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人教A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1436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人教A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1436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人教A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1436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人教A版
展开1. 命题“∃x0∈(0, +∞),lnx0=x0−1”的否定是( )
A.∃x0∈(0, +∞),lnx0≠x0−1B.∃x0∉(0, +∞),lnx0=x0−1
C.∀x∈(0, +∞),lnx≠x−1D.∀x∉(0, +∞),lnx=x−1
2. 已知双曲线C:x2a2−y2b2=1(a>0, b>0)的渐近线方程为y=±12x,则其离心率为( )
A.52B.5C.32D.3
3. 设l是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l // α,l // β,则α // βB.若l // α,l⊥β,则α⊥β
C.若α⊥β,l⊥α,则l // βD.若α⊥β,l // α,则l⊥β
4. 垂直于直线2x+y+1=0且与圆x2+y2=5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 )
A.x−2y+5=0或x−2y−5=0B.或
C.2x−y+5=0或2x−y−5=0D.或
5. 已知直线a,b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内.则“直线a和直线b相交”是“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为( )
A.相离B.相交C.外切D.内切
7. 曲线在点(1, 3)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A.4B.2C.16D.8
8. 祖暅是我国南北朝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他提出的“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称为祖暅原理,利用该原理可以得到柱体体积公式V柱体=sh,其中s是柱体的底面积,h是柱体的高.若某柱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柱体的体积是( )
A.2B.4C.6D.8
9. 已知点P在抛物线y2=4x上,则当点P到点Q(2, −2)的距离与点P到此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的坐标为( )
A.(,−1)B.(,1)C.(1, 2)D.(1, −2)
10. 已知命题p:∀k∈(1, 2),方程x22−k−y2k−1=1都表示双曲线;q:抛物线y=4x2的焦点坐标为(1, 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是假命题B.q是真命题
C.p∧(¬q)是真命题D.(¬p)∧q是真命题
11. 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过右焦点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设A,B到双曲线的同一条渐近线的距离分别为d1和d2,且d1+d2=4,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x2−y2=1B.x2−y2=2C.x2−y2=3D.x2−y2=4
12. 设f(x)(x∈R)是奇函数,f′(x)是f(x)的导函数,f(−2)=0.当x>0时,xf′(x)−f(x)>0,则使得f(x)>0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2, 0)∪(0, 2)B.(−∞, −2)∪(2, +∞)
C.(−∞, −2)∪(0, 2)D.(−2, 0)∪(2,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直线l1:mx+y−3=0(m∈R)与直线l2:y=2x−1平行,则实数m=________.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离心率为,过F1的直线交椭圆C于A,B两点,且△ABF2的周长为8,那么C的方程为________.
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AB=BC=2,,AA1=4,则此直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
已知函数f(x)=x3+3mx2+nx+m2在x=−1时有极值0,则m+n=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设命题p:实数x满足(x−a)(x−4a)<0(a>0),命题q:实数x满足x−4x−3<0.
(1)若a=1,且p∧q为真,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2)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底面ABCD,E为PD的中点.
(1)证明:PB // 平面AEC;
(2)设AP=1,,四棱锥P−ABCD的体积为1,求证:平面PAC⊥平面PBD.
已知函数f(x)=ex−2ax(a∈R).
(1)若,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2)当x∈[2, 3]时,f(x)≥0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平面上动点M到定点F(1, 0)的距离比M到直线x=−2的距离小1.
(1)求动点M满足的轨迹方程C;
(2)若A,B是(1)中方程C表示的曲线上的两点,且OA⊥OB(O为坐标原点).试问直线AB是否经过定点,并说明理由.
已知函数f(x)=xlnx+ax+b(a, b∈R)在点(1, f(1))处的切线为3x−y−2=0.
(1)求函数f(x)的解析式;
(2)若存在实数m,使得m2−m−1<在x时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
已知椭圆E的焦距为,F1,F2是椭圆的左右焦点,点P为椭圆上一点,△F1PF2面积的最大值为,O为坐标原点.
