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6.了解地球五带的划分级界线。知道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极昼极夜现象。
学习过程: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读图』读图B“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了解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测过程。
『分组活动』
在地球仪上模拟“海边看船”,记录自己的体验,去过海边的同学可以交流一下。
对比实验:把纸船在桌子上推移,平视纸船,看船的部位有没有变化。
『讨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凭借这些证据能不能肯定地球是球形?为什么?(海天一色、站的高看的远等;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观察的结果可能相同)
『阅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图文和地球卫星照片,了解人类由猜想到实践,最后科学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认识过程。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设问』用那些资料数据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
『读图』图1.2“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圆球体
『猜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别看它的个子小,载着大河和高山。
(地球仪)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分组观察讨论』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那些主要的不同?
『小制作活动』参照课本,分小组用乒乓球等材料制作小地球仪。
『评比』展示学生的制作品,并评比。
三.纬线和经线
【分组活动】观察地球仪,读课本P8-10,讨论完成经纬线的比较表格。
(注:表中粗体字为教师事先给出内容,第二课时完成前六项的填表)
【教师指导】在地球仪上找出两极点的纬线特征及低、中、高纬三个区域的划分,明确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课后作业】学生在制作的小地球仪上标出0°经线、180°经线、20°W、
160°E;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极点
【难点解决】度数变化规律
1.(立体转化为平面)每位同学准备一张长条形白纸,用直线划好经纬网,并依次标好度数,用彩色笔区分东经线和西经线。观察并总结出纬度和经度变化与方向的关系。
2.(平面转化为立体)将纸条围拢成纸筒,理解180°经线两侧与0°经线两侧东经和西经相反的难点。
【设问】有了经纬网,我们现在能确定“团结号”的位置了吗?
(33°49'N、137°03'E)
利用经纬网定位
【设问】要说明一个地点的确切位置应如何表述?
【教师板图】画一个经纬网略图,引导学生确定图中各点的经纬度,学习经纬网定位的方法
【游戏】假设课室座位为经纬网,第一小组(列)每人发一张标有纬度的卡片,第一横排每人发一张标有经度的卡片,有卡片的同学举高卡片让大家看清每一排是那一条纬线,每一组是那条经线,每个学生据此确定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学生中进行说位置接力赛。
【活动】①试着表述下列地点的确切位置:北京、广州、伦敦;②给学生“团结号”的经纬度,在地球仪上找出“团结号“的位置;③利用课本给出的两个资料继续练习经纬网定位。
五带的划分(板书)
结合教材“五带的划分”图,分析回答:
(1)地球上五带是如何划分的?
提示: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划分了五带。
(2)五带的划分反映了什么地理量的分布规律?
提示:五带的划分体现了太阳辐射的变化──从低纬向高纬地区减少。
巩固练习:
地球
纬 线
经 线
形状特征
圆 圈
半个圆圈,两条相对经线组成一个圆圈
长度是否相等
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
长度都相等
指示的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零度线的确定
赤 道
本初子午线
度数范围
0--90度
0--180度
相同度数的区分
赤道以北称北纬(N),赤道以南称南纬(S)
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E),以西称西经(W)
度数变化规律
由赤道向南、向北度数越来越小
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度数越来越大
半球分界线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教学手段,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地球的模型,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经纬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中图版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中图版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优秀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