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欣赏 学吹竖笛教案
展开《学吹竖笛(四)》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一)教材版本: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
(二)教学对象:(三)学科:音乐
(四)课型:竖笛与信息技术整合课
(五)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十册第2课《学吹竖笛(四)》,教学基本内容为演奏竖笛练习曲和创编伴奏。整节课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的机会,通过自带设备移动学习端IPAD和触屏电子白板的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使用音乐软件“调音器APP”、“库乐队”APP,“计时器”APP进行操作并投屏演示,启发学生也运用“库乐队”APP为竖笛乐曲创编音乐伴奏,进行课堂展示和网络分享。
三、学习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随着生活经验和认知思维的提高,体验理解音乐艺术的能力增强了,她们喜欢自主思考也愿意与他人合作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学生在课堂使用竖笛演奏乐曲,在吹奏中提高音准、节拍节奏乃至乐感等基本音乐素养。当孩子运用敏锐的触觉和听觉自由地吹奏时,他们会不满足于吹奏别人写的乐曲,而希望通过笛声来表达自己内心思考的东西,这就是音乐作品创作的雏形,也是本节课学生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创编竖笛乐曲伴奏的心理依据。
四、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学生小组合作练习竖笛乐曲。
教学 难点:学生用库乐队App为竖笛乐曲创编音乐伴奏
五、教学理念
(一)使用移动学习端IPAD的库乐队App和调音器App辅助音乐课堂教学。
(二)突出音乐学科欣赏教学审美、实践、创新等特点,创编新的音乐资源。
(三)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体现学生自主思考创新的基本理念。
六、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多媒体教学平台、竖笛、IPAD、调音器App、库乐队App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导入 复习长音
1.师生查看课堂学习任务单
师:同学们好。今天很开心和大家玩一节有趣的竖笛课。首先,请看每位同学桌子上的学习任务单,它包括四项内容:长音练习、合作练习、创作演奏和课堂小结。在每项内容完成以后,请同学们对自己的表现做一个评价,课后也可以请老师或者同学,对自己今天的表现做一些点评。这样我们就知道,在每一节课中自己表现是怎么样的?学到什么?还有什么是需要改进的?如下图:
图1: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单
2.学生整齐朗读“吹笛口诀”
师:现在开始我们的竖笛旅程,我们先有节奏地拍手,齐读“吹笛口诀”。
生:吹笛口诀—头正身直别弯腰,全身放松抿嘴笑;左手上来右手下,不碰牙齿含一点;拇指小指扶好笛,手指放松弯弯腰;气息平稳要保持,孔按严呀轻轻吹;口喉别来乱帮忙,不让口水如馋猫。
3.复习la、si、do’的指法。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la、si、do’的指法,一起来回忆它们的指法。
生:la的指法是按住0孔、1孔和2孔;si的指法是按住0孔和1孔;do’的指法是按住0孔和2孔。
4.打开“调音器APP”,纠正长音la、si、do’的音准。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但是学竖笛不只是能记住指法,还要吹准音符的音高,竖笛的音色要好听。我们可以借助IPad上的“调音器APP”,练习吹准这三个音符的音高。(教师用IPAD投屏技术,演示在IPAD打开调音器APP,竖笛演奏长音6(la))
师:同学们都听到吗?当林老师吹得力度太强的时候,调音器的指针不能显示在绿色区域,说明没有吹准6(la)的音高。如下图:
图2:调音器APP指针没有显示绿色,说明没有吹准la的音高
师:你们能把la的音高吹准,让指针显示在绿色区域吗?
生:(自信地)可以!
师:请同学们来试一试。(说口诀)头正身直别弯腰,竖笛轻轻拿起来。
生:(回应)我就轻轻拿起来。
(学生用竖笛演奏长音la,当调音器APP指向绿色区域,音名A的底色变为绿色,表示学生吹准了音符6(la)的音高,如下图所示)
图3:调音器APP指针显示绿色,说明吹准了音符la的音高
师:同学们真棒,吹得非常准!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练习si和do’吧。当我们吹准一个音符的时候,要用耳朵记住这个音符正确的音高,以后每一次演奏都能准确吹出。
(在“调音器APP”辅助下,学生完成另外两个音符si和do’的长音吹奏)
师:(说口诀)竖笛轻轻放。
生:(回应)我就轻轻放。
师:在这个环节里,同学们表现得比林老师更棒!我给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加上一颗花的种子。(教师在黑板上进行学生的小组评价)
4.学生填写学习任务单
师:今天,你们对竖笛长音练习掌握得怎么样呢?请大家在学习任务单,用笔打勾作一个自我评价吧。
【设计意图】师生查看学习任务单,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然后从复习竖笛吹奏口诀开始调整演奏的状态,调音器APP的使用帮助学生吹准la、si、do’三个音符的音高,为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学奏新乐曲作好铺垫。
(二)小组合作,学吹新曲
1.教师示范演奏。
师:今天林老师带来一首新的练习曲,还运用库乐队APP编配了一段音乐伴奏,我想用竖笛给大家表演,同学们能给我一点掌声吗?
