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5 液体压强-【迎战中考】2022年物理考点必刷100题(人教版)
展开考点25 液体压强(原卷版)
【迎战中考】2022年物理考点必刷100题(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44题)
1.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 茶壶
B . 过路涵洞
C . 拦河大坝
D . 船闸
2.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 ρ 水 > ρ 酒精 ),若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与液体无化学反应),且均无液体溢出,这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则可以确定( )。
A .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B . 甲球的质量等于乙球的质量
C . 甲球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D . 甲球所受的浮力大于乙球所受的浮力
3.如图所示,电子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厚度与质量均忽略不计),已知水的质量为 600g ,容器的底面积为 100cm 2 。将一个质量为 600g 、体积为 1000cm 3 的实心圆柱体 A 用细线系着,将其一半浸入水中(不考虑物体 A 吸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 所受的浮力为 5N
B . 容器对电子秤的压力为 12N
C . 若剪断细线, A 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先变大后不变
D . 若剪断细线,待液面静止后, A 未触底,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1200Pa
4.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液体压强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 . 深度越大的液体,液体压强一定越大
C . 连通器中液体静止时,液面一定相平
D . 液体中某点的压强大小由液体密度和深度共同决定
5.图中没有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工作的是( )。
A . 锅炉水位计
B . 洗手盆下的水管
C . 液体压强计
D . 自动喂水器
6.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 . 同种液体橡皮膜向左凸出
B . 水 “悬空”在塑料管中
C . 用吸管喝饮料
D . 吸盘被压在光滑墙壁上
7.如图所示,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某一深度处, U 型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下列操作会使高度差增大的是( )。
A . 仅将金属盒向上移动
B . 仅将金属盒水平移动
C . 仅改变金属盒面的朝向
D . 仅在水中加入食盐,食盐溶解后
8.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別装有质量相等韵液体。甲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 ,乙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 。将两支试管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试管竖直。乙试管倾斜,静止时。两试管内液面相平,液面距离桌面的高度为 ,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 和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9.如图,一方形容器置于水平面上,用竖直薄隔板将其分成左、右两部分,右侧部分横截面积是左侧的 2 倍,隔板底部有一小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左、右两侧分别注入两种不同液体,液面在图中位置时,橡皮膜恰好不发生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右两侧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相等
B.左、右两侧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
C.左侧液体的密度小于右侧液体的密度
D.容器中左、右两侧液体的质量相等
10.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倾斜放置,乙试管竖直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力分别为 F 甲 和 F 乙 ,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 p 甲 和 p 乙 ,则( )。
A . F 甲 > F 乙 B . F 甲 < F 乙 C . p 甲 > p 乙 D . p 甲 < p 乙
1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
A . 船闸 B . 牲畜饮水器
C . 洗手池的回水管 D . 潜水器
12.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 A 、 B 两点,已知 A 、 B 两点液体压强相等,则甲、乙杯中液体密度 ρ 甲 、 ρ 乙 大小关系为( )。
A . ρ 甲 < ρ 乙 B . ρ 甲 > ρ 乙
C . ρ 甲 = ρ 乙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3.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通过 U 形管液面的高度来体现
B . 对于不同种液体而言,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就越大
C . 液体压强的大小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有关
D . 当手指用力按压橡皮膜时,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几乎无变化,可能是因为压强计的密封性不好
14.一根两端开口的 U 形细玻璃注入一定量的水银,液面相平。再从另一端注入高度为 的某种液柱,结果使管内水银面下降了 。如果水银密度为 ,则该液体密度为( )。
A . B . C . D .
15.如图所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杯里盛有密度分别为 ρ 1 、 ρ 2 ( ρ 1 < ρ 2 )分界清晰的两种液体,这时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 p A ,如果把杯内液体搅拌均匀后(总体积不变),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 p B ,比较 p A 和 p B 的大小,正确的是( )。
A . p A > p B B . p A = p B C . p A < p B D . 不能确定
16.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研究液体压强时的某一过程图,由图可知该同学正在研究的是( )。
A .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B .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变化规律
C . 同种液体、同一深度从不同方向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D . 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之间的关系
1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的是( )。
A . 茶壶 B . 水库大坝
C . 船闸 D . 锅炉水位计
18.下列各图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
A. B .
C . D .
