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6章章末综合检测(六)--(新教材)2021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同步学案+同步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6章章末综合检测(六)--(新教材)2021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同步学案+同步练习01
    第6章章末综合检测(六)--(新教材)2021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同步学案+同步练习02
    第6章章末综合检测(六)--(新教材)2021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同步学案+同步练习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章末综合检测(六)[学生用书P153(单独成册)]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没有人能亲历生物的进化全过程,科学家通过各种方法研究生物的进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
    B.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常采用的方法
    C.研究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的异同,可以采用比较法
    D.人类和黑猩猩基因组的差异只有3%可以表明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来的
    解析:选D。人类与黑猩猩基因组的差异只有3%只能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不能表明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来的,D错误。
    2.下图表示一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图示(  )

    A.物种A比物种B简单、低等
    B.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
    C.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
    D.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
    解析:选B。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B化石比A化石埋藏得深,表明B化石形成得早,A化石形成得晚。因此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故B项合理。
    3.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C.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解析:选D。通过自然选择,耐寒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耐寒特性的变异得到积累加强,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D错误。
    4.(2020·辽宁沈阳高一期末)在没有抗生素的环境中,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很快会被淘汰,而在有抗生素的环境里,具有抗药性的细菌是绝对的幸存者。这说明(  )
    A.突变是不定向的
    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害的
    解析:选C。突变是不定向的,还具有随机性、多害少利性等特点,但突变的有害还是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适应环境的变异就是有利变异,故C正确。
    5.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现代生物技术也是利用这一点来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诱变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
    B.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C.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
    解析:选C。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B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都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突变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但基因重组不一定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错误。
    6.(2020·广东湛江高一期末)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多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从而形成生殖隔离
    B.植物多倍体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C.东北虎和华南虎是经过生殖隔离而形成的两个亚种
    D.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解析:选C。大多数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从而形成生殖隔离,A正确;植物多倍体物种的形成往往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而直接形成生殖隔离,B正确;东北虎和华南虎是经过地理隔离而形成的两个亚种,二者相遇后可以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不同物种的个体间存在着生殖隔离,D正确。
    7.如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大小是AA=Aa>aa,则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变化的曲线是(  )

    解析:选A。由题中“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大小是AA=Aa>aa”可知,自然选择的结果是A基因的频率将增加,a基因的频率将减小,由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存能力较强,故a基因不会被完全淘汰。
    8.(2020·陕西宝鸡高一期末)在某一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相等,当自然选择分别对隐性基因或显性基因不利时,对应的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就会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不同,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在甲选择条件下,显性基因的频率可能降为0
    C.乙为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变化的曲线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解析:选D。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型而不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不断提高。因此,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控制的后代性状会更适应环境;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下降。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控制不利变异的显性基因频率有可能降为0,B正确。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aa个体的生存能力低,AA、Aa生存能力高,A基因的频率增加的速率较慢,因此乙曲线可以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变化曲线,C正确。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和基因重组、迁入与迁出、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D错误。
    9.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型如下表所示。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的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褐鼠种群中(  )
    基因型
    rr
    Rr
    RR
    灭鼠灵
    敏感
    抗性
    抗性
    维生素K依赖性

