min时,物质正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态。17液化    放热    内面    【详解】[1][2]揭开煮汤的锅盖时会看到白气冒出,“白气”是锅内冒出的高温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滴。[3]冬天车内热、车窗玻璃冷,车内热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放热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内表面上,所以起“雾”18液态    固态        【详解】[1][2]凝固是指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3]凝固过程需要放热。19液化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    【详解】1[1]饮料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壁液化成的小水珠。2[2]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饮料壁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纸杯上。3[3]A.固态的冰块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固态的雪化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河面出现的雾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变为液态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20        【详解】[1]已知此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4℃,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6℃,所以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为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为27℃时,这种液体的实际温度为[2]设液体的实际温度为t,则解得t=50℃21升华    吸收    液化    凝华    熔化    【详解】[1][2]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干冰进入云层,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干冰迅速升华。[3][4]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由气态变成小水滴时,属于液化现象,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小冰晶时,属于凝华现象。[5]小冰晶渐大后下落,遇到暖气流吸收热量,熔化为液态,形成降雨。22灯在通电过程中钨吸热会升华成钨蒸气,所以会变细;断电后钨蒸气遇冷放热又凝华成钨的粉末,附着在灯泡内壁,所以会变黑.【详解】因为白炽灯是由发光用的金属钨丝、与外界电源相通的电极,尾部的密封部分组成.灯在通电过程中钨吸热会升华成钨蒸气,所以会变细;断电后钨蒸气遇冷放热又凝华成钨的粉末,附着在灯泡内壁,所以会变黑.【点睛】根据钨的升华和凝华.据此分析.23灯泡为什么用钨做灯丝    钨的熔点高    【详解】物理问题:灯泡为什么用钨做灯丝?解答:钨的熔点高;物理问题:灯光发光时发生什么能量转化?解答:电能转化为内能;物理问题:灯泡壁为什么会变黑?解答:钨先升华后凝华的结果;物理问题:灯丝为什么会变细?解答:钨在高温下升华形成的等;物理问题:灯泡正常工作的电压是灯丝?解答:220V物理问题:灯泡正常发光的功率是多少?解答:40W【点睛】本题是一道开放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提出的是与灯泡有关的问题,且解释正确、合理即可.24.见解析所示【详解】从冰箱里拿出茶叶包装盒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茶叶包装发生液化现象,大量的小水珠附着在茶叶包上,所以我们看到茶叶包全身是25雪熔化时要从周围环境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下降,所以化雪冷【详解】化雪是熔化过程,熔化是吸热过程,从周围的空气吸热,导致空气温度降低.人们感到寒冷.【点睛】下雪是水蒸气的凝华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化雪是熔化过程,熔化是吸热过程.26.详见解析【详解】由于认为实验现象受到空气受热膨胀因素的影响,所以可以选择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塑料袋,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控制两个塑料袋内有无酒精,观察实验现象,即可得出结论。取两个完全相同的塑料袋,一个装入酒精,一个不装入酒精。将两个塑料袋都挤瘪、封闭,放入同一热水中。看到装有酒精的塑料袋膨胀起来了,而没有装入酒精的没有明显变化。所以证明塑料袋膨胀是因为袋里液体受热汽化,而不是因为空气受热膨胀所致。

    相关试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