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卷-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展开基础知识检测 (33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酝酿(yùn) 绿茵茵(yīn) 咄咄逼人(duò) 碣石(jié)
B. 唱和(hè) 贮蓄(chǔ) 抖擞(sǒu) 吝啬(lìn)
C.地毯(tǎn) 镶嵌(xiāng) 棱镜(líng) 着落(zhuò)
D.黄晕(yùn) 发髻(jì) 莅临(lì) 繁花嫩叶(nèn)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朗润 潦亮 屋檐 绿茵茵
B. 窠巢 水藻 静密 花枝招展
C. 惋转 高邈 娇媚 呼朋引伴
D. 烘托 干涩 澄清 萧瑟
3.下列句子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替父从军,木兰化妆成了男子。
B.春光明媚春意浓,深谙“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人们早早开始规划一年的行程。
C.桃花争先恐后地展开艳丽的花朵,一朵紧挨着一朵爬满了枝头。
D.这位同志说话咄咄逼人,那气势可真让人受不了啊。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
②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
③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
④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声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春也会觉得欢喜。
⑤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常在人间。
A.③②⑤④① B. ③⑤②①④ C. ⑤①②④③ D. ①②⑤④③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舍纪念馆是一家在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
B. 温晴的济南,使济南人民带来了欢乐。
C. 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但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D.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用上写景技巧,是能否写好景物的关键。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从《汉书》“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秩位为左迁”中可知。
B.《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C.刘湛秋的散文《雨的四季》描绘了四季中的雨,借雨展示出了四季美丽图景,且充满情趣,富有韵律美。
D.《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他的诗以飘逸自然著称。
7.默写(10分)
(1)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
(2)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3)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现对朋友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交替,又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5分)
(1) A(书名)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该书原名叫B,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该散文集总共有C(数量)篇。
请填入ABC的内容。
A: 《 》 B: 《 》 C: 篇
在A书中,还有这样一处描写: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文中的“她”是____ ____,她给我买的“三哼经”是 《 》 。
二、现代文赏析(12分)
花 事
聂圣哲
①沿着河边走,忽然看见腊梅花开了。油黄的花瓣,香气扑鼻。
②汪曾祺曾在文章中说,他把腊梅骨朵串成珠花送人佩戴。其实,红梅和绿梅骨朵串成珠花更好看。绿梅少见,东郊的山上有,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开。或许因为开得早吧,腊梅的黄有谦逊的成分。稍后,迎春的黄就热烈得多,成片的迎春花开在河坡上,灿烂而动人,有种没心没肺的快乐,仿佛春天来了,当该如此。
③花开要趁早,这和张爱玲所说的人出名要趁早有相通意。早开的花,总让人多一分怜惜。杏花开在二月打头,这“杏”,也有“幸”的成分吧。杏花小,开得也小心,怯怯的,一粒粒细小的花儿,几乎让人有心疼的感觉。打开的花瓣像纸一样,似乎没有水分。杏花会让人想起少女的粉脸、发辫。落着风霜的夜晚,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挂念着她们,会不会有点灯的心照亮她们闪动的长睫毛。