19.图所示为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 p 随深度 h 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小 B . 甲液体的压强比乙液体的压强大
C . 甲液体的压强比乙液体的压强小 D . 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0.将冰块放在浓盐水中,液面位置如图所示,若冰完全熔化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将( )。
A . 不变 B . 增加 C . 减小 D . 无法确定
21.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 p A 和 p B ,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 F A 和 F B ,则( )。
A . , B . ,
C . , D . ,
22.在如图所示的 “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 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 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
A . 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
B . 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 180°
C . 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 . 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23.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因为液体受重力产生的
B . 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 .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 . 液体的重力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一定越大
24.如图所示,三个同样的容器 a 、 b 、 c 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三种液体,三个容器中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可知( )。
A . B .
C . D .
2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 F 甲 、 F 乙 、 p 甲 、 p 乙 表示,则( )。
A . F 甲 =F 乙 , p 甲 =p 乙 B . F 甲 =F 乙 , p 甲 > p 乙
C . F 甲 > F 乙 , p 甲 =p 乙 D . F 甲 > F 乙 , p 甲 > p 乙
26.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容器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 A 和 B ,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两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相等。若将 B 液体全部倒入甲容器中,液体对甲容器底面增加的压强为 Δp 1 ;若将 A 液体全部倒入乙容器中,液体对乙容器底面增加的压强为 Δp 2 ,(假设倒入后液体总体积不变),则( )。
A . Δp 1 > Δp 2 B . Δp 1 < Δp 2
C . Δp 1 = Δp 2 D . 无法判断
27.如图所示,将两个同样形状的长方体分别水平和竖直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则两个长方体所受到的( )。
A.上下压强差相等,浮力不等
B.上下压强差不等,浮力相等
C.上下压强差不等,浮力不等
D.上下压力差不相等,浮力相等
28.水上救援往往需要打捞沉没的货物,如图所示为该情景的简化图。假设物体静止在容器底部,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h=0.5m。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缓慢匀速提升,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1N;当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物体表面附着的水忽略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5N,取g=10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50Pa
B.物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2N
C.物体的体积为2×10-4m3
D.物体的密度为1.25×103kg/m3
29.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分别竖直悬浮在水中和漂浮在水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B.甲受到的浮力大于乙受到的浮力
C.水对甲下表面的压力大于水对乙下表面的压力
D.水对甲下表面的压强小于水对乙下表面的压强
30.漏斗状圆台形容器下端挡上一块薄塑料片,将它插入水中,如图.若在圆台内塑料片上放一个1千克的砝码,塑料片恰好下落.现缓慢地往圆台内注入水,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注入水的质量将( )。
A.大于1千克 B.等于1千克 C.小于1千克 D.无法判断
3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
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ρC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
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
32.将一实心圆柱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体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体,直至浸没(物体未与容器底接触)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浸人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重力为40N B.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5N
C.物体的密度为2.5×103kg/m3 D.物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800Pa
33.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相同深度、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且 p甲>p乙.现将体积为VA、VB的两球分别浸没在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无液体溢出,甲、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A<VB,ρ甲>ρ乙 B.VA>VB,ρ甲>ρ乙
C.VA=VB,ρ甲<ρ乙 D.VA<VB,ρ甲=ρ乙
34.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 的水中,如图 6 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变小
B.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 水杯底的压强变大
C.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
