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437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437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437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4371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4371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4371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4371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4371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1.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的遗址有哪些?2.请找出半坡居民的距今时间,生活地点,以及生活生产情况。(生产情况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活动;生活情况包括房屋及生活中的其他事情)3. 请找出河姆渡居民的距今时间,生活地点,以及生活生产情况。4. 中国原始农业出现的概况,标志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掘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思考: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会带来哪些不便之处?采集和狩猎得来的食物总有吃完的那一天,那他们该怎样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来生存呢?
如果大家回到1万年前,要做一顿丰盛的饭菜,你能给大家推荐哪些美食呢?
原始农业的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都发现早期栽培稻遗存,距今约12000多年至10000年
中国原始农耕时期文化遗址分布图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年代距今10000年前后
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和黍
贾湖遗址出土的炭化水稻、刻符龟甲和骨笛
作物种类:2. 兴起地区:3. 生产工具:
互动探究(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水稻:在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有的距今约一万年)2)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约在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
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刀耕火种 耒耜耕种
4、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现,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5、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意义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③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种植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表明原始农业的兴起,它改变了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标志着我国历史开始迈入农耕文明时代。
今天我们一起去博物馆···
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饲养家畜(猪、狗、水牛)
陶器、玉器、雕刻品、原始乐器、艺术漆
定居,挖掘水井,住干栏式房屋
带领其他同学参观河姆渡居民遗址
互动探究(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浙江省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遗址】
石器经过磨制,属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
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生产工具是磨制石器和耒耜
我国是世界上 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河姆渡遗址发掘出许多丰富的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堆积,稻谷的大小已接近现代栽培稻。
干栏式建筑:干:“上面”栏:“房屋”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 mǎ sǔn) 卯 榫
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吊脚楼
江浙地区地势低,潮湿温热。
通风防潮,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
说明河姆渡居民开始定居生活
展品4号——原始畜牧业
说明河姆渡居民学会养猪,开始原始畜牧业。而且会制陶
河姆渡居民,会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
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玉器、乐器等手工艺品。
说明河姆渡居民学会制陶,开始原始手工业。
展品5号——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人已经会运用雕刻技术,使用天然漆
说明河姆渡居民学会开始原始手工业。
展品6号——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居民已经挖掘水井,饮水方便
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磨制石器如石斧、骨制箭头
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带领其他学生参观半坡居民遗址
活动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约6000年前
活动区域: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半坡
互动探究(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展品1号——生产工具
使用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新石器时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展品2号——原始农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原因: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沙,又可以取暖。
展品3号——原始居所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沙,又可以取暖。
半地穴式房屋:他们先从地表向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内外抹上草泥,最后架设屋顶。屋内,地面修整的十分平实睡觉的地方高于地面。
将纤维捻合成纱的过程称为纺用以下坠转动的重物称为纺轮
猜一猜它是做什么的呢?如何使用呢?
展品5号——原始手工业纺织
据专家分析,大屋应该是氏族成员集体活动的场所,类似我们今天的礼堂;而周围略显低矮的小屋则是氏族成员居住的集体宿舍了。
定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起来的群体特点:血缘——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起来的群体 公有——没有私有财产 平等——共同劳动和分配食物
1、 聚落:早期人类的定居地。 2、氏族: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 3、氏族聚落:按血缘关系组成,固定的社会群体,过着定居的生活,是同一祖先的后代。
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1)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2)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呢?
比较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农耕生活的异同点
一、旧石器时代旧石器 二、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乃相对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而言,而将磨制石器为主的时代称之为新石器时代。大约从1.4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距今4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不仅是石器形制的变迁为特征,更为有意义的是,农业经济、陶器、定居、畜牧业和纺织等新经济形态的出现,经济形态的变迁使得石器形态和功能亦发生了变化,逐渐产生了石镰、石刀等农业生产工具。
比较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上以使用打制石器为主的史前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旧石器因适应狩猎采集经济的需要而主要有三类,即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等。
1、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2、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B.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图文课件ppt,共17页。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河姆渡人生活篇,河姆渡人的生活,半坡人生活篇,西安半坡出土,居住区,墓葬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问题一,半坡居民房屋复原图,妇女织布缝衣想像图,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约五六千年前,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世界上最早种粟,半地穴式房屋,彩陶纺线,探究问题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