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河北省沧州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314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年河北省沧州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314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年河北省沧州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314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年河北省沧州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河北省沧州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6分〕,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24分〕
?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在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 B. 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
C.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D.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cm,5.36cm,5.36cm,那么木块的长度应记作〔 〕
A. 5.36 cm B. 5.363 cm C. 5.3633 cm D. 5.36333 cm
3.小明和小兰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以下关于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 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兰是运动的
B. 以小明和小兰乘坐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和小兰都是运动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和小兰都是运动的
D. 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和小兰都是静止的
4.寓言“刻舟求剑〞中的主人公找不到掉入江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岸边的山 B. 水中的剑 C. 乘坐的船 D. 江中的水
5.在行驶的列车上,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 铁路边的树木 B. 小孩子的座位 C. 车厢里的流动效劳车 D. 铁轨
6.如以下图为A、B两个小球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处的位置,那么对A、B两个小球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
A. 小球A做变速运动,小球B做匀速运动 B. 小球A做匀速运动,小球B做变速运动
C. 小球A,B都做匀速运动 D. 小球A,B都做变速运动
7.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0.5分钟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1.5分钟,那么,当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 〕
A. 2分钟 B. 1分钟 C. 0.375分钟
8.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的直径,测得的四次结果是 1.82cm,1.87cm,1.68cm,1.81cm,那么小球的直径应取〔 〕
?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选项是〔 〕
A.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 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 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10.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B. 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
C. 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 D. 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无关
1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沿直线向前行驶,途中经过一段坑洼路面,如果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那么汽车行驶路程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能是〔 〕
A. B. C. D.
12.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s通过的路程是3m,第2s通过的路程是5m,第3s通过的路程是7m,那么他在这3s内〔 〕
A.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 B. 后2 s内的平均速度为6 m/s
C. 3 s内的平均速度为7 m/s D. 最后1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
二、多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6分〕
1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以下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 8s时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
14.如以下图的是甲、乙两人运动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以下关于在这段路程中,甲、乙两人的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乙一直在做匀速运动 B. 甲一直在做匀速运动
C. 1﹣2min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D. 2﹣4min内,甲的平均速度为0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根本单位是________,速度的物理意义________,时间的根本单位是________.
16.在学校运动会中,小明参加50m短跑的竞赛成绩是8.0s,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在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发动尽可能做到________。
17.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s内加速跑完了36m,接着保持8m/s的速度跑完全程,那么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 ________ 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 m/s.
18.小明同学想知道在跑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变化,在室外量出了40m的直线路程,每隔10m作一记号,在各记号处均站有一同学帮助计时。发令枪响,小明同学开始起跑,各计时员同时开始计时,分别在小明同学经过他们时停止计时,记录结果如表1所示,请根据表1中的数据,补充完整表2中的空格〔除不尽时保存一位小数〕.表 1
路程/m
10
20
30
40
时间/s
表2
路程段
第一个10m内
第二个10m内
第三个10m内
第四个10m内
全程
平均速度/〔m/s〕
4
________
5
________
________
该实验中,小明同学将跑步的路程分成长度相等的四段,分别测量跑每一段路程所花的时间,结果发现小明同学的跑步速度是________〔填“变化〞或“不变化〞〕的,小明同学做的是________运动。
19.4月20日,我国的大型运载火箭把重达8吨的天舟1号货运飞船从地面送入轨道,这个过程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________;两天后,天舟1号与已经在轨飞行近1年的空间实验室天宫2号成功对接,连为一体,为其送去各种物资补偿,如图,以天宫2号为参照物,天舟1号是________.
20.5岁的小刚和妈妈正在乘自动扶梯下楼,小刚想跑下去,妈妈拉住他说:“这样很危险,下楼时要站着不动〞.这里的“下楼〞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来说的,“站着不动〞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来说的.
21.天空中,空军的一架加油机正在为一架战斗机加油。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加油机是________的,在战斗机飞行员看来,加油机是________的。
22.小王开车去上海,在平直的公路上,轿车匀速行驶,速度表如图甲所示,小林某一时刻看窗外,恰好看到如图乙所示的交通标志牌,那么从标志牌到上海还需________min。
23.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息二: ________
信息三: ________ 等等.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4.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________;这种测算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属于________〔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方法。
〔2〕该实验的测量工具除了刻度尺,还需要________。
〔3〕在实验时,小明发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时间的测量越容易,越准确,这是因为________;而在实验中,使用金属挡板的作用是________。
〔4〕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s。那么AB段的路程sAB=________cm,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还未撞击到B点的金属挡板就停止计时了,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为2.6s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五、计算题〔25题10分;26题14分;27题7分;共31分〕
25.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26.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六百多年前我国渔民就已发现了钓鱼岛。 钓鱼岛位于台湾基隆港东北186km、浙江温州港东南356km处。
〔1〕我国的海监船从浙江温州港出发,以40km/h的速度航行,到达钓鱼岛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如果用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主力战机歼﹣10飞机从温州港机场起飞,只需要约30min就能到达钓鱼岛上空,那么飞机的速度是多大?
