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三年级上科学-4.1水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1494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 三年级上科学-4.1水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1494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水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水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水
【教学目标】
1.通过几个小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身上有多种感觉器官能帮助自己认知周围的事物,而多种器官的综合运用可以让你更准确地认知。
2.通过感觉认知了解水的一些特点,存在方式,作用。
3.通过寻找学会探究,了解探究的一些方法。通过探究活动更深一层了解一些水的特点。
4.初步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多方面了解水的特点,寻找水。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1.(老师举起一杯用透明玻璃杯装的干净纯洁的水)问:认识杯里装的物质吗?[从熟悉的事物出发]
(听到‘物质’两个字,学生的眼里闪过一丝好奇和疑问,不过很快全班同学举起了手)回答:认识,是水。
师: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能说出它是什么样的吗?[旧有认知的激发]
(很多学生举手,七嘴八舌)回答:清澈的、透明的、干净的、能流动的、手拿不起来的、能喝的、没味道的……
(有一个学生)说:白色的
(老师马上拿起书本)说:书本的纸张是白色的,与水并排比较,一样吗?
[就地取材,灵活比对]
学生马上看出了不一样。
师:水到底该是什么颜色呢?
一生答:无色。
(老师给予肯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水——无色 无味 透明
2.那么在自然界中,水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呢?(学生沉默,好像在思考,好像在理解这个问题)[跳转问题,给学生时间思考]
师:“冰”是水凝结而成的,是水存在的一种方式。(一部分学生似乎受到了启发)[适当提示]
举手回答:“雨”是水存在的方式。“冰雹”是水存在的方式。
(更多的学生受到了启发)回答:“水蒸气”是水存在的方式。“霜”是水存在的方式。“雾”也是水存在的方式。
(看着、听着学生往一个方向思考,老师有必要点拨一下)[开拓学生思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水是淡水,它存在于江河湖渠中,所以“淡水”也是水存在的方式。(脑子灵光一点的学生马上受到了启发)
一生答:“海水”也是水存在的方式。
(老师马上给予表扬)并说:在人类居住的这个地球上70%是水,30%是陆地,而70%的水中,绝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3.师:水确实很重要,和地球上的生物关系十分密切。植物离不开水。
(学生马上受启发)动物离不开水。
(全班异口同声回答)人类离不开水。
4.师:是啊!我们人类也离不开水。那请同学们说说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联系生活]
洗衣、洗脸、洗澡、洗菜、洗碗、洗脚、刷牙……(学生说得可热闹了,七嘴八舌, 差一点儿止不住)
5.师:同学们既然对水这么熟悉,那接下来我们做个游戏,找一找,水在哪个袋中?[探究开始]
(老师拿出7个不透明的装有物质的袋子,物质不知名,袋外标有1234567的编号)[老师得有准备]
老师拿起一个袋子问:你们能看出袋子里面装得是什么吗?
(一个学生居然未经老师同意)开口就说:老师,我能摸摸吗?[可爱!孩子的好奇心不要去打击,要保护]
老师故意给他卖了一个关子:暂不给你摸,先用眼睛看,能看出里面装的是什么吗?
他摇摇头说:看不出,除非有透视眼,或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天真可爱]
(老师欣赏这位同学的聪明,请他稍安勿躁)再拿起另外的几只袋子,问同学们能看出来吗?
许多同学都说看不出。有一个眼睛比较尖的同学说:老师,1号袋子里装的可能是石头。
我一听,心里吃了一惊,忙问,你怎么看出?[惊喜于他的直观感觉]
这位学生说:我看这个袋子有凸起,猜的?
(我肯定了这位学生的敏锐感觉,但没直接肯定他猜测的答案)[该肯定的肯定,该留悬疑的留悬疑]
师:既然看不能分辨出里面的物质,那同学们想想,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分辨呢?[启]
(学生们思维敏捷,马上想出了一些方法)答:可以用“摸、闻、晃、摇、尝……”
(一听到“尝”,老师马上顺势引导)在科学研究中,一般不用“尝、喝、吃”的方法,对不知名物体的研究,更不能轻易用这些方法。知道为什么吗?[及时胜千言]
(学生思考一下,马上知道了为什么)怕有毒、怕有腐蚀……
(还有一些原因,因时间问题,老师没让学生深究下去)[这里没放开]
师:那如何用有效的方法来辨别袋里的物质呢?