④早开的花都是干枝花。看着那么多五颜六色美丽的花儿从那些又老又丑的树枝里涌出来,人的心是喜悦的。原来灿烂的韶华不需要出处,它是在一个美丽的时辰赠与自己和世界的欢畅和惊喜。
⑤庭院里的花开让人欢喜,但贪恋美的心不会满足于此,花开时也是踏青时,踏青之心,大概略等于看花之心吧。新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还没生新叶的树枝如同国画的墨线。登上郊外的小丘,极目远望,视线无阻挡地到达了极远极远的远方,顿感心胸无限开敞。更让人高兴的,是大片大片的桃花开了。古诗云:“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桃花大片大片开时,好像才能切中“闹”意的核心。“千叶桃花胜百花”,这是偏爱桃花者的感慨;而“人面桃花相映红”,却几乎是最引人遐思的春风图了。桃花开的时候,地丁、蒲公英、荠菜等相继开放,灼灼的、灿烂的花潮也真正降临大地了。
⑥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那是印度气候,在中国,春花才更当得“绚烂”二字。百花盛开,绯红遍地,生命的气息醉人且盛大。洁白的玉兰,细碎的紫叶李,都有无限情致。若是来到乡野间的梨园,则几乎是艳遇了。大片的梨花会给人带来幻觉,仿佛无数的树在下雪。在树下,浓烈的香气逼迫你调整自己的呼吸。凉风习习,一簇簇细长的花蕊在颤动,又仿佛敏感的心灵。“梨花一枝春带雨”,何况是无数繁密的枝条。在梨树下站久了,就连最麻木的人,也会觉得自己有一颗 洁白柔软的心。
⑦春深时,还有那一望无际的油菜花,这是众花中的小妹妹,无数娇黄在风中拥拥挤挤地起伏着,像要飞起来。风停了,她们又安静下来,像一动不动的黄金的海。
⑧花事盛时,也是虫鸟最高兴的时候,蝴蝶在轻盈地飞,你能体会到它轻佻而骚动的心灵。等到绿叶多时,鸟儿不见身影,鸣声却更清脆动人,仿佛每个小生灵的喉咙里都有清凉水滴在滚动。
⑨其实,花事盛时,蜜蜂、蝴蝶、小鸟,都像飞翔的花朵。
⑩每天到公园晨练,总看到一个戏剧学校的老师带着几个孩子在练嗓子,老师不时停下来纠正,一天天地听下来,能听得出孩子们的进步,听得人微笑起来。“回想起来,倒是那唱错的部分最让人感动!”记不得这是谁的话了,但让人感慨,让人觉得这些生命中最动人的细节,都是充满青春气息的春天的一部分。
⑪不但是自然界,春天,每个人体内也都像安置着一座花园,一阵风吹,有谁的心不是晃动的呢?花事正盛,仿佛幸福也可以这样一直延续下去。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3月14日24 版)
8.作者按什么顺序记叙花事?依次描述了哪些花?(3分)
9.本文语言极有特色,试结合第⑦段内容进行赏析。(3分)
10文章内容是写花事,又为什么写蜜蜂、蝴蝶和小鸟?(3分)
11.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3分)
答:
三、古诗苑漫步 (15分)
12.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4分)
(1)东临碣石: (2)枯藤老树昏鸦:
(3)星汉灿烂: (4)次北固山下:
13. 下列对《观沧海》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作者渴望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情形,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最后一句卒章显志,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豪情。
14.回环诗,又称为回文诗,在众多诗词的写作手法中难度较高,也比较的另类和非主流。在唐代吴兢的《乐府古题要解》中记载:“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回文诗要往复地去读,才能看到诗的整体面貌。(4分)
上图是一首苏轼写的回环诗,仅十四字就能写出一首七言绝句,请把这首七言绝句写下来。
, 。
, 。
绝句 (唐)喻凫
银地无尘金菊开,紫梨红枣堕①莓苔②。
一泓秋水一轮月,今夜故人来不来。
【注释】①堕(duò):掉下,坠落。 ②莓苔:青苔。
15.读完《绝句》,你从诗歌的一、二两句读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运用想象,描绘出来。(2分)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附加题(3分)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四季之景,说到四季,不得不说起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下面有三条谜语,请猜猜谜底分别是什么节气。
①人离位心别愁 ②为官一世两袖风 ③元迎探惜各西东
① ② ③
绍初教育集团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检测
班级 姓名 学号
基础知识检测 (30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酝酿(yùn) 绿茵茵(yīn) 咄咄逼人(duò) 碣石(jié)
B. 唱和(hè) 贮蓄(chǔ) 抖擞(sǒu) 吝啬(lìn)
C.地毯(tǎn) 镶嵌(xiāng) 棱镜(líng) 着落(zhuò)
D.黄晕(yùn) 发髻(jì) 莅临(lì) 繁花嫩叶(nèn)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 朗润 潦亮 屋檐 绿茵茵
