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2章 阶段重点突破练(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766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2章 阶段重点突破练(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766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2章 阶段重点突破练(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766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本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本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图像分析,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活化能,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W)=3v(Z) B.2v(X)=3v(Z)
C.2v(X)=v(Y) D.3v(W)=2v(X)
答案 C
解析 对于任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其数值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v(W)∶v(X)∶v(Y)∶v(Z)=3∶2∶4∶3。v(W)=v(Z),A错误;3v(X)=2v(Z),B错误;2v(X)=v(Y),C正确;2v(W)=3v(X),D错误。
2.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2D(g),经2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l·L-1,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 m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v(B)=0.25 ml·L-1·min-1
B.该反应方程式中,x=1
C.2 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1.5 ml
D.2 min时,A的转化率为60%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得v(D)=eq \f(0.5 ml·L-1,2 min)=0.25 ml·L-1·min-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B)=eq \f(1,2)v(D)=0.125 ml·L-1·min-1,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 ml·L-1·min-1,可知x=2。2 min时,D的物质的量是0.5 ml·L-1×2 L=1 ml,所以消耗A、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5 ml、0.5 ml,设A、B起始物质的量均为y,则剩余A、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1.5 ml、y-0.5 ml,根据c(A)∶c(B)=3∶5,解得eq \f(y-1.5 ml,y-0.5 ml)=eq \f(3,5),解得y=3 ml。所以2 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3 ml-1.5 ml=1.5 ml,A的转化率为eq \f(1.5 ml,3 ml)×100%=50%。
3.将固体NH4Br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反应:NH4Br(s)NH3(g)+HBr(g),2HBr(g)Br2(g)+H2(g),2 min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 ml·L-1,HBr的浓度为4 ml·L-1,若上述反应速率用v(NH3)表示,则下列速率正确的是( )
A.0.5 ml·L-1· min-1
B.2.5 ml·L-1· min-1
C.2 ml·L-1· min-1
D.1.25 ml·L-1· min-1
答案 B
解析 此题为连锁反应,即NH4Br(s)分解生成的HBr又有一部分分解,故剩余的HBr的量为NH4Br分解生成的HBr的量减去分解的HBr量,即c(HBr)=c生成(HBr)-c分解(HBr)。又知c(H2)=0.5 ml·L-1,则c分解(HBr)=1 ml·L-1,所以c生成(HBr)=c(HBr)+c分解(HBr)=5 ml·L-1,c(NH3)=c生成(HBr)=5 ml·L-1,v(NH3)=eq \f(5 ml·L-1-0,2 min )=2.5 ml·L-1·min-1。
4.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v(A)=0.5 ml·L-1·min-1
B.v(B)=1.2 ml·L-1·s-1
C.v(D)=0.4 ml·L-1·min-1
D.v(C)=0.1 ml·L-1·s-1
答案 D
解析 本题可以采用归一法进行求解,将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折算成A表示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B项中的B物质是固体,不能表示反应速率;C项中对应的v(A)=0.2 ml·L-1·min-1;D项中对应的v(A)=3 ml·L-1·min-1。
5.近年来,随着人们大量开发利用化石资源,不仅使得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大大减少,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何实现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等逐渐被提上了日程。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人们先把煤转化为CO和H2,再将它们转化为甲醇。某实验员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发生反应:2H2(g)+CO(g)CH3OH(g)。测定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1)在500 s内用H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
(2)在1 000 s内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1 000 s时CO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
(3)在500 s时生成的甲醇的浓度是________ml·L-1。
答案 (1)2.96×10-3 ml·L-1·s-1 (2)1.26×10-3 ml·L-1·s-1 50.4% (3)0.74
解析 (1)在500 s内,v(H2)=eq \f(5.00 ml·L-1-3.52 ml·L-1,500 s)=2.96×10-3 ml·L-1·s-1。(2)在
1 000 s内,H2的浓度减小了5.00 ml·L-1-2.48 ml·L-1=2.52 ml·L-1,则CO的浓度减少了eq \f(1,2)×2.52 ml·L-1=1.26 ml·L-1,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O)=eq \f(1.26 ml·L-1,1 000 s)=1.26×10-3 ml·L-1·s-1,CO的转化率为eq \f(1.26 ml·L-1,2.50 ml·L-1)×100%=50.4%。(3)在500 s内,H2的浓度减少了1.48 ml·L-1,则生成的CH3OH的浓度为eq \f(1,2)×1.48 ml·L-1=0.74 ml·L-1。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图像分析
6.某新型药物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纵坐标为胆红素浓度变化量),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
A.2.5 μml·L-1·min-1和2.0 μml·L-1
B.2.5 μml·L-1·min-1和2.5 μml·L-1
C.3.0 μml·L-1·min-1和3.0 μml·L-1
D.5.0 μml·L-1·min-1和3.0 μml·L-1
答案 B
解析 分析图像可知,在4~8 min时间段内反应物的浓度由20 μml·L-1下降到10 μml·L-1,浓度变化量为10 μml·L-1,故反应速率为eq \f(10 μml·L-1,4 min)=2.5 μml·L-1·min-1。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大致的变化规律是反应每进行4 min,反应物浓度降低一半,所以当反应进行到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降到大约2.5 μml·L-1。
7.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
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
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l·L-1·s-1
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答案 C