D.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3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上下两部分均为柱形的薄壁容器,两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1、S2.质量为m的木球通过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T,此时容器中水深为h(水的密度为ρ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球的密度为ρ0
B.木球的密度为ρ0
C.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量为T
D.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量为T
36.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7.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ρ水=1.0×103kg/m3)则该木块( )。
A.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N
B.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10﹣3m3
C.木块的密度是0.7×103kg/m3
D.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600Pa
3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一个漂浮、一个悬浮(液体均无溢出),则液体密度ρA、ρB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ρA<ρBp甲<p乙 B.ρA>ρBp甲>p乙
C.ρA>ρBp甲<p乙 D.ρA<ρBp甲>p乙
39.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等质量的液体,甲中液体密度为ρ1,乙中液体密度为ρ2.,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放在两容器的液体中,两球最终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小球A受到的浮力为F1,小球B受到的浮力为F2;甲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乙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2;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N1,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N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1<ρ2 B.F1
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
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
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
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
4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
42.水平桌面上,甲、乙、丙三个同规格容器内各装有液体,小明将完全相同的三个小球分别放入三个容器内,小球静止时状态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 )。
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
C.p甲>p乙=p丙 D.p甲<p乙<p丙
43.如图2(a)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其密度为ρ甲和ρ乙。已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乙液体互换容器(均不溢出),如图(b)所示,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甲、Δp乙,则( )。
A.ρ甲>ρ乙,Δp甲>Δp乙
B.ρ甲<ρ乙,Δp甲<Δp乙
C.ρ甲<ρ乙,Δp甲=Δp乙
D.ρ甲>ρ乙,Δp甲=Δp乙
44.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压力F的关系()。
A.p甲>p乙;F甲> F乙B.p甲 C.p甲=p乙;F甲> F乙D.p甲=p乙;F甲< F乙
二、填空题(共19题)
45.如图甲所示,长征 18 艇为 094A 型战略导弹核潜艇,艇长约 135 米,宽 13 米,水下最大排水量 1.1 万吨,水下潜航速度 28-30 节,最大潜深超过 300 米。长征 18 号核潜艇在 300 米处受水的压强是 ______ Pa 。如图乙所示是核潜艇在水下 30 米处发射导弹冲出水面时的情形,则在导弹发射后,水面下的核潜艇所受浮力大小 ______ (选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4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 A 、 B 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小球位置如图,此时两容器内液面刚好相平。则两球所受浮力 F A ____________ F B ,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 F 甲 ____________ F 乙 (选填 “ > ”、“ = ”或“ < ”)。
47.如图甲所示,小静用弹簧测力计挂一个实心圆柱体小物块,从空气中某一高度缓慢竖直下降浸入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浸没后又下降一段距离(水未溢出)。在该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 F 随物块竖直下降的高度 h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圆柱体的密度是 ____________ kg/m 3 。若物块与容器的底面积之比为 1 : 3 ,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变化 ____________ Pa 。
48.海底世界相当美丽,不过深海潜水,潜水服更加重要,由于海水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______ (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潜入 200m 深的海底,潜水服受到海水压强是 ______ Pa ( ρ 海水 =1.03×10 3 kg/m 3 )。
49.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 1kg 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 6cm ,容器底面积为 200cm 2 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______ N ;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 ______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将 ______ 。(后两空均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ρ 水 =1 × 10 3 kg/m 3 , g 取 10N/kg )
50.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液体。小亮先将微小压强计 U 形管的两液面调到同一高度,他再把同一支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的相同深度处,观察 U 形管中两次液面的高度差,如图。由此可知,两种液体中 ______ (填 “甲”或“乙”)液体的密度较大,判断依据是: ______ 。若要想两 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则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
