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二章物态变化基础巩固(4)2020-2021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纪上册练习题

    第二章物态变化基础巩固(4)2020-2021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纪上册练习题第1页
    第二章物态变化基础巩固(4)2020-2021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纪上册练习题第2页
    第二章物态变化基础巩固(4)2020-2021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纪上册练习题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小鹏在收到的快递海鲜包装中发现装有冰袋,冰袋在海鲜运输中所起到的作用是( )
    A.熔化吸热B.凝固放热C.汽化吸热D.升华吸热
    2.《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熔化形成的
    C.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D.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华形成的
    3.水是大自然的精灵,瞬息万变中向我们展示了它神秘的特性,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冰雪消融B.露珠晶莹
    C.白雾弥漫D.霜满枝头
    4.今年十堰市部分区域气温高达36℃,小明在教室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
    5.如图所示,小刚发现冬季鞋底踩到水后行走在冰面上,鞋底有被粘住的感觉。请你分析小刚鞋底被粘住是因为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 )
    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华
    6.下列关于物体熔化与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熔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B.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不会处于固液共存态
    C.非晶体凝固过程中不需要放热
    D.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7.下列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B.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
    C.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D.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8.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
    B.夏天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是冰棒汽化形成的
    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此时此地河水温度低于周围环境温度
    D.冬天烧开水时,水壶壶嘴较远处出现大量“白气”,而壶嘴最近处没有“白气”是因为温度太高,水蒸气无法液化
    9.城市环保建设——洒水车给街道洒水是环保工人的必修内容,是净化空气的主要举措。洒水过后,路人感觉凉快一些,是因为水蒸发了,属于( )
    A.液化现象 放热B.液化现象 吸热C.汽化现象 放热D.汽化现象 吸热
    10.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同学吹电风扇感觉凉爽,下列现象在物态变化方式上与此相同的是( )
    A.严冬结了冰的衣服也能变干
    B.湿衣服晾后变干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
    D.夏天吃冰棒解热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温计能够测量沸水的温度
    B.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雪是空气中的水凝固形成的
    12.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秋雨连绵,空中弥漫着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B.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
    C.向冰面上撒盐可以使冰在0℃以下的温度熔化,说明的熔点升高了
    D.金秋十月美丽的校园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3.下面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
    14.如图为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由长颈玻璃瓶倒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当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B.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C.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管内液面降低
    二、填空题
    15.炎炎夏日,小明同学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儿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_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6.温度是表示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此时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__℃。在实验室中____________用这个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选填“能”或“不能”)。
    17.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冷却,记下液态海波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如图的形状。思考并回答:
    (1)DE段,海波是______态,______热(选填“吸”或“放”);
    (2)EF段表示海波的状态是______态,______热(选填“吸”或“放”);
    (3)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
    18.生活中有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为了使物体快速变干而常用的做法,将刚洗过的锅放在煤气灶上加热说明蒸发的快慢与______有关;将篮球场上的积水扫开说明蒸发的快慢与______有关。
    19.野外求生节目介绍,按如图所示方法可获取少量淡水。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________加快,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____形成小水滴;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作用滑到最低处滴入水桶,可得到淡水。
    20.实验室有支读数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5℃,测沸水(1个标准大气压)的温度时,其读数是95℃,当实际温度为30℃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____℃。
    三、简答题
    21.(1)冬天用嘴对手哈气时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用嘴对手吹气时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2.在通常情况下,许多物质的密度、沸点、凝固点、比热容等都是稳定不变的。这些稳定不变的物理量既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也是自然界平衡与和谐的本质反映。假如这些物理量发生改变,我们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就会发生变化。请仿照示例,就任一物理量发生改变,提出一个相关的物理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想。
    (示例)问题:如果水的密度变小,轮船的吃水深度将如何变化? 猜想:轮船的吃水深度将增加。
    问题:______;猜想: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为了给海鲜降温,常在海鲜包装中放入冰袋,利用的是冰在熔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
    故选A。
    2.D
    【详解】
    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
    B.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
    A.冰雪消融是冰雪吸热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不符合题意;
    C.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不符合题意;