(1)求椭圆E的方程;
(2)设过点A(0, −2)的直线l与E相交于P,Q两点,当△OPQ的面积为1时,求直线l的方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答案】
C
【考点】
命题的否定
【解析】
根据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命题的否定是:∀x∈(0, +∞),lnx≠x−1,
2.
【答案】
A
【考点】
双曲线的离心率
【解析】
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y=±bax,所以便得到ba=12,所以便得到其离心率e=ca=a2+b2a=52.
【解答】
由已知条件得:
ba=12;
∴ a2+b2a=52;
即ca=52;
∴ 椭圆C的离心率为52.
3.
【答案】
B
【考点】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解析】
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和面面平行的判定,即可判断A;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判断B;
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和线面的位置关系,即可判断C;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线面平行的性质,即可判断D.
【解答】
解:对于A.若l // α,l // β,则α // β或α,β相交,故A错;
对于B.若l // α,l⊥β,则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得过l的平面γ∩α=m,即有m // l,
m⊥β,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α⊥β,故B对;
对于C.若α⊥β,l⊥α,则l // β或l⊂β,故C错;
对于D.若α⊥β,l // α,若l平行于α,β的交线,则l // β,故D错.
故选B.
4.
【答案】
A
【考点】
圆的切线方程
【解析】
根据题意设出所求的直线方程为2x+y+m=0,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求出m的值即可.
【解答】
设垂直于直线2x+y+1=0的方程为x−2y+m=0,m≠1;
则圆x2+y2=5的圆心O(0, 0)到直线x−2y+m=0的距离为r=,
∴ ==,
解得m=±5,
∴ 所求的直线方程是x−2y+5=0或x−2y−5=0.
5.
【答案】
A
【考点】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空间中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解析】
直线a,b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内,则“直线a和直线b相交”⇒“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反之不成立.
【解答】
解:直线a,b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内,
则“直线a和直线b相交”⇒“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
反之不成立.
∴ “直线a和直线b相交”是“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6.
【答案】
B
【考点】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解析】
根据题意,求出两个圆的圆心和半径,求出圆心距,分析可得答案.
【解答】
根据题意,圆,其圆心为(1, 0),半径r=1,
圆,即x2+(y+1)2=4,其圆心为(0, −1),半径R=2,
圆心距|C1C2|==,则有R−r<|C1C2|
7.
【答案】
D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解析】
先利用导数求出切线斜率,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写出切线方程,再求出直线l与两坐标轴交点坐标,最后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面积即可.
【解答】
∵ 曲线,∴ y′=1−,
∴ 曲线在点(1, 3)处的切线斜率为1−2=−1,切线方程为x+y−4=0.
则直线l与两坐标轴交点分别为(4, 0),(0, 4),
∴ 直线l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4=8,
8.
【答案】
C
【考点】
由三视图求体积
【解析】
由三视图还原原几何体,可知该几何体为直四棱柱,由已知结合棱柱的体积公式求解.
【解答】
由三视图还原原几何体如图,
该几何体为直四棱柱,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D // BC,
AB⊥BC,AB=BC=BB1=2,AD=1,
则该柱体的体积是V=.
9.
【答案】
D
【考点】
抛物线的性质
【解析】
根据抛物线方程求出焦点坐标,由抛物线的性质知,当P,Q和M三点共线且点P在中间时距离和最小,由此求出纵坐标,代入抛物线方程求得横坐标的值.
【解答】
抛物线方程为y2=4x,
∴ p=2,焦点坐标为(1, 0);
过点M作准线x=−1的垂线,垂足为M,由PF=PM,
依题意可知当P,Q和M三点共线且点P在中间的时候,
距离之和最小,如图所示;
故P的纵坐标为−2,代入抛物线方程求得x=1,
∴ 点P(1, −2).
10.
【答案】
C
【考点】
复合命题及其真假判断
【解析】
首先判断命题p和q的真假,再根据复合命题的真假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方程x22−k−y2k−1=1表示双曲线,则有(2−k)(k−1)>0,解得1
抛物线y=4x2的焦点坐标为(0,116),
故命题q:抛物线y=4x2的焦点坐标为(1, 0)是假命题;
所以¬q为真,¬p为假,
则p∧(¬q)为真,(¬p)∧q为假,
11.
