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月球与月相-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同步检测(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1043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3 月球与月相-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同步检测(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1043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3 月球与月相-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同步检测(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1043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7章 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优秀课堂检测
展开一、选择题
1.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便可见天上有一轮红日,但其周围的景象是
A.天一片蓝色,万里晴空B.天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
C.天一片明亮,无法看到星星D.天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
2.小敏用一个一半涂白(表示阳光照射的半球)、一半涂黑(表示背光的半球)的球模拟月相变化,如图所示。当球位于乙时,他模拟的月相是( )
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
3.下列现象同时存在于日食和月食发生过程的是 ( )
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
B.日食、月食都从日轮的西面开始
C.天空一片黑暗
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
4.下列节日中,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
A.中秋节B.春节
C.重阳节D.端午节
5.月食两种类型是 ( )
A.月全食
B.月偏食
C.月全食和月偏食
D.月环食
6.一位美术爱好者在我国某地发生月全食时,即时绘制了几幅图画,试根据月全食过程判断,能正确反应一次月全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 ( )
A.⑥⑤③⑧④①②⑦⑥
B.⑥⑧③⑤④⑦②①⑥
C.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
D.⑥①②⑦④⑧③⑤⑥
7.诗句“月落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描写的月相是 ( )
A.新月B.满月
C.上弦月D.下弦月
8.当地球上的人们能看到西部半个月面时,这个月相称为 ( )
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
9.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 ( )
A.近日点、朔、大潮
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
C.远日点、望、大潮
D.近日点、满月、大潮
10.如图,正确反映一次日全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 ( )
A.① ② ③ ④
B.② ④ ① ③
C.① ④ ② ③
D.③ ① ④ ②
11.从农历初七到二十二,月相变化情况( )
A.月面面积由小→大→小
B.月面面积由大→小→大
C.月亮都与太阳一起升落
D.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早
12.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 )
A.新月B.满月C.蛾眉月D.下弦月
13.月相是指 ( )
A.月球的形状
B.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
C.月球的面貌
D.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轮的东缘
14.下面四种月相中只有在傍晚才能观察到是( )
A.B.C.D.
15.某星期六小龙外出旅游,一早起来只见弯弯的月亮挂在东方天边,此时约为农历午( )
A.二十六、二十七
B.十一、十二
C.十七、十八
D.初七、初八
16.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
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地球上永远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 )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见一面
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18.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
19.在月球上和地球上都能办到的是( )
A.开采矿产B.流星尾长
C.鸟语花香D.温暖如春
20.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 )
A.月球表面隆起
B.陨石撞击而形成陨石坑
C.雨水冲刷而形成
D.河流不断冲刷侵蚀而形成
21.下列对月球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天空是蔚蓝色的,飘着一丝一丝的云
B.经常可以听到陨石撞击月面产生巨大的声音
C.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可以相差数百摄氏度
D.火山不时喷发形成了月面众多的环形山
二、简答题
22.读下图中有甲、乙、丙三张照片,是某同学拍摄于一次日全食的不同时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这些照片的拍摄日期应该为农历几月几日?
23.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
(1)此时可能发生 (天文现象),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农历十五,
(2)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 ,此时海上出现 潮。
24.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
三、填空题
25.如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_____)
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之内能发电几次 (_____)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参考答案
1.D
【详解】
当太阳照在月球上时,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没有了光发生反射的物质,也就没有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周围一片黑暗;只有太阳光或星光直线传播到的地方是亮的;正因为没有空气,光传播时就不会发生折射,没有空气散射光线,因此星星也就不再闪烁;由此可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可看见天上一轮红日,但周围的景象是一片黑暗,看见星星,但不闪烁。
故选D。
2.B
【详解】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小敏用一个一半涂白(表示阳光照射的半球)、一半涂黑(表示背光的半球)的球模拟月相变化,如图所示.当球位于乙时,他模拟的月相是上弦月。故B正确。
3.A
【分析】
根据农历每月初一,月球位于日、地连线之间,月球被照亮的一半背对地球,月相为新月.当三者完全在同一连线上时,月球挡住太阳光,会发生日食;农历每月十五、六月球被照亮的一半对着地球,月相为满月.当三者完全在同一连线上时,地球挡住太阳光,会发生月食,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通过分析可知,当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而且月球位于日、地之间,当月球挡住太阳光时就会出现日食现象。故选A。
4.B
【分析】
根据月食的发生于月相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当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中间时可能出现日食现象,此时的月相为新月,为每个月的农历初一;中春节为正月初一,为新月,故B正确;故选B。
5.C
【解析】
【详解】
月食是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两种类型。故选C。
6.A
【分析】
根据月食发生的规律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月全食从半影食始:月球刚刚和半影区接触,这时肉眼觉察不到。正式的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即如图顺序应该是:→→→→→→→→。故选A。
7.C
【分析】
本题考查了古代诗歌与月相的联系。
【详解】
从诗句含义中提炼出月落的时间是在夜半。主要是区别出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出没时间。上弦月正午升起半夜落下,下弦月是半夜升起正午落下。诗句里含有“夜半”“月落”等字,描写的月相应是上弦月。故选C。
【点睛】
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
8.B
【详解】
当地球上的人们看到西部半个月面时,说明这一天月球是12点钟从东边升起,在18:00-24:00之间,太阳落到西边,月球靠反射西边太阳光形成上弦月,故选B。
9.C
【分析】
根据月球的概况,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远日点、望、大潮。故选C。
10.B
【分析】
日食是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的现象,月球把太阳全部遮住时发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发生日偏食,遮住太阳中间部分发生日环食。
【详解】
一次完整的日全食过程的顺序是: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由于月球是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月球东边缘刚开始接触太阳边缘时就是初亏,随着月球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球遮住的面积逐渐增大,直到全部遮住,而后从月球的黑影边缘逐渐露出阳光,开始发光变圆,因此此题中正确的顺序为② ④ ① ③,故选B。
11.A
【详解】
初七是上弦月,月亮是中午从东方升起;到十五的时候就变为满月,是傍晚从东方升起;再到二十二的时候就变到下弦月了,这时是半夜升起。月面面积由小→大→小. 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晚。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B
【详解】
月食的时候,对地球来说,太阳和月球的方向相差180°,所以月食必定发生在“望”(即农历十五前后).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月相为满月.
