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观潮》(教学评一致性表格式精品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观潮》第1课时.doc
    • 《观潮》第2课时.doc
    1.《观潮》(教学评一致性表格式精品教案)01
    1.《观潮》(教学评一致性表格式精品教案)02
    1.《观潮》(教学评一致性表格式精品教案)03
    1.《观潮》(教学评一致性表格式精品教案)01
    1.《观潮》(教学评一致性表格式精品教案)02
    1.《观潮》(教学评一致性表格式精品教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观潮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观潮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观潮》第1课时doc、《观潮》第2课时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教学评助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_四年级__主备人_ __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观潮

    课型

    新授

    课时

    12

    序号

    2

    学习内容分析

    1.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主题是自然之美,承载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观潮》第一组的第一篇精讲课文,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课文结构清楚,按潮来前、潮来时和过后的顺序和大潮声、形由远及近的变化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景象,使人读后不禁发出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
    2. 内容分析:

    (1)识字与写字:认识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12个生字,会写潮、据、堤、阔、盼、滚、顿、逐、渐、堵、犹、崩、震、霎、余15个生字,掌握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12个词语。

    (2)阅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了解本文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写作顺序;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3)口语交际:描绘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选择印象深刻的和同学交流。

    1. 关系建构: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可爱的生灵中要求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这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要求将想象到的画面讲给同学们听。
    2. 资源拓展:同步阅读主题丛书《浙江潮》、《钱塘江夜潮》,学习巩固写作顺序。

    课标

    分析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

    2.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学情

    分析

     

    一、知识经验

      1.已知:对写景记叙性文体已有接触了解;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借助工具书、网络资源等解决一般问题的知识经验积累;对抓关键词句分析文章内容已有初步了解。

      2.未知:对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地理原因了解不充分。

      3.存在困难与障碍:钱塘江大潮比其他潮更大更奇的地形等原因。 

    4.突破措施:通过对课后资料袋的阅读,对查阅相关资料的阅读掌握。

      5.个性差异:85%的学生能够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了解基础知识,能结合图片、视频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来;15%优秀学生可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的学习,如月球引潮力等的学习。

    二、策略经验

      1.已知:逐渐尝试运用默读方式获得文章基本信息,并通过圈点勾画并适当做批注、寻找关键词、句、段的方式体悟文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2.未知:对关键词句的分析在结合自身体验上还有所欠缺;对文章中描写景物的四字词语等所形成的的情感底蕴的线索的整体把握还有欠缺。

      3.存在困难与障碍:对大潮的变化不能通过两条线索潮声”“潮形分别感受不能够通过联系上下文很好地理解等。                                                    

    4.解决措施:通过圈点勾画关键词句,修改语句进行对比等方式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5.个性差异:90%学生能联系之前学习过的写景文章获得对自然的无限热爱,5%的优秀学生能够自主进行自然景观的保护等主题的探索,5%的待优生能够从本文中感受对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三、生活经验

      1.已知:通过《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节目,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旅游等对潮汐有相关体验。

      2.未知:对自然景观形成的情感体验不能通过语言表述进行丰富的传达。

      3.存在困难与障碍:学习文章表达手法、表达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文章中几条线索交织:美景、赞美之情……边读边想象画面比较难。 

    4.解决措施:通过抓关键词句、跳读、串联等方式,获得情感体验,自由抒发阅读感受。

    5.个性差异:通过教师引导,85%学生能够准确定位课文中的描写语句,感受比喻、拟人等想象描绘的景象,15%优秀的学生在梳理文章中的描写手法后能够在文章中灵活运用出来。

    学习

    目标

    1通过赛读、配乐读、想象读、补白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说出潮来的顺序,潮的样子、声音、气势。

    3.通过边读书边想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说出潮来的顺序,潮的样子、声音、气势。

    教学难点:通过边读书边想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课前

    准备

     

    课本、粉笔、多媒体、PPT、主题丛书

                 

    环节目标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问题预设与补救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出示词语:

    横贯江面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霎时  屹立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

    教师:这些词语是描写钱塘江大潮来临场面的成语,让我们根据它们想象一下画面吧!

    2.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

    1. 指名读词语

    2.齐读词语

    3.自由说听到的声音。

    1.读正确词语

    2.能说出听到的声音。

    过渡:潮来之时的声音山崩地裂,那潮来之前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抓紧时间走进课文去看一下。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板书:潮来前: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2.深入学习课文3、4自然段,感受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内容: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教师指导: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闷雷滚动)指导读好这句话。重点体会:人声鼎沸

    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

    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像开了锅的水一样。

    教师总结:潮来时的声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课文中找出来吧!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看图片指出位置)。

    看到白线出现时,人群有什么反应?这个场面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人声鼎沸)指导朗读。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指导朗读:带着激动的感情读。

    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

    比较句子:

    ɑ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指导朗读:多精彩的语句呀!我们来比赛,看谁把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了。要读出潮水越来越有气势的样子。

    个人准备后指名读,评价后小组赛读,最后齐读。

    (4)引入文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

    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

    (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5)播放视频。(快看,钱塘江大潮来了!)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

    (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

     

    (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

    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学习第5自然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