生:热烈鼓掌欢迎。
(教师打开“库乐队APP”伴奏音乐,用竖笛示范演奏练习曲,如下图所示)
图4:课件中竖笛练习曲的曲谱
2.小组合作练习。
师:林老师希望同学们呆会能演奏得比我更好。在这里,我先采访各位小组长,为什么平时练习竖笛,老师要求同学们先唱谱再吹笛呢?
生:因为我们要先了解今天吹奏什么音符。
(师生鼓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师:是的,我们要知道演奏的乐曲旋律的音高和节拍节奏。
师:除了唱谱,我们还要慢练笛子,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们先要慢练,熟悉乐曲。
师:非常好,慢练可以减少错音,熟练后才可以加快速度演奏。当我们吹竖笛的时候,还要注意谱子上的什么呢?
生:注意换气记号和音符的音头。
师:是的,我们演奏时要注意音符的音头。请你们对比聆听,有音头的音符音色比没有音头的音符音色要好。当我们用吐音技巧演奏音符,音色有一种集中的圆润感。
师:小组长们,你能带领组员一起练习这首曲子吗?现在我们计时5分钟,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团结,最快最好地演奏乐曲。
(教师打开“计时器APP”设置5分钟,学生们分组练习乐曲,如下图所示)
图5:计时器APP为学生练习时间计时
图6:教师到各小组协助学生练吹新曲子
师:(计时结束后有节奏地拍手说)竖笛轻轻放。
生:(回应)我就轻轻放。
3.使用“调音器APP”的节拍伴奏,集体用行板速度完整演奏乐曲。
师:同学们都完成得很好。现在我来考一考你们,当打开节拍器,你们能跟着拍点完整演奏这首乐曲吗?
生:能。
师:好,我们来演奏。今天没带竖笛的同学,可以按节奏拍拍手。
师:(拍手说)竖笛轻轻拿起来。
生:(回应)我就轻轻拿起来。
师:我刚问了一些同学,练习的速度在85左右,我们就按照这个速度演奏,请留意4拍的预备拍。
(教师打开“调音器APP”的节拍器功能,指挥学生用竖笛演奏练习曲)
师:同学们吹得很认真,你们觉得刚才的演奏有什么需要改进吗?
生1:我们吹得有点急了。
生2:吹得力度有点强了。
师:非常好!吹笛口诀里说“孔按严轻轻吹”,刚才做单音练习的时候我们也发现,当竖笛吹得太强的时候,这个音符的音高就吹不准。请同学们再来演奏一次。
(学生再次跟着节拍器的节拍韵律,完整演奏乐曲)
4.学生看教师指挥手势,演奏乐曲强弱力度变化。
师:下面我想考一考大家,哪个小组的同学能看懂林老师的指挥手势?例如:当我的手掌向内移动的时候,用音乐术语说是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渐弱。
师:手势逐渐向外呢?
生:渐强。
师:当我的手掌作弹性的跳动呢?
生:演奏跳音的感觉。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尝试,看指挥演奏乐曲呢?
(教师邀请第3小组的学生,随着教师指挥的手势有力度变化地演奏乐曲)
师:棒棒棒!我们还可以演奏得更好呢。全班同学一起来试试吧!
生:集体演奏
师:同学们太棒了!(拍手说)竖笛轻轻放回去。
生:(回应)我就轻轻放回去。
5.学生填写学习任务单,完成本环节自我评价。
师:同学们,演奏环节的内容你掌握了吗?请在学习任务单里,对自己的表现作一个评价吧。
(学生们在《学习任务单》评价自己的课堂表现)
【设计意图】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会识读乐谱,用竖笛演奏新乐曲,学习看老师的手势表现乐曲强弱变化,最后在学习任务单中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课堂表现,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保持学习的专注力。调音器APP中的节拍器功能,能帮助孩子们手眼耳多面协调,提高演奏的节奏感和乐感。
(三)软件支持 创作演奏
1.复习在库乐队APP设计鼓点的方法
师:大家都努力在表达乐曲的强弱变化,真棒。如果再配上伴奏,曲子会更加好听。上节课我们学过在库乐队APP设计鼓点为旋律伴奏,一起来回忆吧。
师:(边说边操作)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先打开库乐队APP,点击右上角的“+”号,找到“鼓手”的选项;然后点击右侧的“+”号,设定小节数为9,预留一个小节的预备拍;接着在斧头图标处,设置乐曲速度为85;最后点击创建,就会自动产生一个鼓手伴奏啦。(如下图所示)
图7:教师回顾上节课怎样设计鼓点为乐曲伴奏
2.学习新的和弦伴奏设计方法
师:今天林老师想增加一点难度,学习在库乐队APP中录制和弦伴奏的方法。
师:我们先在软件首页找到“键盘”这个音色选项;然后点击右侧的“+” 号,设定小节数为9,进行速度85的设置;接着找到“自动伴奏”的图标,拨到第一种,我们就可以开始练习用和声为乐曲伴奏了。我给大家示范一下。
(教师在IPAD上用库乐队App示范怎样设计和声伴奏)
师:当同学们练习好了,就可以开始录制乐曲的和声伴奏了。
师:点击软件上红色的“●”就可以开始录制了。记得留出4拍的预备拍。还有眼睛看谱子的时候嘴巴要演唱,手里准确按出和弦,把和弦伴奏录下来。
图8:教师讲解怎样录制和弦自动伴奏
图9:在课件和任务单出示学生和弦伴奏的参考范例
师:今天的和弦伴奏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非常欢迎课后给大家交流分享。现在请大家戴上耳机,尝试用鼓点或和声为乐曲编配一个伴奏,让竖笛演奏变得更精彩。5分钟计时开始!(如下图所示)
图10:教师去小组协助学生用IPAD“库乐队APP”,完成竖笛伴奏设计
