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8章_运动和力单元复习卷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834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8章_运动和力单元复习卷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834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8章_运动和力单元复习卷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834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1. 下列现象中由于惯性造成的是( )
A.向上抛石块,石块出手后会上升得越来越慢
B.船上的人向后划水,船会向前运动
C.在百米赛跑中,运动员不能立即停在终点处
D.向上抛石块,石块出手后最终会落回地面
2. 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列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圆形轨道运动,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3. 体重500N的吴力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
A.等于500N,方向向下B.大于500N,方向向上
C.大于500N,方向向下D.等于500N,方向向上
4.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处于静止状态,则( )
A.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杯子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5. 自行车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一百多年来,经过技术人员的不断改进,现代的自行车骑起来已十分方便。请问,自行车上需要减小摩擦的部位是( )
A.轴承B.车闸C.轮胎D.脚蹬
6. 传说古代的后羿射掉了9个太阳,如果后羿在射日的过程中,箭已经射出,突然所有的力消失了,那么箭将会( )
A.绕地球转圈B.落向地面C.静止D.射向太阳
7.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
8. 汽车座位上的头枕和腰靠垫,可以防止下列哪种情况下,因惯性对车内的人造成伤害( )
A.突然减速时B.突然刹车时C.突然加速时D.追尾前车时
9. 氢气球下吊一小重物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而小重物恰能沿MN方向斜向上升,如图中气球和重物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 )
A.B.
C.D.
10. 足球踢出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力来维持它的运动
B.足球运动越来越慢,是因为惯性越来越小
C.足球向前滚动时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的阻力大于足球的惯性
D.足球向前滚动时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的阻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11. 一辆匀速运动的汽车,向左急转弯时,乘客会感觉向________倒。其解释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只填序号)。①乘客会感觉到倒向一侧;②乘客和汽车在未转弯时处于匀速运动状态;③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④汽车向左急转弯,乘客的脚和下半身随车向左转弯。
12.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一定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作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受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13. 一小球用细线悬挂在竖直墙壁上,如图所示,则小球所受墙面的弹力和________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4. 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击中地面目标,应在________投弹(“目标正上方或到达目标上方前”).
15. 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________,车轮在地面滑行一段距离后留下黑色印迹,路上的行人闻到刺鼻的橡胶味,这说明橡胶分子在________ ;同时发现轮胎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使轮胎的内能增加.
16.(8分) 下降的雨滴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近似认为阻力f与雨滴下落的速度v成正比关系,即f=kv,且k=1×10−4N⋅s/m,g=10N/kg,若不考虑雨滴质量的变化和风速的影响,则:
(1)刚开始下落时,雨滴受到________(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做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最终做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2)如有雨滴一大一小A、B,(mA>mB)它们雨滴下落的终极速度分别为vA和vB,请比较其大小关系vA________v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某个雨滴的质量为0.2g,该雨滴从静止下落的过程中能够达到的终极速度为多少?
17. 如图1,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如图2,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N.
18. 下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
(1)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时,应水平且________地拉动,根据________,可以判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
(2)分析比较序号(a)与(b)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
(3)分析比较序号________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
(4)本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
19. 小秋为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滑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法(选填“微小量放大”“模型”或“控制变量”).
(2)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________(选填“远”或“近”),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________.说明运动的物体________力来维持(选填“需要”“不需要”).
(4)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 )
A.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C.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20. 如图所示,一个重5N的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请作出该物体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21. 请按要求完成作图.
(1)质量为3kg的圆球沿斜面滚下,试画出圆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用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F1=40N的力拉小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地面给小车的摩擦力为Ff=30N,试在图中画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复习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30分 )
1.
【答案】
C
【考点】
惯性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向上抛石块,石块出手后会上升得越来越慢,是由于重力和空气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惯性无关,故A错误;
B.船上的人向后划水,船会向前运动,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与惯性无关,故B错误;
C.在百米赛跑中,运动员不能立即停在终点处,是由于运动员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向上抛石块,石块出手后最终会落回地面,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与惯性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2.
【答案】
D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
力的作用效果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的概念
【解析】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有两种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
解: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
B.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
C.列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圆形轨道运动,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两个物体相互接触,而且发生弹性形变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3.
【答案】
D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
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分析准确哪个力和哪个力才是平衡力很关键;然后运用平衡力特点就可找到答案.
【解答】
解:吴力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分析吴力的受力可知: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故摩擦力大小为500N,方向向上;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
【答案】
C
【考点】
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
解:A.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杯子受到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桌面和杯子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作用在杯子和桌面上,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杯子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都是作用在杯子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杯子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受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5.
【答案】
A
【考点】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解析】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
A、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A符合题意;
B、车闸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轮胎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脚蹬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6.
【答案】
D
【考点】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据此判断箭的运动情况.
【解答】
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射出的箭是运动的,所以当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箭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一直飞向太阳;
故ABC错误,D正确.
故D.
7.
【答案】
C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
本题要明确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则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解答】
解: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
B.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此选项说物体一定运动,故B错误;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C正确;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
故选C.
8.
