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学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生态因素,不喜光,鱼吐泡泡,高原反应,酸性土壤,碱性土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环境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玉米的生长发育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我国从东到西植被分布:荒漠——草原——森林
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温度(湿度)能否影响霉菌的生长
温度(湿度)能影响霉菌的生长
(1)选择材料,处理材料
4、实施实验并记录结果
5、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培养皿、清水、放大镜、烤箱
将面包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
面包为什么要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
使面包可以接触空气中的霉菌
放置4-5天 ,每天观察各培养皿中面包是否有霉菌出现以及霉菌的生长状况,记录情况。
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应该选择 (温度、湿度)不同的环境;探究湿度对霉菌的影响,应该选择 (温度、湿度)不同的环境。如果要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应该用 两个培养皿中的面包进行比较;如果要探究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应该用 两个培养皿的面包进行比较。(选择 ① ② ③ )
影响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很多,每个实验通常只能探究其中 个因素的作用。
霉菌更易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
捕食是生物间最普遍的种间关系
有利于生物捕获猎物或者躲避捕食者的追击
对捕食者构成威胁或者伤害,其艳丽的体色也会成为捕食者终生难忘的预警信号。
为了方便捕食或者躲避敌害。
讨论:蚯蚓对它生活的环境有哪些影响?
蚯蚓挖掘土壤,使土壤变松,并使空气和水容易抵达植物的根部。另一方面,蚯蚓的粪便能够增加土壤的保肥和保水能力。
探究: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实测不同地点温度和湿度时干湿计放置位置不同
每个实测需要记录三组数据
植物蒸腾失水是通过叶片完成的,放在接近叶片位置
无论是草坪还是灌木,对环境都有降低温度和增大湿度的作用。
绿色植物具有调节周围气候的作用。
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生物对环境造成的有益影响
生物对环境造成的有害影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认识生命第1章 生命的世界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优秀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向日葵,春江水暖鸭先知,蒲公英撒播种子,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获奖课件ppt,共45页。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学演示ppt课件,文件包含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tx、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