51.小明在做 “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 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他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 U 形管两侧的液面是否发生变化,其目的是 __________ ;如图乙所示,金属盒进入水中的深度越深, U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 _________ ;将金属盒从水中移至浓盐水中同一深度处,可以探究 ___________ 。
52.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铝球( ρ 铜 > ρ 铝 ),两球的体积比较, V 铜 ___ V 铝 ,将两球分别浸没在完全相同的装有相同质量水的甲、乙圆柱形容器中(水没有溢出)两球受到的浮力比较 F 铜 ____ F 铝 ,两球浸没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较 p 甲 ______ p 乙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较 p 甲 ______ p 乙 (均选填 “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53.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某种液体,液体对A点的压强为 360Pa,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______ kg/m 3 。
54.我国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图是三峡船闸中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 A 打开,下游阀门 B 关闭,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 ______ ,水对阀门 A 右侧的压力 _______ (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左侧的压力。
55.如图所示,甲瓶中的水不从小孔 A 、 B 流出,说明有 ________ 存在。乙瓶中的水从小孔 A 、 B 流出,说明液体对容器有 _________ ;水的落地点不同,说明液体的压强随 ________ 的增加而增大。
56.如图所示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p 甲 和 p 乙 ,则 p 甲 ______ p 乙 (选填 “<”、“>”或“=”);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 F 甲 和 F 乙 ,则 F 甲 ______ F 乙 (选填 “<”、“>”或“=”)。
57.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液体,若 B 点的液体压强为 ,则液体的密度是 ______ ; A 点液体的压强为 ______ Pa 。( g=9.8 N/kg )
58.水平台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正方体物块M、N分别放入两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液面刚好相平。则M受到的浮力_____N受到的浮力,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____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两空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甲 乙
59.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500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容器内水深h为20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Pa,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 Pa(ρ水=1.0×103kg/m3,g取10N/kg)
60.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且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 现在两液体中分别浸没一个体积相同的金属球(液体不溢出),甲、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增加量分别为△F甲和△F乙、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分别为△p甲和△p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F甲_____△F乙,△p甲______△p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1.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和100cm2.容器甲中盛有0.2m高的水,容器乙中盛有0.3m高的酒精.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为p水,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为p酒精.当质量m的范围为 时,才能满足p水>p酒精.(ρ酒精=0.8×103kg/m3)
62.质量为0.4kg,底面积为20cm2的茶壶中盛有0.6kg的水,将茶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茶壶内水的深度为15cm,则水的重力是 N,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是 Pa,茶壶对桌面的压强是 Pa。
6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水中分别漂浮着大、小两个材料相同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木块A、B。则两个木块受到的浮力FA__FB(选填“>”、“=”或“<”),水对木块底面的压强pA___pB(选填“>”、“=”或“<”),缸对桌面的压强p甲___p乙(选填“>”、“=”或“<”)
三、简答题(共4题)
64.有经验的司机驾驶车辆经过跨江大桥时,会提前打开车窗,以防车辆不慎落水时错失自救良机。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车辆坠入水中较深时,车内人员无法打开车门和除下车窗玻璃逃生,可选用安全锤等尖锐物体砸碎窗玻璃,让水快速进入车内,待水较多时就容易推开车门或爬出车窗逃生。请解释门窗紧闭的车辆坠入较深水中,车内人员逃生时所遇上述现象的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的理由。
65.小明设计了如图6-7所示的蓄水和放水装置。如果原来水箱是空的,注水时水箱中的水位高于哪点时排水口才有水流出?如果原来水箱是满的,放水时水箱中的水位降到哪点时排水口才停止出水?如果进水口不停地向箱中注水,但进水流量较小,使得当出水口有水流出时,进水流量小于出水流量,这种情况下排水口的水流有什么特点?
66.将一矿泉水瓶两端去掉,蒙上橡皮膜,制成探究液体压强的一个小器材,将此探究器放入水中,如图所示。
(1) 左图中,观察到两侧橡皮膜凹进去,且凹进的程度相同,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
(2) 右图中,观察到下表面橡皮膜凹进的程度比上表面橡皮膜凹进的程度大,这一现象表明 。
67.在趣味物理表演会上,小明展示了如图所示的蓄水和放水装置。如果原来水箱是空的,注水时水箱中的水位高于哪点时排水口才有水流出?如果原来水箱是满的,放水时水箱中的水位降到哪点时排水口才停止出水?如果进水口不停地向箱中注水,但进水流量较小,使得当出水口有水流出时,进水流量小于出水流量,这种情况下排水口的水流有什么特点?