27.春节,小明看到远处的烟花散开2s后听到爆炸的声音,声速v=340m/s.求:烟花爆炸点距小明多远?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24分〕
1.【解析】【解答】乌龟先到达终点说明乌龟用的时间少,根据公式,可知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应选C
【分析】整个过程乌龟用的时间小于兔子用的时间,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可判断大小
2.【解析】【解答】解:木块的长度的平均值为L= =5.3633cm≈5.36cm。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屡次测量长度计算平均值求物体长度。
3.【解析】【解答】解: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兰与小明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小兰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小明和小兰乘坐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和小兰与公共汽车没有位置的改变,故小明和小兰都是静止的,故B错误;
CD、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和小兰都有位置的改变,故小明和小兰都是运动的,故C正确,D错误.
应选C.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4.【解析】【解答】以河岸上的景物为参照物,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船是运动的;而剑与运动的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以乘坐的船为参照物,剑是运动的,所以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
应选C。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再判断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变化。
5.【解析】
【分析】从实际出发考虑这一问题,“别动〞当然是相对于小孩子的座位.
【解答】结合实际可以看出,只有当孩子相对于自己的座位位置不改变时,才符合妈妈对他的“别动〞的要求.
应选B.
【点评】此题中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时也告诉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
6.【解析】【解答】解:A球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越来越大,故做的是变速运动;
B球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一直不变,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小球A做变速运动,小球B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频闪照片的原理和打点计时器一样,即每隔相同的时间打一个点,可直接同两点间距的变化判断做的是什么运动.
7.【解析】【解答】解:设扶梯长为s,那么扶梯的速度v1= ,人的速度v2= ,
因为由 v= 得:
所以t= = = =22.5s= min=0.375min。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根据总路程和总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
8.【解析】【解答】解:由题目所给记录结果可知,数据1.68cm是错误的,应去掉;
钢球的直径d= ≈1.83cm;
应选A.
【分析】用刻度尺测钢球的直径时,测量结果应准确到刻度尺的分度值,在刻度尺分度值之后应再估读一位,记录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其余的是准确值;屡次测量时,准确值是相同的,估读值可以不同,根据测量记录结果找出错误的数据;正确测量数据的平均值是钢球的直径.
9.【解析】【解答】解:不同材料的物质发声结构不同,所以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与其它的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客船上的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A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说法正确,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应选A.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0.【解析】【解答】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定值,不随时间、路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匀速运动是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速度和路程、时间无关。
11.【解析】【解答】解:汽车在泥泞的路面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变大了,需要增大其牵引力,所以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汽车的牵引力由小变大再变小,即经过泥泞路面时牵引力变大,经过泥泞路面后牵引力变小;
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经过泥泞路面时牵引力变大,由P= = =Fv可知,汽车经过泥泞路面时的速度会变小,经过泥泞路面后速度会变大,且在经过泥泞路面前后速度是相同的。
在s﹣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s与t成正比,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图线越靠近s轴〔倾角越大〕,说明物体速度越大。
A图中,图线是倾斜的直线,说明汽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B图中,图线表示汽车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不符合题意;
C图中,中间局部表示汽车往回行驶,不符合题意;
D图中,图线表示汽车的速度先变小后变大,且经过泥泞路面前后速度是相同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功率一定时,牵引力越大,速度越小,匀速运动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12.【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前2秒内的路程是: =3m+5m=8m,所以,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 ,A不符合题意;后2秒内的路程是:s2 =5m+7m=12m,所以,后2 s内的平均速度是: ,B符合题意;3秒内的路程是:s=3s+5m+7m=15m,所以,3 s内的平均速度是: ,C不符合题意;最后1 s内的路程是7m,所以,最后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7m/s,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求平均速度,要用相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进行计算。
二、多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6分〕
13.【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A符合题意;
B、4s~8s内,甲乙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说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符合题意;
C、0s~8s内,甲通过路程为8m,乙通过的路程大于8m,所以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不相等,C不正确;
D、因为甲乙8s通过路程不相等,由速度公式可知两同学速度不相等,D不正确。
故答案为:AB。
【分析】在路程和时间图像中,可以判断出发时间的先后,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能计算速度。
14.【解析】【解答】解:A、由题意知乙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由图示可知,甲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再然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1﹣2min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甲乙时间相同,由v= ,可知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
D、2﹣4min内,甲的路程为零,即甲静止,故甲的平均速度为0.故D正确.
