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物理
年级/册
教材版本
课题名称
2、 弹力
难点名称
弹力有无的判断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弹力有无无法直观判断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不善于观察和总结
基础知识薄弱
3、推理能力较差
难点教学方法
1、引入图片,观察并引发学生思考
2、讲解知识点及难点处理技巧
3、结合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和理解。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什么是形变
2、弹力定义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弹力
1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想要恢复原状而对迫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弹力
产生条件:直接接触,有弹性形变。
二.【重难点突破】
弹力有无判断
(1)拆除法
即解除所研究处的接触,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若不变,则说明无弹力;若改变,则说明有弹力。
(2)假设法
(3)根据运动状态运用牛顿运运定律判断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例1: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B.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C.先有弹性形变,后有弹力
D.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相互的弹力作用
例2:在下列各图中,A、B两球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
小结
1.弹力产生条件:①两物体接触;②有弹性形变(接触处是否挤压或拉伸)二者缺一不可.
2.弹力是接触力(物体相互接触时才能产生的力称为接触力).
3.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对于形变明显的情况,由形变情况直接判断,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通常用“假设法”和“替换法”,有时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直接判定.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即学即练3,即学即练4,即学即练5,即学即练6,即学即练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1 重力与弹力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1 重力与弹力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