四、实验探究题(共9题)
68.一中初二物理兴趣小组小艾和同学们一起探盛有液体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先通过实验分析发现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液体质量关,按着他们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们先在如图甲所示的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注入质量相等的水,利用压强计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并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接着他们用酒精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随后,他们又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口大底小的容器中注入等质量的水,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三。请同学们根据他们记录在下面表格中的数据继续分析。(已知 ρ 酒精 =0.8×10 3 kg/m 3 )
表一(注入水 0.1kg )
实验序号
深度 /m
容器底面积 /cm 2
容器底的压强 /Pa
1
0.01
100
100
2
0.02
50
200
3
0.05
20
500
表二(注入酒精 0.08kg )
实验序号
深度 /m
容器底面积 /cm 2
容器底的压强 /Pa
4
0.01
100
80
5
0.02
50
160
6
0.05
20
400
表三(注入水 0.1kg )
实验序号
深度 /m
容器底面积 /cm 2
容器底的压强 /Pa
7
0.01
90
100
8
0.02
40
200
9
0.05
15
500
( 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 7 (或 2 、 8 或 3 、 9 )有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底部面积大小 ____________ (选填 “有关”或“无关”);
(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 2 、 3 (或 4 、 5 、 6 )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液体内部压强与 ____________ 有关;
( 3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 4 (或 2 、 5 或 3 、 6 )有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液体深度相时,液体 ____________ 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 4 )比较实验序号 1 、 2 、 3 有关数据进一步计算可知,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____________ 液体的重力;比较实验序号 7 、 8 、 9 有关数据进一步计算可知,口大底小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____________ 液体的重力(两空均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
( 5 )同组小伊同学的父亲是一名潜水员。有天小伊的父亲在潜水时,测出水中各深度处的压强记录为: 3m : 1310hPa ; 5m : 1500hPa ; 9m : 1900hPa 。小伊很感兴趣,她利用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很快算出各对应深度处的压强。记录为: 3m : 300hPa ; 5m : 500hPa ; 9m : 900hPa 。经过分析,小伊父亲的测量值与小伊的计算值在每个相同的深度处都有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 。
69.如图是小花同学探究 “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情景:
( 1 ) U 形管压强计是通过 U 形管中两液面的 ____________ 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这种方法叫 ____________ (选填 “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 U 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 ____________ (选填 “漏气”或“不漏气”);
( 2 )小花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她要选择 ____________ 两图进行实验,实验表明:同种液体,深度越小,液体压强越 ___________ ;
( 3 )细心的小花发现,当金属盒的橡皮膜置于水面下较浅处时, U 形管内两液面无高度差面无法反映出压强大小,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0.某物理小组在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想知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 Δ p 液 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 Δ p 容 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取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若干小球放入水中(水深大于小球直径,且水不溢出),如图所示,测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 Δ p 液 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 Δ p 容 ,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中实验序号 1~5 所示。
液体分类
水( ρ 冰 =1.0×10 3 kg/m 3 )
未知液体( ρ 液 )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ρ 球 ( ×10 3 kg/m 3 )
0.6
0.8
1.0
1.2
1.4
0.6
0.8
1.0
1.2
1.4
Δ p 水 (帕)
294
392
490
490
490
294
392
490
539
539
Δ p 容 (帕)
294
392
490
588
686
294
392
490
588
686
( 1 )本实验设计所用到的实验方法是下列中的 ______ 。
A. 控制变量法 B. 转换法 C. 等效替代法 D. 理想模型法
( 2 )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 1~5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当 ρ 球 ______ ρ 水 (选填 “ > ”、“ < ”、“ = ”、“≥”、“≤”)时, Δ p 液 =Δ p 容 。
( 3 )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 1~5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 Δ p 液 与 ρ 球 ______ (选填 “成正比”、“成反比”或“无关”)。
( 4 )他们仅改变液体种类,利用上述实验器材重复了实验,得到数据如上表中实验序号 6~10 所示。据此可知该液体的密度 ρ 液 = ______ kg/m 3 。
71.小明为探究 “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 1 )如图甲,小明用手指轻按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如果发现 U 形管两侧液面发生灵活变化,说明该压强计 _________ (选填 “漏气”或“不漏气”)。
( 2 )将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朝上逐渐浸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乙,则压强计显示的是橡皮膜 ________ (选填 “各个方向”、“上方”或“下方”)的水对它的压强。
( 3 )由乙、丙两图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 _________ ,压强越大。
7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 用压强计和盛有水的容器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使压强计 U 形管两边的液面 ________ ;若在调试中用手指轻压探头的橡皮膜时,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________ (选填 " 显著 " 或 " 不显著 " ),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良好。
