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七 观察物体教案
展开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换位置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玩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欣赏风景
1.师:这是什么?你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在不同的地方观察到的风景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照片,激活经验。
1.观察教室照片。
(1)谈话引入,观察照片。
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
(2)拍的是同一个教室
为什么拍出来的样子会不一样呢?
(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3)下面的两张照片哪张是在教室前面拍摄的,另一张是在哪里拍摄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4)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三、观察实物,亲身体验
1.学生活动
师:请把刨笔刀放在桌子中间,刨笔刀的刀口对着 1号座位的同学。 (学生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坐好)观察刨笔刀。
2.出示刨笔刀前后左右图片,学生指认自己所看到那一面并简单描述看到的。
3.设疑:从左右看到的刨笔刀的样子一样吗?
4.调换位置观察
师:咱们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请1号座位的同学到2号座位,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依次换位。
你现在看到的小熊又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巡视
师:我们继续换位置观察,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3号座位的同学到4号座位,……你在这个位置上看到的小熊又是什么样子的?
5、重复上述步骤。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小组内交流完毕后,学生再次换位置观察并交流。最后让学生回到原位。)
6、小组代表汇报得到的结论
师:通过从不同位置对刨笔刀的观察,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
(师生共同肯定:位置不同,看到物体的样子可能是不同的。)
四、巩固练习
1、课本90页例题
独立完成、拍照展示
2、“想想做做”第1题。
要引导学生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辨
3、“想想做做”第2题。
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学生在书上完成,指名反馈,集体校对。
“想想做做”第3题
适当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图片欣赏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板书:不同的角度)
教师小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后在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从不同位置去观察会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小学数学七 观察物体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七 观察物体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合作求知,巩固反馈,作业布置,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七 观察物体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七 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引入,激发兴趣,观察照片,激活经验,观察实物,亲身体验,应用拓展,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七 观察物体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七 观察物体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事物,实践感知,观察实物,亲身体验,巩固应用,内化新知,总结课堂,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