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2021-2022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第1页
    2021-2022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8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8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创作背景,检查预习,理清思路,首尾对照,引导质疑,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会认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这篇童话的主要内容,关注课文中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认识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教学重点:
    能读懂文中两个“幸福”的深刻含义,体会几次幻觉描述所运用的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及其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以及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应该都读过《安徒生童话》,你还记得《安徒生童话》中的哪个故事呢?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2.认识作者。
    课件出示安徒生的图片和简介。
    师小结:安徒生,世界著名童话作家,被尊称为“现代童话之父”。他出生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市欧登塞。因家境贫寒,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但他刻苦学习,终于从文盲变成了作家。安徒生立足于现实生活,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作了168篇童话故事。
    3.课件出示图片,让大家感受一下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故事。
    4.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安徒生创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童话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创作背景
    1.这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一下故事内容?
    2.探究故事创作背景。
    故事大家都熟悉,你们有谁知道安徒生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这篇脍炙人口的童话的?
    (师生共同交流安徒生创作此文的背景)
    1848年,安徒生到国外旅行,在途中收到了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三张画片写一篇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双眼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安徒生的母亲幼年时曾经讨饭。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她把手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这幅画片,自然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的苦难童年。他还想起在丹麦封建王朝统治下的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摊开稿纸,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广大穷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奋笔疾书,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优秀感人的童话。
    【设计意图】儿时的阅读,孩子们了解的只是故事的情节。但是对于经典的阅读,了解创作背景是极为重要的,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文本内涵。
    三、检查预习,理清思路
    1.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老师简单了解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乖巧 围裙 衣兜 硬币 哎呀 橱窗 蜷着腿 哆哆嗦嗦
    2.指导书写“兜”。
    3.出示文中语句“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的“兜”是什么意思?
    4.就是这围裙里兜着的火柴,带给小女孩一段神奇的经历。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文章中哪些段落讲述的是神奇的经历?其他段落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第1-4自然段是讲她现实生活的悲惨,第5-10自然段是讲述小女孩擦燃火柴后奇异的经历,第11-12自然段是讲第二天她冻死街头的情形。)
    5.小结:看来同学们熟悉故事。抓住重点内容,也能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条理。
    四、品味语言,感悟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
    1.导读:作为一篇人物体童话,阅读时我们应该首先关注人物的命运。通过儿时的阅读以及你的预习,你读到的人物的命运是什么?
    (板书:悲惨)
    2.课文第1—4自然段指向小女孩生活的现状。你读读看,哪些描写让你看到了她的悲惨与不幸。
    3.组织交流汇报: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冬夜、雪夜、寒冷
    社会环境:文中3次提到大年夜,没有人……没有人……
    家庭环境:家里跟大街上一样冷,爸爸打。
    外貌描写:大拖鞋、赤着脚、小脚红一块青一块、金黄的头发。
    动作描写:蜷着腿缩成一团、又冷又饿、哆哆嗦嗦。
    4.小结:文章开篇,安徒生用细腻的描写手法,从环境和人物两个方面的描写入手,让一个冬夜里忍着寒冷饥饿与痛苦的女孩,缓缓向我们走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活极其不幸、命运悲惨的女孩儿。
    五、首尾对照,引导质疑
    1.导读:命运这样悲惨的女孩,我们看看安徒生是用怎样的文字写出故事结尾的。
    (指名读文章结尾)
    2.学生质疑:小女孩为什么会微笑着离开?如此悲惨,文章中为什么连用了两个“幸福”?曾经的“幸福”指的是什么时候呢?新年的幸福是什么?
    3.下节课,我们将带着这两个问题继续阅读这篇经典童话。
    【设计意图】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问题质量,有了这样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有意识地根据自身的体验、感受进行深入思考、联想与探究,提出有一定探讨价值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与评价的能力。
    六、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针对“幸福”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幸福”,再次解读这篇经典童话。
    二、细读幻象,感悟美好幻想背后凸显的悲惨
    l.导读:同学们,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女孩悲惨的现实生活。可是文章中却说她“曾经多么幸福”,回顾课文,你能说说,这个“曾经”究竟指的是什么时候呢?
    (是小女孩擦燃火柴产生幻觉的那一刻)
    这篇童话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最触动人心的便是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美丽幻象的一幕一幕。下面让我们共同品味这段文字幻想背后传递着怎样幸福的信息。
    2.学生默读第5—10自然段,批注下自己感受和理解。
    3.学生交流汇报。
    4.教师指导要点。
    第一次幻象——强化现实的“寒冷”。
    ①燃烧的火柴在女孩眼里是蜡烛和温暖的火炉,说明了什么?(小女孩眼前产生了幻象)
    虚实结合:实写和虚写交替进行,美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小女孩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中国#教&%育出版^*网]
    ②描写小女孩看到的幻象的时候,哪个标点用得最多?一连多个“!”说明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标点是文章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第二次幻象——强化现实的极度“饥饿”。
    ①这里为什么小女孩看到的烤鹅会摇摆着向她走来?
