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钉点数与钉板上所围多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观察、猜测、实验、分析、完善和验证的科学探究方法,积累宝贵的研究经验。
3. 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中,获得真实的探究体验,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探究钉板上多边形面积与钉点数的关系。
难点:对内部钉点数不为1的多边形的研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生互动,利用APP围图形,算面积。
第一轮:三个规则图形(图1),学生利用已有知识顺利计算出面积;
第二轮:组合图形(图2),学生通过分割或其它方法计算出面积;
第三轮:学生指挥老师,围出不规则的复杂图形(图3),学生算不出面积,老师
图1
图2
图3
顺利得到答案,经软件验证为正确。
思考:老师算得好快啊!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除了用边的长度来计算面积,还存在其他的方法。
师出示皮克定理的PPT
介绍:原来,对于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还可以用钉子的数量来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重走皮克的探索发现之路。
二、探索发现
(一)a=1
出示PPT
1. 师: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分别算出或数出每个图形的面积,以及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 学生研究,教师巡视。
3. 反馈
①指名反馈数据;
②说说自己的发现:语言表达→字母表示。
得到S=n÷2(师板书)
(二)a=2
1. 引发冲突
师:发现了规律很开心啊,那么接下来就要应用规律了!出示PPT
生:发现原来的规律不对了,因为①号面积变大了,而边上的钉子数还是4枚。
师:好像我们的规律出问题了!怎么办呢?
2. 观察思考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PT中的上下两组图形,找一找有什么不同。
[预设]发现图形中间的钉子数不同。刚才那组图形中间都是1枚,下面这组图形中间都是2枚。
师:看来我们刚才的发现不能完全叫“错”,只要加个前提就可以了,介绍并板书:a=1 S=n÷2
3. 深入探究
师:那么,当a=2时,多边形面积到底该怎样计算呢?我们来继续研究。
出示表格,学生合作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反馈
①交流数据,表达小组研究的发现
②完善结论:a=2 S=n÷2+1
(三)a=3……
1. 引导猜测,当内部钉子数有3枚、4枚、5枚……时,这个公式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a=3 S=n÷2+2
a=4 S=n÷2+3
a=5 S=n÷2+4
2.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共同提出验证方案。
3. 小组合作,自拟图形,进行验证。
4. 交流反馈,验证猜测。
5.再次观察,总结归纳,抽象得出皮克定理: S=n÷2+a-1
三、回顾反思
1.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①知识:皮克定理
②方法:猜测→验证→观察→比较→完善→结论
2.现在用这个公式再回过头看看刚才那个复杂图形。
师生共同数钉子,根据公式计算出正确面积,体会成功的喜悦。
小学苏教版八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八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猜想规律,小组验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苏教版八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八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评价——回顾探索过程,交流体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八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八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