应选ACD.
【分析】根据图象,首先可以看到的是该图象是速度与时间的图象,故可以知道甲乙同学的速度,然后即可作出判断.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5.【解析】【解答】速度的单位是m/s,表示单位时间能通过的路程,时间的根本单位是s.
故答案为:m∕s;单位时间能通过的路程;s.
【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等于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根本单位是m/s;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根本单位是s.
16.【解析】【解答】接力赛中,为了顺利交接棒,两个运发动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接力比赛中,两个运发动向前运动的速度相同或相近,保持相对静止,才能顺利交接棒.
故答案为:6.25;相对静止.
【分析】知道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大小.
17.【解析】【解答】解:小李跑完〔100﹣36〕m=64m所用的时间:t1==8s,
那么他跑完全程所用时间为:t=t1+t2=8s+8s=16s;
他全程的平均速度:v==6.25m/s.
故答案为 16;6.25.
【分析】〔1〕要算小李跑完100米所用的时间,就需要算出小李跑完〔100﹣36〕m=64m所用的时间,然后将这个两个时间相加,即为他跑步的总时间;
〔2〕知道小李百米路程和时间,根据v=求出小李的速度.
18.【解析】【解答】解:第二个10m内的平均速度:v2= = ≈6.7m/s;
第四个10m内的平均速度:v4= = =5m/s;
全程的平均速度:v= = =5m/s;
该实验中,小明同学采取的方法是,将跑步的路程分成长度都是10m,是相等的;
比拟四段中的平均速度可知,小明同学的跑步速度是变化的,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
路程段
第一个10m内
第二个10m内
第三个10m内
第四个10m内
全程
平均速度/〔m/s〕
4
5
5
5
变化;变速直线
【分析】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根据速度是否相同判断运动种类。
19.【解析】【解答】解:〔1〕火箭内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推动火箭做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天宫二号相对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机械能;静止的.
【分析】〔1〕燃料燃烧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推动火箭做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飞船相对于火箭的运动情况,即是以火箭为参照物,去判断飞船的运动状态.
20.【解析】【解答】小刚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小刚是向下运动的;小刚相对于扶梯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扶梯为参照物,小刚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地面;扶梯.
【分析】要正确判断参照物,首先判断题目是在描述哪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相对于哪个物体而言的.
21.【解析】【解答】解:加油机在空中对受油机进行加油时,两飞机的速度必须相同,所以它们之间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在战斗机飞行员看来,加油机是静止的;
假设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故加油机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而言,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
22.【解析】【解答】解:从标志牌上可以看出,从该标志牌到上海的路程为s=135km;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v=90km/h;
由v= 得,从标志牌到上海需要的时间为:
t= = =1.5h=90min。
故答案为:90。
【分析】根据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
23.【解析】【解答】解:图线都是正比例函数图象,因此他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图象的终点纵坐标值都是200m,所以都完成了200m;故答案为:
信息二:他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信息三:他们都运动了200m.
【分析】跑步人、骑车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能读出各自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能运算各自的速度,能读出谁先跑完200m.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4.【解析】【解答】解:〔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v= ;测出路程和时间,根据v= 再求出平均速度,不是直接测量,属于间接测量。〔2〕选用的器材除刻度尺,还需要用秒表测量运动时间。〔3〕实验中,斜面倾角越小,物体速度变化越慢,物体运动时间长,越便于时间的测量;
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4〕由图中实验数据可知,小车在AB段的路程:
sAB=80.0cm﹣40.0cm=40.0cm=0.40m,
运动时间t=1.6s,
小车的平均速度vAB= = =0.25m/s;
如果让小车还未撞击到B点的金属挡板就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公式v= 知,平均速度会偏大;
由图可知,sBC=40.0cm=0.40m,时间tBC=tAC﹣tAB=2.6s﹣1.6s=1s,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BC= = =0.40m/s。
故答案为:〔1〕v= ;间接;〔2〕秒表;〔3〕斜面倾角越小,物体速度变化越慢,物体运动时间长;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4〕40.0;0.25;大;0.40。
【分析】〔1〕测量速度的原理是v=s/t,利用路程和时间测量速度是间接测量;
〔2〕测量速度时,需要利用刻度测量路程,秒表测量时间;
〔3〕实验时,斜面的坡度越小,小车下滑慢,测量时间方便;
〔4〕根据长度测量路程,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总路程和总时间地点比值计算平均速度。
五、计算题〔25题10分;26题14分;27题7分;共31分〕
25.【解析】【分析】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外表是没有空气的.
26.【解析】【分析】〔1〕利用路程和 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
〔2〕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的大小。
27.【解析】【分析】根据声音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两地距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河北省衡水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计算题〔共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河北省邢台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每空2分;共6分〕,计算题〔共12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