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 (六三制)六年级上册6、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
展开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
6《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的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3.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 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准备: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烧杯、药匙、蒸发皿、坩埚钳
学生准备:食盐、火柴、水泥、抹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大家炒菜时放盐吗?生:放。
师:为什么放盐?生:放盐可以使菜变咸。
师:那盐是怎么让菜变咸的?谁知道?
生:盐溶解在了菜中。
师:你是这么认为的?
师:(出示羊口老咸菜图片)你们认识这个吗?生:羊口老咸菜。
师:如果把羊口老咸菜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两个月,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咸菜会晒干。
生:有食盐析出。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咸菜中的水分蒸发了,所以食盐析出来留在了咸菜上。
生:我认为食盐蒸发了,留在咸菜表面的是水分。
师:你们的想法很不同啊?
师:(出示水泥作品)再来看看这是什么?生:水泥块。
师:它是用什么做的?生:水泥。
师:水泥是怎么变成水泥块的呢?
生:在水泥中加上水。
师: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大家也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那你们的看法究竟对不对呢?只要我们了解了食盐和水泥的变化,这三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这便是我们这节课深入探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食盐和水泥)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活动一: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
(一)观察食盐和水泥加水后的变化
1.认识食盐和水泥的特点
师:要想研究食盐和水泥的变化,我们首先来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摆放着盛有食盐和水泥的烧杯,大家能区分出来吗?生:能。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20秒。
生:食盐是颗粒状,白色的;水泥是粉末状,灰色的。
师:大家通过观察法知道了食盐和水泥的特点,真棒!
2.问题猜想假设
在食盐和水泥中加上水会有什么变化?
师:那你猜想一下在食盐中加上水,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食盐溶解在水中,不见了,变成食盐水。
师:那在水泥中加上水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水泥不会溶解在水中,会变成水泥浆。
师:根据你们的想法,食盐加水会制成食盐水,水泥加水会变成水泥浆。那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用一号药匙取一勺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观察现象;用2号药匙取一勺水泥放在蒸发皿里,加入适量的水观察现象。时间2分钟。生:小组合作制作食盐水和水泥浆。
3.学生汇报
(1)交流食盐加水后的变化。
师:在给食盐加水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食盐溶解到了水中,不见了,变成了食盐水。
师:其它小组有不同想法吗?
师:看来大家都认为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变成了食盐水,大家的观察是正确的。
(板书: 盐水)
师:大家现在知道食盐为什么能让菜变咸了吗?
生:因为菜含有水分,所以食盐被溶解了。
(2)交流水泥加水后的变化。
师:食盐可以溶解到水中,那水泥也能溶解到水中吗?谁来说说你的观察?
生:水泥不能溶解到水中,水泥加水后变成了水泥浆。
师:其它小组怎么认为的?大家都认为水泥没有溶解在水中,而是变成了水泥浆,大家的观察是正确的。(板书: 水泥浆)同时证明了大家的猜想也是正确的。
(二)观察食盐和水泥除水后的变化
1.提出问题
师:我们通过动手做实验知道了食盐加水变成了食盐水,水泥加水变成了水泥浆,那你们有没有办法把盐水和水泥浆中的水分除去?
(板书: 除水)
2.学生交流除水的方法
生:用太阳晒。
师:利用太阳的热量除水,即经济又环保,这个方法太妙了。
师:还有其它的方法吗?生:加热。
师:这个方法真不错!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从课本上看到的,课本上有学生做实验的图片。
师:提前探究课本是学好科学的一种简单又有效的方法,你真会学习。
3.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师:大家的方法都不错。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你们能利用这些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快速除水盐水和水泥浆中水分的实验方案吗?小组讨论一下,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你的实验方案。
(1)小组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生:在蒸发皿里倒入少量的食盐水,然后把蒸发皿放在三角架上,用酒精灯加热。
师:你们是打算用加热的方法给盐水除水,其它小组有不同想法吗?