【答案】
C
【考点】
惯性
【解析】
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分析各选项所示情景,分析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后运动状态如何改变,然后做出判断。
【解答】
解:A.小车突然减速时,车速度变小,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的头部向前倾,“头枕”对人起不到保护作用,故A错误;
B.小车突然刹车时,车速度变小,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的头部向前倾,“头枕”对人起不到保护作用,故B错误;
C.小车突然加速时,车速度变大,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的头部向后仰,“头枕”对人有保护作用,故C正确;
D.小车追尾前车时,车速度变小,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的头部向前倾,“头枕”对人起不到保护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9.
【答案】
A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重物在空中沿M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重物受力平衡,即重物所受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平衡,因此绳子竖直,只有D图符合这一情况,故A正确,BCD正确.
故选:A.
10.
【答案】
D
【考点】
惯性
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
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阻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2)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它是物体本身就具有的.
【解答】
解:AD.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地面的阻力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不是因为没有力来维持它的运动,故A错误;
BC.足球运动越来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阻力的方向与足球运动的方向相反,而不是因为惯性越来越小,阻力和惯性是不同的概念,无法进行比较,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10分 )
11.
【答案】
右,②③④①
【考点】
惯性现象
【解析】
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
以乘客的上半身为研究对象,在转弯前,它跟汽车一起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向左急转弯时,乘客的下半身受到车和座位的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随车向左转弯,但上半身由于惯性,它仍然要保持原来运动的状态,所以乘客会向右倒。故顺序为②③④①。
12.
【答案】
相互,非平衡力
【考点】
平衡状态的判断
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
【解答】
解:卫星用力喷射高温气体是,被喷射的气体对卫星也有力的作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卫星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则卫星所处的状态为非平衡状态,故卫星受非平衡力作用.
13.
【答案】
小球对墙的压力
【考点】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解析】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
小球所受墙面的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墙壁,受力物体是小球,故其反作用力是小球对墙的压力;
14.
【答案】
到达目标上方前
【考点】
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
根据惯性的知识做出解答,可假设到达目标的正上方投弹,看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解答】
解: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轰炸机,投出的弹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要击中地面上的目标,应在到达目标上方前投弹.
故答案为:到达目标上方前.
15.
【答案】
惯性,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做功
【考点】
分子热运动
惯性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解答】
解: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惯性,所以,汽车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
因为橡胶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会使空间充满橡胶分子,因此,路上的行人闻到刺鼻的橡胶味.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刹车时,轮胎与地面间发生摩擦,摩擦力要做功,使轮胎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轮胎的内能增加.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8分 )
16.
【答案】
(1)非平衡力,加速,匀速
(2)大于
(3)终极速度为20m/s.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1)根据雨滴由高空刚开始运动时到最终运动状态,回答问题;
(2)根据公式f=kv判断质量大小的雨滴与速度大小的关系;
(3)将单位换算求出雨滴所受重力以及所阻力的大小,再根据公式Ff=kv求出最终的速度.
【解答】
解:(1)刚下落的雨滴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做加速直线运动,直到雨滴所受阻力与重力相等时,做匀速运动;
(2)雨滴最终阻力与重力平衡,因为质量大的雨滴所受重力大,所以最终A所受的阻力大于B所受的阻力,根据f=kv可知,vA>vB;
(3)g=10N/kg,
G雨=m雨g=0.002N,
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G雨=Ff,
Ff=2×10−3N,
k=1×10−4N⋅s/m,
根据Ff=kv将数值代入可得:
v=20m/s .
四、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12 分 ,共计36分 )
17.
【答案】
3.20,2.8
【考点】
长度的测量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由图1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6.2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6.20cm−3.00cm=3.20cm;
由图2知,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2.8”处,所以的物重为2.8N.
18.
【答案】
(1)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条件
(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a、c
(4)控制变量法
【考点】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
(1)实验中研究的是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是木块的受到的拉力,只有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才等于摩擦力;
(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3)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4)滑动摩擦力与多个因素有关,需用控制变量法.
【解答】
解:(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a、b实验中,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不同,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同,由此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a、c实验中,物体间的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滑动摩擦力不同,由此可得: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由以上分析知,在探究过程中需用到控制变量法.
19.
【答案】
(1)同一高度,控制变量
(2)远,慢
(3)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
C
【考点】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
(1)在实验中,为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应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这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在速度相等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速度减小越慢;
(3)假如表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不受摩擦阻力作用,小车将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来验证。
【解答】
解:(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里采取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滑行的越远.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来验证,但是个正确的定律,故C正确.
故选:C.
五、 作图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8 分 ,共计16分 )
20.
【答案】
如解答图所示.
【考点】
摩擦力的示意图
重力示意图
【解析】
在斜面上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图.
【解答】
解:如图所示.
21.
【答案】
(1)如解答图所示.
(2)如解答图所示.
【考点】
摩擦力的示意图
重力示意图
【解析】
(1)知道圆球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圆球重,从重心(几何中心)沿竖直向下画一带箭头的线段,注意画出标度,并标出重力符号.
(2)根据力的示意图的定义,将水平向右的拉力F1和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为Ff的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即可.
【解答】
解:(1)G=mg=3kg×9.8N/kg=29.4N,从重心(几何中心)沿竖直向下画一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重力符号,如图所示:
(2)将小车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1的作用点和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为Ff的作用点都画在小车重心上,摩擦力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如图:
初中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讲《运动和力第2课时力运动和力》复习练习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讲《运动和力第2课时力运动和力》复习练习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