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三章运动和力特训(4)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三章运动和力特训(4)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题第1页
    第三章运动和力特训(4)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题第2页
    第三章运动和力特训(4)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题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两个物体只要接触一定会产生力
    C.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是为了增大摩擦
    D.“跳远助跑”时利用了惯性的原理
    2.惯性有时要利用,有时要防止其危害。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公路上的汽车限速行驶B.将足球射入球门
    C.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D.跳远时快速助跑
    3.作用同一个物体上的水平力F1=30N和F2=20N,分别向东和向西,它们的合力( )
    A.大小是10N,水平向东B.大小是50N,水平向东
    C.大小是10N,水平向西D.大小是50N,水平向西
    4.下列与力相关的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只有接触才会产生力B.常用铅垂线来检查墙是否砌得竖直
    C.重力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上D.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大小有关
    5.关于“立定跳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立定跳远前,静止站在地面上的人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立定跳远时,向后蹬地瞬间,人受到向前的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立定跳远中,人离地后继续向前运动,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从起跳,腾空到落地的过程中,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校园内不允许追逐打闹,小黄不遵守校规,在追逐打闹过程中撞掉了小方一颗牙,自己额头也肿了,下列相关力学知识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A.力的作用效果只跟力的大小有关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能产生力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7.一颗正在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刻停在空中B.沿竖直方向向上做匀速运动
    C.立刻向下加速运动D.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
    8.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
    B.小型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
    C.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D.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石头上撞击几下
    9.下列物体所受的重力最接近0.5N的是( )
    A.一只蚂蚁B.一只鸡蛋C.一本物理教材D.一张课桌
    10.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用实验直接得到的一个科学的结论
    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是一个科学的理论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能同时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牛顿第一定律是理论推出的,所以不一定是正确的
    11.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冰壶面很光滑B.轮胎上刻有花纹
    C.磁悬浮列车离轨悬浮D.给车轴上机油
    12.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到是( )
    A.重力、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弹簧的弹力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
    13.如图所示,棋子P、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尺将Q快速水平击打出去,则( )
    A.击打前,Q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B.Q在P的下方滑动时,P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C.离开P后滑动过程中,Q的惯性逐渐减小
    D.离开P后滑动过程中,Q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14.放在水平面上互相接触的A、B两个物体,当用水平力推A时,A、B均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一定受到4个力
    B.A可能受到5个力
    C.B一定受到2个力
    D.B可能受到3个力
    二、填空题
    15.用力踢足球,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在踢球的瞬间,球会有一些凹陷,这说明力还可以______。
    16.滑板是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如图所示,用力向后蹬地,滑板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蹬地时,地面对脚的支持力是由于 ______形变产生的;当脚不再蹬地,由于 ______,滑板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17.“落叶归根”是由于落叶受到______作用的缘故,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18.小车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合力的方向水平向东,大小是 30N,已知其中一个力的方向水平向西,大小是 60N,则另一个的大小是___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小车放在较光滑的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我们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同两个力作用时,小车是否处于静止来探究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实验中用小车而不用木块是因为_________。(从增大和减小摩擦方法的角度回答)
    (2)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砝码质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
    (3)保持两吊盘中的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会转动,直到两边细绳的拉线在___________。
    (4)如果将两边的吊盘挂在小车一端的同一挂钩上,且沿同一方向拉小车,可以发现小车不会静止,这是为了表明小车受到的二力若平衡,必须满足________这一条件而设计的一个步骤。
    20.玩滑板车(如图)是小伙伴们喜欢的运动,在脚蹬地后人和车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运动,车受的重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 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停止蹬地,过一会儿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 ______(选填“维持物体运动”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简答题
    21.划船时,桨向后划水,船就前进,这是为什么?
    22.子弹打出枪膛后还能继续高速飞行,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为司机坐在汽车驾驶室中的情境,汽车的方向盘表面为什么做得比较粗糙?当快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遇到危险而紧急刹车时,司机会向哪里倾倒?为什么?