【答案】
D
【考点】
双曲线的离心率
【解析】
由双曲线的离心率可得a=b,求得A,B的坐标,以及渐近线方程,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方程可得b,a,进而得到所求双曲线方程.
【解答】
离心率为,即为c=a,b=a,
令x=c,可得-=1,
解得y=±,设A(c,),B(c,-),
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bx−ay=0,
可得d1+d2=+==2b=4,
即b=2,a=2,
双曲线的方程为x2−y2=4.
12.
【答案】
D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解析】
构造函数g(x),利用g(x)的导数判断函数g(x)的单调性与奇偶性,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
【解答】
解:设g(x)=f(x)x,
则g(x)的导数为: g′(x)=xf′(x)−f(x)x2,
∵ 当x>0时,总有xf′(x)−f(x)>0成立,
即当x>0时,g′(x)>0,
∴ 当x>0时,函数g(x)为增函数,
又∵ g(−x)=f(−x)−x=−f(x)−x=f(x)x=g(x),
∴ 函数g(x)为定义域上的偶函数,
∴ x<0时,函数g(x)是减函数,
又∵ g(−2)=f(−2)−2=0=g(2),
∴ x>0时,由f(x)>0,得:g(x)>g(2),解得:x>2,
x<0时,由f(x)>0,得:g(x)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答案】
−2
【考点】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
【解析】
将直线l1化为y=−mx+3,然后利用两直线平行,则斜率相等,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因为直线l1:mx+y−3=0(m∈R)与直线l2:y=2x−1平行,
直线l1可变形为y=−mx+3,
故−m=2,
所以m=−2.
【答案】
.
【考点】
椭圆的离心率
【解析】
根据题意,△ABF2的周长为8,即|BF2|+|AF2|+|BF1|+|AF1|=8,结合椭圆的定义,有4a=8,即可得a的值;又由椭圆的离心率,可得c的值,进而可得b的值;由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可得椭圆的方程.
【解答】
根据题意,△ABF2的周长为8,即|BF2|+|AF2|+|BF1|+|AF1|=8;
根据椭圆的性质,有4a=8,即a=2;
椭圆的离心率为,即=,则c=1,
将则b2=a2−c2=3;
则椭圆的方程为.
【答案】
24π
【考点】
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球内接多面体
【解析】
由题意画出图形,证明AB⊥BC,利用补形法可得直三棱柱外接球的球心,求出半径,代入球的表面积公式得答案.
【解答】
如图,
在直三棱锥ABC−A1B1C1中,∵ AB=BC=2,,
∴ AB2+BC2=AC2,即AB⊥BC,
∴ 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把直三棱柱ABC−A1B1C1补成正四棱柱,
则正四棱柱的体对角线是其外接球的直径,
设D,D1分别为AC,A1C1的中点,则DD1的中点O为球心,
球的半径为R=,
∴ 此直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为S=4πR2=24π.
【答案】
11
【考点】
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条件
【解析】
对函数进行求导,根据函数f(x)在x=−1有极值0,可以得到f(−1)=0,f′(−1)=0,代入求解即可
【解答】
解:∵ f(x)=x3+3mx2+nx+m2
∴ f′(x)=3x2+6mx+n
依题意可得f(−1)=0f′(−1)=0⇒−1+3m−n+m2=03−6m+n=0
联立可得m=2n=9或m=1n=3
当m=1,n=3时函数f(x)=x3+3x2+3x+1,f′(x)=3x2+6x+3=3(x+1)2≥0
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函数无极值,舍
故答案为:11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答案】
解:(1)当a=1时,(x−1)(x−4)<0,
解得1
因为x−4x−3<0,即(x−4)(x−3)<0,
所以3
因为p∧q为真,
所以p与q都是真命题,
所以x∈(1,4)∩(3,4)=(3,4).
(2)因为p:x∈(a, 4a),q:x∈(3, 4),且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所以(3, 4)⫋(a,4a),
所以a≤3,4a≥4,
所以a∈[1, 3],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1, 3].
