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8.2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学案理含解析北师大版
展开第二节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命题分析预测
学科核心素养
本节内容单独考查较少,多与其他知识交汇考查.常涉及充要条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内容,多为选择题.
通过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对称问题的考查,提升数学运算核心素养.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7页
知识点一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条直线平行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其斜率分别为k1,k2,则有l1∥l2⇔k1=k2.特别地,当直线l1,l2的斜率都不存在时,l1与l2平行.
(2)两条直线垂直
如果两条直线l1,l2斜率都存在,设为k1,k2,则l1⊥l2⇔k1·k2=-1,当一条直线斜率为零,另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两条直线垂直.
2.两直线相交
直线l1:A1x+B1y+C1=0和l2:A2x+B2y+C2=0的公共点的坐标与方程组的解一一对应.
相交⇔方程组有唯一解,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
平行⇔方程组无解;
重合⇔方程组有无数个解.
• 温馨提醒 •
两条直线平行时,不要忘记它们的斜率有可能不存在的情况;两条直线垂直时,不要忘记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零的情况.
1.已知过点A(-2,m)和B(m,4)的直线与直线2x+y-1=0平行,则实数m的值为( )
A.0 B.-8
C.2 D.10
解析:由题意知=-2,解得m=-8.
答案:B
2.已知P(-2,m),Q(m,4),且直线PQ垂直于直线x+y+1=0,则m=( )
A.1 B.2
C.3 D.4
解析:由题意知=1,所以m-4=-2-m,所以m=1.
答案:A
3.(易错题)直线2x+(m+1)y+4=0与直线mx+3y-2=0平行,则m=( )
A.2 B.-3
C.2或-3 D.3
解析:直线2x+(m+1)y+4=0与直线mx+3y-2=0平行,则有=≠,故m=2或-3.
答案:C
知识点二 距离公式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平面上任意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公式为|P1P2|=.
特别地,原点O(0,0)与任一点P(x,y)的距离|OP|=.
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平面上任意一点P0(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d=.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一般地,两条平行直线l1:Ax+By+C1=0,l2:Ax+By+C2=0间的距离d=W.
• 温馨提醒 •
运用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时易忽视两方程中的x,y的系数分别相等这一条件,盲目套用公式导致出错.
1.已知点(a,2)(a>0)到直线l:x-y+3=0的距离为1,则a=( )
A.-1 B.+1
C.2- D.+2
解析:由题意得=1,
解得a=-1+或a=-1-.因为a>0,所以a=-1+.
答案:A
2.直线2x+2y+1=0,x+y+2=0之间的距离是( )
A. B.
C. D.
解析:先将2x+2y+1=0化为x+y+=0,
则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d==.
答案:B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8页
题型一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2021·济南模拟)“m=3”是“直线l1:2(m+1)x+(m-3)y+7-5m=0与直线l2:(m-3)x+2y-5=0垂直”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由l1⊥l2得,2(m+1)(m-3)+2(m-3)=0,解得m=3或m=-2.所以m=3是l1⊥l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A
2.(2021·衡水中学一调)直线l1:(3+a)x+4y=5-3a和直线l2:2x+(5+a)y=8平行,则a=( )
A.-7或-1 B.-7
C.7或1 D.-1
解析:由题意,得解得a=-7.
答案:B
3.(2021·洛阳统一考试)已知b>0,直线(b2+1)x+ay+2=0与直线x-b2y-1=0垂直,则ab的最小值为( )
A.1 B.2
C.2 D.2
解析:由已知两直线垂直可得,(b2+1)-ab2=0,即ab2=b2+1,又b>0,所以ab=b+.由基本不等式得b+
≥2=2,当且仅当b=1时等号成立,所以(ab)min=2.
答案:B
两直线位置关系的三种判断方法
方法
平行
垂直
适合题型
化成斜截式
k1=k2,且b1≠b2
k1k2=-1
斜率存在
一般式
设直线l1:A1x+B1y+C1=0,l2:A2x+B2y+C2=0,l1∥l2⇔A1B2-A2B1=0,且B1C2-B2C1≠0
设直线l1:A1x+B1y+C1=0,l2:A2x+B2y+C2=0,l1⊥l2⇔A1A2+B1B2=0
无限制
直接法
k1与k2都不存在,且b1≠b2
k1与k2中一个不存在,另一个为零
k不存在
题型二 距离问题
1.(2020·高考全国卷Ⅲ)点(0,-1)到直线y=k(x+1)距离的最大值为( )
A.1 B.
