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1.社会公共秩序是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要从小事做起。下列行为中属于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是( )
A.经常收拾自己的房间 B.排队上下车,有序进出站
C.主动扶起路边跌倒的老人 D.阻止流浪者乘坐公交车
2.“您现在可以用闪光灯了。”体操赛馆内的志愿者对身边的一位观众说。刚才,这位观众想记录比赛的精彩瞬间,拍照时用了闪光灯,被志愿者制止了。观众在比赛中使用闪光灯的行为( )
①是一种不遵守观赛礼仪的行为 ②很可能影响运动员现场发挥 ③是为了拍照效果好,没什么大不了 ④体现了观众的观赛热情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3.下表是某研究机构对公共场所人们不良行为的调查结果。这项结果提醒人们要( )
A.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B.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D.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4.小到乱扔垃圾、插队抢座,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大到企业经营不守规矩,什么昧心钱都敢赚;政府部门靠潜规则办事等等。根治这些乱象,必须( )
①宣传规矩、规则,减少“无知者无畏”现象的发生 ②培养规矩意识,提升守规矩的文明素养和习惯③加大立法力度,通过立法来彻底杜绝不守规矩的行为 ④把处罚落到实处,让不守规矩者付出必要代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中央电视台有这样一则广告:面对红包,老师对家长说:“你在伤害我!”医生对患者家属说:“你在侮辱我!”国家公务员对审批者说:“你在藐视我!”交警对考驾驶证的人说:“请你尊重我!”这则广告启示我们( )
①尊重他人,要尊重他人的劳动 ②自尊的人自爱 ③自尊的人不会做出有损自己名誉、人格的事 ④收红包被人知道后,有损自己的尊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一位诗人在一条只能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对面走过来的评论家相遇。对诗人有成见的评论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我恰恰相反。”诗人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下列说法,你不同意的是( )
A.没有教养的人就会变得骄狂、自负、愚蠢
B.这位诗人机智的回答中反映出了他幽默的生活情趣
C.文明礼貌体现着诗人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质
D.这位诗人不懂得尊重别人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的话强调了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要( )
A.礼节仪表同质朴的品格相结合 B.在人际交往中注意生活细节
C.有宽广的胸怀,不能盲目自大 D.在与人相处时懂得尊重别人
8.张军国庆节随爸爸一起出去旅游,这是他在日记中记下的话:今天很不高兴,我亲眼看见走在我前面的游客将吃完的零食袋子扔在了走廊上。我说了一句:“请带走你的垃圾。”他竟然回了一句:“多管闲事。”该游客的行为( )
①是不自尊的表现,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②说明了他缺少社会公德意识 ③是不文明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④虽不符合道德要求,但扔垃圾是他的权利和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9.衡阳七旬老人王济寿在小区摆下“无人售菜篮”,一捆一捆的新鲜蔬菜摆放在菜篮子里,却不见卖菜人。买菜人不用挑、不用称、不讲价、自己找零,选到自己心仪的菜品后,只需要把钱放入一旁的爱心钱盒中就可以离开。无独有偶,郑州老太张大娘坚持五年“无人售馍”、广州欧婆婆“无人售报”……如果给上述新闻添加一个标题,最贴切的是( )
A.诚信社会,你我共建 B.践行诺言,一诺千金
C.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D.做老实人,问心无愧
10.下列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的有( )
A.欠债不还 B.违反交通法规 C.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D.贩卖毒品
11.小明在课间下楼梯时,不小心踩到小武的右脚,小明赶紧说“对不起”。但在放学后小武就叫几个哥们儿在校门口将小松暴打一顿,结果小明被打伤,用去医疗费2300元。后经学校调解,小武的父母付清医疗费,并带小武向小明赔礼道歉,事情圆满解决。这种解决事情的方式属于( )
A.非诉讼途径 B.法律援助 C.法律服务 D.诉讼途径
12.据调查,部分在校学生有过被不法分子擂肥的经历。假如遇到类似的情况,你的正确做法是( )
A.以牙还牙,以暴制暴 B.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C.想办法凑钱给他们,花钱买平安 D.告诉老师、家长或拨打“110”报警
13.中学生陈云帆发现有人慌慌张张地从邻居家搬出一些物品,于是躲在一旁“窥视”。看到那些物品被装上一辆小货车后,陈云帆便记下车牌号。后来警方通过陈云帆提供的车牌号破案,抓住了窃贼。这说明他( )
①懂得要防范侵害,见义勇为 ②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③懂得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护④能够明辨是非,维护正义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学生张静放学回家。一进家门,发现几个神色异常的陌生人在家中翻东西,她马上意识到出了问题,故意敲了敲门问:“张静在家吗?我找他有点事。”陌生人回答说:“不在!”张静趁机离开,到邻居家拨打“110”报警,警察及时赶到,抓获了窃贼。这一事例从法律的角度对你的健康成长的启示是( )
①要勇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②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生命最宝贵,要注意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④要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培养良好的品德、人格,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就会从内到外地表现出来。下列属于文明礼貌行为的是( )
A.中学生可以佩戴首饰上学 B.妨碍他人不道歉无关紧要
C.说话要注意场合,态度诚恳 D.与他人发生摩擦,大打出手
16.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正在逐渐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其诚信记录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和奖励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 )