【考点】
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命题和命题的取值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
【解析】
(1)求出p,q为真命题的等价条件,结合p∧q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
(2)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与集合关系,进行转化求解即可.
【解答】
解:(1)当a=1时,(x−1)(x−4)<0,
解得1
因为x−4x−3<0,即(x−4)(x−3)<0,
所以3
因为p∧q为真,
所以p与q都是真命题,
所以x∈(1,4)∩(3,4)=(3,4).
(2)因为p:x∈(a, 4a),q:x∈(3, 4),且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所以(3, 4)⫋(a,4a),
所以a≤3,4a≥4,
所以a∈[1, 3],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1, 3].
【答案】
连接BD交AC于点O,连结EO,
∵ ABCD为矩形,∴ O为BD的中点,
又E为PD的中点,∴ EO // PB,
∵ EO⊂平面AEC,PB⊄平面AEC,
∴ PB // 平面AEC;
∵ ,且AP=1,,
∴ ,则底面ABCD为正方形,得BD⊥AC,
∵ PA⊥平面ABCD,BD⊂平面ABCD,∴ PA⊥BD,
又PA∩AC=A,且PA,AC⊂平面PAC,
∴ BD⊥平面PAC,又BD⊂平面PBD,
∴ 平面PAC⊥平面PBD.
【考点】
直线与平面平行
平面与平面垂直
【解析】
(1)连接BD交AC于点O,连结EO,可得EO // PB,再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可得PB // 平面AEC;
(2)由已知结合棱锥的体积公式可得,得到底面ABCD为正方形,得BD⊥AC,由已知得BD⊥PA,再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得到BD⊥平面PAC,进一步可得平面PAC⊥平面PBD.
【解答】
连接BD交AC于点O,连结EO,
∵ ABCD为矩形,∴ O为BD的中点,
又E为PD的中点,∴ EO // PB,
∵ EO⊂平面AEC,PB⊄平面AEC,
∴ PB // 平面AEC;
∵ ,且AP=1,,
∴ ,则底面ABCD为正方形,得BD⊥AC,
∵ PA⊥平面ABCD,BD⊂平面ABCD,∴ PA⊥BD,
又PA∩AC=A,且PA,AC⊂平面PAC,
∴ BD⊥平面PAC,又BD⊂平面PBD,
∴ 平面PAC⊥平面PBD.
【答案】
当时,f(x)=ex−x,则f′(x)=ex−1,
令f′(x)=0,得x=0.
令f′(x)>0,得x>0,令f′(x)<0,得x<0.
∴ 函数f(x)=ex−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 +∞),单调递减区间为(−∞, 0).
∵ 当x∈[2, 3]时,f(x)≥0恒成立,
∴ 当x∈[2, 3]时,恒成立,即,
设,则,显然当x∈[2, 3]时g′(x)>0恒成立.
∴ g(x)在[2, 3]单调递增,∴ ,
∴ ,∴ ,
∴ a的取值范围为.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
【解析】
(1)将,代入f(x)中,对f(x)求导,再根据f′(x)在各区间上的符号,得到f(x)的单调区间;
(2)由x∈[2, 3]时,f(x)≥0恒成立,可得x∈[2, 3]时,恒成立,构造函数,求出g(x)的最小值,再得到a的取值范围.
【解答】
当时,f(x)=ex−x,则f′(x)=ex−1,
令f′(x)=0,得x=0.
令f′(x)>0,得x>0,令f′(x)<0,得x<0.
∴ 函数f(x)=ex−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 +∞),单调递减区间为(−∞, 0).
∵ 当x∈[2, 3]时,f(x)≥0恒成立,
∴ 当x∈[2, 3]时,恒成立,即,
设,则,显然当x∈[2, 3]时g′(x)>0恒成立.
∴ g(x)在[2, 3]单调递增,∴ ,
∴ ,∴ ,
∴ a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
由题意易得,点M到定点F(1, 0)的距离等于点M到直线x=−1的距离,
由抛物线定义可得,动点M满足的轨迹是以F(1, 0)为焦点的抛物线,
所以动点M满足的轨迹方程C为y2=4x.