    ②朗读课文,读出“更妙的是——”
    第三次幻象——突出现实的孤单痛苦。
    ①展开想象,说说圣诞树上可能会有哪些小礼物?
    ②小结:小女孩看似渴望的是礼物,其实背后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快乐幸福的向往。
    【设计意图】课内阅读,目的是要指向课外。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中已经涉及到很多外国作品,这些不同译本又各有优点,鼓励学生多读,多对比。同时,这样的设计意在让学生能够对教材有批判阅读的意识。
    第四、五次幻象——强化对爱的渴求。
    ①当奶奶出现在亮光里的时候,小女孩的表现你能用读来表现出来吗?请注意标点会对你的朗读有帮助。
    ②(指名朗读)思考,在如此多的幻觉面前,你认为小女孩最渴求的是什么?
    ③是啊,在苦海中挣扎的小女孩,饱受着寒冷饥饿和痛苦,当看到这世界上唯一疼她的奶奶出现的时候,你觉得她会如何喊出来呢?
    (学生多次朗读第9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个片段的设计,以读促解,以解助读,将读与悟自然融合在一起。
    三、精读品悟“幸福”,感悟虚实结合手法的妙用
    1.结合自己体验,感悟女孩“幸福”背后的痛苦现状。
    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看,带给女孩子幸福幻觉的事物不过是火柴、烤鹅、圣诞树、奶奶。当老师说到这些事物的时候,相信你的脑海里也会出现这些事物,请问你有特别幸福的感觉吗?而小女孩为什么会感觉幸福?
    小结:这些幸福不过是极度寒冷时幻想到的火炉,极度饥饿时幻想到的烤鹅,极度孤单时幻想到的圣诞树,极度痛苦时想到的奶奶。现实中太多的苦难,才让这些平凡的事物在女孩心中显得弥足珍贵。
    2.抓住故事架构,感悟作者表达“幸福”构思的独特。
    这些幻想到的幸福,持续了多久呢?作者这样构思,妙在何处?
    (更能体现出女孩命运的悲惨)
    一根火柴燃烧最多5秒,4根20秒。安徒生将这短暂的拥有、美丽的幻觉构思于火柴一次次燃烧之中,真可谓“匠心独运”。
    3.回归整体,纵向阅读,再悟幸福。
    我们在品味那些优美幻想文字的时候,千万别忘了这些平淡朴实的文字。你静下心来再读读看,你又会有什么新的感悟?
    (出示)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又擦了一根。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在墙上又擦着一根火柴。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这些语言没有修饰,直白简单,还反复出现,可是我们依旧能看到这个命运悲惨的女孩内心的一份向往。她向往的是什么?
    (现实的不幸,并没有阻挡小女孩对幸福、美好的追求。)
    她走向的幸福又是什么呢?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小结:因为与上帝同在,与一切美好同在,让这个原本悲惨的故事多了几分浪漫与凄美。安徒生将结局定格在“幸福”,没有太多的怨恨、指责。安徒生无法改变那个黑暗的世界,但是他用他的笔创造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四、总结拓展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让我们再次诵读故事的结尾。你此时面对女孩如此的幸福,你感到快乐幸福了吗?
    生1:我心里充满着痛恨,痛恨那时人们的冷漠。
    生2:我没有感到幸福,心里是淡淡的哀伤,小女孩只有死才能找到幸福,多么,悲惨的命运啊。
    生3:我为小女孩感到庆幸,至少她短暂的生命里,曾经拥有过如此美好的时光,而最终她还能和最疼爱自己的奶奶在一起,对于她而言,也算是幸福吧。
    看到你们各抒己见,正是体现了经典的魅力。在我们品味经典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真正将安徒生及其作品带到我们中国的人,他就是叶君健,丹麦女王曾于1988年隆重授给叶君健“丹麦国旗勋章”。这是全世界《安徒生童话》众多译者中唯一获此殊荣者,同时也是安徒生与叶君健作为作者和译者,因一部作品先后获得同样勋章的先例。
    希望今天的学习,再次掀起安徒生作品阅读的高潮。相信你们再次的阅读,会给你们不同的体验。
    【设计意图】随着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学生必将对文章中的女孩有不一样的认识,同样对于“幸福”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在这里的总结中,我们不希望相同的答案,希望学生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也希望孩子们在关注安徒生的同时,也能关注中国安徒生一一叶君健,拓展学生的阅读。
    五、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悲惨的命运[来源:%
    bi中*#国教~育出^版网]
    [中国教育出版~*网%@#]liii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启发激趣,自读质疑,重点深探,自我回顾,练习运用,开拓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8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8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