三、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8.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eq \\al(-,3)+3HSOeq \\al(-,3)===3SOeq \\al(2-,4)+Cl-+3H+。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c(H+)的增大而加快。如图为用ClOeq \\al(-,3)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v—t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H+)所致
B.纵坐标为v(Cl-)的v—t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
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t1~t2时间内ClOeq \\al(-,3)的物质的量的减少量
D.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少
答案 C
解析 A项,随着反应的进行,氢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所以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正确;B项,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Cl-)=v(ClOeq \\al(-,3)),正确;C项,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应为t1~t2时间内ClOeq \\al(-,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量,错误;D项,在反应的后期由于反应物浓度减小,所以导致反应速率开始下降,正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和Mg与0.1 ml·L-1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相同
B.0.1 ml·L-1的盐酸与0.1 ml·L-1的H2SO4分别与大小、形状相同的大理石反应,反应速率相同
C.催化剂能降低分子活化时所需能量,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
D.100 mL 2 ml·L-1的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答案 C
10.一定温度下用过量铁块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采取下列措施:①将铁块换为等质量的铁粉;②加入少量NaNO3溶液;③将稀硫酸换为98%的硫酸;④加入少量水;⑤加热;其中可提高H2的生成速率的措施有( )
A.①③ B.①⑤ C.②⑤ D.②④
答案 B
11.(2019·衡水月考)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70 ℃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大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大
C.图丙表明,少量Mn 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大
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答案 D
12.向体积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3 ml X,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X(g)Y(g)+aZ(g),经5 min后反应达到反应限度(即达到平衡状态)。
(1)平衡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此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4 ml·L-1,则方程式中a=____;用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ml·L-1·min-1。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时间内测得容器内的反应速率如下表所示:
若四个容器中仅反应温度不同,则反应温度最低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若四个容器中仅有一个加入了催化剂,则该容器是________。
答案 (1)3 0.006 (2)③ ④
四、活化能
13.已知可逆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活化能为a kJ·ml-1
B.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为b kJ·ml-1
C.该反应的ΔH=+(a-b) kJ·ml-1
D.使用催化剂,a的数值减小,ΔH也减小
答案 D
解析 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ΔH不变。
14.(2019·浙江温州十校联考)在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当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
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D.分子间距离减小,使所有的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成为有效碰撞
答案 C
解析 A项,由于温度不变,因此分子运动速率不变,错误;B项,由于温度不变,因此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不变,错误;D项,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只有取向合适才能发生反应,才是有效碰撞,错误。
五、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
15.某温度下按如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在锥形瓶内盛6.5 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加入40 mL 2.5 ml·L-1的硫酸溶液,将产生的H2收集在一个注射器中,10 s时恰好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50 mL(若折合成273 K、101 kPa条件下的H2体积为44.8 mL),在该温度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锌粒来表示10 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013 g·s-1
B.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H+来表示10 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01 ml·L-1·s-1
C.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Zn2+来表示10 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01 ml·L-1·s-1
D.用H2来表示10 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000 2 ml·s-1
答案 C
16.某学生设计如图Ⅰ装置,测定2 ml·L-1的硫酸分别与锌粒、锌粉反应的速率。请回答:
(1)图Ⅰ装置中盛放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按照图Ⅰ装置实验时,已限定了两次实验时间均为10 min,还需要测定的另一个数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学生又将图Ⅰ装置中的气体收集装置改为图Ⅱ,实验完毕待冷却后,该生准备读取滴定管上液面所在处的刻度数时,发现滴定管中液面高于干燥管中液面,应首先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液漏斗 (2)收集到气体的体积 (3)其他条件相同时,锌粉与硫酸的反应速率比锌粒与硫酸的反应速率大 (4)调节滴定管的高度使得两侧液面相平
解析 (1)根据装置的特点可知,图Ⅰ装置中盛放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2)要测定反应速率,则还需要测定的另一个数据是收集到气体的体积。
(3)由于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反应速率,所以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锌粉与硫酸的反应速率比锌粒与硫酸的反应速率大。
(4)由于气体的体积受压强的影响大,所以在读数之前还需要采取的措施是调节滴定管的高度,使得两侧液面相平。t/s
0
500
1 000
c(H2)/ml·L-1
5.00
3.52
2.48
c(CO)/ml·L-1
2.50
容器
反应速率
①
v(X)=3.5 ml·L-1·min-1
②
v(Y)=2 ml·L-1·min-1
③
v(Z)=4.5 ml·L-1·min-1
④
v(X)=0.075 ml·L-1·s-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判断, 化学平衡移动及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化学平衡常数及有关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离子推断和物质推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