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水分子的变化评课课件ppt
展开1.【中考•泰州】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氧气B.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C.产生氧气、氢气的体积比为1∶2D.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2.【中考•徐州】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
【点拨】电解水实验表明,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C错误。
3.下图是水的两种变化,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从宏观上看,以上甲、乙两图所示的两种变化的本质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A中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检验B中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1)认真观察图示不难看出,水的沸腾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2)A中电极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B中电极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答案】(1)水的沸腾属于物理变化,水的电解属于化学变化(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燃烧证明该气体是氢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4.观察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点拨】水分解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别重新结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5.水电解的过程可用图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方法规律】本题应用模型规律法解答。①图为水分子电解前示意图;②图为电解刚刚开始的示意图;③图为电解后氧原子与氧原子聚集、氢原子与氢原子聚集的示意图;④图为电解生成了氧分子和氢分子,故先后顺序为①②③④。本题易错点是不会分析图示,不理解用小球表示原子的作用。应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来思考、解答。
【方法规律】此题运用特征法解答,应抓住分解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7.【中考•淮安】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点拨】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产生的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A正确;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氢气,B错误;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C错误;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错误。
【方法规律】本题应用模型分析法解答。观察示意图知:甲试管连接电源的负极,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得甲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而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故选B。
9.【改编•扬州】1800年,人类电解水获得成功。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①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②常温常压时,1 L水可溶解0.031 L O2、0.57 L O3。
A.水在通电时水分子未发生变化B.实验中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则导电性增强C.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O2的弱D.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O3,也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标准实验对照法解答,对照电解水实验的装置、现象,即可解答此题。水在通电时水分子发生变化,A错误;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增强水的导电性,B正确;左侧试管产生的氢气体积与右侧试管产生的氧气体积比略大于2:1,即收集到的氧气偏少,说明相同条件下,氢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氧气的弱,C正确;因常温常压下,臭氧的溶解能力比氢气的强,且生成臭氧也会使右侧试管气体体积小,所以右侧试管中产生少量臭氧,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D正确。
10.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为2∶1,但小明实验所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点拨】科学实验必须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能马马虎虎,做“差不多先生”。部分同学因对实验要求不规范,存侥幸心理而出错。
11.【中考•天津】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3)用化学符号表示电解水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1)根据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b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应该是氧气。(2)从宏观角度,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A错误;从微观角度,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3)水(H2O)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H2)和氧气(O2),据此书写表达式。
12.【改编•滨州】分析下图内容回答问题。(1)左图中海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右图试管A中的气体为________,试管B所对应的是电源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
(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A.水分子不断运动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综合与测试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综合与测试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混合物,肥皂水,BCD,吸附性,加热煮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元素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元素授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汞元素,汞原子,氯元素和钠元素,氯离子和钠离子,氧元素和碳元素,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①③④⑤⑥⑦,①④⑥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教学演示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二氧化碳,水蒸气,混合物,性质稳定,密度小,①②③,使用电动出租车,装置二,能让空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