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动物的花衣裳》wrod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21834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动物的花衣裳》wrod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21834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美术人教版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教学设计
展开一、教材的分析:
《动物的花衣裳》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十一课。课程设计为“造型与表现”和“设计与应用”的学习领域。
本单元的教学理念是“形状、色彩的简单组合与造型游戏”,该教材注重学习感受和审美体验,要求学生看、剪、画、玩融为一体,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符合中年级儿童美术学习的特征。对形状与色彩的认知、表达与创造组合作为本节学习的重点。
“动物的花衣裳”课题的导语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为动物寻找属于它们的“花衣裳”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及动手能力。本节课以花格子大象艾玛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对动物外表皮毛的观察、了解,使学生视野开阔,思维受到启发,并且为动物设计漂亮的外衣。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互相评价。营造出有趣的学习气氛,使师生在环境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共同学习。
二、教学过程设计:
年 级
三年级美术(下)第11课
学科
美术
授课教师
林海海
课 题
11.动物的花衣裳
课 时
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感受动物斑纹的自然之美,了解并分析不同动物斑纹的造型元素—点、线、形状、色彩、肌理等,学会表现“花衣裳”的美术语言。
2、利用卡纸、剪刀、画笔等工具和材料,通过剪贴、绘画、刻、刮等手法改变动物的斑纹的形状或色彩,创新表现动物的“花衣裳”。
3、在学习中树立爱护、保护动物的意识,在学会美化生活的基础上更加执爱生活。
教学重点
发挥创意想象,尝试改变动物斑纹的形状(点、线、面)或改变动物斑纹的色彩,用剪贴、绘画、刻、刮等方法表现动物的新斑纹。
教学难点
巧妙地给动物穿上“花衣裳”,并通过对比发现动物“花衣裳”的美。
教具学具
教师:课件、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卡纸、水彩笔、剪刀、双面胶、小刀等)、与课题相关的资料。
学生:各类纸张、画笔及其他美术工具和材料,自己喜爱的动物斑纹图片等。
教学过程
环节
教的过程
学的过程
设计意图
一、引导阶段:整体欣赏
1、创设情境:
今天花格子大象-艾玛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艾玛图片),它将教同学们做动物的“花衣裳”,你们想不想学?(板书课题:动物的花衣裳)
2、同学们艾玛身上的“衣裳”漂亮吗?自然界中许多动物的“衣裳”都非常漂亮,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出示动物图片)
3、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的“衣裳”有什么作用吗?
分析得出:动物的斑纹在大自然中具有保护、警戒、美化等作用。如刺猬、变色龙、蝴蝶、孔雀等。 (板书动物斑纹的作用)
4、你知道吗?
引入迷彩服的相关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人类为了起保护的作用,也学习自然界中的动物设计了一种衣裳—迷彩服。迷彩服是一种由绿、黄、茶、黑等颜色组成不规则图案的一种新式保护色服装。迷彩服能迷惑敌人的侦察,使敌人难以捕捉目标。(出示迷彩服图片及相关知识)
观察课件图片,回答问题。
欣赏动物图片,初步了解动物的斑纹特征。
思考问题,明确动物斑纹的作用。
阅读理解迷彩服的保护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观察对比,发现知识。
扩展学生的知识,明确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二、发展阶段:深入探究。
1、局部分析:
(1)游戏“捉迷藏”:请同学们帮艾玛找找藏在大自然中的其它动物朋友(课件只显示动物的斑纹),学生说说它是哪种动物的斑纹。
艾玛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找到了它的朋友—斑马、猎豹、长颈鹿、变色龙。
(2)仔细观察,它们的斑纹有什么不同?
斑马的斑纹有线排列的特点;猎豹的斑纹有点的排列特点;长颈鹿的斑纹由不同形状的面组成;另外变色龙的斑纹能根据环境变换不同的色彩。
(3)明确动物斑纹中的基本造型元素是:点、线、形状、色彩等(板书:动物斑纹的基本造型元素:点、线、形状、色彩)。大自然中其他动物的斑纹,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展示图片)。艾玛身上的斑纹也是由形状与色彩组合构成的(展示图片)。
2、转变思路:
(1) 艾玛看到其他动物的斑纹由这么多不同的元素构成,有一个奇怪的想法:改变自己的斑纹,换不同的“花衣裳”。你们想不想帮这个忙呢?
(2)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①怎样给艾玛换“花衣裳”呢,展示制作方法图片。(展示图片)
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同时示范制作方法(师示范),最后归纳步骤:1、把纸对折,一边画动物的斑纹;2、另一边剪刻出动物的外形;3、合在一起。
(3)学生根据桌上的材料分组合作,大胆尝试给艾玛换“花衣裳”,师巡查指导。
(4)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展示学生作品)
3、实践制作:
森林里要召开化妆舞会了,很多动物都会来参加,它们都希望穿上新的“花衣裳”。请每个小组根据桌上的材料来帮助它们。
(1)师介绍,让学生明白学习材料的如何使用及注意事项。
(2)每个小组选择合适的材料,分组完成各种动物(斑马、变色龙、猎豹、老虎、长颈鹿、小丑鱼……)的斑纹设计,师巡查指导。
参与游戏,找一找。观察对比,归纳动物斑纹的特点。
观察课件图片,深入了解动物斑纹的组成特征。
观察演示,掌握制作方法及步骤,创造改变,对手实践,给艾玛换“花衣裳”。
展示作品
认识了解学习材料,分组合作,动手画、剪、刻、绘等,设计动物的斑纹。
活动中掌握知识,对比中发现知识的本质区别。
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同时,给学生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与创新。
展示优秀作品,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
开放设计对象,分组合作,交流中探索,合作中升华。
三、作业展示与讲评阶段
1、展示各小组完成的优秀作品。(展示学生作品)
2、互相评价学生的作品,指出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
学生完成作业,互相评价。
互相评价是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的重要方法。
四、拓展与升华。
艾玛在化装舞会结束时,想给大家展示几幅作品:
1、展示学生作品。
2、展示法国画家卢梭的作品:《老虎与牛的格斗》、《猩猩和热带森林》。
欣赏学生及画家的作品。
欣赏中吸取别人的经验。
五、课堂总结
师总结:同学们,自然界中的动物是那么美丽,希望同学们今后能与动物成为好朋友,更加爱护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
板书设计
标题:11.动物的花衣裳
动物斑纹的作用:保护、警戒、美化
动物斑纹的基本造型元素:点、线、形状、色彩
(作品展示)
教学反思(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 感受音乐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 感受音乐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阶段,发展阶段,探究阶段,启发创作阶段,学生创作阶段,课堂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4课 立体的画面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4课 立体的画面教案及反思,共4页。
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3课 彩线贴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3课 彩线贴画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导入,激发兴趣,传授方法,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表现创意,展示作品,师生评价,小结谈话,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