设直线OA的方程为:y=kx,则直线OB的方程为:.
联立方程,可得,同理可得B(4k2, −4k).
∴ ,
故直线AB的方程为,即.
特别的,当k=1或−1时,点A与点B的横坐标都是4.
综上可知,直线AB经过定点(4, 0).
【考点】
轨迹方程
【解析】
(1)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得到动点M的轨迹是抛物线,然后求解方程即可;
(2)设直线OA的方程,则得到直线OB的方程,联立方程组求出点A,B,然后求出直线AB的斜率,得到直线AB的方程,分析求解即可.
【解答】
由题意易得,点M到定点F(1, 0)的距离等于点M到直线x=−1的距离,
由抛物线定义可得,动点M满足的轨迹是以F(1, 0)为焦点的抛物线,
所以动点M满足的轨迹方程C为y2=4x.
设直线OA的方程为:y=kx,则直线OB的方程为:.
联立方程,可得,同理可得B(4k2, −4k).
∴ ,
故直线AB的方程为,即.
特别的,当k=1或−1时,点A与点B的横坐标都是4.
综上可知,直线AB经过定点(4, 0).
【答案】
由题意知,f(x)的定义域为(0, +∞),
∵ f′(x)=lnx+a+1,f(x)在点(1,f
)处的切线为3x−y−2=0,
∴ ,解得,
∴ f(x)=xlnx+2x−1.
(1)令,则,
∴ h′(x)≥h′(2)=2>0,∴ h(x)在时,单调递增,∴ h(x)≤h(3)=1.
要存在实数m,使得在时成立,
只要即可,解得−1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
【解析】
(1)对f(x)求导,根据f(x)在点(1, f(1))处的切线为3x−y−2=0,得到关于a,b的方程,然后求出a,b,即可得到f(x)的解析式;
(2)令,求出h′(x)的最小值,根据存在实数m,使得m2−m−1<在x时成立,可知m2−m−1<,然后求出m的取值范围.
【解答】
由题意知,f(x)的定义域为(0, +∞),
∵ f′(x)=lnx+a+1,f(x)在点(1,f
)处的切线为3x−y−2=0,
∴ ,解得,
∴ f(x)=xlnx+2x−1.
(1)令,则,
∴ h′(x)≥h′(2)=2>0,∴ h(x)在时,单调递增,∴ h(x)≤h(3)=1.
要存在实数m,使得在时成立,
只要即可,解得−1
【答案】
由题设可得:,△F1PF2的面积,
∴ b=1,
∵ a2=b2+c2=4故E的方程为.
当l⊥x轴时不合题意,故设l:y=kx−2,P(x1, y1),Q(x2, y2),
将y=kx−2代入,得(1+4k2)x2−16kx+12=0.
当△=16(4k2−3)>0,时,,,
从而.
又点O到直线PQ的距离,
所以△OPQ的面积为,
即且满足△>0.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或.
【考点】
椭圆的应用
椭圆的标准方程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
(1)利用焦距求解c,通过△F1PF2的面积求出b,然后求解a,得到椭圆方程.
(2)设l:y=kx−2,P(x1, y1),Q(x2, y2),将y=kx−2代入,得(1+4k2)x2−16kx+12=0.利用韦达定理以及弦长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求解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求解直线方程.
【解答】
由题设可得:,△F1PF2的面积,
∴ b=1,
∵ a2=b2+c2=4故E的方程为.
当l⊥x轴时不合题意,故设l:y=kx−2,P(x1, y1),Q(x2, y2),
将y=kx−2代入,得(1+4k2)x2−16kx+12=0.
当△=16(4k2−3)>0,时,,,
从而.
又点O到直线PQ的距离,
所以△OPQ的面积为,
即且满足△>0.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或.
2020-2021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人教A版(Word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人教A版(Word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安徽省高二(上)开学数学试卷(文科)人教A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安徽省高二(上)开学数学试卷(文科)人教A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安徽省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文科)人教A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安徽省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文科)人教A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