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1.掌握聚落的概念,分类;了解两种聚落的景观差异,生产方式差异。2.能够掌握聚落的形成,分布,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聚落是人的居住地,是人类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以及与居住活动直接有关的道路、商店、水电管网等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聚集的居民点,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乡村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居住的场所,包括住房、粮仓、畜圈、道路、水渠、宅前绿地等设施。中心村落一般还有商店、诊所和学校等设施。
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场所。
建筑物、人口密度、交通网密度、自然环境……
城市和乡村的景观有很大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
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
从事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为主
大城市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流等多种职能,如北京、上海、东京、纽约、伦敦和巴黎等。
工业城市——中国攀枝花
金融城市——瑞士苏黎世
旅游城市——中国凤凰古城
文化城市——意大利佛罗伦萨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城市职能
不同地域生产方式不尽相同
2.影响聚落形成与分布的环境因素
假如时光倒流,我们是第一批原住民,该如何选择居住地呢?
提示:可以从地形,水源,气候等方面来思考。
请选择聚居地的地形条件
华 北 平 原
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
我们来验证一下,聚落的形成是不是一样的?
目前,在一些河流 地区或 、 地区, 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 、 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想一想? 聚落在哪个地区分布密集?
20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和人口增长,使得城市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世界上出现了数百座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其中部分城市人口超过1 000万。与此同时,出现了规模巨大的城市密集带,主要有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五大湖沿岸、日本太平洋沿岸、欧洲西北部和中国长江三角洲等城市密集带。
现代的乡村变城市是怎样的过程呢?
1.1978年至2010年间大井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2.大井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变化,这意味着什么在改变?
影响城市发展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城市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科技进步和对外交往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规模过大、人口过度集中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你还能列举出一些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吗?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如:建筑的结构材料……
4.聚落(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83)
图4.16 西亚的民居
图4.17 东南亚的民居
你还知道哪些民居特色?它们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西亚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在东南亚热带地区,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
在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当地的房屋具有厚墙、窗小的特点。厚墙可以减少传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吹进的热风。
热带地区全年炎热多雨,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就地取材,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因为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
蒙古包选材轻便,便于搭建及拆卸。
窑洞: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形式,就地取材。窑洞冬暖夏凉。
窑洞: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形式,就地取材。这里气候干燥,土质十分坚固牢靠,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可随意挖凿而不会坍塌。 窑洞有厚厚的屋顶和墙壁,使得窑洞能保温也能隔热,冬暖夏凉。
寒带地区终年严寒,就地取材搭建冰屋,冰房子,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可以抵挡极地寒风,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不同的聚落,形成了各具有特色的聚落文化,给后人留下了徐国宝贵的遗产。 但是,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一些特色鲜明的乡村聚落正在逐渐减少;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也被一些高楼大夏所代替。 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和挽救这些人类的无价之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意大利威尼斯古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个具有1 500多年历史的城市是世界闻名的“水城”和“百岛之城”。古城内分布着数百座各种风格的教堂、钟楼、宫殿,其中圣马可广场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广场”。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它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
巴黎许多著名的建筑就分布在塞纳河两岸,岸上的座座建筑色彩分明,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厅等名胜都可以尽收眼底。
托莱多——西班牙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悠久的古国名都伊斯坦布尔建于公元前668年,旧址是古希腊的城邦国——拜占庭。伊斯坦布尔不仅在地理上横跨两洲,而且还兼收并蓄欧、亚、非三洲各民族思想、文化、艺术之精粹,从而成为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交汇点,随之遗留下许多源远流长的名胜古迹。
日本京都古城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位于日本关西地区,具有1 100多年历史,仿照中国唐代的长安和洛阳建造,是日本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被誉为“日本的文化摇篮”。
西递和宏村是中国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
保护的意义:传统聚落是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1 大力开发传统聚落,让传统聚落发挥更多作用。
2 传统聚落影响了现在城市发展,应该被替代掉。
3 开发和保护相结合,不能过度开发。
4 传统聚落的文化不可复制,所以不能开发,应该重点保护。
世界上有许多有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的传统聚落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聚落呢?你支持下列哪一个观点呢?
“梦幻之都”——通布图古城的保护
通布图古城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尼日尔河北岸,始建于11世纪末,至今保存完好,被誉为“梦幻之都”,198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通布图古城布局基本上保持着15世纪的原貌,建筑风格是伊斯兰风格和阿拉伯风格的完美统一。由于当地气候干燥少雨,无论城墙还是宫殿,都就地取材,用泥土修筑。建筑物的外墙上放置了许多木桩,人们攀登这些木桩就能够为外墙抹泥,使建筑物保持坚固。这种“土办法”使通布图古城的建筑得以长期保存。
由于来自北方的风沙侵蚀,以及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通布图古城面临着被损毁的威胁。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通布图古城是“濒危世界遗产”,为了保护这座“梦幻之都”,当地政府启动了整修清真寺等古建筑和改建雨水排放系统的工程,同时对参观古城的的游客实行年度总量控制,雨季期间停止接待游客。这些措施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梦幻之都”将继续傲然屹立。
保护通布图古城的“土办法”: 人们不断地把泥巴抹在古城墙面上,使这座沙漠边缘受风沙侵蚀的古城得以保存。
1.通布图古城位于哪里?当地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2.当地人是怎样保护古城的?3.你还有哪些保护古城的好建议?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聚落与环境,聚落与环境,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这是什么,开平碉楼,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仁爱科普版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仁爱科普版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城市与乡村,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自然环境与聚落,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圆锥形大帐篷,便于拆装适合游牧生活,北极冰屋,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走进聚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配套ppt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聚落与环境,带状或点状,西亚沙漠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原因气候湿热,粉墙黛瓦马头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