    中度
    高度
    A.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
    B.抗性个体RR∶Rr=1∶1
    C.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
    D.RR个体数量增加,rr个体数量减少
    解析:选C。结合题表分析,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的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仍有基因型为Rr的个体存活,所以基因r的频率不可能下降至0,A错误;抗性个体中,基因型为Rr的个体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是中度的,而基因型为RR的个体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是高度的,所以在维生素K含量不足的环境中,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存活的主要是基因型为Rr的个体,B错误,C正确;基因型为RR的个体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是高度的,基因型为rr的个体对灭鼠灵比较敏感,故在维生素K含量不足的环境中,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基因型为RR、rr的个体数量减少,D错误。
    10.(2020·河北衡水高一月考)某动物的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或B基因的胚胎不能成活,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是(  )
    A.50%        B.45%
    C.60% D.40%
    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后代基因型为A_bb或aaB_的个体胚胎致死,故后代中不存在这两种基因型个体。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交配,F1的基因型为AaBb,全部存活,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存活的F2个体的基因型为9/10A_B_、1/10aabb,在9/10的A_B_个体中,AA个体占其中的1/3,即占F2个体的3/10,Aa个体占其中的2/3,即占F2个体的6/10,因此,F2个体中AA∶Aa∶aa=3∶6∶1,由此可推知F2中A基因的频率为30%(AA)+(1/2)×60%(Aa)=60%。
    11.(2020·河南洛阳高一检测)某种XY型雌雄异株的植物,等位基因B(阔叶)和b(细叶)是伴X染色体遗传的,且含有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受精卵致死。用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雌株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相互杂交得到子二代。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理论上,该植物群体中不存在细叶雌株
    B.理论上,子二代中,雄株数∶雌株数=2∶1
    C.理论上,子二代雌株中,B基因的频率∶b基因的频率=3∶1
    D.理论上,子二代雄株中,阔叶∶细叶=3∶1
    解析:选C。细叶为隐性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故细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由题意知含有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受精卵致死,故理论上,该植物群体中不存在细叶雌株,A正确。阔叶雄株(XBY)与杂合阔叶雌株(XBXb)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子一代雄性个体中XBY占1/2,XbY占1/2,又由于含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受精卵致死,所以雄性个体产生的能与卵细胞结合形成正常个体的精子中含XB的占1/3,含Y的占2/3。子二代中,雄株数∶雌株数=2∶1,B正确。由于子一代中雌性个体为1/2XBXB、1/2XBXb,产生的雌配子中含XB的占3/4,含Xb的占1/4,所以子二代雌株(3/4XBXB、1/4XBXb)中,B基因的频率∶b基因的频率=7∶1,C错误。由于子一代中雌性个体1/2XBXB、1/2XBXb,产生的雌配子中含XB的占3/4,含Xb的占1/4,所以子二代雄株中,阔叶∶细叶为3∶1,D正确。
    12.某大型湖泊被地壳运动形成的小山包所隔形成湖泊Ⅰ、Ⅱ,原湖泊中的某种鱼在两湖泊中分别进化为不同种类的鱼(A、B、C、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需过程
    B.湖泊Ⅰ中的鱼A、鱼B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鱼A和鱼C存在生殖隔离,二者的基因库完全不同
    D.两湖泊中不同种鱼的形成是因为环境不同导致的基因突变方向不同
    解析:选B。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而不是地理隔离,某些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四倍体西瓜的形成,A项错误;由于存在基因突变、自然选择等因素,湖泊Ⅰ中的鱼A、鱼B发生了进化,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鱼A和鱼C属于不同的物种,即存在生殖隔离,但是因为有共同的祖先,所以二者基因库中的某些基因是相同的,C项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环境只起到选择的作用,D项错误。
    13.(2020·山东聊城高一检测)某植物的抗性(R)对敏感(r)为显性,下图表示甲、乙两个地区在T1和T2时间点,RR、Rr和rr的基因型频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更大,T2时刻产生了新的生物类型
    B.T2时刻,乙地区该植物种群中R基因的频率约为25%
    C.突变率不同是导致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D.据图可知,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解析:选B。由图可知,甲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很大,但不一定形成新生物类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会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不断进化,A错误;由图可知,乙地区在T2时,RR的基因型频率为10%,Rr的基因型频率为30%,rr的基因型频率为60%,故R基因的频率为10%+(1/2)× 30%=25%,B正确;突变具有低频性,自然选择是导致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错误。
    14.(2020·山西大同高一期末)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协同进化的,下列现象属于协同进化的是(  )
