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0762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0762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0762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作品不是老舍写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 ) 黄晕( ) 静谧( )
枯涸( ) 贮蓄( ) 吝啬(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zhuó( )落 宽chang( ) 狭zhǎi( ) 抖sǒu( )
chéng( )清 卖nng( ) 害xiū( ) liá( )亮
hōng( )托 lì( )临 干zà(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欣欣然张开了眼。( )
(2)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
(3)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
(4)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 )
4,给下列词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一年之计在于春( )
A.计算 B.主意、计谋 C.打算 D.策划
(2)呼朋引伴( )
A.指引 B.牵引 C.引申 D.招引
(3)欣欣然张开了眼( )
A.然而 B.……的样子 C.这样 D.对
(4)朗润( )
A.光线充足、明亮 B.声音清晰、响亮 C.朗读 D.明察
知识要点二:语言运用
5.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时,我总喜欢捧着一本诗集,享受属于自已的那种安静 的生活。
②既能 ,把握方向,又能 ,关注细节,这样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A.①闲暇 闲适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B.①闲适 闲暇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C.①闲暇 闲适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D.①闲适 闲暇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B.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C.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D.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从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
的名手画的吧。
8.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知识要点三:文学常识
9.下列作品不是老舍写的是( )
A.《四世同堂》 B.《茶馆》 C.《龙须沟》 D.《悼亡妇》
10.《春》的作者是 ,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我国著名的 家、诗人、学者。主要著作有诗文集 ,散文集 、《欧游杂记》、《你我》等。
11.《观沧海》一诗选自 ,作者曹操,字 , (朝代)政治家、军事家、 。
1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 ,字太白,号 。他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 ”之称。
13.《济南的冬天》作者是 ,原名 ,字 , 族(民族)人,现代著名 家, 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 ,话剧
、 等。
知识要点四:课文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4-16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4.“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 ,首联中的“ ”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却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诗中的“ ? ”这两句表达了这种感情。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出了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7~21题。
(甲)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乙)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项、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7.甲段中,作者三笔两笔就勾画出一幅水墨画,它的特点是( )
A.朦胧 B.淡雅 C.古朴 D.灵秀
18.济南的冬天的水的特征是( )(多项选择)
A.暖 B.绿 C.清 D.亮
19.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的冬天( )
A.充满了绿意的特点 B.舒适、清亮、迷人、美丽的特点
C.温晴的气候特点 D.景色优美,是少有的冬季游览胜地
20.以下四句话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分别是( )
①这是张小水墨画。
②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③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
④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A.①暗喻 ②暗喻 ③明喻 ④明喻
B.①明喻 ②明喻 ③暗喻 ④明喻
C.①暗喻 ②暗喻 ③暗喻 ④明喻
D.①暗喻 ②暗喻 ③借喻 ④明喻
21.“就凭这些绿的精神”中“绿的精神”指的是
(不超过20个字)。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7题。
雨的四季
刘湛秋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显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也许,到冬天来,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
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出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千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22.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3.请简要概括文中所描述的四季的雨的特点。
24.文章开头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喜欢雨”的原因。
25.文章的第三段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26.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特点,请你以第四段为例,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27.文章的倒数第二段说:“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 niàng yùn mì hé zhù sè
2.着 敞 窄 澄 弄 羞 嘹 烘 莅 燥
3.(1)欢欢喜喜的样子。 (2)清秀文雅,文中形容小山的秀美小巧。
(3)形容气势汹、盛气凌人。 (4)高而远。
4.(1)C (2)D (3)B (4)A 5.A 6.D 7.B 8.C 9.D
10.朱自清 散文家 《踪迹》 《背影》
11.《曹操集》 孟德 东汉 末诗人
12.李白 青莲居士 诗仙
13.老舍 舒庆春 舍予 满 作 人民艺术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茶馆》《龙须沟》
14.停宿 客路 行舟
15.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潮平两岸阔
16.D 17.B 18.ABCD 19.C 20.D
21.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的奉献精神
22.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人生的追求。
23.春雨的特点:美丽、娇媚;夏雨的特点:热烈而粗犷;秋雨的特点:端庄而沉思;冬雨的特点:自然而平静
24.雨给作者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雨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
25.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光头浇雨,更有滋味;一切不掩饰地开,花朵、树叶、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吸收;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雨的交响曲。
26.本段语言清新、优美,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细赋流畅,处处匠心独运。或拟人,或比喻,或排比……无不形象逼真,引人入胜。
27.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作者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因此在雨的四季中看到的是一种生命中激动人心的美丽。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书,读·思,读·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训练(无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春》,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探究,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