    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详解】
    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人会感到凉爽;电风扇吹出的风,并不能降低气温,也不是风吸收人体的热量,在室内,风也不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
    鞋底有水,行走在冰面上时,鞋底的水由液态凝固为固态的冰,与冰面合为一体,所以有被粘住的感觉。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
    A.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故A错误;
    B.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会处于固液共存态,故B错误;
    C.非晶体凝固过程中需要放热,故C错误;
    D.同种物质的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是相同的,故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
    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故A正确;
    B.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水变成了冰,是凝固过程,故B错误;
    C.雪的形成是属于凝华现象,而凝华要放出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不冷,故C错误;
    D.吹风扇感到凉快,是因为是吹风加快了人体汗液的蒸发吸热,从而使人感觉凉快,故D错误。
    故选A。
    8.D
    【详解】
    A.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故A错误;
    B.夏天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棍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
    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河面上出现的“白气”,是河面上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此时此地河水温度高于周围环境温度,故C错误;
    D.烧水时看到的白气是水壶内出来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壶嘴处温度比较高,从壶内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故壶嘴最近处没有“白气”,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
    洒水过后,路人感觉凉快一些,是因为水蒸发了,水变为了水蒸气,即汽化,汽化时吸热,故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
    汗流浃背,吹风扇时感觉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时吸热。
    A.结了冰的衣服变干是固态变液态的升华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湿衣服变干,是液态变气态的蒸发过程,故B符合题意;
    C.樟脑丸变小,是固态变气态的升华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
    D.吃冰棒可以解热,是因为冰棒熔化时吸收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B
    【详解】
    A.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沸水的温度为100℃,所以不能用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故A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
    D.雪是高空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
    A.雾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B.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液滴,故B错误;
    C.冬天气温低,为了防止水结冰,可以配成相应的溶液,降低水的凝固点,往冰面上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故C错误;
    D.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故不符合题意;
    B.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水蒸气液化成的水滴,需要放出热量,故不符合题意;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中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故符合题意;
    D.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B
    【详解】
    ABC.图中温度计反映的是外界大气的温度变化,其原理是气体的热胀冷缩,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烧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液面下降,故A错误,B正确,C错误;
    D.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烧瓶内的空气遇冷体积缩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液面上升,故D错误。
    故选B。
    15.汽化 熔化
    【详解】
    [1]游泳后走上岸,身上的水会汽化,汽化吸热,因此人会感觉有点冷。
    [2]含在嘴里的冰棒熔化会吸热,因此感觉凉快。
    16.物体的冷热程度 液体热胀冷缩 1 -3 不能
    【详解】
    [1]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银,有的用煤油。
    [3]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4]液面在0刻度线以下,故此温度计的示数为-3℃。
    [5]沸水的温度为100℃,而此温度计的量程为-20℃~80℃,故不能用此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17.液 放 固液共存 放 48
    【详解】
    晶体凝固前放热温度下降,处于液态;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凝固完毕,温度下降,处于固态。
    (1)[1][2]从图象知道,在DE段温度不断下降,应是液体的放热过程,此时海波是液态。
    (2)[3] [4] EF段温度保持不变,是海波的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且此时放热。
    (3)[5] 由于EF段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熔点是48℃。
    18.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详解】
    [1]将刚洗过的锅放在煤气灶上加热会提高液体的温度,说明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2]积水扫开会增大液体的表面积,说明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19.吸热 蒸发 液化
    【详解】
    [1][2] 阳光照射通过热传递改变海水能量,海水吸收热量能量变大,温度升高,吸热加快,蒸发加快,形成水蒸气。
    [3]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塑料膜,放热液化成小水滴。
    20.32
    【详解】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温度计上的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当实际温度为30℃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5℃=32℃
    21.(1)冬天用嘴对着手哈气,手会感到暖和,这是因为口中哈出的水蒸气在手上液化时放热造成的;
    (1)用嘴对着手吹气,手会感到凉,这是因为吹气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手上水分蒸发,而蒸发过程要吸收热量的.
    【分析】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会放出热量;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过程会吸收热量.
    【详解】
    (1)冬天用嘴对着手哈气,手会感到暖和,这是因为口中哈出的水蒸气在手上液化时放热造成的;
    (1)用嘴对着手吹气,手会感到凉,这是因为吹气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手上水分蒸发,而蒸发过程要吸收热量的.
    22.如果水的凝固点变低,会更容易结冰吗? 凝固点变低,冬天会更难结冰
    【详解】
    [1][2]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水的凝固点,如果水的凝固点变低,是否会更容易结冰;然后作出猜想,凝固点变低,即凝固的温度变低,那么水要降低更低的温度才能结冰,所以冬天会更难结冰。

    相关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