(2) 比较 A 、 B 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_______ ;比较 A 、 C 可知: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 ________ 有关。
(3) 用图乙所示容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用此容器进行的两次实验情形如图丙的 D 、 E 所示。由此可推断: a 、 b 两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p a _______ p b ; a 、 c 两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ρ a _______ ρ c (均选填 “ > ”、“ < ”或“ = ”)。
73.如图所示,是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 1 )该实验是通过 ______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 U 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______ (选填 “漏气”或“不漏气”);
( 2 )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 U 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 ______ 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 从 U 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 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 向 U 形管内加适量水
( 3 )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 ______ 有关;比较 ______ 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 4 )如果保持乙实验中探头浸在液体中深度不变,然后将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 U 形管两侧液面 ______ (选填 “会”或“不会”)出现高度差的变化。说明在同种液体中,同一深度不同方向压强 ______ 。(选填 “相同”或“不同”)
74.小明利用 U 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 1 )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 ______ 来判断的。实验前,小强发现压强计 U 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如图甲所示,他认为这种情况是由于装置漏气造成的,他的说法是 ______ (正确 / 错误)的,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______ (重新安装软管 / 多加一些红墨水);
( 2 )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 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_____ 有关;
( 3 )小明保持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 ______ (正确 / 错误),原因是 ______ ;
( 4 )小明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 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他做了一些改进,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 ______
A .将 U 形管换成更细的
B . U 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C .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D .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加大且保持相同
75.如图甲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ρ 盐水 > ρ 水 , B 、 C 位置深度相同)
(1) 实验中,根据 U 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其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 ;
A. 控制变量法 B. 模型法 C. 转换法 D. 等效替代法
(2) 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U 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的 ______ (选填 “有色”或“无色”);
(3) 将探头分别放在图乙所示 ______ (选填 “ A 、 B ”或“ B 、 C ”)位置,可以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4) 将探头分别放在图乙所示 B 、 C 位置,观察到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 h B ______ ∆ h C (选填 “ < ”、“ = ”或“ > ”);
(5) 在乙图清水中再加入适量清水后使 B 、 C 两个位置液体压强相等,则清水对容器底部压强 ______ 浓盐水对容器底部压强(选填 “ > ”、“ = ”或“ < ”)。
76.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微小压强计和两桶液体进行实验,其中液体是用两个相同的塑料桶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清水和浓食盐水。
( 1 )保持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方向不变,先后放在 a 、 b 或 c 、 d 两个位置,并观察 U 型管 __________ ,可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 ______ 是否有关;
( 2 )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可保持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方向不变,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在 ______ 两个位置(选填 “ a ”“ b ”“ c ”“ d ”)
五、综合题(共2题)
7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峡工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主要由大坝、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部分组成。三峡大坝上窄下宽。蓄水位高达175m,水从高处落下,冲击涡轮进行发电,年平均发电量880亿千瓦时,三峡大坝正常蓄水后,上下游水位落差达113m,为方便船只在上、下游之间往返,三峡船闸设有5个闸室。三峡大坝蓄水后,水域面积扩大使附近地区昼夜温差缩小,改变了库区的气候环境。
请在上面的材料中找出与物理相关的描述,并说明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填写下表。(不能与示例相同,物理知识不能重复)
相关的描述
物理知识
示例
水从高处落下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
_____
_____
(2)
_____
_____
(3)
_____
_____
7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帕斯卡在布莱特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桶压裂了,桶里的水就从裂缝中流了出来。原来由于细管子的容积较小,几杯水灌进去,其深度很大,使压强增大,便将桶压裂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帕斯卡桶裂实验。一个容器里的液体,容器底部(或侧壁)产生的压力远大于液体自身所受的重力,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实验原理
