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老百姓生活,秦二世胡亥,直接原因,②遇雨误期,根本原因,①秦的暴政,课堂练习,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 10 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30万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50万南攻越族, 戍守五岭
70万建阿房宫, 修骊山墓
修驰道, 运粮饷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秦朝刑罚严酷,以至)赭[zhě]衣塞路,囹圄[líng yǔ]成市(穿囚衣的犯人堵塞了道路,监狱多得像市场一样),天下愁怨,溃而叛之。——《汉书·刑法志》
按照国家规定:先是黑京面(即在脸上刺字,是秦朝的一种侮辱刑),然后劓(即割鼻子),砍断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脚),又腰斩(拦腰斩断),最后是醢(hai,即剁成肉酱)….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罪….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沉重的徭役,兵役,赋税,严刑峻法之下,百姓过着穷困潦倒,忍饥挨饿的生活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二、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想一想: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这给封建统治者什么样的启示?
2、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项羽(前232-前202)。姓项,名籍,字羽,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
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项羽以少胜多,秦军主力被消灭
(项羽)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楚战士(项羽)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史记·项羽本纪》
秦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最终统治权,开始了长达四年(前206-前202)的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前207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
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
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
楚汉之争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历史上称汉高祖。
前期: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楚汉战争(前206~前202年)
1.“天下苦秦久矣”,是指( ) ①赋税繁重 ②刑法苛严 ③车同轨,书同文 ④徭役繁多
2、最后推翻秦朝的是()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请回答:(1)被秦灭掉的是哪六国?(2)为什么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韩、赵、魏、楚、燕、齐
秦的暴政导致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的统治。
历史法庭——秦始皇的功过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课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秦朝是哪一年灭亡的,老百姓生活,秦的暴政,官逼民反,吴广起义,最后的取胜者--刘邦,课堂小结,搏击中考,大泽乡,公元前207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演示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秦的暴政,沉重的赋税,秦二世更加残暴,徭役兵役繁重,残酷的刑法,赋税沉重,陈胜吴广起义,领导人,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文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秦始皇--嬴政,猜猜这是什么故事,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根本原因,楚汉之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