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树叶中的比(8)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树叶中的比(8) 教案0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树叶中的比(8) 教案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三 分数除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三 分数除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发现规律的过程,发现同一种树叶的长和宽的比都接近某一个确定的数值,积累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事物特征的经验,增强数据分析观念,提高初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安排了“提出问题”“探索实践”“回顾反思”三个环节的活动。“提出问题”先呈现一组树叶,说想法,认识树叶长和宽,并聚焦树叶长和宽的关系。“探索实践”主要引导小组每组10片相同树的树叶,通过测量长和宽,计算比值及平均值,估一估等活动,发现树叶形状与比值的关系。“回顾反思”主要引导学生回顾探索树叶中的比的规律过程,交流自己获得的认识和体验,进一步提升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比较、分析等活动,初步发现虽然树叶的大小各不相同,但同一种树的树叶长和款的比值都比较接近某个确定的数值。
    2、使学生在探索并发现树叶中比的有关规律的活动中,初步感受自然现象中蕴含的简单规律,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找到树叶中的规律,总结归纳研究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个人数据记录表、小组数据记录表、树叶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欣赏引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准备了一段视频,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
    视频:秋天的树叶+诗句
    2、树叶美吗?回想一下,并观察下面树叶,你有什么想法?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奇妙的树叶。
    欣赏
    交流:树叶有大有小,有长长的,有圆圆的。不同树叶,形状各有不同
    通过呈现秋天的树叶和诗句,欣赏树叶之余感受自然之美。
    认识树叶的长和宽
    1、老师带来了两片树叶,观察一下,它们长得怎么样?你能用一些词语形容吗?
    2、刚刚同学们提到了,柳树叶是细长的,它有多长呢?什么是树叶的长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现在你知道了吗?谁来指一指这两片树叶的长和宽?
    4、好的,那老师手里的这片银杏叶呢?(举起一片银杏叶)它的长和宽在哪里?
    同意吗?哦,这是长,这是宽,你有什么感受?
    师:恩,真不错
    5、柳树叶狭长,香樟叶比较圆润。树叶形状的不同,从数学角度看,你觉得和什么有关呢?
    6、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树叶,它们的长和宽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让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一下。
    语言表述树叶形状
    请一个学生上来指一指,指导学生两个手比划,从这里到这里是长/宽
    一个学生指一指,感受长比宽短
    同桌互相说一说
    明确:也就是说,它不仅和长有关,还和宽有关,我们用长和宽的比来表示长和宽的关系。
    介绍树叶的长和宽,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帮助学生利用图片认识多种树叶。
    小组活动
    1、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了10片同一种树的树叶。在小组活动之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组活动的要求。
    老师要关注哪一组同学又快又准确,好,小组开始活动!
    2、老师发现很多小组都有了发现,这是哪一个小组的?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
    3、虽然比较接近,但还是有点差异的,怎样表示这组数的整体情况?
    计算平均数看哪一组又快又准确,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我,好,小组开始活动!
    学生开始测量,教师关注学生的错误,关注需要交流组的数据测量和交流过程。
    学生交流发现:它们比值接近
    明确:每个小组测量了同一种树的树叶,虽然它们大小不同,但形状相似,发现了它们各自长和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
    每个小组计算一下比值的平均数,组长报,每个组员一起算,最后把平均数记录下来。
    呈现展示学生的活动操作结果,并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交流讨论
    1、请刚才的桂花叶小组汇报结果
    2、如果其他小组的数据也一起汇报,那就没意思了。老师要和同学们来玩一个游戏,先请同学们估一估树叶的比值,再请测量的小组进行汇报,看看谁的估的准。
    3、呈现桔树叶【桔树叶和桂花叶形状相似】
    4、呈现柳树叶【长和宽差异大】
    5、呈现银杏叶【长比宽短】
    6、呈现大小枇杷叶【同一种树叶】
    估一估,并交流估法:按照长是宽的几倍,以宽为标准估。
    感受长和宽的大小,与比值的关系
    运用之前的结论,解释验证
    对照呈现,以一种树叶作为参照,帮助学生利用已知的比值估计未知的比值,感悟其中的规律。
    课堂小结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同一种树叶,长和宽的比值接近。而不同种树叶,比值的大小一般各有不同。
    2、现在老师把这些树叶按照比值大小排一排,将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与树叶的形状对照,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同学们通过研究,发现了同一种树叶,长和宽的比值比较接近,形状也相似。不同的树叶,比值有大有小,比值越大,树叶就越狭长,当比值比较接近的时候,不同的树叶形状也比较类似。这就是今天我们研究的树叶中的比。
    3、美丽的树叶装扮了我们的自然空间,不经意间捡起片片树叶,我们就可以研究其中有趣的规律。回顾一下,今天我们是怎么研究的?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测量 计算 比较
    4、树叶中长和宽的比不同,形状也不同,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回答,预设:
    (1)比值越大,越狭长
    (2)比值越小,越圆润——如果是这样的呢?(画一个极端的,见右)
    (3)比值接近的不同树叶,形状相似。(比划一下黑板上的几个比值接近的)
    交流发现和收获
    呈现树叶的比值和树叶的形状,帮助学生发现规律,归纳方法。
    介绍树叶为什么形状不同的科学知识,并融入美术的叶贴画,勾连学科关系,拓展知识。
    拓展应用
    1、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留心观察更多生活和自然中的点滴。
    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课件呈现其他图,学生观看感受
    3、用心观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相信我们会不断发现更多值得探究的奥秘!欢迎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探讨、研究和分享,好吗?
    有的同学感受到了脸型,有的同学能透过脸型感受到其中的数据。
    呈现展示生活中不同的比,帮助学生放眼生活,学会观察。
    六、课后反思
    这是数学融合成课程中的一堂课,从一个生动的视频开始,引导学生在发现树叶的形状与它长和宽的比有关,在观察、计算、比较、分析等一系列过程中逐步让学生自我发现“树叶中的比”的奥秘,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合作交流和自我研究能力,真正感悟数学理性思维之美。
    在活动过程中力图让学生能成为课堂的主要,以学生活动贯穿课堂。从学生根据介绍认识树叶的长和宽之后的指一指,到学生小组的合作测量、计算、比较、发现,再到学生通过估计比值来完善认识方法,以及到进行回顾反思,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通过视频呈现知识的介绍和补充,学生在边听时边理解思考,借助自然界的美丽树叶,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奥秘,注重知识性的探究,也关注自然奥秘的揭示。全课通过比值和树叶形状的关系,到结束时揭示树叶形状的原因,结合数学学科外的知识解释,生动有趣的视频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相关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三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三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探索实践,回顾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三 分数除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三 分数除法教案设计,共2页。

    六年级上册三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三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