    ①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大气成分发生了变化,这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②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激增
    ③群居生活的蚂蚁通过分工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
    ④在某一时期,恐龙因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灭绝
    ⑤自然选择对斑马种群中肌肉发达、动作敏捷的个体有利,同样也对猎豹种群中跑得快的个体有利
    A.①⑤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⑤
    解析:选A。①所述内容属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例子,①符合题意;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不属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没有捕食者的选择作用,很可能会导致鹿群退化,不属于之间的协同进化,②不符合题意;③所述内容体现的是种内关系,③不符合题意;④所述内容不属于协同进化,④不符合题意;⑤所述内容属于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例子,⑤符合题意。
    1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雌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B.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某松鼠,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
    D.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桦尺蛾与灰色桦尺蛾发生了进化,表现为协同进化
    解析:选B。“狮虎兽”高度不育,说明虎和狮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某松鼠,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改变,不是基因型频率改变,C错误;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黑色桦尺蛾与灰色桦尺蛾属于同一物种,D错误。
    16.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数万年后,一部分蛾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另外这部分蛾身体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蛾的变化也使蝙蝠回声定位系统与捕食策略改进。当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人工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数万年后蛾复杂的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能够杂交,说明两种蛾不存在生殖隔离
    C.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基因库中的基因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D.蛾与蝙蝠之间发生了协同进化
    解析:选B。变异是不定向的,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当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人工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因此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基因库中的基因有的相同,有的不同,C正确;蛾与蝙蝠之间在相互选择中发生了协同进化,D正确。
    17.下图为非洲某地区野兔被注射药物后一年和六年的种群数量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注射药物前,野兔种群中无耐药性个体数少于有耐药性个体数
    B.被注射药物的野兔,六年后存活个体数增多,原因是药物导致部分野兔发生基因突变
    C.药物的注射不会改变该地区野兔的基因库
    D.不断给野兔注射药物,可以使野兔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解析:选D。注射药物后一年,大量个体死亡,说明野兔种群中无耐药性个体数多于有耐药性个体数,A错误;野兔种群中本来就存在着抗药性的差异,药物的作用只是选择出来抗药性个体,所以六年后存活个体数增多是由于药物的选择作用,B错误;给野兔注射药物属于人工选择,会使野兔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加,故野兔的基因库也会发生变化,C错误,D正确。
    18.某地有一个大型的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该厂长期生产,其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灰粉尘促进褐色蛾类发生了进化
    B.石灰粉尘导致灰色蛾类的变异
    C.石灰粉尘使蛾类发生定向变异
    D.石灰粉尘对蛾类的性状进行了选择
    解析:选D。石灰粉尘对蛾类的性状进行了选择,A错误,D正确;石灰粉尘对蛾类的性状进行了选择,而不是导致灰色蛾类的变异,B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
    19.等位基因(A/a)位于某种昆虫的常染色体上,该种昆虫的一个数量非常大的种群在进化过程中,a基因的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Ⅰ、Ⅱ、Ⅲ分别代表AA、Aa、aa的频率
    B.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因素有突变、自然选择、随机交配、迁入和迁出等
    C.a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类型更适应环境
    D.A基因的频率为25%时,Aa的基因型频率为75%
    解析:选C。分析曲线图可知,随着a基因频率的增加,A基因的频率减少,则aa个体数量不断增加,AA个体数量不断减少,Aa个体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因此,Ⅰ代表AA的基因型频率,Ⅱ代表aa的基因型频率,Ⅲ代表Aa的基因型频率,A错误;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因素有突变、选择、迁入和迁出等,随机交配不能改变种群基因频率,B错误;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不断增加,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类型更适应环境,C正确;A基因频率为25%时,a基因频率为75%,Aa的基因型频率为2×25%×75%=37.5%,D错误。
    20.金虎尾科植物起源于南美洲,之后逐渐迁移至北美洲再扩散到非洲和亚洲。下表列出了金虎尾科植物在不同大洲的主要花部系统和传粉者,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花对称性
    花萼腺体
    传粉者
    南美洲
    两侧对称
    10个油脂腺体
    美洲特有的集油蜂
    中美洲、北美洲
    辐射对称