师:那水泥浆用什么方法呢? 生:也是加热。
师:其它小组有更好的方法吗?
生:同时给盐水和水泥浆加热。
师:这个实验方案真不错!同时给盐水和水泥浆加热,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实验时间!你的想法真巧妙!
(2)交流实验要求。
师:为了保证实验操作的规范和减少误差,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酒精灯的使用,蒸发皿的取用)
师:你们说的这几点非常重要,其他同学在做实验时也要注意。老师这也有几点提示: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温馨提示)
实 验 记 录 卡
物体名称 | 食 盐 | 水 泥 |
物质特点 |
|
|
加水后看到的现象 |
|
|
除水后看到的现象 |
|
|
除水后产生物质 的特点 |
|
|
实验结论 |
|
|
4.学生实验(两个实验同时进行)
师:还有不明白的吗?没有的话赶紧开始实验吧,看那个小组合作最默契,完成速度最快。完成后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
教师巡回指导实验过程,并提醒学生填写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师:在给盐水除水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盐水除水后形成的物质是什么?生汇报。
师:这说明盐水除水后形成的物质还是颗粒状的食盐。(板书: )
师:也就是说食盐加水变成了食盐水,经过加热又变成了食盐,说明食盐发生变化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生:恢复原状。(板书:能恢复原状 )
师:讲解可逆变化的概念。(出示课件:可逆变化)也就是说食盐的变化是可逆变化,现在大家知道咸菜为什么经过晾晒会重新析出食盐颗粒了吗?
(板书:可逆变化 )
师:食盐的变化是可逆变化,那水泥的变化呢?那个小组来说说水泥浆除水后有什么变化?生汇报。
师:实验证明水泥浆除水后没有变成水泥而是变成了水泥块。
(板书: )也就是说水泥加水后不管用怎样的方式都不能变成粉末状的水泥了。(板书:不能恢复原状)
师:讲解不可逆变化的概念。(出示课件:不可逆变化)
(板书:不可逆变化)
师:那现在你们知道水泥块是怎么来的了吗?
生:简单交流。
活动二:自由活动:认识其他物质的变化。
师:刚才大家通过做实验知道了有的物质的变化有两种分别是什么?
生: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
师: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那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判断下面几种物质的变化?
师:出示课件:(自然界水的变化)按箭头方向观察,自然界的水有哪些变化?生分析自然界水的三态变化。师(出示课件)讲解。
师:出示课件:(玻璃的变化)按箭头方向观察,玻璃有哪些变化?
生分析玻璃的变化。
师: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发现水和玻璃的变化和食盐的变化有一个共同点。
生:都能恢复原状,都是可逆变化。
师:你们判断得都很正确,看来关于可逆变化的知识,大家都掌握得非常扎实,那再来看看这幅图片中的五种物质变化属于什么变化?出示课件
师:生简单分析这五种物质的变化。
师总结:这五种变化也有一个共同点。
生:这五种物质变化后都不能恢复原状。
师:大家判断得都很正确,这五种物质的变化都是不可逆变化。看来你们已经完全掌握了什么是可逆变化,什么是不可逆变化,那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生简单举例。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质都在发生着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老师这还给大家搜集了很多有关物质变化的资料,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师:物质的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那它是不是只给我们带来了好处呢?有没有不利影响呢?我们一块来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
学生讨论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的利弊。
生:废品收购站里的废品经过加工可以利用,是可逆变化。污染的水域经过治理能够变清,是可逆变化。
(播放视频)森林经大火燃烧后烧成灰烬,是不可逆变化。
师:有很多废品是可以再利用的,所以我们要把他们放到有可回收标志的垃圾箱,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这是可逆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治理污水虽然是一种可逆变化,但如果想使污染的水域恢复到原状却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呼吁人们减少水域污染;森林大火是不可逆变化,一旦发生就给人类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损失,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森林这样的不可逆物质,为环保奉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师:也就是说有些物质的变化是我们需要的,如废品的再利用,所以我们应该反复使用可逆物质;而有些物质的变化是我们不需要的,如水泥受潮、森林失火、铁钉生锈等,它们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应该保护不可逆物质。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物质的变化,积极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影响。
四、总结收获,抽象提升。
师:同学们,这节课一定收获了很多,谁愿意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收获。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对于一些可逆的物质我们应该怎样充分利用,实现它的再生?大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调查,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调查成果。
板书 食盐和水泥
加 除 加
水 水 水
能恢复原状 不能恢复原状