C. D.2
解析:设点A(0,-1),直线l:y=k(x+1),由l过定点B(-1,0),知当AB⊥l时,距离最大,最大值为.
答案:B
2.过点P(3,-1)引直线,使点A(2,-3),B(4,5)到它的距离相等,则这条直线的方程为( )
A.x=3 B.4x-y-13=0
C.4x+y+13=0 D.x=3或4x-y-13=0
解析: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其方程为x=3,满足条件;
若直线的斜率存在,设其方程为y+1=k(x-3),即kx-y-3k-1=0,由题意得=,
解得k=4,
此时直线方程为4x-y-13=0,
综上,直线的方程为x=3或4x-y-13=0.
答案:D
3.(2021·厦门模拟)若两平行直线3x-2y-1=0,6x+ay+c=0之间的距离为,则c的值是( )
A.2 B.-2
C.2或-6 D.6
解析:依题意知,=≠,解得a=-4,c≠-2,即直线6x+ay+c=0可化为3x-2y+=0,又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所以=,解得c=2或-6.
答案:C
4.(2021·广州模拟)已知点P(4,a)到直线4x-3y-1=0的距离不大于3,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0,10] B.(0,10)
C.[0,5] D.[5,10]
解析:由题意得,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又≤3,即|15-3a|≤15,解得0≤a≤10,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0,10].
答案:A
距离问题的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
(1)求两点间的距离.关键是确定两点的坐标,然后代入公式即可,一般用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等.
(2)解决与点到直线的距离有关的问题.应熟记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若已知点到直线的距离求直线方程,一般考虑待定斜率法,此时必须讨论斜率是否存在.
(3)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要先将直线方程中x,y的对应项系数转化成相等的形式,再利用距离公式求解.也可以转化成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
题型三 对称问题
对称问题是高考常考内容之一,也是考查转化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常见的命题角度有:(1)点关于点对称;(2)点关于线对称;(3)线关于线对称.
考法(一) 点关于点对称
[例1] 过点P(0,1)作直线l使它被直线l1:2x+y-8=0和l2:x-3y+10=0截得的线段被点P平分,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_.
[解析] 设l1与l的交点为A(a,8-2a),
则由题意知,点A关于点P的对称点B(-a,2a-6)在l2上,把B点坐标代入l2的方程得-a-3(2a-6)+10=0,
解得a=4,即点A(4,0)在直线l上,
所以由两点式得直线l的方程为:x+4y-4=0.
[答案] x+4y-4=0
点P(x,y)关于O(a,b)的对称点P′(x′,y′)满足
考法(二) 点关于线对称
[例2] (2021·长沙一调)已知入射光线经过点M(-3,4),被直线l:x-y+3=0反射,反射光线经过点N(2,6),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
[解析] 设点M(-3,4)关于直线l:x-y+3=0的对称点为M′(a,b),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过点M′,
所以解得
又反射光线经过点N(2,6),
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即6x-y-6=0.
[答案] 6x-y-6=0
解决点关于直线对称的问题要把握两点,点M与点N关于直线l对称,则线段MN的中点在直线l上,直线l与直线MN垂直.
考法(三) 线关于线对称
[例3] 已知直线l:x-y-1=0,l1:2x-y-2=0.若直线l2与l1关于l对称,则l2的方程是( )
A.x-2y+1=0 B.x-2y-1=0
C.x+y-1=0 D.x+2y-1=0
[解析] 由得交点(1,0),取l1上的点(0,-2),其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1,-1),故直线l2的方程为=,即x-2y-1=0.
[答案] B
线关于线的对称的求解方法
(1)若直线与对称轴平行,则在直线上取一点,求出该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然后用点斜式求解.
(2)若直线与对称轴相交,则先求出交点,然后再取直线上一点,求该点关于轴对称的对称点,最后由两点式求解.
[对点训练]
已知直线l:2x-3y+1=0,点A(-1,-2).求:
(1)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的坐标;
(2)直线m:3x-2y-6=0关于直线l的对称直线m′的方程;
(3)直线l关于点A(-1,-2)对称的直线l′的方程.
解析:(1)设A′(x,y),
由已知得
解得
所以A′.
(2)在直线m上取一点,如M(2,0),
则M(2,0)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M′必在直线m′上.
设M′(a,b),则
解得M′.
设直线m与直线l的交点为N,则由得N(4,3).又因为m′经过点N(4,3),所以由两点式得直线m′的方程为9x-46y+102=0.
