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7 长方形和正方形综合与测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7 长方形和正方形综合与测试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周长,感知周长,探究求周长的策略,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能力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形四边形、梯形等规则图形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
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对周长的理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周长。1.情境引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小蚂蚁吗?(课件出示蚂蚁。)这只小蚂蚁它是个爱运动的小家伙。(课件:一只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你们看,今天一大早它又早早起来锻炼身体了。它是怎么锻炼的? (引导学生说到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爬了一周)
爱锻炼的小蚂蚁又爬了一次,你们看。(课件:小蚂蚁爬到一半就停了下来)这次是一周吗?(不是) 为什么呢?
你们看这次呢?(课件:小蜗牛爬过了一周)为什么? 到底什么是一周呢?
你们看是这样吗?(课件:一点一点显示树叶一周边线的轨迹,然后闪边线)
2. 揭示课题
小蚂蚁刚才正好沿着叶子爬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叶子的周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周长。 3.板书课题:周长
二、感知周长。1.摸一摸
让学生摸一摸钟面、台历、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拿一根铁丝折成三角形的框架,让孩子们指出它的周长在哪儿?如果老师把铁丝的接头放开,这 个图形有周长吗?
课件出示一些图形,其中有开口图形和封闭图形,让大家判断它是否有周长。 结论:开口的图形没有周长,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2. 描一描(课本 58 页)
要求:请在你带来的彩笔中选出一种你最喜欢的颜色,沿这些图形的边线画出它们的一周。
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描的。
强调:虽然描法不同,但是只要是从起点出发,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都是周长。 3.提问:通过刚才我们描图形的活动,你能说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吗?
三、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1.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周长,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周长呢?
举例:我们在做裤子或买裤子的时候,要先量一下腰围,也就是腰的周长。我们用什么量腰围?(皮 尺)
老师现场演示量腰围的方法和注意点。同桌互量腰围。2.求钟面的周长。(交流)
求荷叶的周长。(交流)
求 的周长。(交流)
求梯形的周长。(交流)
师:刚才大家对一些图形和物品的周长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能不能根据各自所用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和物品分分类?
(学生认为钟面、荷叶的比较特殊,要用绳子才能量出周长。其余的都可以用直 尺量出周长。)
完成课本 59 页练习。
问:它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知道了图形各条边的长度后,我们把平面图形各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是它的周长。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7 长方形和正方形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7 长方形和正方形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题,探索,记录,教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7 长方形和正方形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周长,经历体验,探究新知,深层训练,巩固延伸,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