可逆变化 不可逆变化
《食盐和水泥》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教科书以水泥与水产生不可逆变化为例,暗含着使学生认识物质变化对人类生活影响的知识点。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的一面,尽量减少消极的一面,发挥人在物质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食盐和水泥》效果分析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科学猜测是一种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符合基本科学逻辑上的合理的科学性的预测,而不是一种漫无目的的瞎猜。因此,我在实验之前,先让学生猜测食盐和水泥在水中会有什么变化?它们还能变回原来的样子吗?然后,在做实验进行观察、对比,发现与猜测的异同,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
2、自主制定研究方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调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设计出具体的研究方案,教师做必要的指导,以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为探究食盐组、探究水泥组,小组同学自主研究实验方案。
3、实验并做好科学记录。要科学课上得更具有科学性,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每一个实验结果,充分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意见、真正把学生的第一手材料作为分析研究的基础。本课中的实验记录卡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充分的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研究,这就是科学性教学的体现。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已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也注重了学生科学习惯的培养,教学效果好。
《食盐和水泥》教材分析
物质变化的本质引出自然界物质变化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如物态变化、机械变化、地球运动等。物质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是否可以恢复原状来讲,可以分成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两种。本课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食盐和水泥,来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
《食盐和水泥》评测练习
一、填空
1.水泥在加水混合后,不能 。
2.在自然界,物质是以三种状态存在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_______变化引起的。
二、判断
1.牛奶和醋混合后,还可以恢复牛奶原来的形态。 ( )
2.物体可以发生形态的变化,也可以发生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
3.种子发芽后,不能恢复原来的形态。( )
4.在一定条件下,馒头可以变回面粉。 ( )
三、选择
1.下列哪一变化仅仅是形态的变化?( )
A、木块燃烧 B、大米做成米饭 C、食盐溶于水
2.下列哪一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 )
A、鸡蛋放在醋中 B、水结成冰 C、面塑
3.植物油和水混合后:( )
A、没有生成新物质 B、生成了新物质 C、以上两种说法都不对
4.下列哪个变化属于可逆的变化?( )
A、花生到花生油的变化 B、西瓜到西瓜汁的变化 C、玻璃到玻璃杯的变化
5.下列哪个变化属于不可逆的变化?( )
A、木材制成椅子 B、食盐溶于水 C、泥捏成泥人
《食盐和水泥》课后反思
科学课必须体现出浓郁的科学味,我们不能忽略科学探究的任何一个教学环节,应尽可能的让科学性贯穿科学课的始终,从而让我们的学生从探究活动中受到一次次科学的洗礼,不断提高科学素养。下面我结合本节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来阐述我的一些反思。
(1 )教学的主动性。授课中教师少说,让学生多说,充分表达他们的思想、观点和看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发现问题及时点拨,把探究的过程还给学生。
(2 )体现思想教育。在学习本课引导学生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教科书以水泥与水产生不可逆变化为例,暗含着使学生认识物质变化对人类生活影响的知识点。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的一面,尽量减少消极的一面,发挥人在物质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3) 体现趣味性。充分利用实验材料,认识科学的趣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探究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习兴趣。
《食盐和水泥》课标分析
课型:观察实验课
课程标准对本内容的要求:
1.愿意合作与交流。
2.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六年级上册6、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六年级上册6、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五年级上册16.食盐和水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上册16.食盐和水泥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大家猜想可能,两实验同时进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六年级上册6、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六年级上册6、食盐和水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