B. 窠巢 水藻 静密 花枝招展
C. 惋转 高邈 娇媚 呼朋引伴
D. 烘托 干涩 澄清 萧瑟
3.下列句子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2分)
A.为了替父从军,木兰化妆成了男子。
B.春光明媚春意浓,深谙“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人们早早开始规划一年的行程。
C.桃花争先恐后地展开艳丽的花朵,一朵紧挨着一朵爬满了枝头。
D.这位同志说话咄咄逼人,那气势可真让人受不了啊。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①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
②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
③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
④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声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起春也会觉得欢喜。
⑤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常在人间。
A.③②⑤④① B. ③⑤②①④ C. ⑤①②④③ D. ①②⑤④③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 老舍纪念馆是一家在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
B. 温晴的济南,使济南人民带来了欢乐。
C. 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但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D.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用上写景技巧,是能否写好景物的关键。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从《汉书》“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秩位为左迁”中可知。
B.《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C.刘湛秋的散文《雨的四季》描绘了四季中的雨,借雨展示出了四季美丽图景,且充满情趣,富有韵律美。
D.《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他的诗以飘逸自然著称。
7.默写(7分)
(1)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2)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3)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现对朋友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交替,又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5分)
(1) A(书名)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该书原名叫B,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该散文集总共有C(数量)篇。
请填入ABC的内容。
A: 《朝花夕拾》 B: 《旧事重提》 C: 十
在A书中,还有这样一处描写: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文中的“她”是_____阿长___,她给我买的“三哼经”是____《山海经》____。
二、现代文赏析(14)
花 事
聂圣哲
①沿着河边走,忽然看见腊梅花开了。油黄的花瓣,香气扑鼻。
②汪曾祺曾在文章中说,他把腊梅骨朵串成珠花送人佩戴。其实,红梅和绿梅骨朵串成珠花更好看。绿梅少见,东郊的山上有,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开。或许因为开得早吧,腊梅的黄有谦逊的成分。稍后,迎春的黄就热烈得多,成片的迎春花开在河坡上,灿烂而动人,有种没心没肺的快乐,仿佛春天来了,当该如此。
③花开要趁早,这和张爱玲所说的人出名要趁早有相通意。早开的花,总让人多一分怜惜。杏花开在二月打头,这“杏”,也有“幸”的成分吧。杏花小,开得也小心,怯怯的,一粒粒细小的花儿,几乎让人有心疼的感觉。打开的花瓣像纸一样,似乎没有水分。杏花会让人想起少女的粉脸、发辫。落着风霜的夜晚,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挂念着她们,会不会有点灯的心照亮她们闪动的长睫毛。
④早开的花都是干枝花。看着那么多五颜六色美丽的花儿从那些又老又丑的树枝里涌出来,人的心是喜悦的。原来灿烂的韶华不需要出处,它是在一个美丽的时辰赠与自己和世界的欢畅和惊喜。
