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课时作业,文件包含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燃烧的条件1.(2020·江西中考)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 (B)A.大理石 B.小木条C.玻璃 D.泥沙2. (2020·重庆中考B)如图所示,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与鼓入的气体和水温有关,表中能使白磷燃烧的选项是 (D)选项气体X水温/℃A氧气5B氮气40C二氧化碳80D空气80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A.燃烧都放出热量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 灭火方法4.(2020·上海中考)盖沙灭火的原理是 (C)A.降低温度 B.取走可燃物C.隔绝氧气供应 D.降低着火点5.(2020·桂林中考)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燃烧的火舌喷水,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A)A.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C.使水分解 D.清除可燃物6.(2021·广州质检)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翻在桌子上燃烧起来,最简单合理的灭火方法是 (A)A.用湿抹布盖灭 B.用灭火器扑灭C.用嘴大力吹灭 D.泼水7.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8.(2020·甘孜州中考)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A.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D.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9.(2020·金昌中考)2020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突发森林火灾,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森林突发火灾的原因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2)为扑灭森林火灾,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外围打出隔离带,其灭火的原理是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 (3)请你提出一条森林防火的具体措施 严禁带火种进森林(合理即可) 。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0.(2020·广东中考)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 (B)11.(2020·铁岭中考)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下列做法正确的是(D)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C.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12.“火灾猛如虎”,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 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 (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119。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 。 【关键能力·综合练】13.(2020·怀化中考改编)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D)A.可燃物遇到氧气就能燃烧B.可燃物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C.任何物质着火时都可以用水来灭火D.森林着火后应快速建立隔离带14.(2020·南充中考)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A.发生火灾时,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B.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C.电器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泼灭D.为了防止CO中毒,在火炉旁放一盆水15.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D)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D.在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材来引燃煤,是因为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16.(2020·重庆中考)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黄,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S+O2 SO2 。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 白磷的着火点比硫低 。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制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 B (填序号)。 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B.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17.(2020·福建中考)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A (填标号)。 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C.火上浇油 D.煽风点火(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①“煤饼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 化学能→热能→化学能(或化学能→热能,热能→化学能) 。 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 分解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 Ca(OH)2 。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 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或其他合理答案) 。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实验:燃烧条件创新角度1:燃烧条件探究18.下列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 (D)创新角度2:实验装置的改变19.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240 ℃。(1)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白磷未与氧气接触 。 (2)对比Ⅱ和Ⅲ,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灭火的原理,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下列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蚊香是夏日驱除蚊虫的常用物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课时作业,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