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芮城、运城一代)。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作品多是揭露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等散文作品。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著有《柳河东集》。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正月,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贫瘠而荒僻,却多奇山丽水,风景十分秀美。柳宗元任永州司马期间,闲暇无事常徜徉于山水之间,日与花草木石为伍,借以遣送岁月和抒发胸中抑郁愤懑之情。此时,他写了许多优美的山水游记,其中以“永州八记”最为著名。本文便是其中一篇。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以“移步换形”的手法先写了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作者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同时,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尤】【近】【皆若】【佁然】【逝】【翕忽】
【斗折蛇行】【明灭】【犬牙】【邃】【清】【居】
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实词】为坻 为嵁 佁然不动 水尤清洌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下见小潭】 【斗折蛇行】【心乐之】 【日光下澈】 【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皆若空游无所依】
西:向西,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
下:名词作状语,表示方向。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乐: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空:名次作状语,在空中。
全石以为底 (用)
卷石底以出 (用法相当于“而”)
全石以为底 (做)
为坻,为屿 (成为)
潭西南而望 (连词,表修饰)
乃记之而去 (连词,表承接)
以其境过清 (因为)
隶而从者 (连词,表并列)
下见小潭 (通“现”,显现,呈现)
明灭可见 (看见)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明灭可见 (可以)
参差披拂 (长短不一)
其岸势犬牙差互 (交错)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清澈)
以其境过清 (冷清)
①乃记之而去 ②崔氏二小生
古义:离开 。 今义:前往,到某处。
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省略句】示例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示例2:斗折蛇行。
点拨: “影布石上”之前省略了主语“鱼”。
点拨:这句省略了主语“溪身”。
【倒装句】示例1:如鸣珮环示例2:全石以为底
点拨:应为“如珮环鸣”。
点拨:宾语前置,其中“全石”为宾语,应为 “以全石为底”。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在这句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探究一】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探究二】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比喻,又叫“譬喻”,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心理联想,抓住和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的修辞格。 比喻主要有: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是明显的比喻。明喻的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暗喻是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表面上看来是判断、叙述或说明。 借喻不出现本体,或不在本句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这种比喻以喻体代替本体,有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的作用。(接下页)
课文中的例句: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这一特点首先体现在对潭中小鱼的描写上。这是本文的最精彩之笔。这潭中鱼也极为怪诞:一是鱼居然可数,约有“百许头”;二是“影布石上”,神态自若地“然不动”。这是写静,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由此转为写动,潭中之鱼“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 当然,写小溪时也有所体现:就溪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 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全文在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发现小石潭:隔、闻、伐、取、见 移步换景
抒发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
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按游览观察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写景状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寄托了他凄苦忧伤的感情。柳宗元的游记就是这样——借景抒情、写景寓情、游踪清晰。艺术就是这样,很有魅力,但艺术绝不是难于接近的,不管哪一种形式,艺术是相通的,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去感受文学等艺术的高雅。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由于前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1.西山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柳宗元住在城内东山法华寺。对河就是西山。柳宗元过河游览后写了《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游记。西山,指潇水西岸南自朝阳岩起,北接黄茅岭,长亘数里起伏的山丘,即现今的粮子岭一带。(接下页)
2.钴姆潭 《钴姆潭记》写于游西山后几天。钴姆潭,在永州市芝山区河西柳子街柳子庙右侧愚溪西北面。古代称熨斗为钴姆,钴姆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头,凹陷甚深,潭面像古代熨斗,故名之。3.钴姆潭西小丘 《钴姆潭西小丘记》写于游西山后八日。西小丘,在柳子街至芝山区河西人民医院公路下侧,愚溪旁,早已成为居民住宅。沿溪一带尚有竹丛,竹丛下有许多石头如齿状互相推挤,倒映水中,当是柳宗元文中所指的“若牛马之饮于溪”了。(接下页)
4.小石潭 小石潭,愚溪旁,下游兴建水电站后,水位提高,虽是清莹澄沏,但旧址已被淹没,可以按照柳宗元所写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找到小石潭。2002年,永州市为保护文化遗产,炸掉水坝,还小石潭“全石以为底”的原貌。5.袁家渴 出永州市芝山区南门约五华里,在南津渡对面有个沙沟湾村,村前“澄塘浅渚”,水阔洲重,以关刀洲最大,长约100米,宽20余米,洲旁有奇形怪状的石岛。柳宗元文中的袁家渴即此地。(接下页)
6.石渠 《石渠记》写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游袁家渴以后。从袁家渴沿潇水而上,约半华里有一条小溪,溪口上去不远有一座石拱桥,桥下为农家浣洗处,柳宗元写的“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坠小潭”当是石渠旧址。7.石涧 从石渠沿潇水而下约一华里,翻过一座土山,就到了涧子边杨家。村子北面有一条小溪,从村前田洞中间流经村旁,穿石拱桥,入潇水,这就是柳宗元所说的“石涧”。
2021学年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背景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永州八记》,读准字音,朗读课文,字词归纳,课堂探究,课文总结,拓展借景抒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柳宗元风采,柳宗元简历,文体介绍,学习目标,柳宗元,配乐朗诵,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发现小石潭,读清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教学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文题解读,知识链接,篁竹huá,佁然yǐ,参差cēn,学习字词,嵁kān,俶尔chù,翕忽x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