根据液体的压强等于密度、深度和重力加速度常数之积这个原理。在这个实验中,水的密度不变,但深度一再增加,则下部的压强越来越大,其液压终于超过木桶能够承受的上限,木桶随之裂开。人们在水中活动要承受一定的压强。屏住呼吸的潜水员在浅海中采集海参、珍珠贝;背着氧气瓶的潜水员在浅海中可以长时间地停留;若要在较深的海水中工作,就要穿抗压潜水服了,这是由于海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人体此时已无法承受海水的压强。如果要潜入更深的海底,抗压潜水服也无能为力需要专门的潜水器,以抵抗巨大的水压。2012年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了7km级的深海潜水实验,这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科技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回答问题
(1)帕斯卡“桶裂”实验可以很好地证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_有关。
(2)此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
(3)潜水员若要在较深的海水中工作,就要穿抗压潜水服了,这是由于_________。
(4)如果要潜入更深的海底,抗压潜水服也无能为力,需要专门的潜水器,以抵抗巨大的水压。2012年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了_________km级的深海潜水实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此深处所受到的海水压强为_________Pa.(ρ海水=1.03×103kg/m3)
六、计算题(共22题)
79.如图所示,不吸水的长方体 A 和正方体 B 通过轻质细线连接在一起。水平桌面上的柱形容器重为 8N 、底面积为 200cm 2 、高为 33cm 。已知 G A =10N , G B =15N , A 的底面积 S A =100cm 2 ,高度 h A =20cm ; B 的边长、连接 A 和 B 的细线长以及 B 的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离均为 10cm 。求:
( 1 ) A 的密度;
( 2 )向容器中缓慢加入 5kg 的水,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3 )在( 2 )问的基础上,剪断 A 上方的细线,将 A 、 B 缓慢放入水中,静止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80.如图所示,边长为 10cm 的正方体木块,质量为 800g ,现用一根细绳使木块与底面积为 200cm 2 的容器底部相连,木块浸没在水中,此时水深 30cm ,绳长 15cm 。求:
( 1 )木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 2 )剪断绳子,待木块最终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 3 )打开阀门缓慢放水,当木块对容器底部压力为 5N 时,放出水的质量。
81.如图,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 5×10 -2 米 2 盛有 0.1 米深的水,正方体乙质量为 9 千克,密度为 3×10 3 千克 / 米 3 。
(1) 求容器甲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 求正方体乙的体积;
(3) 若将正方体乙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
82.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甲容器的质量为 1 千克、底面积为 ,乙容器内装有 米深的酒精( 千克 / ),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
(1) 求乙容器底部受到酒精的压强 。
(2) 继续在容器甲中注水,使甲中水面与乙中酒精的液面相平,求甲容器对水平面压强的增加量 。
83.将一未装满水的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的面积是 8cm 2 ,瓶底的面积是 28cm 2 ,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求:( g 取 10N/kg )
(1) 瓶内水的质量为多少;
(2) 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强和压力;
(3) 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84.如图所示,一容器放在水平桌上容器内装有0.2m深的水,(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如果将体积为200cm3,密度为0.8×103kg/m3的木块放入水中,待木块静止后,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多大?
(3)取出木块,再将体积为100cm3,重1.8N的一块固体放入水中,当固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容器底部对它的支持力有多大?
85.水平放置的平底柱形容器A重3N,底面积是200cm2,内装有一些水,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B重5N,边长为10cm,被一体积可以忽略的细线拉住固定在容器底部,如图所示,拉直的细线长为L=5cm,受到拉力为1N.(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
(1)木块B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大?
86.如图所示,一底面积为的圆柱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烧杯中原来水的深度为 20cm。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 10s。如图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 F 随圆柱体下降高度 h 变化的图像。(取 g=10N/kg)求:
(1)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时,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_____?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____?
(3)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____?
(4)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_____?
87.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两个圆柱形容器A、B分别装有液体甲和液体乙。已知:A和B所在的水平面高度差为h,甲液体的深度为16h,乙液体的深度为19h,且液体乙的体积为5×10-3m3、密度为0.8×103kg/m3,求:(g取10N/kg)
(1)液体乙的质量m乙;
(2)液体乙对容器底面的压力F;
(3)若在图示水平面MN处两种液体的压强相等,则液体甲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注:h作为已知条件)
88.如图甲所示,水平旋转的平底柱形容器A的底面积为200 cm2,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B重为5N,边长为10 cm,静止在容器底部,质量体积忽略的细线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木块底面中央,且细线的长度为L=5 cm,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求:
(1)甲图中,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多大?
(2)问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细线受到拉力为1 N时,停止加水,如图乙所示,此时木块B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3)将图乙中与B相连的细线剪断,当木块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89.底面积为100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cm3,重为3N的木块A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cm,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6N的物体B用细绳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求:
(1)图甲中木块A静止时进入水中的体积;
(2)物体B的密度;
(3)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90.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g取10N/kg,求:
(1)圆柱体的质量;
(2)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3)圆柱体的密度;
(4)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而受到水的压强.