故选:B
13.D
【分析】
根据月相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故选D。
14.B
【详解】
C,D是半夜才能看见,B是傍晚了才能看见,A是凌晨才能看到。
故选B.
15.A
【分析】
此题是考查月相的变化与农历时间的关系。月亮的变化过程依次为朔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为一个周期,时间刚好为农历的一个月。
【详解】
农历初一,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月亮暗的一面正对地球,因此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的,这时称为朔月;农历初七、初八时可以看见月亮东边暗,西边亮,月亮此时出现在西方天空,这时称为上弦月;农历十五到十七,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面,此时可以看到整个月亮高挂在天上,此时称为满月;农历二十六左右,月亮的西半部暗,东半部亮,月亮出现在东方天空,这时称为下弦月。故选A。
16.D
【详解】
此题是结合文学作品对月相进行认识或辨别,只有将诗句融入整首诗词的意境,才能做出正确选择,不可断章取义,根据诗词意境,①项为拂晓,②、④项为黄昏(农历十五、十六),③项为深夜(初七、初八前后),故相同的为②、④项。故选D。
17.B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月球,试题难度一般。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所以地球上永远只能见到月球的一面,故选B。
18.C
【分析】
此题考查月相。
【详解】
据图可知,①为峨眉月,出现农历初三左右;④为凸月,出现农历十五之前,农历初七之后;②为凸月,出现在农历十五之后,农历二十三之前;③为峨眉月,出现在农历二十三之后,农历三十之前。故顺序应为①④②③,选C。
19.A
【详解】
月球有丰富的矿藏,据介绍,月球上稀有金属的储藏量比地球还多,可以开采矿产;故A正确;
而流星尾长是因为地球有大气才有的现象,月球几乎没大气层 所以月球上流星尾长办不到,
在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不可能听到声音,
白天,月球上非常热,温度达120℃,黑夜则很冷,温度达零下156℃.
故BCD错误。
故选A.
20.B
【详解】
解析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极易受到陨石的撞击,从而形成环形山。并且月球在形成初期,其内部有着激烈的岩浆活动,故早期月球有着大量的火山喷发活动,也易形成环形山。月球上没有水,不可能出现雨水,也不可能形成河流。故选B。
21.C
【详解】
A.由于月球上几乎没有空气,阳光无法发生漫反射,月球的天是黑色的,加之月球上没有说没有水的蒸发,也不会有云,故A错误;
B.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声音不会巨大,故B错误;
C.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受热快,阳光照射可以达到100多度,降温也快,长长会降到零下100多度,昼夜温差可以相差数百度,故C正确;
D.月球不存在火山喷发,故D错误 .
故选C.
22.农历初一
【解析】
【分析】
根据日食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已知日食必发生在朔(农历初一),此时地球位于月球的背日方向(即月影所在的方向),即位于日月连线的延长线上。
23.(1)月食 C(2)B 西 (3)垂直 小
【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规律,月食、日食对应的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天文潮汐的大小,小潮与日、地、月的位置关系等。根据图中的日、地、月的位置关系,A位于日、地、月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中间,则为新月,根据月球运动方向,B为上玄月,C为满月,D为下弦月。
【详解】
(1)此时可能发生月食,月球公转到图的C点,农历十五。
(2)月球公转到图中B点时为上弦月,此时前半夜出现,月面朝西。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月、地三者为垂直关系,此时为小潮。
24.1、夜间照明
2、月相的变化用来计时依据
3、潮汐现象,相互引力吸引
4、月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发现已
【解析】
【详解】
月球与地球构成了天体系统的最基本的单元——地月系(天体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与地球可以说得上是形影相随,关系非同寻常。它对地球的影响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①地球上夜晚的自然照明,大家都知道主要是靠月亮。否则的话,地球上的夜晚将是漆黑的,是无法想象的。
②地球表面各处所受的月球和太阳的吸引力不同,因而地球上的水体产生了相应的明显潮汐现象(在我国古代,人们把早晨的海水涨落情况称之为潮,晚上的海水的涨落情况称之为汐,两者合称潮汐现象。海面周期性升降的潮汐现象,主要是月球、太阳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造成的)。
③月相的变化用来计时依据
④月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25.C D
【详解】
(1)[1]当日、地、月三者呈一直线,这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叠加,形成大潮,即在农历初一的新月和农历十五的满月。
当日、地、月呈一直角,这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有所抵消,形成小潮,即在初七、八的上弦月和二十二、二十三的下弦月。
正确的一组是①③,故选项C符合题意;
(2)[2]白天有一次海水涨落,夜晚也有一次海水涨落,白天的海水涨落叫潮,夜晚的海水涨落叫汐,因而一天可以发电四次,故选项D符合题意。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月球与月相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月球与月相课后测评,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十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月球与月相第2课时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月球与月相第2课时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月球的阴晴圆缺变化周期应该是,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日食和月食分别发生在,后半夜能看到的月相是,日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农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月球与月相第1课时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月球与月相第1课时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月球上存在的是,儿童节这天的月相可能是,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