    花内自交
    非洲
    辐射对称

    收集花粉的蜜蜂科昆虫
    亚洲
    两侧对称

    收集花粉的大蜜蜂
    A.南美洲金虎尾科植物具有油脂腺体是与集油蜂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B.中美洲和北美洲缺乏集油蜂,导致金虎尾科植物发生适应性进化
    C.非洲和亚洲的金虎尾科植物具有相同的进化过程
    D.随着金虎尾科植物的迁移和进化,物种多样性增加
    解析:选C。南美洲金虎尾科植物具有油脂腺体是与其传粉者集油蜂长期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中美洲和北美洲因缺乏传粉者集油蜂,使金虎尾科植物不能完成受粉,金虎尾科植物因而发生了适应环境的适应性进化,B正确;非洲和亚洲的金虎尾科植物由于生存环境不同,所以生物进化方向不同,因此不具有相同的进化过程,C错误;随着金虎尾科植物的迁移和进化,增加了生物的种类,物种多样性增加,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2分)下表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参与线粒体呼吸作用过程的一种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的差异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猕猴




    小麦
    酵母菌
    氨基酸差异数/个
    0
    1
    9
    13
    15
    23
    35
    44
    (1)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________。
    (2)表中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从表中看,人和__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推断它们的亲缘关系远近时,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表中属于哺乳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类进化而来的。
    (5)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是从________________方面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
    解析:(1)(2)通过表中数据的比较可知,人类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人类与酵母菌的亲缘关系最远,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大,是44。这表明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3)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4)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表中的哺乳动物有黑猩猩、猕猴、兔。鸟类和哺乳动物都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5)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析比较,揭示生物进化的现象和本质。
    答案:(1)越小
    (2)黑猩猩 酵母菌 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大
    (3)比较法
    (4)黑猩猩、猕猴、兔 古代爬行
    (5)分子生物学
    22.(12分)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的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地所有的某种植物群体属于一个________,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________。
    (2)洪水冲来了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的种子后,该群体的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3)若这一地区没有给这种植物传粉的昆虫,所有植物一般都是自花传粉。在3代自交后,群体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在这3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种群 基因库 (2)75% 25% (3)72.5%
    5% 22.5% 否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4)物种 生殖隔离已经形成
    23.(12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避免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地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
    (2)在偏远的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由于__________________使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概率小,从而阻止了各民族之间的基因交流。
    (3)下图为一段时间内某种群A基因的频率的变化情况。在____________时间段内该种群aa的基因型频率为1%。在____________时间段内该种群发生了进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 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也是协同进化。(2)在偏远的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地理隔离使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概率小,从而阻止了各民族之间的基因交流。(3)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那么a基因的频率为0.1,所以A基因的频率为100%-10%=90%,对应曲线图中时间段为Y3~Y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Y1~Y3时间段A基因的频率不断增大,因此,Y1~Y3时间段内生物发生了进化。(4)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让两个种群的鸟相互交配,观察能否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答案:(1)协同进化 (2)地理隔离 (3)Y3~Y4 Y1~Y3 由图可知,在Y1~Y3时间段内基因A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大,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在Y1~Y3时间段内生物发生了进化 (4)让两个种群的鸟相互交配,观察能否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24.(12分)果蝇常作为实验的材料,下列是关于果蝇的一系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有灰身和黑身两种类型,其中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在对一个果蝇数量非常大的种群进行抽样调查时发现:BB的基因型频率为10%,Bb的基因型频率为20%,bb的基因型频率为70%。其中环境污染不利于灰身果蝇的生存,使得种群中灰身果蝇每年减少10%,黑身果蝇每年增加10%,在此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________,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在研究果蝇进化的过程中发现:某地有两种不同物种(物种1、物种2),在数万年之前,当地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为AAbbccdd,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型(如下图所示),当基因A与B或C与D同时出现的时候会发生致死现象。

    ①丙地所有的果蝇可称为________。在某地进化阶段1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型,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②在某地进化阶段2时,一些地区的果蝇消失,其消失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多选)。
    A.某些类型的果蝇不适应环境被淘汰
    B.环境变化导致果蝇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C.突变产生了新的导致致死现象出现的基因
    D.某些类型果蝇的天敌大规模增加
    解析:(1)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型,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能根据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判断生物有没有进化。(2)①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故丙地所有的果蝇称为种群;在某地进化阶段1出现了基因的差异,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②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果蝇的变异起选择作用,B不符合题意。
    答案:(1)表型 不能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2)①种群 不定向性 ②ACD
    25.(12分)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及细菌抗药性的人工选择。
    实验用品:三角瓶、烧杯、牛肉汁培养基、培养皿、接种针、蒸馏水、注射器、酒精灯、抗生素、培养箱(抗生素的种类很多,可以任选一种,也可以多选几种对照实验)。
    实验步骤:
    ①细菌培养与接种。
    ②抗生素溶液的配制:市售抗生素1片加入100 mL蒸馏水。
    ③用注射器取10 mL抗生素溶液滴加在①号培养皿中(已经接种细菌的培养基),转动培养皿,使抗生素均匀分布到培养基上。
    ④盖好培养皿,放入培养箱。
    ⑤建立对照:2号培养皿只接种细菌,不加入抗生素,放入培养箱。
    ⑥24 h后观察1号培养皿细菌及2号培养皿细菌。
    ⑦统计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1号培养皿中是否有少量细菌被保留下来。若有,请继续实验:将保留下来的细菌接种在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待长出菌落后,加入同样的抗生素,观察并记录结果。
    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和病毒、真菌相比较突出的结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号培养皿中存活下来的细菌是“漏网”侥幸者,还是变异的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续实验的结果证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如何避免或减小细菌耐药性(从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以及安全用药的角度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患者注射抗生素治疗感染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细菌具有细胞结构,而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细菌为原核生物,无细胞核,而真菌为真核生物,有细胞核。(2)1号培养皿中加入了抗生素,细菌个体中有可遗传变异产生的耐药性强的变异个体,这些个体保留下来,所以存活下来的是变异的耐药性强的变异个体。(3)耐药性强的个体保留下来,并得到加强,所以继续实验会保留耐药性强的个体,并繁殖后代。(4)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会使耐药性强的个体保留,并逐代加强。为了避免细菌耐药性产生,应避免滥用药物或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药物。(5)预防传染最可靠的方法是控制传染源。
    答案:(1)具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核
    (2)变异个体
    (3)可遗传变异使其性状保留,并繁殖后代
    (4)抗生素作为“自然条件”将具有耐药性的变异个体保留下来。应避免滥用药物或长期使用一种抗生素药物,以免“筛选”出具有耐药性的细菌
    (5)控制传染源

    相关学案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 基因的表达本章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 基因的表达本章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人教版 (2019)第3章 基因的本质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2019)第3章 基因的本质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6章章末综合检测(六)--(新教材)2021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同步学案+同步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