    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4.指导背诵。

    教师引入: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让人如身临其境,难怪你们喜欢这些句子。可是,我们刚才读句子的时候,把顺序给打乱了。作者写观潮的顺序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听的练习。我读一段话,请大家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几处描写连接起来的,并把它记下来。(学生每人一张填空练习纸)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惦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教师读句子(包括括号里的词语),学生听后记下词,填在括号里。(指名板书)

    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水的。

    引读这段话(教师读括号里面的词,学生读后面的句子)。

    画线的部分留下括号里的词,再请学生背诵后面的内容。(机动:学生看书试背)

    现在我们一边看视频,一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的第3自然段,感受钱江潮的气势。(如果不会背,可以看看书,会背的站起来背

    1. 体会:平静、人山人海

    2.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并做批注。

    3.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1. 学生说人声鼎沸的理解

     

     

     

     

     

     

     

     

     

     

    1. 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

     

     

     

     

     

     

    1. 学生回答潮来时的声音的变化: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1. 理解水天相接

     

     

     

     

     

     

     

     

     

     

    1. 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1. 自读,比赛读

     

     

     

     

     

     

     

     

     

     

     

     

    1. 阅读文章后说体会

     

     

     

     

     

     

     

     

     

     

     

     

     

     

     

     

     

     

     

     

     

     

     

     

     

     

     

     

     

     

     

    1. 观看视频后说感受

     

     

     

     

     

     

     

     

    1. 再读课文

     

     

     

     

    1. 抓关键词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1. 根据老师的指导背诵课文

     

     

     

     

     

     

    15.学生听记关键词。

     

     

     

     

     

     

     

     

     

     

     

     

     

     

     

     

     

     

     

     

    14.根据老师的指导背诵课文

     

     

    14.根据补白背诵课文。

    15.一边看视频一边背诵课文。

     

    1. 能抓出关键词风平浪静、人山人海。

     

     

     

     

     

     

     

     

     

     

     

     

     

     

     

     

     

    1. 能抓住潮来时的声音和形状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1. 借助动作,抓住声音变化的词语读出大潮来时的雄伟壮观。

     

     

     

     

     

     

     

     

     

     

     

     

     

     

     

     

     

     

    4.学生回答潮来时的声音的变化: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1. 自读、比赛读

     

     

     

     

     

     

     

     

     

     

     

     

     

     

     

     

     

     

     

     

     

     

    1. 能说出自己的体会。

     

     

     

     

     

     

     

     

     

     

     

     

     

     

     

     

     

     

     

     

     

     

     

     

     

     

     

     

     

     

     

     

     

     

     

     

     

     

     

    1. 说出自己的感受,文章比较活泼,景色比较美。

     

     

     

     

     

     

     

     

     

     

     

     

     

     

     

     

     

     

     

     

     

     

     

     

     

     

     

     

     

    1. 根据提示能够背诵课文。

     

     

     

     

     

     

     

     

     

     

     

     

     

     

     

     

     

     

     

     

     

     

     

    8.能听出关键词:从远处……过了一会儿……再近些……越来越近……

    画出关键词。

     

     

     

     

     

     

     

     

     

     

     

     

     

    提醒学生抓住描写钱塘江大潮声音和样子的词语去体会。

     

     

     

     

     

     

     

     

     

     

     

     

     

     

     

     

     

     

     

     

     

     

     

     

     

     

     

     

     

     

     

     

     

    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体会两丈多高的水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板书: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辅助理解。

     

     

     

     

     

     

     

     

     

     

     

     

     

     

     

     

     

     

     

     

     

     

    创设情境: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海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元首,有胆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教师随机采访学生)

     

     

     

     

     

     

     

     

     

     

     

     

     

     

     

     

     

     

     

     

     

     

     

     

     

     

     

     

     

     

     

     

     

     

     

     

     

     

     

     

     

     

     

     

     

     

     

     

     

     

     

     

     

     

     

     

     

     

     

     

     

     

     

     

    引用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板书:天下奇观)

    (板书:顺序:远近)

     

    (板书:潮来后: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恢复平静)

     

    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时间的推移和潮水位置的改变来描写潮水的变化。

     

     

     

     

     

     

     

     

     

     

    三、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放视频)

    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

    (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

    (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熟悉的景点按照顺序来介绍

    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1.小组讨论交流

    2.个人展示或者小组展示

     

    1.小组讨论交流

    2.个人展示或者小组展示,向别人最精彩的部分。

     

    五、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

    2.学生说出难写的生字

    3.组词

    4.指导书写
     

    1.观察

    2.交流

    3.书空

    4.组词

    5.练习

    规范书写

    重点指导:滚、顿、逐

     

     

    五、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熟练背诵课文3、4自然段

    巩固性作业

    1

    8

    阅读主题丛书《钱塘江的夜潮》,对比不同作者笔下的钱塘江的异同。

    拓展性作业

    2

    8

    读《浪淘沙》,从课文中找出与诗内容相关的句子,体会自然之美。

    综合性作业

    3

    6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课件

    小学语文观潮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观潮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1观潮课件pptx、1观潮笔顺ppt、1观潮教案docx、大潮mp4、大潮原因mp4、战马mp4、线mp4、钱塘江mp4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1 观潮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 观潮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集锦,会认字,人声鼎沸,浩浩荡荡,山崩地裂,试着辨析,会写字,词语解释,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漫天卷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1 观潮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1 观潮教学ppt课件,共23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