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年级上册9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案
展开在生命科学领域,人们通过对化石的研究,证明了恐龙曾经生活在地球上。除此之外,化石还为许多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阅读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类资料,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化石,它是什么样的,以及它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化石中隐藏着丰富多样的信息,发现这些信息是读懂化石的前提。在这一部分,通过对恐龙头骨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化石图片的观察,引导学生学会从化石中获取信息,尝试读懂化石。
第三部分,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有了很多发现:有的生物灭绝了,有的生物不断进化改变,有的生物被称为活化石。通过以上学习,引导学生发现虽然化石中的生物早已死亡,但是它们与当今生物之间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会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知道什么是化石,识别常见化石,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
观察几组化石图片,学会从中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
在分析化石资料和古生物复原图的过程中,发现古生物与当今生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从化石中获取信息,知道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难点]分析古生物与当今生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化石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相关资料。
[学生]化石文字、图片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知道科学家根据恐龙化石复原出了形态各异的恐龙。
2.出示各种各样的恐龙图片。
3.化石究竟是什么?除了恐龙化石,还有哪些化石?化石又是怎样形成与被发现的?科学家研究化石又有哪些重大的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4.板书课题: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化石及化石的种类
1.化石的定义及分类
(1)出示课本29页上面的一段文字,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什么是化石。
全班交流
(2)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3)常见的化石有哪些?
常见的化石有骨骼化石、外壳化石、叶子化石、脚印化石等等。
(4)在上一课的学习中,科学家发掘的恐龙化石就是属于哪一种化石呢?
恐龙化石属于骨骼化石。
2.自然界中的化石
(1)除了恐龙化石之外,大自然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化石呢?
是的,除了恐龙之外,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其他生物的化石。
(2)出示课本29页下面的6幅化石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6幅画时图片,了解图片里的化石是什么?
预设:
图片1,蕨类植物化石。
图片2,是某种生物的脚印,属于脚印化石。
图片3,小昆虫化石。
图片4,三叶虫化石。
图片5,远古时期蜻蜓的化石。
图片6,远古时期某种鸟类的羽毛化石。
(3)除了书上出示的这6种化石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化石。
(4)相机出示一些其他化石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辨别一下他们是什么化石。
3.刚刚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化石,还观察了一些化石的图片。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下面我们继续探究。
活动三:化石的形成与发现
1.出示课本30页“化石的形成与发现”这段文字资料,学生认真阅读这段资料,初步了解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被发现的?
全班交流
2.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生物的有机质被分解,遗体、遗物的坚硬部分和痕迹被沉积物包裹,并被矿物化。
3.化石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已经形成的化石有些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随着岩石的侵蚀或坍塌,化石便暴露出来。
4.出示课本30页“动物骨骼化石的形成与发现”一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组图片,并且结合化石的形成与发现的文字资料进一步体会化石是怎样形成与发现的?
预设:
古生物死去,尸体被掩埋——有机质被分解——坚硬部分被沉积物包裹,被矿物化——地壳运动,化石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被暴露出来。
5.教师引导:化石的形成和被发现其实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据科学家不完全统计,一般化石的形成时间需要上万年,有的甚至需要上千万年乃至上亿年。
活动4:研究古生物化学的意义
教师引导:化石的形成和被发现其实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那么我们现在去研究这些古生物的化石又有哪些意义呢?
意义一:从化石中获取信息
1.出示课本30页两种恐龙的头骨化石图片,提出要求:仔细观察这两种恐龙的头骨化石图片,猜一猜哪种是食肉恐龙,哪种是食草恐龙?并说一说你的依据。
预设:
上方恐龙头骨化石的牙齿平齐,适合切断植物,这是食草恐龙的头骨化石。下方恐龙头骨化石的牙齿尖锐锋利,适合撕咬动物,这是食肉恐龙的头骨化石。
2.出示课本30页恐龙蛋化石图片,提出要求:仔细观察恐龙蛋化石图片,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恐龙蛋圆圆的。
恐龙蛋是一窝一窝的。
恐龙蛋里有恐龙胚胎。
小恐龙出壳与小鸡出壳很像。
3.出示课本31页上面两幅插图,提出要求:观察两种恐龙的足迹化石图片,判断哪一种是二足行走恐龙,哪一种是四足行走恐龙?并说一说自己的判断依据。
预设:
左图为二足行走恐龙的足迹化石,右图为四足行走恐龙的足迹化石。
判断依据是左图上足迹基本上呈一条直线,足迹间隔较大,右图上足迹分布比较紧密,而且呈两条直线。
4.教师引导:通过刚才观察和比较三组恐龙化石图片,想一想科学家研究化石的意义是什么呢?