一生:老师,用“摸”的方法我能辨别。(老师请此生上来摸)[动手实践]
(此生摸遍7个袋)说:1号袋有凸起,我敢肯定是石头。2号袋好像是木块,3号袋是纸,4.5.6号袋是水,7号袋不知道。
(老师拿出他肯定的1号袋,打开,确实是石头,当即表扬了他)
师:2号袋他不很确定,再请一个同学上来摸。
(同学们踊跃举手,都想上来摸)老师请了一个上来。
(他很认真地摸,还用手掂了掂,神情很严肃)最后确定下来,说:老师,是木块。
老师反问了他一句:确定了吗?有什么理由要说吗?[确定学生心中的想法,把握学生的心理]
他说:可以确定,因为它没1号重,手感与桌面有点像。
老师又当即打开袋子,2号袋确实是木块。(同学们响起了掌声)
师:那3号袋到底是不是纸呢?谁再上来摸摸?
(又是全班举手)我叫了位女同学上来。
(这位女同学摸得很仔细,先是疑惑,再是皱眉,后又打开了眉毛)说:老师,不是纸,是树叶。
(同学们睁大了眼睛)我赶忙问:为什么?
这位女同学说:我摸到了叶柄,也摸到了叶片。
(下面有个学生插嘴说,还有叶脉)我赶忙问女同学:你摸到叶脉了吗?
(女同学摇摇头)说:没摸到。
(刚才插嘴的学生有点不好意思)
师:这位女同学能够摸到叶柄和叶片已很了不起了,叶脉太细,可能不好摸。我们打开3号袋看看。
(老师打开了3号袋)是树叶,不是纸。(同学们一片哗然,有的同学对那位女同学竖起了大拇指,那位女同学开心地回到了座位)[及时鼓励、肯定]
师:我们已经成功地分辨出了三个袋中的物质。那4号、5号、6号、7号袋中的物质如何辨?第一位同学说4号、5号、6号都是水,7号不知道,怎么办?
一位学生举手:老师,闻闻看。我让这位学生上来闻。
(他挨个闻过去)突然兴奋地说:老师,5号袋是醋,6号袋是牛奶。
(我拿起这两只袋子,让学生开火车闻)结果学生一致确认,5号袋是醋,6号袋是牛奶。
(我打开袋口)气味更浓,一下子就可确定:5号袋确实是醋,6号袋确实是牛奶。
(教室里的气氛和醋、牛奶一样浓)[成功的喜悦]
师:最后只剩4号袋和7号袋了,闻着都无味,怎么办?
一生:老师,我来试试。
(老师让此生上来)他拿起袋子一摇晃,说:4号袋可能是水,7号袋没东西。
(但此生满脸不自信,下面的同学可等不及了)嚷嚷道:老师,我来,我来。[探究积极性已充分调动]
我再让几位学生上来分辨,直到他们充分肯定下来:4号袋是水,7号袋是空气。
(当我打开4号袋,班里一阵欢呼)对啦!是水。
(当我打开7号袋)里面果真什么也没有,的确是空气。(教室里又是一阵欢呼)
(到此为止,7个袋子里的物质全部分辨出,老师给同学们记功。学生们满脸兴奋)[探究圆满结束]
师:这7个袋中的物质形态特征都不一样,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固体;空气是单独一类,称为气体。[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
小结:同学们,刚才用你们的智慧把袋中的物质都分辨开来了,并顺利地找到了水。从中,你们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祝贺你们!(学生非常开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水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看视频引入,我们知道的水,水在哪个袋中,给袋中的物体分类,拓展延伸,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水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水在哪个袋中,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水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实验单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