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1 全等图形教学设计
展开(1)认识全等图形,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与特征。
(2)能欣赏有关的图案,并能指出其中的全等图形。
(3)通过画图和分割图形等活动,积累对全等图形的体验,感受图形变换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全等图形的概念与特征,认识全等图形。
(2)在众多类似图形中找出全等图形,感受图形变换的思想。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本节课一共设置了六个活动,因此我选择问题串的形式来解决,学生动手操作和运用课件相配合的教学方法。活动中,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分析—画图—讨论—归纳”的全过程,主要采取了“观察法”、“实验法”、“发现法”相结合进行教学。
教学手段:A. 电教手段(多媒体+实物投影):精心设计了《全等图形》的课件。
B. 以问题串的形式。
C. 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自主探索,发现性质。
教学过程:
活动一:找不同(欣赏图案,初步认识全等图形)
问题1:请你从形状和大小两方面来找一找下面各组图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共有四种类型不同的图案:
①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案
②形状不同、大小相同的图案
③形状不同、大小也不同的图案
④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图案
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图形
设计意图:这节课开始一边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图案、可爱的动物、精美的窗花、有趣的几何图形,一边加入“找不同”这个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欣赏美丽图形的同时,学会观察图形,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引出今天这节课的主要内容——研究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图形,让学生初步感知全等图形的特征。
活动二:动动手(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与特征)
问题2:如何判断两个图形的形状、大小都相同?(看能否完全重合)
实物投影展示两块直角三角板,判断能否完全重合?如果能,怎样重合?
①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
(不能重合,它们的形状、大小都不相同)
②两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
(通过平移,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都相同,能够完全重合)
③两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
(通过翻折,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都相同,能够完全重合)
④两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
(通过旋转,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都相同,能够完全重合)
引出全等图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cngruent figures)
总结出全等图形的特征: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注意强调大小指的是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全等图形的概念与特征,初步感受到图形的三种不同的变换方式——平移、翻折、旋转。图形通过平移、翻折、旋转后虽然位置发生了改变,但是形状和大小没有发生改变,使学生对全等图形有了一个初步的动态的认识。同时为下节课介绍全等三角形打下铺垫,方便学生在下节课找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
活动三:做一做(画全等图形,进一步感受图形的三种变化方式)
问题3:能否将刚刚三种图形的变换方式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问题①:图中各组图形的第②个三角形是由第①个三角形怎样变换得到的?
问题②:要画出第③个三角形,你应该先确定哪几点?怎样确定?
问题③:你有办法验证画出的三角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是全等的吗?
问题④:你能画出各组的第⑤、⑥个三角形吗?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问题1是让学生找出图中各组的第②个三角形是由第①个三角形经过不同的变换得到的,有活动二的铺垫学生不会有困难,但要注意学生的叙述是否清楚、合理。问题2是为部分学生解决难点而设计的,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差异。问题3强调全等图形的判别方法必须完全重合。问题4主要让学生发现第(3)个图中的第⑤、⑥个三角形不用再画了,因为它们分别与该图中的第①、②两个三角形重合。让学生感受绕一点旋转特定角度的图形周期性出现的特征。
活动四:议一议(找出其中的全等图形)
问题4:观察下图,你能从中找出全等图形吗?与同学交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问:(4)和(7)、(5)和(10)为什么不是全等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活动下来,学生对全等图形的概念与特征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让他们找一找全等图形,并就(4)和(7)、(5)和(10)为什么不是全等图形说明理由。再次强调只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图形才是全等图形。
活动五:欣赏图案(指出其中的全等图形)
问题5:欣赏美丽的图案,你能指出其中的全等图形吗?
问题①:你在图案中找到了哪些全等图形?
问题②: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这些全等图形的?
问题③:欣赏的图案中就如图所示的图案与学生进行重点讨论
(两个图都是全等图形,而每个图中的两个大的等边三角形也是全等的,12个小三角形也是全等图形,还有全等的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等)
设计意图:(1)图案中包含有各种不同的全等图形,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并把它们找出来。(2)每一个图案其实是把一个基本图形经过若干次平移、翻折、旋转而成的,要把这一方法总结出来。(3)在欣赏图案的活动中让学生得到美的陶冶。
活动六:分割图形
分割图形1:用不同的方法沿着网格线把正方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
活动步骤:
印发若干张4×4方格纸,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分割,
剪一剪,看看你分割下来的图形能否完全重合,是不是全等图形?
分割完成后,让学生在小组和班内进行成果展示,介绍不同的分割方法;
设计意图:分割图形是学生乐意进行的一个有意义的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认识全等图形,积累对全等图形的体验,提高学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在分割的过程中教师应主要关注每位学生都参与了没有,而不是关注他们想到了多少种方法,对想出两种,甚至是一种方法的学生都应该给予鼓励,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分割图形2:用不同的方法把图中的正方形分成4个全等的图形
设计意图:分割图形1是沿着网格线把正方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分割图形2还是选择正方形,但没有网格线,将它分成4个全等的图形。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寻求一题多变。
分割图形3:把图中的等边三角形分成2个、3个、4个全等图形
设计意图:沿网格线分割正方形后学生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时再选用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进行分割全等图形的活动,学生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因为图形的选择较为简单,学生易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更进一步理解了全等图形的概念和特征。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从生活经验出发研究了全等图形及其特征: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形状相同并且大小相等的图形。
2、认识和感受了图形的变换――平移、翻折和旋转,提高了识图能力。
3、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定会发现数学之美,生活之美。
设计意图:在小结的时候幻灯片特别设计了花边的边框,一方面不会显得特别突兀,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全等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同学们学习的知识是实实在在地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欲,为布置设计图案的作业打下铺垫。
布置作业:
1、模仿设计:飞鸟图
2、在方格纸上利用全等图形的有关知识设计一幅精美的图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1 全等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1 全等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思考,交流,操作,尝试,拓展,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1.1 全等图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1 全等图形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准备,探索新知,知识运用,当堂反馈,课后作业,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1 全等图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1 全等图形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