图11:学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用IPAD的库乐队APP为乐曲伴奏
3.小组展示
师:同学们练习得很开心,林老师也很开心,5分钟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刚才我听到了一些非常精彩的伴奏设计。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无法让所有的小组都来展示。我们先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展示吧。
师:掌声请第4小组同学上台展示。
图片12:第4组学生上台,用IPAD和竖笛演奏展示和声伴奏设计
师:林老师有一个小小的建议,我们要留意和弦伴奏的音量,不能盖过竖笛演奏的旋律。这个小组的同学整体表现还是很棒的,我们把掌声送给她们。
师:还有其他小组的同学想来试试吗?
(邀请另外一组同学上台展示,IPAD设计的和声伴奏与竖笛的配合演奏)
师:这组同学设计的音乐伴奏太好听了!当听到这段音乐,我仿佛有一种电影画面的感受,非常有趣。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没有展示到的同学,下节课再继续展示。
4.学生填写任务单,完成本环节自我评价。
师:创编伴奏的内容你掌握了吗?请你在学习任务单里对自己进行评价吧。
【设计意图】当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应该是主动的发现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要掌握学习方法。”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用库乐队App主动学习创编竖笛乐曲的伴奏,激发了吹奏竖笛的兴趣和自主创编音乐作品的能力。在此环节,信息技术对音乐教学的辅助作用非常实效。
(四)课后作业 小结收获
1.课后作业的现场指导。师:今天回家后,我们还有一个有趣的任务。之前我们学过,旋律是可以加花的。加花是指保留骨干音,将旋律加以变化更加好听。(如课件图片所示)
图13:课件举例讲解旋律加花
师:现在给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可以先尝试一下给旋律加花,有问题我们可以课堂先解决。记得在任务单先将加花旋律记谱,再用竖笛进行演奏。
师:下面我们邀请一位同学上来展示,有请王悦琪同学。
图14:王悦琪同学上台展示竖笛演奏加花旋律
师:王悦琪同学,你演奏得真好听!你能把曲谱拍照分享给大家看看吗?
图15:学生分享课后练习的尝试演奏曲谱
【设计意图】承载音乐软件的信息技术,方便学生音乐创作作品进行即时的修改、保存,生成课堂教学的新资源,在网络分享中作为更广大学生群体的教学资料,拓宽了孩子们展示交流音乐成果的范畴和时间柱。学生改编乐曲加花旋律,配上自己用“库乐队”App设计的音乐伴奏,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起。
2.学生小结学习收获,课后作业分享QQ群文件。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大家有什么收获?
生:学习了如何用库乐队APP为乐曲设计和声伴奏。
师:回家后,我们可以在学习任务单上,继续完成竖笛加花旋律演奏的作品,上传到班级的QQ群。(课后作业所下图所示)
图15:学习任务单中的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音乐软件App等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音乐竖笛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需要长期研究,教师和学生需要学习的音乐知识和信息化技术还很多,而且教师对音乐软件的使用应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让音乐软件为教学服务,即软件的使用的时间和频率要适度和适量。电脑音乐学习对小学生而言不是为了成为“小音乐家”或者“IT精英”,而是一个感受美好,自我创新的艺术实践过程。教师应该给每一个孩子最大程度的鼓励和宽容,激发学生在创编音乐作品学习方面的兴趣和热情,
附录1:学生上课后,分享到班级QQ群的旋律加花曲谱
附录2:学生上课后将录好的库乐队音频作品,分享到班级QQ群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欣赏 曼德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欣赏 曼德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欣赏 学吹竖笛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欣赏 学吹竖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认识竖笛,学习指法,吹奏乐曲,合作交流,佳作欣赏,巩固复习,总结下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欣赏 学吹竖笛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欣赏 学吹竖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