    24.如图所示,为了进一步美化、亮化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在寒假期间为教室和办公室更换一批新的窗帘。请结合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同学们通过拍打窗帘就可以清除它上面的浮灰呢?
    (2)为什么拉动生锈杆上的窗帘比没有生锈杆上的窗帘需要更大的力气?
    25.拔河比赛中小明所在的乙队被甲队匀速拉走,输了.赛后小明很纳闷:拔河过程中,甲方对绳子的力是不是大于乙方对绳子的拉力?
    26.启康同学在课余时间参照物理课本上的插图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仪器:瓶中装有适量带颜色的水,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瓶口密闭。但由于上课时经常梦游,(温馨提示:上课一定要好好听讲。)所以他并不知道该装置可以探究什么物理问题,好朋友思远告诉他这个装置可以探究三个物理问题,聪明的你帮启康同学写出该装置可以探究的三个问题。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相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就有力的作用,物体之间必须有相互的推拉挤压等作用才会产生力。故两个物体只要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这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跳远助跑是因为当起跳时人的身体仍然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这样会跳的更远,是利用了惯性原理,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
    A.汽车在高速运动下刹车时,由于惯性汽车仍要保持高速运动的状态,不易停下,容易造成事故,所以,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伤害,故A符合题意;
    B.将足球踢出后,足球不再受到力的作用,但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射入球门,即是利用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拍打衣服前,衣服和灰尘一起静止,当拍打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从衣服上掉下来,是利用惯性,故C不符合题意;
    D.助跑的目的是让运动员在起跳前有一个较大的速度,起跳时,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他起跳前的速度,从而能跳的更远,是利用了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详解】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为
    F=F1-F2=30N-20N=10N
    方向与F1的方向相同,水平向东,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但产生力的作用的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比如磁力、重力等,故A错误;
    B.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生活中常用铅垂线来检测墙壁是否竖直,若线与墙壁是平行的,则说明墙壁砌得竖直,故B正确;
    C.重力的作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质量均匀的光盘、篮球等,故C错误;
    D.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A.立定跳远前,静止站在地面上的人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属于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受到向前的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立定跳远中,人离地后继续向前运动,由于人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从起跳,腾空到落地的过程中,人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详解】
    A.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决定,故A不符合题意;
    B.就题中的情景而言,体现了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力作用的相互性,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接触的两物体间不一定能产生力,如果接触的两物体间没有相互挤压,则它们之间没有弹力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小黄在追逐打闹过程中撞掉了小方一颗牙,自己额头也肿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
    子弹正在竖直向上飞行,若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子弹将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故选B。
    8.B
    【详解】
    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即原来运动员是运动的,当其起跳后,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运动状态,所以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是惯性的有利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小型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被撞伤,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故B符合题意;
    C.拍打衣服时,衣服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再由于重力的作用而脱离衣服,是利用惯性的有利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锤头松动时,把锤柄的一端在水泥地上撞几下,即该过程中,锤头和锤柄都处于运动状态,当锤柄撞击到地面时运动停止,而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从而使锤头套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详解】
    0.5N物体的质量为
    A.一只蚂蚁的质量远远小于1g,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B符合题意;
    C.一本物理教材的质量在300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张课桌的质量在5kg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详解】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得到的科学的结论。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B
    【详解】
    A.冰壶运动中冰壶面很光滑,这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轮胎上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B符合题意;
    C.磁悬浮列车离轨悬浮是通过是相互接触的面分离来减小摩擦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给车轴上机油,这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详解】
    AB.小球被弹出后,在水平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作用,故A错误,B正确;
    C.由于弹簧与小球不接触,小球不受弹簧弹力作用,故C错误;