91.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静止,已知水深为50cm,容器的底面积为400cm2,木块的体积为4×10-3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试求:
(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
(2)绳子的拉力大小;
(3)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92.如图所示,将边长为5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1kg(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___;
(2)木块的密度___;
(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____。
9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薄壁溢水杯,底面积是8×10-3m2,装满水后水深0.1m,总质量是0.95kg。把一个木块(不吸水)轻轻放入水中,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0.1kg。求:(水的密度ρ=1.0×103kg/m3,g取10N/kg)
(1)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
(2)木块受到的浮力。
(3)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
94.如图1所示,在底面积为10﹣2m2的容器中有一重物,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其拉出水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信息,计算
(1)物体被拉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
(2)物体的密度;(g取10N/kg)
(3)物体被拉出水面,由于水面降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帕?
95.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10﹣3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体积为5.0×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m3。求:
(1)物块受到的浮力;
(2)物块的质量;
(3)如图乙所示,用力F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物块被下压前增加了多少?
96.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圆柱形容器乙置于水平地面,其中圆柱体甲的质量为6千克,体积为3×10﹣3米3,乙容积为5×10﹣3米3,容器乙内装有4×10﹣3米3的水,乙容器的底面积为1×10﹣2米2.现在将甲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
(1)求圆柱体甲的密度ρ甲;
(2)求将甲放入乙容器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3)求将甲放入乙容器后,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加量△p乙。
97.如图所示,圆柱形木块甲与薄壁圆柱形容器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木块甲的密度为0.6×103千克/米3,高为0.3米、底面积为2×10﹣2米2的乙容器内盛有0.2米深的水。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2)乙容器中水的质量m乙。
(3)若木块甲足够高,在其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h的高度,并将切去部分竖直放入容器乙内。请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p容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水相等时△h的最大值。
98.如图,均匀圆柱体甲和薄壁圆柱形容器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质量为2千克,底面积为5×10﹣3米2,乙的底面积为2×10﹣2米2。
①若水深为0.15米,求水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p水。
②现将实心圆柱体丙先后叠放至甲的上部、竖直放入容器乙水中静止。下表记录的是上述过程中丙浸入水中的体积V浸、甲对水平地面压强变化量△p甲和容器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量△p容。
请根据上述信息求出丙的重力G丙和水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变化量△p水。
V浸(米3)
1.5×10﹣3
△p甲(帕)
5880
△p容(帕)
980
99.如图所示,质量为3千克,边长为0.1米、体积为0.001米3的均匀正方体甲,和底面积为0.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乙容器足够高,内盛有0.1 米深的水。
(1)求正方体甲的密度;
(2)求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
(3)现将甲物体水平切去一部分,乙容器中抽取部分水,当甲物体、乙容器中的水减少体积相同,并使正方体甲对地面 的压强等于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求切去部分的体积。
100.如图所示,厚壁柱形容器甲和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若厚壁柱形容器甲的内外底面积分别为S1、S2,外底面积S2为1.2×10﹣2米2,甲容器盛有一定量的水。正方体乙的体积为0.5×10﹣3米3,密度为1.2×103千克/米3。
(1)求正方体乙的质量m。
(2)求容器内0.1米深处水的压强p水。
(3)将正方体乙浸没在水中(无水溢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地等数据如下表所示。求容器甲的重力G。
将乙放入前
将乙放入后
p水(帕)
1960
△p水=△p地
p地(帕)
3920
考点27 流体压强-【迎战中考】2022年物理考点必刷100题(人教版): 这是一份考点27 流体压强-【迎战中考】2022年物理考点必刷100题(人教版),文件包含考点27流体压强原卷版-迎战中考2022年物理考点必刷100题人教版doc、考点27流体压强解析版-迎战中考2022年物理考点必刷100题人教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24 压强及其应用-【迎战中考】2022年物理考点必刷100题(人教版): 这是一份考点24 压强及其应用-【迎战中考】2022年物理考点必刷100题(人教版),文件包含考点24压强及其应用解析版-迎战中考2022年物理考点必刷100题人教版doc、考点24压强及其应用解析版-迎战中考2022年物理考点必刷100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09 温度-【迎战中考】2022年物理考点必刷100题(人教版): 这是一份考点09 温度-【迎战中考】2022年物理考点必刷100题(人教版),文件包含考点09温度原卷版-迎战中考2022年物理考点必刷100题人教版doc、考点09温度解析版-迎战中考2022年物理考点必刷100题人教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