⑤庭院里的花开让人欢喜,但贪恋美的心不会满足于此,花开时也是踏青时,踏青之心,大概略等于看花之心吧。新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还没生新叶的树枝如同国画的墨线。登上郊外的小丘,极目远望,视线无阻挡地到达了极远极远的远方,顿感心胸无限开敞。更让人高兴的,是大片大片的桃花开了。古诗云:“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桃花大片大片开时,好像才能切中“闹”意的核心。“千叶桃花胜百花”,这是偏爱桃花者的感慨;而“人面桃花相映红”,却几乎是最引人遐思的春风图了。桃花开的时候,地丁、蒲公英、荠菜等相继开放,灼灼的、灿烂的花潮也真正降临大地了。
⑥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那是印度气候,在中国,春花才更当得“绚烂”二字。百花盛开,绯红遍地,生命的气息醉人且盛大。洁白的玉兰,细碎的紫叶李,都有无限情致。若是来到乡野间的梨园,则几乎是艳遇了。大片的梨花会给人带来幻觉,仿佛无数的树在下雪。在树下,浓烈的香气逼迫你调整自己的呼吸。凉风习习,一簇簇细长的花蕊在颤动,又仿佛敏感的心灵。“梨花一枝春带雨”,何况是无数繁密的枝条。在梨树下站久了,就连最麻木的人,也会觉得自己有一颗 洁白柔软的心。
⑦春深时,还有那一望无际的油菜花,这是众花中的小妹妹,无数娇黄在风中拥拥挤挤地起伏着,像要飞起来。风停了,她们又安静下来,像一动不动的黄金的海。
⑧花事盛时,也是虫鸟最高兴的时候,蝴蝶在轻盈地飞,你能体会到它轻佻而骚动的心灵。等到绿叶多时,鸟儿不见身影,鸣声却更清脆动人,仿佛每个小生灵的喉咙里都有清凉水滴在滚动。
⑨其实,花事盛时,蜜蜂、蝴蝶、小鸟,都像飞翔的花朵。
⑩每天到公园晨练,总看到一个戏剧学校的老师带着几个孩子在练嗓子,老师不时停下来纠正,一天天地听下来,能听得出孩子们的进步,听得人微笑起来。“回想起来,倒是那唱错的部分最让人感动!”记不得这是谁的话了,但让人感慨,让人觉得这些生命中最动人的细节,都是充满青春气息的春天的一部分。
⑪不但是自然界,春天,每个人体内也都像安置着一座花园,一阵风吹,有谁的心不是晃动的呢?花事正盛,仿佛幸福也可以这样一直延续下去。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3月14日24 版)
8.作者按什么顺序记叙花事?依次描述了哪些花?(3分)
时间顺序。腊梅花、迎春花、杏花、桃花、地丁、蒲公英、荠菜、玉兰、紫叶李、梨花、油菜花。
本文语言极有特色,试结合第⑦段内容进行赏析。(4分)
拟人, 赋予油菜花以人的情态,风中“拥拥挤挤”,风停又“安静下来”,充满情趣;又把“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比做“黄金的海”,写出了油菜花的多和美,表达了作者对油菜花的喜爱之情
10文章内容是写花事,又为什么写蜜蜂、蝴蝶和小鸟?(3分)
这是侧面描写(衬托),以蜜蜂、蝴蝶和小鸟衬花,更见花盛。
11.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3分)
答案:面对这美好的春花,又有谁不感到幸福呢?自然界的花事正盛,就像幸福永远留存,让人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憧憬。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苑漫步
12.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5分)
(1)东临碣石: (2)秋风萧瑟:
(3)枯藤老树昏鸦: (4)次北固山下:
13. 下列对《观沧海》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作者渴望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情形,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最后一句卒章显志,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豪情。
14.回环诗,又称为回文诗,在众多诗词的写作手法中难度较高,也比较的另类和非主流。在唐代吴兢的《乐府古题要解》中记载:“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回文诗要往复地去读,才能看到诗的整体面貌。(4分)
上图是一首苏轼写的回环诗,仅十四字就能写出一首七言绝句,请把这首七言绝句写下来。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绝句
(唐)喻凫
银地无尘金菊开,紫梨红枣堕①莓苔②。
一泓秋水一轮月,今夜故人来不来。
【注释】①堕(duò):掉下,坠落。 ②莓苔:青苔。
15.你从诗歌的一、二两句读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运用想象,描绘出来。(2分)
明月高悬,银辉普洒地面,纤洁无尘。院中黄菊如朵朵金葩,在月色中盛开。那树上的紫梨、红枣早已熟透,风吹果落,落满了长着青苔的地。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诗人赞美了静谧美好的月下秋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和期盼(思念)
附加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下面有三条谜语,请猜猜谜底分别是什么节气。(3分)
①人离位心别愁 ②为官一世两袖风 ③元迎探惜各西东
① 立春 ② 清明 ③ 春分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积累, 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