A.诚信的核心是善 B.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C.诚信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D.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
17.晓红在父母离异后随妈妈生活,后来妈妈下岗了,晓红爸爸原来每月支付给她的生活费也无故停付了,母子俩生活陷入困境。晓红面临辍学。为此,晓红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有( )
①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律武器维权 ②外出打工,自食其力 ③通过向居委会或父母双方单位反映情况,寻求调解 ④申请法律援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部分学生在考试的时候遇到题目不会做,采取偷看前面同学的卷子。对此类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帮助他( )
A.这是她心虚的表现,无视他。
B.告诉他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
C.要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就应该在全体同学面前检讨
D.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要做的人不知鬼不觉。
19.我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这说明了( )
A.秩序来自规则B.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C.法律能够保障我们的生活D.有没有规则一个样
20.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B.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
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
D.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
2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这一观点说明()
①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能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②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③真正的自由需要社会规则的保障,才能促进社会有序的运行
④真正的自由不受任何法律和规则的约束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2.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团聚的节日,外出的人总是不远万里回家团聚。在车站许多乘客自觉排队购票和进站的行为充分体现了( )
A.自觉遵守公共秩序B.自觉保护公共环境
C.自觉爱护公共设施D.尊重和平等地对待他人
23.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境遇和家庭条件不同,但人生来平等,这种平等集中表现为()
A.人格和法律地位的平等B.经济地位的平等
C.接受教育和就业的平等D.生活地位的平等
24.助学贷款帮助很多学生圆了大学梦,很多学生走入社会后积极工作,逐渐还清贷款,这说明这些学生( )
A.顽强拼搏,完成学业B.信守承诺,履行约定
C.拒绝谎言,懂得承诺D.艰苦朴素,努力学习
25.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是否大方得体,行为举止是否符合学生的身份。这些都是( )
A.自负的表现 B.自尊的表现 C.虚荣的表现D.自卑的表现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文明有礼的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丽丽对长辈讲话粗鲁傲慢
②明明在老师讲课时搞小动作左顾右盼
③琪琪同学对帮助自己解答疑难问题的同学道谢
④君君同学在公共场合能做到遵守相关规则,举止规范,用语文明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7.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患者提出“反对歧视,拒绝排斥”的口号。艾滋病患者的诉求反映了他们()
A.勇敢坚定、顽强生存的愿望B.与他人自由平等交往的现实
C.努力发挥自己优势的追求D.自尊和获得他人尊重的渴望
28.践行诚信对公民最起码的要求是( )
A.树立奉献精神B.树立诚信意识 C.树立维权意识D.树立法治观念
29.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规定了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
B.明确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C.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
D.法律是比道德更重要的社会规则,没必要遵守道德
30.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因受贿一千多万元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这表明党和政府严厉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王益的受贿行为属于( )
A.—般违法 B.犯罪 C.严重不良行为 D.不道德行为
31. 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的某汽车销售员,被拘留十天;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的某装修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32.马某被人雇佣从事驾驶挖掘机的工作,因迟迟没有拿到工钱,于是向挖掘机的发动机机箱和柴油箱内倒了两袋红糖,导致该挖掘机受损,被法院判决赔偿被害人损失6万元。这一案例说明( )
①任何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生活在法治社会,应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③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④合法权益受不法侵害时,正确的方法是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答案
1-5BABAA6-10DAAAD11-15ADDCC16-20BABBA21-25BAABB26-30BDBDB31-32DD行为
闯红灯
乱扔垃圾
围观并起哄
插队
小孩随地大小便
践踏花草
抢座
其他
比例
17%
27%
16%
12%
10%
9%
9%
4%
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汇编八年级上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汇编八年级上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