    D.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不受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故D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
    A.棋子P、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Q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P对Q的压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共三个力,Q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不平衡,故A错误;
    B.Q在P的下方滑动时,Q与P之间存在压力,发生了相对滑动,所以P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B正确;
    C.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离开P后滑动过程中,Q的惯性不变,故C错误;
    D.离开P后滑动过程中,Q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是变化的,故D错误。
    故选B。
    14.B
    【详解】
    A B.A、B静止,A在竖直方向受到了平衡力,受到了重力和支持力,若AB之间没有挤压,故A受到了向左推力和摩擦力,一共4个力,若AB之间有挤压,则A受到了摩擦力、推力、B对A的弹力,故A可能受到了5个力,故A错误;B正确;
    C.B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了重力和支持力,若A与B之间相互接触,但是没有挤压,则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力,故只受两个力,也可能是A与B之间相互接触,且有挤压,则A对B 有向左的弹力,而地面对其有向右的力,故可能受到了4个力,故CD错误。
    故选B。
    15.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改变物体的形状
    【详解】
    [1]用力踢球使足球从静止变为运动,足球速度的大小改变了,说明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2]球有凹陷即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在踢球的瞬间球会有凹陷,说明力改变了足球的形状。
    16.地面 惯性
    【详解】
    [1]蹬地时,人的脚对地施加了一个力,使地面发生了形变,地面对人的脚产生了一个支持力,所以该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
    [2]人和滑板原来是运动的,停止向后蹬地,人和滑板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
    17.重力 地球
    【详解】
    [1][2]地球对其表面的物体有一个吸引的作用,导致物体都受到方向竖直向下的重力,这个重力使叶子下落。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8.90N 水平向东
    【详解】
    [1][2]因为合力方向水平向东,而已知其中一个力的方向水平向西,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成可知另一个力为较大的力方向水平向东,故大小为合力的大小加上另一个力的大小,即
    30N+60N=90N
    19.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相等 同一直线上 方向相反
    【详解】
    (1)[1]把小车放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在相同条件下小车受到的滚动摩擦力比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越小,对得出实验结论更准确。
    (2)[2]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质量相等时,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小车静止。
    (3)[3]保持两盘中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会转动。直到两边的接线在同一直线上才又静止下来。
    (4)[4]如果将两边吊盘都挂在小车同一边的同一挂钩上,小车在水平面上只在一个方向上受到拉力作用,可以发现小车会运动起来。这表明小车受到的二力要是平衡力,必须满足两个方向相反这一条件。
    20.不是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详解】
    [1]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等于车与人的重力之和,故车受的重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那么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2]停止蹬地后,车最终会停下来的原因是受到阻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1.划船时,桨给水施加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桨同时施加一个向前的力,所以船就向前行
    【解析】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船桨向后划水时,桨给水向后的推力,水也要给桨(或船)向前的推力,船就前进了.
    22.见解析
    【详解】
    子弹具有惯性,出膛后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3.司机会像前倾倒;理由见解析
    【详解】
    因为原来司机和汽车一起向前运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人体上部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而脚已随车停止了运动,因而身体会向前倾倒。
    24.见解析
    【详解】
    (1)拍打窗帘前,浮灰在窗帘上是静止的。拍打窗帘后,窗帘因受力改变运动状态而振动,浮灰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浮灰与窗帘分离,即通过拍打窗帘清除了它上面的浮灰。
    (2)窗帘杆生锈后表面变得粗糙,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所以拉动生锈杆上的窗帘比没有生锈杆上的窗帘需要更大的力气。
    25.拔河过程中,甲方对绳子的力等于乙方对绳子的拉力,因为绳子匀速运动,绳子处于平衡状态,甲方对绳子的力和乙方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分析】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详解】
    小明所在的乙队被甲队匀速拉走,绳子处于平衡状态,绳子水平方向受到甲方和乙方拉力的作用,甲方对绳子的力和乙方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有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26.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力可以使玻璃管发生微小形变
    【详解】
    物体热胀冷缩,当液体的温度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当大气压发生变化时,细管内液柱的高度会发生变化,故可以利用此装置验证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此时将瓶子装满水,当用力挤压瓶子,瓶子发生微小形变,而导致水柱的高度变化,故可以根据水柱的高度变化,验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相关试卷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北京课改版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北京课改版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