预设:
科学家研究化石,可以根据化石的形态了解古生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繁殖后代等各方面的信息,了解这些古生物曾经在地球上是如何生息繁衍的,从而对于我们现在生活有所启发。
意义二:古生物复原图和化石图片能告诉我们什么
1.教师引导:远古时期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的一些古生物,现在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我们只能通过化石图片了解他们的样子,并且通过化石来复原他的原来的样貌。
2.出示课本31页下面的4幅图片,学生观察这4幅图片,了解4幅图片上的生物分别是什么?想一想我们现在还能看到他们吗?地球上是否还有与他们相似的生物呢?
预设:
这4幅图片分别展示的是远古时期的小盗龙、猛犸象、鱼龙、大地懒四种生物。
小盗龙、猛犸象、鱼龙、大地懒都是已灭绝的生物,现在看不到它们了。现在还生活在地球上的与小盗龙相似的生物是鸟,与猛犸象相似的生物是大象,与鱼龙相似的生物是海豚,与大地懒相似的生物是树懒。
3.教师引导:虽然这些东西看不见了,但是有一些我们还能看到与他们相似的生物,也许这些相似的生物可能与这些远古生物有一定的亲戚关系,比如说马。
4.出示课本32页现代马的进化过程图片,学生观察这组图片,了解现代马是怎样进化而来的?又是由什么马进化而来的?
预设:
现在的马是由始祖马进化而来的,5,000万年前出现了始祖马,经过进化,到了3,500万年前,进化成了渐新马,渐新马经过2,000万年的进化,进化成了中新马,到了100万年之前,中新马进化成了现代马。
5.始祖马经过近5,000万年的进化,终于进化成了现代马。我们从图片可以看出现代马和始祖马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大家想一想,马在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预设:
在进化过程中,马的体形越来越大,马的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始祖马前足4趾,后足3趾。现代马前后足都只有中趾着地,便于飞快奔跑。
马在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有变化,是不是所有的生物在进化中都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
6.出示课本32页下面的三组插图,引导学生分别观察这三组插图,比较蟑螂化石与现在的蟑螂、银杏化石与现在的银杏、鲎(hòu)化石与现在的鲎,看一看这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变化大吗?
预设:
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现在的蟑螂与蟑螂化石中的蟑螂、现在的银杏与化石中的银杏、现在的鲎(hòu)与化石中的鲎外形上非常相似,没有太大变化,虽然他们经过了千万年的进化,但是他们仍然保留了过去原始的特性,所以我们称这一类动植物为“活化石”。
7.被人类称为“活化石”的动植物除了银杏、蟑螂、鲎(hòu)之外,还有什么呢?
预设:
被人类称为活化石的植物,除了银杏之外,还有水杉、香果树等等。
被人类称为活化石的动物,除了蟑螂、鲎之外,还有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等。
教师出示水杉、香果树、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一步了解这些动植物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仍然保留了过去原始的特性。
8.教师引导:通过刚才几组图片的对比,大家想一想科学家现在研究化石又有哪些意义呢?
预设: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有的生物灭绝了,有的生物在不断进化发展,有的生物被称为活化石。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与当今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化石,就可以探究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化石,知道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者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等。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化石是怎样形成,又是怎样被发现的,探讨了科学家研究化石的重大意义。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更多有关古生物化石的资料,了解更多的知识。
【教学后记】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 地球的表面和内部单元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 地球的表面和内部单元综合与测试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3 制作汽水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3 制作汽水教案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2 铁钉生锈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2 铁钉生锈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