(3)设P(x,y)为l′上任意一点,则P(x,y)关于点A(-1,-2)的对称点为P′(-2-x,-4-y),因为P′在直线l上,所以2(-2-x)-3(-4-y)+1=0,即2x-3y-9=0.
两直线位置关系应用中的核心素养
数学运算——直线系方程的应用
1.平行直线系
由于两直线平行,它们的斜率相等或它们的斜率都不存在,因此两直线平行时,它们的一次项系数与常数项有必然的联系.
[例1] 求与直线3x+4y+5=0平行且过点(2,3)的直线l的方程.
[解析] 依题意,设所求直线方程为3x+4y+C1=0(C1≠5),因为直线过点(2,3),
所以3×2+4×3+C1=0,解得C1=-18.
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3x+4y-18=0.
先设与直线Ax+By+C=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为Ax+By+C1=0(C1≠C),再由其他条件求C1.
2.垂直直线系
由于直线A1x+B1y+C1=0与A2x+B2y+C2=0垂直的充要条件为A1A2+B1B2=0,因此,当两直线垂直时,它们的一次项系数有必然的联系,可以考虑用直线系方程求解.
[例2] 求经过A(2,4),且与直线2x+y-1=0垂直的直线l的方程.
[解析] 因为所求直线与直线2x+y-1=0垂直,所以设该直线方程为x-2y+C1=0,又直线过点A(2,4),所以有2-2×4+C1=0,解得C1=6,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x-2y+6=0.
先设与直线Ax+By+C=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为Bx-Ay+C1=0,再由其他条件求出C1.
3.过直线交点的直线系
[例3] 过直线x+2y+1=0与直线2x-y+1=0的交点,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
[解析] 设所求直线方程为x+2y+1+λ(2x-y+1)=0,当直线过原点时,1+λ=0得,λ=-1,此时所求直线方程为x-3y=0;当直线不过原点时,令x=0,得y=,令y=0,得x=-.
由题意得=-,
解得λ=或λ=-1(舍).
此时所求直线方程为5x+5y+4=0.
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x-3y=0或5x+5y+4=0.
[答案] x-3y=0或5x+5y+4=0
过直线l1:A1x+B1y+C1=0与直线l2:A2x+B2y+C2=0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A1x+B1y+C1+λ(A2x+B2y+C2)=0(λ为参数),其中不包括直线l2.
4.过定点的直线系
[例4] 直线(m-1)x-(m+3)y-(m-11)=0(m为常数)恒过定点的坐标为_________.
[解析] 法一:将方程变为-x-3y+11+m(x-y-1)=0,由得
故直线恒过定点.
法二:分别令m=1,m=-3,得
所以故直线恒过定点.
[答案]
1.过定点(x0,y0)的直线系方程为y-y0=k(x-x0)(k为直线的斜率)或A(x-x0)+B(y-y0)=0(A、B不同时为0).
2.求直线系过定点问题的常用方法
恒等式法:将直线方程化为参数的恒等式形式,利用参数取值的任意性,得关于x,y的方程组求出定点坐标.
特殊直线法:给出任意两个参数值,得到两条直线,求其交点即为定点.
[题组突破]
1.与直线x-2y+3=0平行,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4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
解析:设所求直线方程为x-2y+λ=0,
令x=0,得y=;令y=0,得x=-λ.由题意,得··|-λ|=4,解得λ=±4.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2y±4=0.
答案:x-2y±4=0
2.直线mx+y-m-1=0(m为参数)经过定点的坐标为_________.
解析:法一:(恒等式法)直线方程化为m(x-1)+y-1=0,由得x=1,y=1.故直线mx+y-m-1=0过定点(1,1).
法二:(特殊直线法)取m=0,得y=1,①
取m=1,得x+y-2=0,②
由①②得x=1,y=1.
故直线mx+y-m-1=0过定点(1,1).
答案:(1,1)
3.过直线x-2y+4=0和直线x+y-2=0的交点,且与直线3x-4y+5=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
解析:设所求直线方程为
x-2y+4+λ(x+y-2)=0,
即(1+λ)x+(λ-2)y+(4-2λ)=0,
则其斜率k=-,
由题意可知,-×=-1,
解得λ=11.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4x+3y-6=0.
答案:4x+3y-6=0
备考202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第2讲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第2讲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共6页。
高考数学统考一轮复习第8章平面解析几何第2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统考一轮复习第8章平面解析几何第2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案,共6页。
人教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9章解析几何第4节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学案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9章解析几何第4节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学案理含解析,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疑误辨析,走进教材,易错自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